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2024-07-25 鄭玠甫
考古 物質文化

拉庫拉庫溪山區的一顆完美卵石

當時,不在道路也不在布農族遺構周邊,就在某個雜草叢生之處,我發現了那個非凡的石頭。倘若仔細觀察,這顆石頭其實沒有具備定義為石器的特徵——製作痕跡或使用痕跡。可以這麼說,它就是一顆未經任何人工雕琢的卵石,跟千千萬萬顆,很多地方可見的原石一樣。那這個手掌大小,像大一點的雞蛋般完美的橢圓體的非凡之處在哪裡呢?
2024-07-15 劉文、李宜澤
情動理論 情感心理學 情緒人類學

具象化的情感實驗場:皮克斯《腦筋急轉彎》中的情感心理學與情動觀點反思

皮克斯的《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系列無疑是將人類情感具象化的動人故事,動用了大量的心理學理論,使抽象概念與心理機制運作在大銀幕上栩栩如生。然而,觀眾可能不曉得,在引人入勝的劇情背後,埋藏著20世紀至21世紀情感心理學、情感人類學乃至精神動力學的好幾波重要討論。今天就讓劉文老師與李宜澤老師透過電影主角Riley的內心小劇場,為各位介紹電影背後橫跨了Paul Ekman, Sigmund Freud, James A. Russell, Silvan Tomkins, Brian Massumi,以及情緒人類學研究的微型概念史。
2024-07-08 郭佩宜
大洋洲 南島 原住民

超越地圖分區的框架:台灣/原住民@太平洋藝術節(上)

「台灣不是亞洲嗎?」本次台灣參與太平洋藝術節的團隊超過三百人,但在藝術節期間,我不只一次聽到島民有類似的疑問。這困惑的背後,是超過百年的殖民知識建構與地理分區框架,分隔了彼此。台灣原住民的參與,挑戰了前述框架,是一項去殖民的工程,此外處於雙重邊緣(double marginality)的台灣原住民「重返」太平洋大家庭,更是雙向賦權。此外我們也需要新的論述,「南島」不只是「史前的」、溯源的概念──要溯源,全世界的人類都源起非洲,意義不大──南島是具有生命力的文化(living culture),而台灣原住民持續以繽紛多元的方式實踐南島語言和文化,與大洋洲許許多多的島民一樣,很南島,也不只是南島。
2024-07-02 林浩立
書介 嘻哈 黑人

如果克里弗德聽嘻哈,他一定能聽出其中的離散與路徑

長期在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意識史學系任教的克里弗德,其學術生涯和學思路徑看似都是以美洲西岸和太平洋為向度。然而在《復返》的序言中,他自陳一九四五出生並成長於紐約,深受作為世界中心的紐約市中多樣文化的影響。我們或許很難想像喜愛美國民謠和鄉村音樂的克里弗德會聽起源自紐約市的嘻哈音樂文化,但如果他有,他一定能聽出其中的離散與路徑,還有旅行的意義。
2024-06-24 江芝華
考古學 美國考古學年會 原住民考古學 文化資源管理

考古家的新面貌

過去,考古學被認為是一門浪漫的學科,考古家帶著各式各樣的工具,進入充滿神祕氛圍的叢林、沙漠甚至是深邃無邊的大洋內,透過破碎、不全的物、建築,帶領著大家想像另一個時空的世界。上世紀末,在後現代、後殖民及女性主義等思潮的影響下,考古家開始深刻反省學科本身在理論及方法上的局限,反思自身觀點如何影響考古詮釋。21世紀的當下,越來越多考古家不但積極挑戰過往論述的偏見,納入不同人群與世代被消音的過去,更積極邀請不同的觀點進入說故事的行列,進一步讓我們對過去的想像成為改變當下的可能。今年的美國考古學年會甫於四月份在紐奧良舉辦,請看江芝華老師為我們帶來的第一手報導。
2024-06-17 吳明季
原住民 知識建構 location 地方 位置 流動性

