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灘頭的日常與衝突

台北雙年展「小世界」的南島連結

2024-02-26 回應 0
作者:

Pinaychukuyungu da imo da ama mo kani luyna mo

ta chinayaynep niyo paru u kangay mo a mamanwa

du vanwa auri nu katanuyan.

 

你是如何被你的父母養大的?

在你的夢中,你是否曾預見自己將在一個

平靜無波的灘頭上岸?

                                                       ——《伊巴丹民間詩文選粹》

自灘頭上岸,藝術家皮歐・阿巴德(Pio Abad)此次受託至蘭嶼,拜訪與其家族——菲律賓北部巴坦群島的原住民族——伊巴丹族(Ivatan)有語言、文化類緣的達悟族人,運用陶土雕塑讓伊巴丹的傳統歌謠「Laji」具象化,排列的大型字母邊緣不規則起伏,就如被海浪拍打侵蝕的礁岩,體現在「灘頭」這個空間所蘊育的海洋文化及口述傳統,同時象徵了巴丹島/人之島兩座島嶼曾經的緊密互動,亦是連結著彼此的南島想像和未來。

陶土大型雕塑作品搭配的,是一本名為「Vanwa」的小冊。這個達悟族人與伊巴丹語言裡相同的詞彙,以及這個空間共有的文化意義,讓初抵蘭嶼的皮歐・阿巴德立即獲得歸屬感。「灘頭」連結「人-海洋-陸地」,也是達悟男人合力建造的拼板舟的出入之地。在達悟作家夏曼・藍波安的小說裡,「灘頭」是一個反覆出現的意象,也是達悟族人從小嬉戲、認識魚類、學習傳統海洋知識的空間,夏曼曾寫道:「我們三歲以後,只要可以跑步,海邊灘頭就是我們的庭院,認識魚類的地方,我們學齡前的教室,也是男性部落議會、儀式祭典的場域,我從小的宇宙。」之於無文字的原住民族而言,勞動的身體經驗、對話、吟唱、故事的講述,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文化的一環,在和自然的直接互動中,學習野性環境的教導,進而建構自己民族的傳統知識體系。這個貫串了太平洋地區,穿越海流的詞彙,代表了人跟土地、海洋最原初的關係,亦象徵了達悟/伊巴丹族人自己族群文化的「小世界」。

圖1-11-2:皮歐・阿巴德(Pio Abad),《詩,第九十七首》(Laji No. 97),2023,複合媒材裝置、出版品。2023台北雙年展委託製作。(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23年台北雙年展的主題「小世界」,意味著更微距的觀看,或是對日常生活一方天地的重新理解與反省。日復一日的「小日子」,看似只是個人意志和行動的集合體,但建構了文化生活的樣態;藉由這些「日常」的相似/差異,也串連起我族/他者的想像。孤立的小島們,藉由海洋潮汐連接彼此,也連結了整個「大世界」龐大複雜的網絡,指向了數個世紀以來的原住民族的被殖民史、被傳教史、文化消逝及語言流失。蘭嶼/巴丹島的文化相似/現實處境的差異,讓我們更清楚看到殖民歷史在日常生活裡的滲透和作用。

展場中的另外一件作品意外地吸引了我的注意,畫面上這個連結島嶼與海洋,孕育族群海洋文化的實際空間「灘頭」,佈滿了各式各樣不同大小的塑膠垃圾,鮮豔刺眼,滿目瘡夷。這是印尼藝術家依佩・諾兒(Ipeh Nur)鏡頭底下的「灘頭」,位於印尼的西蘇拉威西省(Provinsi Sulawesi Barat)曼達爾村(Mandar)。《漂流:身體、旅程》(Menghanyut: Tubuh dan Perjalanan; Adrift: The Body and Journey)用紀錄片影像搭配大幅畫作,以灘頭為始,也以灘頭作結,記敘自己在沿海村落學習造船,以及從女性觀點,表達自己對海洋文化、信仰的體悟和詮釋。畫面中的依佩・諾兒將木造大船的一小塊木頭「還給大海」,象徵「我的身體(船體)飽滿」,但這個饒富意義的儀式,卻是以印尼政府無法處理,島民無從反抗又密度極高的海洋廢棄物為背景。傳統海洋生活、精神上的文化儀式所孕育的「灘頭」,在與現實空間疊合時,撞擊出強烈的衝突感與矛盾:那個只剩機動船、水泥堤防與垃圾的「灘頭」。

