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guavanthropology.tw 芭樂人類學
GUAVA anthropology covers things that are Grotesque, Unabashed, Apostate, Virid, and Auspicious about anthropology!
首頁
關於芭樂
芭樂小農
芭樂書
芭樂籽大賞
聯絡我們
登入
芭樂合作社
這是小農們的集合體,不常露臉,一出面就驚動武林。
2022.01.10
芭樂合作社
公共人類學
政策
說服與否,有時候只是速度的問題:異溫層的說服(與無法說服),人類學家 vs 公共政策參與講座側記
切入田野模式、說服可能是一種暴力、同溫層的擴大與異溫層的開拓,郭佩宜、呂欣怡、邱韻芳從自身和異溫層交手的經驗出發,帶來不同「技巧上」和「心態上」的分享。人類學家的角色讓他們提醒自己注意權力關係,以及「理解異質的核心」,進而接受說服(或者說溝通)的限制。在最後的QA中,三人不約而同提到,每個社群都有自己的節奏,有時其實是速度的問題。這個結論或許給了總是汲汲於說服的我們,一個安放焦慮的方式。
2017.04.06
芭樂合作社
[芭樂籽大賞]數數看有幾顆芭樂籽?:第二屆芭樂籽人類學大賞解密
第二屆芭樂籽人類學大賞結果已經公布並刊出,相信大家發現與上一屆有不太一樣的風格。芭樂的特色就是品種多元,各有所好,能鼓勵、引介好作品,是這個獎設立的目的。秉持透明芭樂的原則,照慣例在作品刊出後解密評審過程與意見。
2017.01.26
芭樂合作社
2016/丙申芭樂ㄓˋ:芭樂人類學年度回顧(下)
2016年除了政經硬芭樂,還有許多社會切面值得我們咀嚼。例如運動世界的陳金鋒、謝淑薇、戴資穎,農業新平台的文青憤青鬼青論戰,長輩圖 vs. 厭世負能量,還有橫跨世代的寶可夢。此外台灣的鄰居韓國也很值得對照討論。
2017.01.23
芭樂合作社
2016/丙申芭樂ㄓˋ:芭樂人類學年度回顧(上)
芭樂人類學的年度回顧進入第三年。2016年,世界與台灣的政經局勢與社會震盪,以一種我們不甚熟悉的方式進行著:可預期的往往意外地變得不可預期。 本日推出回顧分析上集,由鄭瑋寧、容邵武、陳文德、莊雅仲、江芝華、陳怡君上場,分析台灣政黨輪替、美國選出川普、總統向原住民道歉、平埔正名、漢本遺址、一例一休、婚姻平權等,對台灣社會的意義與可能的長遠影響。
2016.12.30
芭樂合作社
第二屆芭樂籽人類學創作大賞
「芭樂人類學」為鼓勵新生代、推廣大眾人類學書寫,作者群集體捐出版稅,設立「芭樂籽人類學創作大賞」。 第二屆大賞收件及截止日期:2017年3月1日~3月8日。請於台灣時間3/8,晚上8:08前投稿。
2016.04.08
芭樂合作社
[芭樂籽大賞]吃芭樂不吐芭樂籽:第一屆芭樂籽人類學大賞解密
第一屆芭樂籽人類學大賞收到來自四面八方的稿件,從主題、田野地到文風,充分反映新生代的多樣性與潛力,令人欣喜。然而如何從中挑出得獎芭樂,則是評審團的考驗。
2016.02.01
芭樂合作社
2015/乙未芭樂ㄓˋ:芭樂人類學年度回顧
芭樂人類學去年首度推出「2014/甲午芭樂ㄓˋ」,從人類學視角回顧過去的一年,解讀諸多現象背後的意義,分析台灣社會性質的轉變。 今年以發表會形式舉行,由芭樂寫手群輪番登台以切芭樂的方式剖析2015年的台灣。
