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牆下的流動邊界
日趨複雜的美墨邊境
如果說地球上有哪條國與國的邊界總是吸引了眾多的目光和討論,那美墨這條長達3145公里的邊界應該可以排的上前三名。Netflix上時不時就會推陳出新的影集或者電影跟美墨邊境有關,不過這些電影或者影集似乎總是脫離不了毒品、黑幫暴力和無證移民。美國出場的人物通常如果不是熱血的緝毒局幹員,就是手段有些不恰當的邊境執法者;而墨西哥人如果不是光鮮亮麗的毒梟老大,那就會是腐敗的警察或者政府官員。至於無證移工?通常就只是一群衣衫藍縷、蹲在地上沒有面孔的人群。他們對於劇情的推進幾乎無關緊要,只是因為場景在邊境所以理當會有他們的身影。在英語世界以邊境題材為主題的影視作品中,邊境被勾勒成是一個有著清楚善惡對立的世界。同時,是一個大多數時候只有美國人和墨西哥人彼此交鋒的區域。
然而,真實世界中的美墨邊境從來就不是一個有著如此清晰對立又壁壘分明的區域。在這裡,也許最清晰不變的就只有那些用以標示國土邊界的設施:牆與鐵絲網。除了這些東西之外,邊境兩側的一切幾乎都是不停流動和變動的,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疑,美墨邊境是人群組成與流動形式都有越趨複雜的跡象。在今天的芭樂文中,我將試著簡單的描述美墨邊境當前的狀態和其背後的成因。
(圖片來源:https://images.app.goo.gl/bL2g9Rf5WQJPVM8s6; 此為墨西哥Tijuana和美國San Diego的交界處,相較於美國側刻意清出了一段無人地帶,墨國這側的各種日常生活設施幾乎是緊鄰著邊界。)
一點邊境簡史
在開始描述美墨邊境的現況之前,也許先簡單的介紹一下現在這條邊境成形的歷史會讓大家對於目前的複雜狀況更有概念。如果把時間往回推至1846之前,則現在美國地圖中的加州、新墨西哥州、亞利桑那州和德州都是屬於墨西哥的領土。雖然在這些土地上絕大多數的時刻除了北美原住民之外都是處於人煙稀薄、只有少數天主教修士建立起的修道院和小型聚落存在。不過,即使如此也說明了在這片土地過去住的是墨西哥人而不是以盎格魯薩克遜裔為主的美國人。不過,雖然墨國在1821年脫離西班牙獨立,但一直處於不穩定的狀態,同時在政府制度上依舊處於爭論和擺盪之中,因此在1846年時面對正處於擴張主義鼎盛的美國藉故發動的戰爭中節節敗退,最後只能簽下割讓將近一半國土的「瓜達羅佩-伊達爾戈條約(Treaty of Guadalupe Hidalgo)」從而確定了今日美墨邊界的分布(雖然實際劃定和釐清界線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因此,從1848年2月3日起,住在上述幾個區域的墨西哥人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的家鄉突然變成了美國的一部分;從而也從這個時刻開始,確立了美墨邊境長期以來頻繁且複雜的人群流動狀態。
當時間進入20世紀之後,美國在長期穩定的政權遞嬗和經濟發展的格局中飛快成長,和1910年代發生推翻獨裁者革命的墨西哥來說,兩國的經濟實力差距幾乎已經讓墨國看不見車尾燈。不過在20世紀前半,邊境並沒有嚴格的管制,兩國人民大致上可以隨意的往返邊境兩側。即使每隔一段時間,美國政府總是會為了平息國內對於無證移民的憤怒而調整其邊境控管政策,一次性的給予在美國境內的移民者合法身分的同時加強其邊境控制,然而,這樣的作為往往沒有辦法收到嚇阻遷徙的效果。
不過,對於移工,美國也不是隨時都是抱持著消極的態度,比如說在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政府為了填補本國男性從軍打戰後的勞動力空缺,因此和墨國政府簽訂了季節性移工計畫(Bracero Program),引進墨國的勞動者從事農業工作,藉此維持美國境內的生產力。這類型的短期工作簽證提供了墨國人合法在美國境內工作的機會,雖然隨著戰爭結束之後季節性移工計畫也跟著結束,但是長期下來,這一類的工作簽證計畫創造了一批在美國境內生活的墨西哥社群。
