移至主內容

如何與部落一起一起?

2016-05-09 回應 0
作者:

在前不久的一場工作坊上,我和暨南大學人社中心的夥伴文學,報告了我們共同撰寫的文章,標題為「大學協力下的部落治理:以暨南大學參與眉溪部落營造為例」,談的是暨大經由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進入眉溪部落後所做的一些事。報告完後台下開始提問,其中一個問題特別讓我印象深刻::

如果眉溪像你說的本來就已經很強了,那為什麼你們暨大還要進去眉溪?而不是選擇其他比較有需要的部落?

我想了一下,如此回答:

我不知道別的學校怎樣選擇實作的地點和對象,但我自己不喜歡「因為某一個部落很弱勢,所以大學去幫助他」這樣的模式,那會讓我覺得兩邊是處在一個很不平等讓人不舒服的關係;我認為,在已經有族人「動起來」的情況之下,大學與部落雙方才比較能夠在相對「平等」的基礎上,開展一個互為主體的合作關係。

不知道提問者是否滿意上述的回覆,但這真的是當初我選擇眉溪作為暨大團隊之社會實踐場域的最主要考量。事實上,以團隊的模式和部落互動,並且成為引介暨大師生進入部落的關鍵角色,這是從前習慣獨自在部落慢慢做研究的我所難以想像的事,也因此是個值得記述與省思的初體驗。不過,雖然名義上我是暨大眉溪據點的統籌老師,但團隊裡有一個比我更關鍵的靈魂人物,那就是文學。

暨大人社計畫在2014年八月開始進入眉溪,也正是我剛接下原鄉發展學士專班主任一職壓力最大的時刻,根本沒有多的精力和時間能夠常往眉溪跑。因此,帶著當時在人社中心擔任博士後研究的文學進部落,把自己在眉溪的一些人脈介紹給他之後,接下來最重要也最辛苦的駐點工作就交託給了文學。

文學唸的是公共行政,但他打破了過去我對這個學科一板一眼的「刻板印象」(這就是跨領域合作有意思的地方)。他做事既有原則又有彈性,無論是與部落族人的互動或是和學生的相處,都能讓對方在如沐春風的氛圍之下,不知不覺地聽進他的想法或建議。因為我們倆的學術專長、經歷,以及在校所屬單位不同,逐漸發展出互補的協力分工:文學是老暨大,對於校內的科系、師資與課程有較清楚的掌握,主要是透過他邀請不同專長領域的老師,一起討論、設計與眉溪相關的參訪、課程或行動方案,並且組織教師社群;我因身兼原鄉發展學士專班的主任與原青社指導老師,主要思考的則是暨大的原住民學生和原住民專班,能夠在暨大與眉溪的合作關係之中,扮演什麼樣的積極角色。

透過以上的分工,我們一方面經由人社中心這個平台將校內的老師和學生帶進部落,另一方面則是以原鄉發展學士專班為中介,反向地從眉溪引入部落師資來到校園,開設與原住民文化相關的課程或工作坊,希望藉此讓暨大與眉溪之間的合作不只是單向的流動,而能夠「有來有往」地互通有無,成為名符其實的「協力夥伴」。

從部落走進校園

第一個來到暨大課堂上的是眉溪部落多才多藝的藝術家Awi,他既是我的舊識又是專班學生惠譯的家長,知道他近幾年致力於口簧琴的製作與推廣,還拍了紀錄片「賽德克竹語」,於是邀請他來播放這支片並舉行映後座談。剛成為大學新鮮人的惠譯以及與她的哥哥--紀錄片中擔任主述的Walis Nawi--也一起上台,並且跟爸爸表演了口簧琴合奏。

在原鄉發展學士專班與眉溪部落之間扮演中介的,除了我之外,還有一位不可忽略的要角,那就是身兼多重角色的心怡。她是嫁到眉溪部落的阿美族媳婦,目前是專班的專任行政助教,同時在暨大歷史系攻讀博士,進入暨大工作之前,有數年時間參與眉溪的部落營造。此外,心怡也曾在暨大通識中心擔任專案計畫助理,透過她的人際網絡,專班與通識中心因而能在課程與活動上有不少的合作。