2015.06.28
芭樂合作社
悼我們親愛的夥伴「芭樂貓」
芭樂人類學創始群、芭樂小編之一,筆名「芭樂貓」的陳伯楨,在今天離我們而去。千言萬語,無法言語。謹讓我們回顧芭樂貓寫過的14篇芭樂文,並分別寫下我們的回憶,感謝他帶給我們的美好。
2015.02.18
芭樂合作社
318
美學
農業
金融
食安
2014/甲午芭樂ㄓˋ:芭樂人類學賀歲專刊 3-3「芭樂炙」
我們準備告別甲午,迎接乙未,從2014的餘韻真正跨入2015。家家戶戶換上春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回想過去一年多災多難如火「炙」身的台灣,這兩聯雖是陳腔,卻是衷心的共願,但又怕只是奢求。電視裡明星載歌載舞,以他們的專業帶給人民歡樂;芭樂人類學歲末推出這系列的「芭樂ㄓˋ」萬言書,也是盡學術人的專業責任,我們相信唯有更深層的自我檢視,匯聚行動的能量與方向,才能改變成真。
2015.02.17
芭樂合作社
動物
性
網路
芭樂ㄓˋ
2014/甲午芭樂ㄓˋ:芭樂人類學賀歲專刊 3-2「芭樂痣/痔」
「芭樂ㄓˋ」第二集推出「芭樂痣」&「芭樂痔」,顧名思義,就是揭露臉上的汙點(痣)還有卡艙又痛又羞於啟齒的硬塊(痔)、社會上不為人道之(但大家都很愛八卦)的一面。社會亂象提供我們窺視社會性質與變遷的窗口,人類學家的雷達自是不能放過。無論是婉君、藏頭詩、勝文不開心,或是圓仔阿河金城武樹,還是披腿襲胸嘴對嘴服務粉絲的五十道陰影,人類學家全面網羅。
2015.02.16
芭樂合作社
政治
芭樂ㄓˋ
2014/甲午芭樂ㄓˋ:芭樂人類學賀歲專刊 3-1「芭樂ㄓˋ國篇」
每年年終,總是免不了百家爭鳴的「XX 年十大」名單。芭樂人類學不落人後,但又不甘為人後,因此特別在春節前推出「2014/甲午芭樂ㄓˋ」,與讀者共同回顧精采的一年。既然排在農曆年前,當然免不了天干地支;甲午一輪六十年,據說總會有大事發生──2014熱熱鬧鬧,的確是台灣歷史上值得咀嚼的一年。 「2014/甲午芭樂ㄓˋ」的深奧,可不是泛泛的「十大事件」的等級而已,芭樂農友們以人類學專業,從過去一年的諸多現象中抽絲剝繭,解讀其背後的意義。 從今天到除夕,分三天刊出。首先登場的是「芭樂ㄓˋ國篇」。
2012.10.29
芭樂合作社
芭樂
芭樂人類學週年慶系列:a guava a day
為了慶祝2012年11月2日芭樂人類學三週年紀念,將推出怎樣的週年慶活動呢?
2011.10.31
芭樂合作社
人類學
芭樂
芭樂win (不是Halloween):芭樂二週年慶特刊
芭樂人類學始於2009年11月1日,到今天剛好滿兩週年。
2010.11.01
芭樂合作社
反思人類學
芭樂
芭樂人類學週年慶
2009年11月2日,台灣人類學界的一群芭樂籽開始一個實驗,推出一個共筆部落格,命名為「芭樂人類學」。 在這個年代,一個組成鬆散的人類學部落格竟然可以每週固定貼文,達到一年之久!這實在是一件神奇的事情。為了歡度週年慶,這個神祕的共作團體(corporate group)某些成員寫下他們對「芭樂現象」的觀察,以及對「芭樂人類學」的心得、期許和夢想。(由於大部分作者對資本主義的參與觀察已經不勝其擾,決議不推出滿千送百的活動,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