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2024-10-21 陳怡萱
太平洋 農業 生態

帛琉女主人(有時與孟加拉男移工)和她的芋頭田: 發展中的研究田野雜記

帛琉的芋頭田真的是個非常迷人的研究題目,芋頭一方面在帛琉的傳統社會生活中佔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任何的社交場合都少不了芋頭。另一方面,芋頭的種植也在當代面對著諸多挑戰,人群的移動(帛琉青年外流)又匯集(全球化下移工的移動)在這個島國上帶來了新的樣貌。殖民歷史的影響也持續銘刻在當代的芋頭田地景上。
2024-10-07 男版小松菜奈
欺騙 文化差異 藏族文化

「詐騙歸剛ㄟ」:騙的多義與文化實踐

欺騙確實是不應該的,但是,什麼行為才叫做「騙」?而什麼樣的騙是可以被默許的?它的判定往往跟文化脈絡有關,而不同的文化在不同的情境之下,可能非常不同。在這篇文章中,非常會說故事的男版小松菜奈老師,將透過對「欺騙」在藏人社會中的理解,以及自己的血汗經歷,思考欺騙的存在方式。
2024-10-01 蕭鄉唯
田野工作 成為排灣族

神話建構的當下:洞悉可能的未來

對於排灣族人而言,進入一個「家」是成為人最基本的條件。透過賦予名字、贈與服飾和家所持有的財產(sauzayan)相連,使個體有了家人、有了家族,成為排灣族人。今天的芭樂人類學,由台東大學蕭鄉唯老師帶來他從2011年初到Timur部落,被排灣族人收留,到2023年喜獲麟兒、長輩為嬰兒進行命名禮這橫跨十二年關於歸屬與認同的故事。他以命名儀式(mulialat)展現了名字如何串連個人與家屋、家族與歷史,討論在排灣族文化中,如何成為一個「人」?為何名字如此重要?文中可以發現名字不僅是一個稱呼,更是連結過去與未來的橋樑,是確立個體在社群中位置的關鍵,並蘊含命名過程中的複雜考量,以及不同家族間的微妙關係。「會『成為』哪個名字,取決於如何回到那『複數』的家」,這篇文章不僅是對排灣族階序的再思考,更是對田野工作者的在地化深刻反省。
2024-09-25 江芝華
考古 性別 女性主義 書介

《如何考古,怎樣思考》導讀:考古學家如何談性別?

經過系統性的檢視,考古學家們發現,過去的考古研究並非完全沒有談論性別,而是理所當然的把二十世紀對於性別關係的理解直接投射到過去,於是過去社會理所當然就是男狩獵/女採集,男主外/女主內,男性是食物供給、社群保護者,是社會進步的啟動者,是考古研究的重點,也因此,無論是女性考古學家或是我們的女性祖先們,在考古學的世界裡,不是被邊緣化就是被完全噤聲。
2024-09-18 鄭紹鈺
歷史 演化 考古 書評

人類文明的演進是一座歧路花園,而非單行道:評介麥田出版社的《萬事揭曉》

《萬事揭曉:打破文明演進的神話,開啟自由曙光的全新人類史》是已故人類學家David Graeber和考古學家David Wengrow兩位學者頂尖對談之鉅作,裡面人類考古歷史、社會文化材料琳瑯滿目,箭頭直指所謂大歷史的進步史觀。本篇書評作者、目前在哈佛經濟系擔任博前研究員的鄭紹鈺指出,進步史觀雖然錯誤多,但有一個優勢,就是刻版、簡單、粗暴,所以容易形成一個頭頭是道的線性敘事,但《萬事揭曉》這本書,意在否定這種線性史觀,自然讓故事變得複雜許多。換句話說,作者整本書的敘述相對龐雜,一般讀者並不容易整理出頭緒。本篇書評將整理出啟蒙的多元性、社會發展的時間性、農業的優越性、國家的起源幾條軸線為讀者指引出閱讀的方向。
2024-09-13 鄭肇祺
味道

來自巴西雞翼的「雪藏」味,讓人想家的「急凍」文化

在香港,雙門冰箱屬於家庭廚房裡的基本配備。而多位居上層的冷凍庫,對,就是那個擠著大包小包保鮮袋、塑膠袋的冷凍庫,我們總能找到被冰晶黏在一起、硬如石頭的冷凍雞翅。家中掌廚者為當天晚上的料理菜式苦惱時,只要打開冷凍庫,取出我們熟悉不過的「急凍巴西雞翼」,退冰後簡單調味,然後就可在十數分鐘內,煎、煮、炸出千變萬化、讓小孩垂涎三尺的雞翼料理。這種方便性,使「「急凍巴西雞翼」成為廣受消費者歡迎的食材。為什麼香港人對經常散發出「雪藏味」的急凍巴西雞翼情有獨鐘?在烤肉節快到的時候,鄭肇祺老師分享香港人類學徒的冰箱,貯存的不止是全球化的食材,也包括對家鄉的記憶。
2024-09-02 阿日日

