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芭樂
芭樂人類學創始於2009年11月,以台灣青壯人類學家為主的共筆部落格 ,五十多位輪值寫手多任教於大學及學術機構,從人類學觀點探索日常生活、文化況味、社會張力、與世界百態。
芭樂每週一固定上架,此外不定期推出番外篇與 iGuava專題。
* * *
以下是原來的關於
* * *
從芭樂的角度來看,園子裡的人類學者其實很多餘--淨纏著鄉民問些不著邊際的生活瑣事,耽擱了早上的肥,餓~~~
* * *
從芭樂的角度來看,水果攤前的人類學者實在很無聊,除了纏著老闆問有機商業的問題,還老是想著芭樂籽很多代表什麼文化象徵意涵;更機車的是,人類學家還跟朋友說,芭樂被放在不起眼的角落,和在上層被盒子裝起來的富士蘋果形成某種權力關係(幹嘛講話那麼不中聽)。
* * *
~~芭樂的身世
小時候,她隨處可見,母親說不能拿來拜拜, 因為路邊的芭樂樹,都是貪吃芭樂的小孩便便出來的芭樂籽長成的。我們用客家話叫它ba le,後來發現福佬人也有類似的音叫ba la,她搭不上中國文化裡要見字有字義才被認可的高尚圈,因而上不了台面,雖然我們曾經學著叫她「番石榴」,意味著她是石榴的膺品,然而番石榴終不敵芭 樂,成為路邊攤販紙牌上的文字書寫。從這裡我們經歷了一次庶民造字的創舉,而且完全不理會「字義」。芭樂從小時候那種瘦小酸澀,又有了泰國芭樂,又痴又肥 但不中吃,於是一種介於台土和泰芭之間的瘦長形芭樂成為主流,目前又有土芭樂的專攤,號稱可以治糖尿病,而且要紅心的,價格比其它都要貴,在林口長庚外面 不少攤。到了法國,他們稱它為guava,但是市場上從來沒賣,只有書本上的圖案。回來以後,同事出國回來(好像是雅仲),送我一盒,guava cookies,說是夏威夷特產,我頓時覺得芭樂和guava同音(不禁讚嘆自己的聯想力),哇他的文化圈含蓋整個東南亞、太平洋海域。每個地方都稱她是 它們的特產,還互相輸出她的變種和產品。我不禁讚嘆「芭樂」是人類學界系出名門的天后,她的生世光譜映照出歷代人類學家最在意的那幾件事。
* * *
在法國的飲食文化裡面,芭樂算是屬於異國與熱帶的水果,但是對於我們台灣人來說,芭樂卻是很鄉土的,看到法國友人拿著加工後甜得不得了的芭樂飲料當寶貝,我總覺得那不能算是什麼原味.同樣東西,兩樣符號,對經常穿越文化邊界的人類學者來說,可算是個重要的象徵。
* * *
關於「芭樂人類學」的緣起和第一季收成報告,請見「懶人包」
關於芭樂現象的人類學學術分析,請見「芭樂國科會計畫和人類學年會panel」提綱
* * *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