2014年年底,我和心怡開始動念想要在暨大種小米,討論後決定邀請眉溪部落的依婉貝林老師(眉溪部落的賽德克族人,現為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候選人)於隔年二月來暨大開設「賽德克族的傳統農事與祭儀」這門課,帶著學生在校園裡種植小米。事實上,小米早已消失在眉溪部落絕大部分族人的生活之中,依婉自己也只有在文獻讀到以及聽聞長輩們講述過關於小米的種種。於是她從部落裡請來很會種小米的Uma,現場指導如何種小米並帶著學生一起舉行播種祭。此外,依婉也邀請到眉溪部落「賽德克傳統文化藝術團」的郭阿玉老師,教導修這堂課的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學生們,一起練唱傳統的賽德克歌謠。

隨著小米的逐漸成長,我們覺得該給即將收成的小米一個家。透過心怡校內、外的網絡,專班和暨大通識中心「綠色大學生活」的兩門課程合作,於2015年五月底舉辦了「賽德克族傳統工法實作工作坊」,請來近幾年陸續在眉溪與屏東原住民文化園區蓋了好幾棟賽德克傳統建築,實力越來越堅強的眉溪部落工班擔任講師,帶著專班以及通識課程的學生,一起在小米園旁搭建賽德克族傳統穀倉。我們在臉書上成立了「暨大小米園」的粉絲頁,即時報導小米生長進度與相關活動;也在暨大的春季健行活動中擺攤,販售學生設計的小米毛巾和明信片,一方面為蓋穀倉募款,另一方面希望更多暨大師生能藉此認識專班以及我們所在做的事。此外,同一學期專班的施聖文老師所開的另一門課程「影像紀錄與製作」,也有兩組學生分別以暨大小米園與穀倉搭建過程為主題,完成了他們的紀錄片處女作。

六月中小米成熟之際,我们和依婉合作,共同舉辦了小米豐收暨穀倉落成儀式,邀請暨大的教務長與通識中心主任,以及眉溪部落工班一起來參加。在Iyung長老的祝禱儀式結束後,大家看著隨風搖曳的金黃小米穗、聽著學生們有些生疏但非常認真地唱出在課堂上學習的賽德克傳統歌謠,而後一起共享賽德克美食,頓時有一種身在部落而非校園的錯覺。

當「青年」同在一起

青年的培力與網絡關係的建立,也是暨大團隊這一年多來與眉溪合作過程中著力甚多的部份。一開始,眉溪那邊與我们最主要的合作對象即是已回鄉投入部落營造十載的「資深」返鄉青年嘉勳(「台灣原住民部落振興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暨大進入眉溪時,他正在部落裡執行原民會的部落活力與勞動部的多元就業計畫)。透過他的引介,又陸續將幾位部落青年納入了我們的互動網絡中。暨大這邊的青年陣營則主要是人社中心的計畫兼任助理群,以及相關的課程教學助理們,當中包含了原住民學生和非原住民學生。

透過第一年裡一些課程與活動的發酵,加上我和文學「很有心機」的撮合,部落與暨大的青年之間逐漸建立了一些能夠相互合作的親密夥伴關係。故事的起點該從2015年年初的「眉溪咖啡故事採訪工作坊」說起。這個活動的緣起是因村長向我們表示,希望暨大能協助眉溪農產品(主要是茶與咖啡)的產業整合,以及後續的行銷與推廣。我们討論後,認為要行動之前必須先盤整相關農戶的資料,於是利用寒假設計了這個四天三夜、以咖啡農為採訪對象的工作坊,招募部落青年與暨大學生一起來參加。

第一天由暨大通識中心的如珍與中信兩位老師分別教授「社區報採訪實務」與「影像拍攝實務」,第二、三天由學員分組採訪咖啡小農並進行撰稿與編輯,最後一天成果發表。參加工作坊的暨大原住民學生是我人社計畫的兼任助理群,都是原青社成員,包含前任社長家賢(排灣族)、現任社長Habo(賽德克族),以及超級美編手珮琪(卑南族)。雖然眉溪不是他們自己的部落,但因著文化親近性以及在原青社裡已培養的深厚默契和情誼,他們在工作坊的表現比起其他學員更為活躍且有自信,很快地就和來參與的部落青年混熟,還趁著空檔,帶了幾位暨大非原住民學生一起到部落裡的夢谷瀑布冒險,就在這樣四天三夜朝夕相處、一起認真工作也一起打鬧玩耍的互動中,為後續的合作奠定了很好的開端。