原住民的根源與路徑

研究自己家附近的事,訪問自己的鄰居,這是人類學嗎?新型態的「拼布民族誌 (patchwork ethnography)」方法論,近來開始積極反思「家vs.公共」、「我群vs.他群」、「研究者的家vs. 遙遠田野」這些人類學的經典範疇 (Günel & Watanabe 2023 )。屏東大學的吳明季老師,長期在奇美部落與族人共同努力、創造團結經濟,在這篇2019年「路徑」繁中翻譯第一版(桂冠出版社)的導言中,超前部署地站在台灣的角度,回應「拼布民族誌」這幾年才提出的有機民族誌方法論。這篇導讀不僅幫助我們具體的想像一種實踐先行的、合作型的、落地又深具世界主義的原住民研究,可以是什麼樣貌;此篇導讀還闡述了怎麼和鄰居一起做人類學,以奇美部落的經驗,提出當代原住民有機的跨國跨洋聯盟,更回應了James Clifford 在《路徑(Routes)》(1999)與《復返(Returns)》(2013) 兩書中提出的諸多問題。讓我們一起隨著吳明季老師在2019年為第一版翻譯所寫的導讀,回顧這些在20世紀末被提出的重要議題。
2024-06-09 趙恩潔
田野工作 天真的人類學家 田野自傳

愛上瘋狂田野: 忍受荒誕是在異世界生存的基本技能

《天真的人類學家:小泥屋筆記》(The Innocent Anthropologist : Notes from a Mud Hut)是英國人類學者奈吉爾.巴利(Nigel Barley)寫下他在非洲喀麥隆進行第一次人類學長期田野的自傳式紀錄。問世以來,儘管引起大英國協學會的不安,卻始終深受讀者歡迎。無論你是對人類學或田野工作深感好奇的年輕讀者,在大學選修過文化人類學的學生,或者已經從事過田野工作的人類學者,這本精彩萬分的田野自傳帶領你身歷其境,也發人深省,透露出長期沉浸式田野的深刻本質。此書於 2001由資深譯者何穎怡中譯,同樣受歡迎的續作《天真的人類學家之重訪多瓦悠蘭》(A Plague of Caterpillars: A Return to the African Bush)譯本於翌年問世。2024年,二書合輯再版,趙恩潔老師寫了精彩的導讀,讓讀者一窺田野經歷中的荒誕與真實,瘋狂與靈魂。
2024-06-03 邱韻芳
原住民 原專班 文化學習

當/讓文化成為日常:在暨大原保地和山林逐漸養成的原青技能

暨南大學原專班成立於104學年度。十年來,邱韻芳老師與我們分享了原專班的點滴重要時刻,眼見文化逐漸成為學生的內化技能與美好日常,也從統籌者轉變為陪伴者和說故事的人。今天邱老師為我們講述的是同學搭建獵寮、儲藏室、修繕涼亭、向老人家學習編籐,以及山林小組上山重建獵寮的故事。在這些動人且有力的故事中,同學們自主地、身體力行地進行文化實踐,和土地與長者重新建立連結,讓文化成為自己內在的一部分,以及未來生活的重要力量。
2024-05-27 李梅君
社會運動 青鳥行動

青鳥行動與類佔領的多中心

從五月十七日當晚,人們自主地到青鳥東外散步開始,公民社會團體開始集結、連署、申請路權,準備在521院會表決同時於場外發出異議噪音。521,524,公民肥皂箱擺在四條大道上,更多自發行動在網路上、在街頭上遍地開花。這群「青鳥」的行動,雖然是以單日集會的方式形成,卻有著「類佔領」的型態。飛來青鳥們既遵守著大抵的遊戲規則,又創意十足。人類學者們也密切關注和親身參與這場正在發生中的運動。今天芭樂先刊出李梅君老師的觀察。
2024-05-20 洪廣冀
土地 原住民權益 抗爭 溝通

推薦序:跟著巴奈回家

《巴奈回家》由巴奈與徐璐共著,為兩千六百四十四日在凱道與二二八公園的抗爭紀實。在這七年的時光中,巴奈跟他的夥伴、愛人與戰友,出身台東延平鄉巴喜告部落的依斯坦達・霍松安・那布(Istanda Husungan Nabu),還有紀錄片導演馬躍・比吼,由於原民會以一紙行政命令,限定原住民的傳統領域僅限於公有地與保留地,有「巴那馬」之稱的三人組,以靜坐、舉辦講座、策展、歌唱等方式,表達他們的反對。在巴奈的自序中,她寫道,她以十分之一的人生「用來跟這個社會溝通,讓人們有機會了解這個國家對原住民族權益的漠視」。巴奈又說:「你可能不同意,無法理解,我們生來就被時代奪去的文化,對我而言是多麼珍貴。」今天,由台大地理系洪廣冀老師分享他為本書所寫的推薦序,讓我們一起思考近代國家的林業體制如何成為原住民得「在自己的土地上流浪」(借用原住民詩人莫那能之語)的「元凶」。
2024-05-13 芭樂合作社
芭樂人類學 異溫層迷航記