孕育-釀出地方酒香的好鼻師

風土的羅馬字翻譯來自法文terroir,法國的標竿風土經濟就是酒莊! 正如名句「一方土養一方人」所言,土地可以養成對地方自然條件(氣候、土壤、水質)及具風味敏感度的製酒人、品酒人,也能孕育出與生產者風土經驗共感的選酒人和飲酒人。即便當今人們可以透過現代化工廠的管控技術,規劃出菌種培養的溫控環境,但產業依舊需要透過風土孕育出能進行技術創新的前端測試人才和終端品味產品的消費者。
阿日日老師半年前因花蓮縣原住民族野菜學校吳雪月校長的介紹,得知野菜學校團隊未來的重要目標任務:從阿美族開始建構原住民族的釀酒/酒釀文化。今天阿日日老師特別分享最近是被捲入宇宙吸引力法則般,開始跟阿美族的釀酒文化產生連結,也從不同觀察中思考,如何透過拉近與農業和土地的關係,孕育出新時代製酒及品酒人才。
2024-08-25 林嘉男
轉型正義 原住民土地 鄒族 陳有蘭溪流域

鄒族鹿株大社的轉型正義之路(上):重返帝大的山林

2022年,總統府原住民轉型正義委員會啟動「臺大實驗林土地歷史真相」調查研究。身為研究團隊重要成員的林嘉男老師﹐前往南投縣信義鄉「帝大的山林」,進行臺大實驗林的歷史真相調查,一同推動轉型正義方案。
日治時期之前,信義鄉內位於陳有蘭溪西側的山林,是鄒族四大社群之一鹿株群(Luftu)的傳統領域。從清末至今一百多年內,歷經樟腦開採、東京帝大演習林的設置、以及大量的集團移住與外來族群進入,這片山林衍生出大規模的生活空間重疊與土地領域競爭,而鄒族已然由清代強盛的地域領主成為此區人數最少,勢力最弱的一群人。今天就由台東大學林嘉男老師以生動的圖像和簡潔的文字,為我們解釋這個臺灣山林發展史與當代原住民土地歷史文本的顯著例外。
2024-08-19 林果葶

從《巴奈回家(Return to the Motherland)》反思一種縫合的身分與破碎的認同

我們活著的當代,數位媒體或者傳播方式,如藝術創作等,讓我們不斷藉由各種符號來展現族群的多元價值。每次遭遇到各種事件的時候,人會進行反思,腦內思考脈絡是複雜的。所以每個個體並不是在每個時間點都想一樣的事,或在每一次思考都利用同樣的路徑。不過這些思考脈絡在變化的那瞬間就是一種策略形成的過程。也就是說,人是有選擇的,正因為這些選擇,使得這個過程的方向性有機會一直修正。如果「作為原住民(being indigenous)」是依靠著血統而來,那麼「表演原民性(performing indigeneity)」就是一種溝通工具選擇的策略,或許是他人凝視的互動與交流使得我們使用族語,甚至在社群媒體談論原住民族的議題;也可能是自我認同的建構促使我們學習族語,回到部落參與祭儀文化。這些重構身分與認同的過程正是一種「成為原住民(becoming indigenous)」的途徑。轉型正義的正在進行式。對於非原住民族的群體而言,我們正在「成為原住民(becoming indigenous)」。而林果葶老師以這篇文章告訴我們,對我們而言,其實這路徑只是為了「成為一個人(becoming human being)」。
2024-08-12 官大偉(泰雅族、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原住性 原住民 人類學反思

《復返》推薦文:我們共同生活的未來,結局未定

詹姆士・克里弗德(James Clifford)的「人類學反思三部曲」第三部《復返:21世紀成為原住民》(2013)中譯本重新出版,已於七月底問世。就三部曲的壓卷之作,也是克里弗德多年觀察原住民族現象與時代變遷的反思,官大偉老師寫了精彩且切身的推薦文,帶我們從當前台灣原住民族之復返實踐,認識《復返》所開啟的可能:對於時間的重新理解、生活願景的重新體認、族群關係的重新思考,和開展一個「結局未定」之共同未來的想像。
2024-08-05 林開世
不確定性 意象 照護 生命