更進一步強化青年們網絡關係的關鍵點是2015年的暑假。在文學非常厲害的諄諄善誘下,家賢、Habo、珮琪,以及兩位漢人學生—心淳(也是之前咖啡工作坊的成員)和育僑,五個來自暨大不同科系不同族群的學生,在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加強青年志工服務計畫補助下,各提了一個在眉溪部落進行的「青年微型計畫」。

這些計畫的主題是文學帶著他們與熟悉眉溪事務的「資深」返鄉青年嘉勳討論後,兼顧在地需求與學生各自的專長所決定的。比如社工系的家賢負責老人關懷方案,在專班助教心怡與部落青年的協助下走訪部落老人,繪製出了美美的「眉溪部落老人分佈圖」;來自清流部落,和眉溪同屬賽德克德克達雅群,母親是族語老師的Habo則是精心設計了鑲嵌著許多文化元素之「Laqi 的賽德克德克達雅教室:族語邊走邊玩」( Laqi是賽德克語「小孩」的意思)。此外,因為這計畫要求青年自組團隊來執行,在人手有限的情形下,五位計畫主要負責人同時支援他組,成為其他某幾個計畫的組員,再透過先前已經建立的關係與情誼,把眉溪在地青年,包含Walis、Iyung、Pihu、惠譯等,以及原青社的淑涵(排灣族)、阿古(太魯閣族)和改書兒(布農族)拉進各個小團隊之中,就連人社中心負責另一個據點的專任助理--人類所畢業的小鯉魚--也不甘寂寞地來湊一腳。

就這樣透過在約兩個星期內交錯進行的幾個微型計畫,這些來自不同族群的青年們齊聚在眉溪,很喧嘩地一起腦力激盪,一起想各種有意思的方式和部落的老人、小孩互動,團結力量大所造成的繽紛效應,就如同包辦了所有計畫美編工作的珮琪在成果ppt裡所寫的:「這個暑假眉溪部落很熱鬧。」

 

在上述第一年建立的青年培力基礎之上,104學年度開始,我们建置了更制度性的協力與共作平台,也就是部落報。暨大團隊進駐眉溪初期,我们就觀察到部落裡有許多不同的組織,組織之間有些互有連結,甚至有隸屬關係,但有些則幾乎不相往來,對各自的運作亦毫無所悉。我们覺得,資訊的充分交流是部落推動公共事務與共識凝聚的必要條件,但在行動上,該如何讓資訊願意被釋出與被廣泛接受,以及盤整資訊與確認哪些資訊必須被分享?資訊平台要採用實體或虛擬?另外,這個過程有無暨大師生參與學習的可能?進駐初期雖有行動想法,但我们清楚這項可能翻轉部落內在資訊結構的作法,必須有穩固的關係基礎。

隨著暨大在眉溪各項行動方案的開展,我们參與各種正式或非正式討論的機會越來越多。在某次的聊天聚會中,意外地,「建構一個讓居民能了解部落公共事務的資訊平台」成為在場眾人的共識。緊接著,我们開始主動向村長、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與振興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進行說明,並聽取他們對於以部落報作為資訊平台的建議。

2015年9月,暨大團隊與在地青年共同組成部落報編輯小組,以實體部落報為主,輔以虛擬的臉書和部落格,建構部落資訊平台。因為部落報的啟動是由暨大這方所發起,在尊重部落主體的考量下,將部落報定位為「試刊」,意味著未來的「創刊」是留給部落的。有關部落報的定名權,同樣交由部落居民決定。我們藉由部落舉辦參與式預算說明會的時機,將部落報的名稱提請在場的三十多位族人進行討論,最後決議將部落報以中文和賽德克語並列方式,定名為《眉溪報導Kari Ndaan Tongan》(其中賽德克語Tongan是對眉溪部落的泛稱、Kari是「話語」或「消息」的意思,而Ndaan則是「走過」、「發生過」之意)。 

現今,部落報每月發行一次,截至目前已發行六期。在版面安排上,頭版為焦點新聞、二版為公共議題、三版為故事與人物、四版則設定為部落新鮮事。每期印製1,000份,在部落方面,由志工分送至部落各戶,並留置一定份數於部落居民聚集之處(如村辦公處或全家便利商店);另外,為使更多人認識眉溪部落,我們也將一定數額的份數發放至鄰近部落的楓林社區、埔里獨立書店,以及暨大校內對在地參與有興趣的教師社群。