從南方人類學的角度來談芭樂人類學:一次異溫層航行的紀錄

2022年人類學與民族學年會「人類學好南?」在高雄舉辦。年會前一晚,【百工裡的人類學家】、【芭樂人類學】在高雄三餘書店對談芭樂人類學的第二本實體書《異溫層迷航記【芭樂人類學2】》。由【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創辦人宋世祥主持,三位芭樂人類學寫手郭佩宜、林浩立、黃郁茜(都從事大洋洲島嶼研究)一同對談。這場會談包括了:南方的人類學、芭樂作為學術改革工程、芭樂的不同生長過程、異溫層土壤改造經驗談。請看芭樂合作社的報導。
2024-05-06 雪裡紅
記憶 情緒 歸屬感 文化資產

記憶、情緒、歸屬感:失去與存續的諷刺與兩難

「失去後才懂得珍惜」、「失去了才發現曾經擁有」,這些看似了無新意的表述,或許很大程度描述了我們生命中都曾經歷的荒誕情節。雪裡紅老師透過民族誌與生活中關於離鄉背井、文化資產、認同、情緒、記憶的片段,探討失落與存續間的辯證關係。在「反思文化」觀點啟發下,點出生活習慣轉變、生活地景或語言消失等引起的鄉愁,反而將引發失落感,進而產生穿越時空的羈絆,始料未及地成為重新凝聚、珍視、銘記的契機。猶如《大亨小傳》中的Daisy,正因不曾真正走入Gatsby的生命,而成為Gatsby心中永遠閃耀、願意付出一切的目標。若是如此,失去是否意味著終結?抑或是再生的契機?
2024-04-29 馬上瘋檳榔
原住民知識 原住民主權 AI

從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到AI(Articulated Indigeneity):如何在人工智慧裡與原住民族對話

從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成為人類的知識夥伴以來,在各領域都掀起巨浪般的討論,對人類生活與學習模式帶來不小衝擊,也重新讓人思索「具備知識的行動個體」是否不再是由人類所獨佔的能力。在國內的高教界,已經出現積極推動AI教學使用公共化的「人文社會課程用生成式AI指令範圍網站」。在人類學討論中,也出現了連結媒體,策展,與文化再現的「人工人類學」(Anthropology of the Artificial)。李宜澤老師提醒讀者:AI對現代社會造成的衝擊,與原住民知識對科學知識激起的反思有著發人深省的類同。在當前的知識情境下,原住民資料主權更成為在土地主權、文化主權之後不容忽視的新議題。今天就讓李宜澤老師為讀者們介紹AI與原住民文化的多種銜接。
2024-04-22 陳雨君
科技 數位 應用人類學 UX(使用者體驗)

科技公司中的人類學家——Genevieve Bell

人類學與科技公司會碰撞出什麼火花?最近成為澳洲國立大學首任女校長的Genevieve Bell,其實是一位畢業於美國史丹佛大學的文化人類學家。她出生於雪梨,任職於英特爾(Intel)公司長達十八年,近年來則回到澳洲,和國家科學機構合作成立了3A Institute,研究領域橫跨AI、資料、與技術管理。讓我們來聽陳雨君博士介紹她的故事。
2024-04-15 林老師
嘻哈 饒舌音樂 書介

《子彈歌謠》推薦序:寫實與虛構、犯罪與藝術之間的鑽頭世界

《子彈歌謠》是都市社會學家史都華(Forrest Stuart)花了五年時間在惡名昭彰的芝加哥南區做田野的成果,他研究新型態幫派青少年如何透過「鑽頭饒舌」(drill)獲取名聲和網絡流量,但卻掉進了自己拼命建立起來的「暴力人設」陷阱之中,難以脫身。這些芝加哥幫派份子/饒舌歌手的處境反映了涉及犯罪事蹟的歌詞是否能作為犯罪證據的刑事法律議題,以及雖然掌握數位資源卻必須承擔更嚴重使用後果的「數位弱勢」現象。
2024-04-08 林老師
嘻哈 饒舌音樂 民族誌