到目前為止,我們大致上可以看到的是,雖然主要還是聚焦在美國的擴張主義發展歷史導致的邊界移動,以及實際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墨國人民或合法或無證跨越國界的討論上,但是大致上已經可以看出這條邊境的複雜現況背後,其實是有長期的歷史發展所造成的。不過,當前的日趨複雜的邊境狀況,實則還有更多的因素影響,這包括了美國的移民政策、邊境控制的執行方式和經濟狀況都和當前的邊境狀態息息相關。
移民政策、邊境控制與經濟狀況
除了邊界移動的歷史之外,美國的移民政策以及公民身分的認定方式也都是當前邊境人群分布和流動相當複雜的主要因素之一。美國的公民身分認定是屬地主義,因此不論是否持有簽證,移工只要在美國境內生了小孩則這些移工的後代都會被認定是美國人。然而,在執行移民遣返的時候,邊境巡警或者其他執法人員很多時候並不會先查驗身分而往往是以拘捕對象的外觀特徵來判斷對方是否為無證移民,因此時常會發生將身分合法但長相為拉丁裔外觀的美國公民遣送出境。除此之外,另一種很常見的狀況是美國公民的父母為無證移工,如果這些無證移工被執法者抓到並且被遣返的話,則他們的小孩往往也會跟著被帶離美國,這種狀況使得美墨邊境的兩側同時住滿了美墨兩國的公民。
同時,根據Raul Hinojosa-Ojeda 和 Edward Telles近期的研究《The Trump Parados: Migration, Trade, and Racial Politics in US-Mexico Integration》(Hinojosa-Ojeda & Telles, 2021)一書中所述,決定無證移民數量多寡的並不是邊境有多少英里的鋼鐵牆、多少的巡警、熱感應裝置和鐵絲網,而是美國的經濟狀況。比如說,2008年時有一次顯著的減少,而主要原因就是當年發生了雷曼兄弟銀行破產導致的金融風暴使得美國經歷了一次為期數年的蕭條狀態。這個全球規模的經濟事件嚴重的衝擊了美國基層勞動力的需求,因此也就減少了墨國無證移民涉險跨越國境的意願。畢竟經濟趨力依舊還是過去吸引主要是由墨西哥人為主的無證移工跨越國境的主要原因。
(圖片來源:https://images.app.goo.gl/v5n7dpFCj63ubrip8)
一般來說,在911事件發生之後,美國以反恐為名加強了對於邊境的管理,大量在軍隊中被退役的軍事裝備被轉交給邊境巡警和治理單位,使得美墨邊境的控管逐漸的軍事化。即便這樣的軍事化未必真的能夠阻止無證移民的越界,但卻顯著的增加了無證移民在遷徙過程中的危險性,過去他們可能只需要避開幾個城市邊緣的檢查哨就有機會跨越國境,如今則需要深入美墨邊境險惡的自然環境中來完成這條移工之路(關於這條遷徙的路徑有多險惡,可以參閱Jason De León的《敞墳之地:移民路上的生與死》一書)。這使得無證移工的移動成本大為增加;在這種狀況下,一旦成功的越境,無證移工往往傾向於盡可能的長期待在美國。然而,如果缺乏工作機會的話,則會顯著的減少人們踏上移工之路的意願。至少,在過去對於無證移工的遷徙,經濟趨力是研究者認為最主要的因素。不過,近幾年的邊境狀態卻因為有其他因素的加入,而使得整個圖像變的更為複雜。
(圖片來源:https://images.app.goo.gl/H1sPy3pUFaTa3Yrg7)
在美墨之外的美墨邊境:日趨複雜的移動圖像