事實開始動搖的時刻:沉入《生命之側》之中

上週,芭樂人類學刊出吳易澄老師為《生命之側》(Life beside Itself)所寫的導讀,為此書在生命治理、原住民健康照護、批判性醫療人類學,乃至民族誌寫作風格上,都做了詳盡的介紹。這一週,芭樂人類學接力刊出林開世老師為《生命之側》撰寫的推薦文,詩意且生動地傳達出這本民族誌的獨特性:開啟了一種容許遲疑與不確定性的人類學傾聽方式,帶我們聆聽因紐特人幽晦的聲音,關注事實開始動搖,事物與自我變得失常,生命溢出生命之外的時刻。除了挑戰了習以為常的社會醫療思維,更讓我們思考生與死、可知與不可知、意義與圖像,以及關懷世界的不同方式。
2024-07-29 吳易澄
治理 健康 照護

《生命之側》導讀:活著的殘酷

《生命之側》(Life Beside Itself: Imagining Care in the Canadian Arctic)成書於二○一四年,是作者麗莎.史蒂文森博士論文所改寫的作品,針對加拿大政府對原住民的健康治理政策的批判反省。書所挑戰的,是當今在一種科學理性下所定義的「生命」,並且對當代的「生命政治」(biopolitics)的「治理性」(governmentality)提出批判。雖然中文版距離原書出版已有十年,但對當今原住民健康照護仍是相當即時的提醒。本書所凝視的對象是「照護」(care),但其所謂的照護,並非當代醫療中的照護行為,也不一定是那種存乎於傳統社會的特殊照護方法。透過「意象」(image),透過因紐特人的命名哲學、對時間的特殊感受,透過歌謠等等,來回答所謂「生命是什麼」。今天,吳易澄老師為我們來作一次《生命之側》的導讀。當被治理的人如何「配合」治理的政策,人們對生命也各有其特殊的邏輯。因此生命治理本身也可能會與地方文化產生衝突,更進一步說,以善意包裝的治理本身也可能是一種暴力。
2024-07-25 鄭玠甫
考古 物質文化

拉庫拉庫溪山區的一顆完美卵石

當時,不在道路也不在布農族遺構周邊,就在某個雜草叢生之處,我發現了那個非凡的石頭。倘若仔細觀察,這顆石頭其實沒有具備定義為石器的特徵——製作痕跡或使用痕跡。可以這麼說,它就是一顆未經任何人工雕琢的卵石,跟千千萬萬顆,很多地方可見的原石一樣。那這個手掌大小,像大一點的雞蛋般完美的橢圓體的非凡之處在哪裡呢?
2024-07-15 劉文、李宜澤
情動理論 情感心理學 情緒人類學

具象化的情感實驗場:皮克斯《腦筋急轉彎》中的情感心理學與情動觀點反思

皮克斯的《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系列無疑是將人類情感具象化的動人故事,動用了大量的心理學理論,使抽象概念與心理機制運作在大銀幕上栩栩如生。然而,觀眾可能不曉得,在引人入勝的劇情背後,埋藏著20世紀至21世紀情感心理學、情感人類學乃至精神動力學的好幾波重要討論。今天就讓劉文老師與李宜澤老師透過電影主角Riley的內心小劇場,為各位介紹電影背後橫跨了Paul Ekman, Sigmund Freud, James A. Russell, Silvan Tomkins, Brian Massumi,以及情緒人類學研究的微型概念史。
2024-07-08 郭佩宜
大洋洲 南島 原住民

超越地圖分區的框架:台灣/原住民@太平洋藝術節(上)

「台灣不是亞洲嗎?」本次台灣參與太平洋藝術節的團隊超過三百人,但在藝術節期間,我不只一次聽到島民有類似的疑問。這困惑的背後,是超過百年的殖民知識建構與地理分區框架,分隔了彼此。台灣原住民的參與,挑戰了前述框架,是一項去殖民的工程,此外處於雙重邊緣(double marginality)的台灣原住民「重返」太平洋大家庭,更是雙向賦權。此外我們也需要新的論述,「南島」不只是「史前的」、溯源的概念──要溯源,全世界的人類都源起非洲,意義不大──南島是具有生命力的文化(living culture),而台灣原住民持續以繽紛多元的方式實踐南島語言和文化,與大洋洲許許多多的島民一樣,很南島,也不只是南島。
2024-07-02 林浩立
書介 嘻哈 黑人