不只是田野夥伴,更是知識夥伴:一本嘻哈民族誌的知識工作

民族音樂學研究者沈梅(Meredith Schweig)所寫的《叛逆之韻》是一本關於臺灣饒舌音樂的民族誌,最近剛在臺灣翻譯出版,譯者之一就是書中的報導人林老師。林老師以譯者、報導人和研究者的多重身分回顧這樣的錯綜關係,並指出書中的核心論點對當今臺灣饒舌社群而言依然重要。
2024-04-01 蔡晏霖
書介

新世紀的採菇人:《在世界盡頭遇到松茸》推薦序

安清(Anna Tsing)的人類學民族誌《末日松茸》臺灣中譯版經林浩立老師重新審訂後,今年初以《在世界盡頭遇到松茸》之姿重版出來。對曾在安清任教的校園攻讀人類學博士班的蔡晏霖老師而言,安清歷年的複音多物種民族誌總能讓我們看見人類與非人生命在至少四種不同時間尺度上的遭逢:一,個體與個體間的肉身相遇;二,人與非人各自的生命成長史;三,由人群與非人之物在長時限移動與交流所共構的各種政治經濟學提問意義上的大歷史;以及四,銘刻著地球生命與非生命之物在萬億年間互動演化軌跡的地質時間。閱讀《在世界盡頭遇到松茸》,我們穿梭於這四種時間尺度,得以體會人事物生滅的耦合性,以及一個由「不必然如此」的過去所指認的開放性未來,即便世界的一切看似已成廢墟。
2024-03-25 胡正恆
環境 多物種

人與動物共享綠色行星如何成為可能?:從全國NGOs環境會議 (2004-2024)認識到當前台灣黑熊也需要基本生存權

台灣人與動物共享綠色行星? 且看全國NGOs環境會議一次次所累加對當代台灣黑熊處境的呼籲: 人類世裡,是連野生動物到經濟動物也需要基本生存權。只有人權才不容侵犯? 應當不只吧! 一步出第21屆NGOs 環境會議的鹿港老屋,看見會場門口展示整片用濁水溪細密黑土培育出的「綠寶石生菜」,有機耕作出來耀眼的綠色葉片滋養萬物,就像環境NGOs大會上20年過去不落痕跡,在動物生存的道德立場上不值得繼續合理化剝削的延續了吧。
2024-03-12 潘美玲
移工 印度 藏人

印度的西藏地圖第24張: 台灣與印度移工的距離

臺灣與印度移工的距離有多近?又有多遠?臺灣政府有意大規模引入印度移工,卻面對在臺灣島內的反彈,甚至出現去年12月初凱道「反印度移工大遊行」。陽明交通大學的潘美玲老師認為,這種反彈涉及臺灣人近年普遍對印度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誤解,也反映臺灣人對跨國移工好感度的提升,實有賴於跨國勞務基礎設施建立過程中所需要的多重文化溝通。實務上,借用印度流亡藏人的多重國家居留、跨國移動經驗,他們應能擔當強而有力的文化中介者,使臺灣在面對國際移工議題及改良相關政策時更為有效。
2024-03-05 2022人類學年會圓桌論壇:「中文世界的人類學知識生產與公共人類學」
公共人類學 人類學的社會參與

探索公共人類學的多重道路:角色、議程、社會參與

芭樂的老朋友,你聽過「結繩誌」嗎?這是2020年誕生於新冠疫情的簡體中文、公共人類學平台。華文世界的人類學圈,在不同的氣候土壤上,結出有些相似而又不同的公共人類學果子。

2022年的台灣人類學年會,透過線上線下的圓桌對談,芭樂人類學和結繩誌的夥伴,分享彼此的困惑:公共人類學的「公共」指的是什麼?人類學者以那些方式和大眾產生連結?公共人類學在不同的領域激蕩了什麼樣的火花?

這是一篇遲來的發佈,但歷久彌新;這也是未完待續的對話,希望能點亮探索公共人類學的多重道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