圖2-12-1:依佩・諾兒(Ipeh Nur),《漂流:身體、旅程》(Menghanyut: Tubuh dan Perjalanan (Adrift: The Body and Journey)),2022,錄像227秒。(圖像由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觀者一邊沉浸於導演以印尼傳統版畫、剪紙、皮影藝術動畫打造的神話空間,講述島民如何造船、將身體作為船體的隱喻、出航捕飛魚、神祇降臨的故事,搭配女性不斷吟唱的頌歌:「他不分日夜期盼著魚卵/彷彿那是黃金/天地亮了起來/徐徐海風推動著帆船/來了/他的好運終於來了/滿載的漁獲」祈求東風帶來黃金般的飛魚卵,以及丈夫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中豐收與平安,充滿詩意。但也在反差極大的畫面中,一邊理解全球氣候異常對於島民經濟生活、文化生活的強烈衝擊:「本來這個季節應該要吹東風的,現在變成吹西風,從來沒有這樣過,因為通常七月不會吹西風。」除了氣候與自然環境的劇變,因為不符合需要快速換取貨幣的經濟型態,傳統造舟也已漸式微,徒具文化意義,呼應了依佩・諾兒在以造船為主題的大型畫作裡,畫上了無數個圍繞著大船但手持著相機的旁觀者,鏡頭的紀錄,為了記憶/技藝的封存,卻也意味著消逝,這些異國情調的觀看,對比於現實生活裡島民的種種難題與貧窮,更像是一種嘲諷。而地球暖化、海平面上升、氣候異常、魚獲驟減、海洋廢棄物的漂流,也更讓我們意識到當地居民的「小世界」,如何受到全球氣候變化的強烈衝擊,致使傳統海洋文化的「灘頭」,演變成現代化經濟的大型垃圾場。

島民的「日常生活」,混合了不同的勞動型態,也交織著不同的信仰。南島民族在被殖民歷史進程裡多元複雜的經驗,幽微而深刻地展現在這些「日常」當中,既有衝突,也有協商、交混的空間。曼達爾人在出海時誦念伊斯蘭教的經典「巴占吉」(Barzanji),但在海上遇到龍捲風及災難,卻撇除任何外來宗教,回到人/自然最直觀的互動與之對話。巴丹島及蘭嶼有為數不少的天主教教徒,這些外來宗教看似取代了原先的傳統信仰,但若回到原初的生活勞動、吃食與飛魚文化,之於依賴海洋而存在的族群而言,「自然」仍是內心最深處的信仰。如這首伊巴丹傳統歌謠如此寫道:

As anu madiman aku, nia ivuvun mo ava yaken

du karas di San Pilis, as ivuvun mo yaken

du asked nu kuku mo ta pachisuvusuvuay

ko du kanen mo a mahutu as pachidilupay ko

du inumen mo a danum.

 

假如我死去,別將我埋在

聖斐理十字架;把我埋在

你的手指甲底下

讓我隨你吃的每個食物

一塊挑動你的舌尖

讓我隨你喝的每一杯水

一同沁入你的心脾

有著相同海洋文化、共同充滿儀式和文化意義的灘頭、同樣仰賴飛魚發展的勞動生活,造船的技藝、相似的語言,如此相似親近的達悟族、伊巴丹與曼達爾人,卻因為各自不同的被殖民歷史,在現代生活的展現有極大的差異:以天主教為主的蘭嶼和巴丹島/以伊斯蘭教為主的印尼曼達爾人;說著西班牙語的伊巴丹人/說著漢語的達悟族人/以印尼語為溝通工具的曼達爾人。

3-13-2依佩・諾兒(Ipeh Nur),《手繪:身體、旅程》(Manuscript: The Body and Journey),2023,天然顏料、畫布160x400公分。(圖像由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解讀皮歐・阿巴德、夏曼・藍波安與依佩・諾兒這三位藝術家各自展現的「小世界」,需要經歷多次不同語言的切換轉譯,也需要放在各自不同的政治體系、殖民歷史和外來宗教信仰當中做解讀。但三者不約而同地嘗試保留族群文化的信仰與價值,也試圖記下在殖民情境裡被剝奪,被強迫忘卻的族群歷史、口說傳統與造船文化,還有那人跟自然、海洋最原初的互動,最真誠的對話。

 

【展覽資訊】

2023台北雙年展「小世界」

展期:2023.11.18-2024.03.24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官網:https://www.taipeibiennial.org/2023/

 

 

本文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歡迎轉載與引用。

轉載、引用本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
蔡佩含 灘頭的日常與衝突:台北雙年展「小世界」的南島連結 (引自芭樂人類學 https://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7029 )

* 請注意:留言者名字由發表者自取。

發表新回應

這個欄位的內容會保密,不會公開顯示。

basic comment

  • 自動斷行和分段。
  • 網頁和電子郵件地址自動轉換為連結。
驗證碼
圖片的 CAPTCHA
請輸入圖片上的文字。
回答驗證碼(數字)幫我們減少機器人的擾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