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專題介紹
如何媒介,怎樣記憶?尋找身分與歷史軌跡的影像行動
本屆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的主題為「媒介/記憶」:透過媒介素材的收集、拼貼與製作,成為重新追索身分和歷史記憶的重要行動。從媒介多樣的形式和題材裡,可以看到家族文件的聲音,聽見祖先過往的腳印,聞到山林路線的色彩,觸摸文化與環境的味道。民族誌影像不只是「紀錄與紀實」,更是重新編輯和再造感受的魔幻空間。這篇文章所觸及的五部紀錄片(三部國外,兩部國內),廣泛地回應和處理記憶的多樣議題:從移民定居的家族拼貼,考古物質與原住民記憶的抹除,族群地標的歷史轉折,山林狩獵的性別翻轉,以及原住民教育的當代路徑。從族群類別來說,橫跨了臺灣原住民族,大洋洲夏威夷島民,中美洲哥斯大黎加原住民,以及從義大利到美國的墾殖者。這些看似不同的多元題材,卻回應一個相近的主題:「如何從當代的影像再現中,呈現與理解記憶的形變和延伸?」我們熟悉的當代情境與生活如同表土一般看似相近,但歷史的層次有如考古活動所挖掘的內容,一層層地累積在文件片段或者被掩蓋壓抑的記憶當中。影像的功能除了呈現過去的樣貌之外,更進一步可以挖掘出在記憶中已經消失許久,重新連結被外力抹除而失去的認同意義和身分。
三部國外影片各自具有特別的意義,也對本地觀眾有不同的啟發。《卡佩瑪胡:治療石的故事》(The Healer Stone of Kapaemahu)全片以夏威夷語言做旁白說明,標示自我身分的表現企圖。主題講述夏威夷威基基海灘旁神聖石柱的歷史轉變。當代威基基海灘已經被超級資本化的觀光與沙灘遊憩活動所佔據,過往的觀光客多半忽略了佇立在海灘旁的Kapaemahu療癒石。石柱相傳是夏威夷王國先祖四位治療者:Kapuni、Kinohi、Kahaloa和Kapaemahu,為了把療癒能力流傳下來而將靈力灌注其中的神聖石頭。帶著大洋洲原住民風格的動畫描述,影片將傳說故事以動畫的方式呈現出來,並且說明夏威夷和大溪地的傳統歷史關聯。一方面表現出想像空間,另方面也和歷史活動的影像明確對比。影片中來回訪問多位在夏威夷和大溪地留存的祖先家族後裔,以傳統方式在Oahu和Hawaii大島上取得具有靈性石頭來祭拜神聖石柱的療癒者,以及夏威夷皇室和祭司的後人。從他們的口述中揭示夏威夷過往透過使用傳統語言歌謠才恢復的主體性,被歐洲人墾殖活動所排斥的雌雄共性祭司身分(甚至要求雙性表演者別上矯正名牌),以及因為資本主義出現後的海灘旅遊活動,將聖石掩埋在保齡球場底下的各種「黑歷史」。在動畫創作、口述證詞、物件影像呈現的交錯下,我們看到了被掩蓋的夏威夷歷史。正如同被殖民活動所掩蓋的聖石傳說一般:堅硬,深刻,卻帶著柔軟的療癒故事等待被理解。
《卡佩瑪胡:治療石的故事》
《反叛之物》(Objetos Rebeldes)以哥斯大黎加的考古活動為背景。以一位追尋「奇特球體」文化意義的女人類學家,和考古學者Ifigenia相遇,展開對於哥斯大黎加原住民族群生命史被抹除,並且發現認同被「白化」的反追尋過程。影片開頭以所有外星載具都是球體為想像,因為它最能夠提供在無重力狀態下的行動能力;而在中美洲常常可見的大型石雕球體,便成為極富想像力的文化物件。這個描述讓我聯想到,當年在貢寮進行核四預定地的挖掘工程,碰到疑似凱達格蘭人的考古遺址,也傳出類似外星型態裝置的文化物件;久遠的過去與未知的未來,都與記憶的挖掘同在。石雕球體的存在,不只成為大量考古計畫的對象,也成為美洲原住民族與特定認識論和技術的可能想像連結。影片中球體成為再造記憶,延伸歷史,以及可能恢復主體敘說的連接點。森林裡的石雕球體(後來變成人類文化遺產)因為凝視與使用而有不同的意義,也成為原住民歷史生活場域成為香蕉種植園的見證物。口述作者以第三人稱觀察田野工作中的石器,回想童年與過去在不同地方看到的物件,都如同「不知道為何存在卻與原住民歷史有密切關係的神秘球體」一樣:透過收藏者與考古學者對物件的描繪,讓人與物形成如同心理分析般的特殊文化理解和契合。如夢境般的香蕉墾殖園區的歷史將考古學家帶回父親的過去,也連結自身的童年片段。這部兼具物件詩意和反省心靈殖民意識的「紀錄片」,可以讓我們深沈地思考文化物件認同與記憶時間主體之間的辯證關係。
《反叛之物》
