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guavanthropology.tw 芭樂人類學
GUAVA anthropology covers things that are Grotesque, Unabashed, Apostate, Virid, and Auspicious about anthropology!
首頁
關於芭樂
芭樂小農
芭樂書
芭樂籽大賞
聯絡我們
登入
分類標籤: 飲食
2017.04.10
謝世忠
飲食
身體
擁護母土:北國寒食與南國熱鍋的真精神
為何冷國冷食,而熱國熱食呢?其實這正是擁護母土家鄉的深刻情愫。身體在土地上生活,感受到在地很冷或很熱的氣息。這種母土情造就了人與冷天熱氣的共生和諧真精神,並反映在飲食習慣上面。
2014.09.22
高雅寧
食品安全
飲食
人類學家的實驗廚房
阿基師為什麼要下跪呢?因為他代言的牛頭牌紅蔥肉燥染上一身餿。部份輿論認為他說到做到是真男人,有些人認為矯情。 每次食安出現問題時,我們經常把矛頭指向官方、指向商人、甚至指向食品的代言人,不過我們或許可以逆向思考一下,身為消費者,我們難道不是共犯嗎? 當然我不是說政府可以免責,但我認為這不是一個喊政府出來負責就可以解決的問題。
2012.05.14
洪馨蘭
客家
時間
美濃
飲食
[iGuava主題專號 1-2]「沒閒食飯」:帶著地方口音的時間觀
「食晝」是美濃客方言人群生活細節中的一環,也是地方社群文化的一環——正確來說,在發展成為成功的農耕民過程中,「食晝」反映的可說是美濃客家社群的勞動文化。我在美濃生活的十年裡,經歷過相當多的「食晝」,一個吸引我注意的,就是從原先單純地就是去登席、包禮,到後來關注其整場宴席對於「時間」的掌握,有某種帶急迫感的特色。急迫感是怎麼產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