如果克里弗德聽嘻哈,他一定能聽出其中的離散與路徑

長期在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意識史學系任教的克里弗德,其學術生涯和學思路徑看似都是以美洲西岸和太平洋為向度。然而在《復返》的序言中,他自陳一九四五出生並成長於紐約,深受作為世界中心的紐約市中多樣文化的影響。我們或許很難想像喜愛美國民謠和鄉村音樂的克里弗德會聽起源自紐約市的嘻哈音樂文化,但如果他有,他一定能聽出其中的離散與路徑,還有旅行的意義。
2024-06-24 江芝華
考古學 美國考古學年會 原住民考古學 文化資源管理

考古家的新面貌

過去,考古學被認為是一門浪漫的學科,考古家帶著各式各樣的工具,進入充滿神祕氛圍的叢林、沙漠甚至是深邃無邊的大洋內,透過破碎、不全的物、建築,帶領著大家想像另一個時空的世界。上世紀末,在後現代、後殖民及女性主義等思潮的影響下,考古家開始深刻反省學科本身在理論及方法上的局限,反思自身觀點如何影響考古詮釋。21世紀的當下,越來越多考古家不但積極挑戰過往論述的偏見,納入不同人群與世代被消音的過去,更積極邀請不同的觀點進入說故事的行列,進一步讓我們對過去的想像成為改變當下的可能。今年的美國考古學年會甫於四月份在紐奧良舉辦,請看江芝華老師為我們帶來的第一手報導。
2024-06-17 吳明季
原住民 知識建構 location 地方 位置 流動性

原住民的根源與路徑

研究自己家附近的事,訪問自己的鄰居,這是人類學嗎?新型態的「拼布民族誌 (patchwork ethnography)」方法論,近來開始積極反思「家vs.公共」、「我群vs.他群」、「研究者的家vs. 遙遠田野」這些人類學的經典範疇 (Günel & Watanabe 2023 )。屏東大學的吳明季老師,長期在奇美部落與族人共同努力、創造團結經濟,在這篇2019年「路徑」繁中翻譯第一版(桂冠出版社)的導言中,超前部署地站在台灣的角度,回應「拼布民族誌」這幾年才提出的有機民族誌方法論。這篇導讀不僅幫助我們具體的想像一種實踐先行的、合作型的、落地又深具世界主義的原住民研究,可以是什麼樣貌;此篇導讀還闡述了怎麼和鄰居一起做人類學,以奇美部落的經驗,提出當代原住民有機的跨國跨洋聯盟,更回應了James Clifford 在《路徑(Routes)》(1999)與《復返(Returns)》(2013) 兩書中提出的諸多問題。讓我們一起隨著吳明季老師在2019年為第一版翻譯所寫的導讀,回顧這些在20世紀末被提出的重要議題。
2024-06-09 趙恩潔
田野工作 天真的人類學家 田野自傳

愛上瘋狂田野: 忍受荒誕是在異世界生存的基本技能

《天真的人類學家:小泥屋筆記》(The Innocent Anthropologist : Notes from a Mud Hut)是英國人類學者奈吉爾.巴利(Nigel Barley)寫下他在非洲喀麥隆進行第一次人類學長期田野的自傳式紀錄。問世以來,儘管引起大英國協學會的不安,卻始終深受讀者歡迎。無論你是對人類學或田野工作深感好奇的年輕讀者,在大學選修過文化人類學的學生,或者已經從事過田野工作的人類學者,這本精彩萬分的田野自傳帶領你身歷其境,也發人深省,透露出長期沉浸式田野的深刻本質。此書於 2001由資深譯者何穎怡中譯,同樣受歡迎的續作《天真的人類學家之重訪多瓦悠蘭》(A Plague of Caterpillars: A Return to the African Bush)譯本於翌年問世。2024年,二書合輯再版,趙恩潔老師寫了精彩的導讀,讓讀者一窺田野經歷中的荒誕與真實,瘋狂與靈魂。
2024-06-03 邱韻芳
原住民 原專班 文化學習

當/讓文化成為日常:在暨大原保地和山林逐漸養成的原青技能

暨南大學原專班成立於104學年度。十年來,邱韻芳老師與我們分享了原專班的點滴重要時刻,眼見文化逐漸成為學生的內化技能與美好日常,也從統籌者轉變為陪伴者和說故事的人。今天邱老師為我們講述的是同學搭建獵寮、儲藏室、修繕涼亭、向老人家學習編籐,以及山林小組上山重建獵寮的故事。在這些動人且有力的故事中,同學們自主地、身體力行地進行文化實踐,和土地與長者重新建立連結,讓文化成為自己內在的一部分,以及未來生活的重要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