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林秀嫚
簡介
2014-12-29 林秀嫚

探訪人類演化於生理與文化上的紀錄:《人種源始:追尋人類起源的漫漫長路》推薦序

人類與黑猩猩於DNA的排序上有百分之九十九是相同的,而且二者是這個星球上少數懂得製作與使用工具的生物,但是不管猩猩有多少能耐,沒有什麼比語言能力更能讓牠們於人類陣營中取得一席之地。換言之,人類的獨特在於語言、符號與大腦之間的相互作用,一如克魯馬儂人於洞穴中使用的動物圖像與全套幾何圖形。然而,人類究竟如何演變成現在的樣貌?
2010-11-22 林秀嫚
人骨 考古

另類檔案的考古遺留

百年、千年或萬年以來,無論風吹草起或天搖地動,它們只是靜靜地看著人情冷暖、隨波逐流,而隨著時間飄逝,它們或是慢慢的灰飛煙滅、或是安安靜靜的守著原來的位子等待自己的伯樂出現。『它們』就是考古遺留,是我們祖先的遺留,是一件件我們於土裡或海裡所發掘出來的各類物質,也是考古學者眼中的寶物。不同於整齊劃一地排列在小格子或小櫃子的文字檔案,直到再次出現於世人眼前以前,天地就是它們的休息的處所,它們是另類檔案。
2010-11-08 林秀嫚
考古

骨頭好好玩

骨頸的大小與形狀千變萬化。在同一個個體中,遑論任一族群的人骨或獸骨,都可見圓形、長方形、長條形、三角形、蝴蝶形、動物形象等各式骨骼。其大小亦可差之千里,可從小至數釐米的豌豆骨,到大至數百釐米。同理,厚薄變化更可見於同一塊骨頭,其中以肩胛骨(scapula)與薦椎(sacrum)二者之厚度差異最為明顯:薄處僅數釐米,但厚處可至數十釐米。當然,這種變化多端的特色在骨頭須要修復時,即造成了一種有趣且相當具挑戰性的氛圍,骨頭就像一份精緻的立體拼圖,而愈複雜的骨頭在須要修復的時候,所代表的拼圖級數愈高。
2009-12-28 林秀嫚
人類學家養成 人骨 田野工作 考古

CSI從看熱鬧到看門道:我的體質人類學之路

自1989年進入台大、開始接觸人類學,我對體質人類學與考古學即充滿興趣。看過『迷霧森林十八年』後,對於Dian Fossey為大猩猩研究的犧牲奉獻更是充滿了憧憬,開啟了我的「體質人類學追求之旅」。體質人類學的範圍很廣,這趟旅程比我原先想像的充滿了更多的探索與轉彎。我從單純的對人骨有興趣到了解基礎的人骨應用研究與分析、CSI影集從看熱鬧到看門道。這篇小文章的目的是希望鼓勵學生多接觸不同的東西,並讓大家知道,一個文學院出身的學生也有可能唸醫學院的課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