部落報目前的主編與執行編輯都是由人社中心的成員擔任,分別是文學和暨大人類所畢業的淑惠;不過從企劃之初,我們就把專班助教心怡,以及Walis和Iyung三位眉溪部落青年納入編輯團隊之中,一起參與規劃與執行。到四月出刊的第六期為止,每期都有這些部落青年所寫的報導,他們同時也是暨大這邊的編輯團隊到眉溪部落採訪時的重要引線人。104學年第二學期開始,除了這三位,原鄉發展專班另三位來自眉溪部落的賽德克族學生(大二的惠譯,和大一的曉涵與莉苗)也加入了團隊,擔任實習小記者;此外,我邀請了編輯團隊裡的重要成員--人類所畢業的家銘--這學期在原鄉發展學士專班開設「田野調查與書寫」課程,並建議他將《眉溪報導》設計為學生練習訪談和其後發表的實作場域。

在這些實際參與部落報的眉溪青年當中,又以Walis在編輯團隊中所扮演的角色最為吃重。自第二期起,他開始撰寫固定的單元--「部落青年談出來」,每期介紹一位部落裡的返鄉青年,有意識地試圖透過採訪與書寫的過程,讓部落中許多隱身的青年浮出檯面,期待日後能彼此串連;自第七期起,他也將開始另一個和部落新興產業「咖啡」有關的固定單元,希望藉由部落報這個平台,與部落裡的咖啡農分享這方面資訊。日前的一次編輯會議中,大家興高彩烈地討論往後部落報可開發的主題之餘,我和文學語重心長地對Walis說:「在把《眉溪報導》的主編位置交到你手上之前,部落報都不算真正的成功。」

缺乏年輕人的參與一直是許多部落在作營造與發展時會面臨的難題,而暨大原鄉發展學士專班念茲在茲地即是培養日後能夠返回部落,實際投入發展事務的原住民青年。透過人社中心與專班所開展出來與眉溪的互動協力網絡,我们不只培力並組織了部落與暨大兩方的原住民青年,也讓校內一些非原住民青年有機會參與其中,進而與原住民以及原住民文化更真實的相遇。

今年2月,依婉再度在暨大開設了「賽德克族的傳統農事與祭儀」這門課,這回除了擴大種植的區域,種下小米,以及紅藜、旱稻、樹豆、苧麻等傳統作物外,她還將課程的實作場域延伸到眉溪部落,帶著同學上山,在Uma的教導下,學習用去年在暨大收成的小米來釀製小米酒。上個月在政大舉辦了「跨域連結—傳領調查與部落製圖交流工作坊」,因為這個暑假我们預計要帶專班學生出隊到眉溪與都達部落製作部落地圖,在心怡號召之下,有四位暨大原住民學生,和三位眉溪賽德克青年同行(四位原住民學生是珮琪、阿古、Tali和佳澤,分別是卑南、太魯閣、泰雅族和賽德克族,三位眉溪賽德克青年是Walis、Iyuang,跟心怡的先生) ,兩輛車八個人從埔里風塵僕僕地來到台北參加,學習其他部落的青年協力製作地圖的經驗。看著他們浩浩蕩蕩進入會場時,我真的忍不住有一些些的驕傲和感動。此外下個學期,專班將聘嘉勳為兼任講師,開設「部落規劃與營造」這門課,希望借重他十年前返鄉,一路從事部落營造的親身經驗,讓專班的原住民孩子們能夠更有所感。暨大與眉溪共同編織的故事,仍持續在進行。

寫到這兒,我的腦海中不知不覺地浮出了我的太魯閣學青會Ipiq妹妹的名言:「先自己自己,再一起一起」。就像談戀愛一樣,我的經驗是當自己對自己的未來沒有想法時,儘管兩個人一起時再怎麼甜蜜,往往也很難有好的、健康的關係。大學和部落的合作也一樣,只有當各自的主體性都很清楚時,1+1的力量才會大於二,且互相激發出更多絢爛的火花!

本文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歡迎轉載與引用。

轉載、引用本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
邱韻芳 如何與部落一起一起? (引自芭樂人類學 https://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6521 )

* 請注意:留言者名字由發表者自取。

發表新回應

這個欄位的內容會保密,不會公開顯示。

basic comment

  • 自動斷行和分段。
  • 網頁和電子郵件地址自動轉換為連結。
CAPTCHA
回答以下問題幫我們減少機器人的擾亂....
3 + 4 =
計算出這道簡單的算術題並鍵入答案。例如、1+3,就輸入 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