除了上述由於長期以來美墨邊境因為歷史和政策效果的影響下,使得邊境兩側本來就已經有著相當頻繁且複雜的人群組成和流動之外,近期由於政局不穩定以及極端氣候造成的自然災害等等因素的影響,使得有越來越多中南美洲諸國比如說薩爾瓦多、宏都拉斯、瓜地馬拉以及哥倫比亞等國的人民在受到政治迫害或者是天災導致流離失所後踏上這條漫長且遙遠的移工之路,希望能夠重新開始。因此,2017年時,出現了一開始為數約3000人,但最終抵達美墨邊境時則有近7000人,著名的Migrant Caravan[1]。和過去研究者所討論的美墨邊境的遷徙有所不同之處在於,這波的移民潮中,雖然也有來自墨國南方的人,但主要的組成卻是以中美洲國家的人群為主。除此之外,當這批移民者千里迢迢的來到美墨邊境之後,即便有不少人可以依法申請政治庇護,然而在等待開庭和合法簽證的期間當中他們只能滯留在墨國這側的邊境城市中等待。同時,雖然並不能說完全沒有歧視的狀況發生,但是相較於美國嚴苛的移民政策和冗長的庇護申請程序,墨國社會對於這些移民採取較為容忍的態度。這也使得為數不少的移民開始認真的思考放棄再次的跨越邊界前往美國,而是轉而在墨西哥落腳展開新生活。於是,墨西哥就從過去被視為單純的移民輸出國轉變成了既是輸出國同時是中轉國更是接受國的狀態。
(圖片來源:https://images.app.goo.gl/AbPZPxLv7sH2sUmB6
Migrant Caravan的新聞照片,圖中可以看到移民們舉著中美洲各國的旗子,說明了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
另外,也必須一提的是,這條已經有許多不同人群不停移動的邊界,近期又因為中國經濟下行和縮緊對於其國民各方面的管控等等的原因,使得中國境內開始出現了「潤(Run的諧音)」潮。而其中一條「潤」的道路即是先想辦法離開中國國境之後,輾轉來到中南美洲和中國有邦交的國家,之後在循著移工之路一路北上。因此,在Migrant Caravan中也有為數不少的中國人。同時,這種「潤」潮還在持續的進行中,在中國牆內的各種社群網站中也有為數不少的路線討論和所謂的「潤學」資訊,甚至還有移民者在旅途中開直撥講述自己的經歷。
這些新加入的移民族群使得原本就已經有著多元人群組成和流動的美墨邊境變的更為複雜。同時也因為美墨對待邊境管理和無證移民的態度不同,連帶的使得移民對於最終目的地的設定開始出現一些轉變。而這樣的轉變對於墨西哥來說又會造成怎樣的衝擊,墨國政府又該怎麼回應,都會是未來邊境研究者必須要持續觀察和處理的問題。
總結來說,美墨邊境將會持續是兩國移民和國境管理政策乃至於經濟貿易合作等等的焦點,同時,也因為有更多此區域甚至其他區域的人群加入,在可以想見的未來中,這條邊界依舊會是地球上人群移動最頻繁且是關注度最高的邊境區域之一。但也希望在觀賞那些關於邊境的影視作品的同時,能夠理解這條邊界的日常生活是由多元的人群和各種交織的活動所組成。
註:
[1] 目前中文世界的翻譯為移民大篷車或者移民馬幫,雖說Caravan的確是過去美國西部拓荒時代移墾者進行遷徙時使用的大篷車,但我認為西部拓荒者的遷徙意義和這群由中美洲北上的移民們很是不同,因此使用Caravan來描述目前的現象似乎不是太妥當,更不用說翻譯成移民大篷車時幾乎難以讓人望文生義的理解這到底是一件怎樣的事情。至於馬幫這個翻譯則似乎暗示著這群人是有組織的集團則更是不恰當。因此在有更合適的翻譯出現之前,還恕我使用原文。
本文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歡迎轉載與引用。
轉載、引用本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
給牛油皮耶吼 鋼鐵牆下的流動邊界:日趨複雜的美墨邊境 (引自芭樂人類學 https://guavanthropology.tw/index.php/article/7028 )
回應
* 請注意:留言者名字由發表者自取。
很反感這種美帝為世界中心的口吻….更何況為了凸顯你自己的研究和關注興趣的重要程度而說的言辭。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