《繼承》(The Inheritance)這部紀錄片,是知名人類學者Elizabeth Povinelli的個人傳記式紀實影片。與其說是紀錄片,不如說是透過Povinelli的個人記憶與歷史資料,所呈現出來的蒙太奇影像。有趣的是,作者在這部影片之外也有同名的人類學出版品(2021年由杜克大學出版社出版);標題與章節名稱都和影片的段落一模一樣,書籍其實就是這部影像的分鏡腳本。第一「幕」影片中Povinelli以倒敘法描繪了她意大利裔的家族如何從紐約州水牛城搬遷到南方,並且以60年代的南方移民背景對照世紀之交奧匈地區阿爾卑斯移民的文化歷史。另一「幕」又回到家族當中展現義大利家族對於離散,暴力,種族主義,與結構性不平等的自我和所見描述。Povinelli的蒙太奇影像製作手法,把族群的移動墾殖,工業化生活型態的轉變,以及自我和家族記憶扭曲,以非常個人的方式呈現在觀眾面前。人類學者作為文化比較的見證者,會在不同時間點將自身的文化作為比較對象,例如Sherry Ortner也以自身的高中同學作為對象,研究不同時代的養育發展和階層化的關係,與X世代之間的不同對比。但Povinelli這部蒙太奇自傳影片,已經跳脫民族誌文化說明的框架,而以夢境,回憶,想像等蒙太奇影像作為語法。一時間不容易馬上進入其文化脈絡,但更深刻地回應Povinelli在影片一開始對於「繼承」這個概念的詢問:「人們所謂的文化特質,是在血緣中,還是在土地的連結中,被繼承下來的呢?」
《繼承》同名著作
相似於跳脫「文化解說模式」的三部國外紀錄片,本地的兩部紀錄片也不以說明特定文化特質與型態爲「紀錄片」目的。相對來說,這兩部本國紀錄片都有「使命感」。一部是對於原住民教育當代轉型的使命,另一部是對於太魯閣族狩獵文化在性別行動上轉型與延續的使命。《揹著獵物的女人》是以太魯閣族(或者其他臺灣原住民族)裡少見的「女性獵人」為紀錄對象,主角Heydi Mijung因為長年跟先生在山林裡,也訓練出非常深刻細微的環境觀察與陷阱製作能力。影片中她帶著侄子Ibaw和孫子,在太魯閣的山林裡行走。觀察環境,放置陷阱,整理獵寮,收取獵物。觀眾也許驚訝於女性與狩獵的禁忌間可能有的衝突,但對於Heydi來講,陷阱狩獵就如同採集和編織一樣,是能夠在生活中延續祖先對土地照顧,並且傳達自己對環境觀察能力的重要文化溝通方式。影片非常平穩且親密地跟隨和觀察女獵人在山林間的活動,以及對於侄兒後輩的提醒教導。我們除了深入影像與泰雅族的獵人共享山林,更深刻地發現,原來以為會有衝突的性別關係,在影片中完全不存在。也因此重新理解狩獵行動和照顧者之間的關係。
對於在原住民學院任教的筆者來講,《我念的原住民專班》這部影片實在太令人「感同身受」。透過紀錄屏東大學原住民專班的主任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包括老師如何在當前的學院體制下設計讓原住民學生有文化感受與參與能力的課程,以及學生如何經歷回復自己文化能力的掙扎和啟發,並且主動參與部落尋根活動(重返內本鹿)的過程。這部片子扎扎實實地紀錄了原專班在當前體制可能的問題,老師面臨的課程設計與資源挑戰,以及學生在參與過程中不同時期的心態轉變與成長。對於想要深入了解原住民高教體制的觀眾來講,這部影片真實地呈現當前學校課程與部落文化連結之間的反思與回饋。讓我們發現,原住民文化教育不只是在課堂上的關係,更重要的是啟發認同與文化責任。
五部影片,展現了當代影像媒介與記憶之間的物質性與認識角度。這其中,記憶的多重性與歧異本質被展現出來,也讓我們發現影像之所以有行動力的可能。走入戲院,你將重新發現:「怎樣媒介,如何記憶」的當代觀點。
本文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歡迎轉載與引用。
轉載、引用本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
李宜澤 2023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專題介紹:如何媒介,怎樣記憶?尋找身分與歷史軌跡的影像行動 (引自芭樂人類學 https://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7006 )
* 請注意:留言者名字由發表者自取。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