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芭樂小農

過氣饒舌歌手,假文青,真賣銀。
52
大學畢業之前,除了談戀愛時勇往直前外,一直在框框裡規矩地生活,直到二十三歲決定放棄台大數學系碩士班學業後,人生變得充滿不可預期的驚喜與挑戰:轉考人類學研究所失利,反促成了和原住民部落的美麗相遇,自此深深被吸引無法自拔;博士班畢業後未如願在花蓮找到教職,卻在隔著中央山脈的埔里以「偽單身」之姿開展了新天地;學生時期毫無社團經驗,卻在暨大創了原青社,每年和親愛的孩子們大張旗鼓地辦原民週;加入芭樂人類學共筆專欄,意外重拾年少寫作的夢想。2014年,待了十年的暨大人類所被併入東南亞學系,接下原鄉發展原住民族專班主任的重責,身邊有了更多的部落孩子一起攜手擴展原勢力,並且繼續期待不按牌理出牌的美好人生。
41
馬上瘋檳榔,非基改芭樂,或者李宜澤,是同一個物理空間裡的三種心理狀態。從心理學轉向人類學,偶而也練練小提琴。作為芭樂果園的物種之一,對台灣的環境人文矛盾與群體心理狀態的演繹最感興趣。目前棲息於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35
愛麗絲歐巴桑合體,任教於南方衝組中山社會 。書寫印尼跨宗教文化政治張力,思索全球政治經濟性別族群。貧農就醫改宗彰基教世家, 賽德克與布農族人陪伴長大。波士頓博班時期長蹲印尼兼結識研究巴勒斯坦土耳其黎巴嫩阿富汗等各路學者,初訪爪哇時住進爪哇穆斯林-爪華混血-天主教-印度教混搭家庭而大腦線路重拉。知識之狩獵採集者,同志之無限期好友。不合格四季春聯:我們都是機器人;我們從未現代過。最新研究興趣是伊斯蘭、科技與跨物種關係。
28
研究環繞大洋洲與南島,尤其是歷史的和當代的人與人、人與物的複雜關係。
人類學家面臨的挑戰是理解與再呈現複雜,並於動態的複雜世界中找到安身立命之道。
目前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工作。
27
林秀幸,交大客家學院人社系某人士。對某些事情積極,對某些事情卻異常懶惰,例如介紹自己
24
目前任教於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族群與文化研究所,以經濟社會學為專業。沒有方向感經常會迷路,覺得自己不適合當人類學家,但因為進入流亡藏人的研究走遍印度,而發現了印度的西藏地圖。
24
目前任教於英國羅漢普敦大學舞蹈系。有興趣的研究領域包括:舞蹈人類學理論與方法論、沖繩民族誌、夏威夷沖繩移民的文化展演、原住民劇場等等。寫過一些書和文章,近年來也當製作人和策展人。喜歡從吟歌、跳舞、旅遊等看似無利於知識的事中學習,一直以來卻也樂在其中。
24
芭樂電台主持人, 嗨咖,有搓湯圓強迫症。
20
在學術機構工作,在芭樂寫「親愛的芭樂人類學家」專欄。
人類學家可以很搞笑,但堅持做人的形影。
19
生於彰化溪湖糖廠邊,家在南投國姓伯公旁,青年負笈文化城及京城。碩論兼修金門高粱,七年工作在台東,穿梭打狗二百回。37歲留學楓葉國,田野流連天鵝城。幾乎年年至雲林參加六房媽過爐,歲歲前往馬國及其他世界各國參加大伯公節。學士、碩士、博士皆為人類學,流浪是為了到達定點,到達定點是為了繼續流浪,一切皆是甜蜜的負擔,甘之如飴。

現為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助理教授,各位舊雨新知途經斗六,別忘了來喝咖啡聊芭樂。
17
從暨南大學轉到中研院民族所工作的人類學家,又名J先生和黑鳶,經常寫信或抱怨沒有人寫信給他。不要被他的外表所欺騙,其實他是一個詩人。
16
親身見證一九七零至八零年代,國民黨黨國教育箝制心靈思想和促使社會流動的雙面性格。原以為將在音樂行政及家教等兼職工作中庸庸碌碌度過一生,未料一連串的意外推湧,觸發初生之犢的無畏,負笈法國取經。非法打工數年後,取得巴黎狄德羅大學心理病理學暨精神分析學博士學位,並花費12年光陰成為法國分析空間學會認證的臨床精神分析師(天曉得是怎麼熬過來的!)。因震攝於遭受不同人為暴力的倖存者面對生命的驚人動力,長年探索創傷主體的豐富地景。返台後,正徬徨於學術身份認同定位時,被一群不畏模糊學科分際的人類學家收容。酷愛歌唱,藉此尋求一種自我治療的延伸,亦嘗試勾結合唱藝術與社會共存空間的耕耘。
16
修補匠。本名黃郁茜。對於人類學之外的諸多事物都興趣高昂,其中包括收集受人類學訓練的著名人物清單。目前清單有馮內果、索爾貝婁、阿米塔葛旭與喬治盧卡斯。
15
這是小農們的集合體,不常露臉,一出面就驚動武林。
15
從宜蘭到棉蘭做印尼都市族群研究,返鄉定居後跨足農食議題與新農運動研究。任教於交大人社系,下課後變身蔡丁丁與土拉菜菜子,參與「土拉客實驗農家園」、「松園小屋」、「守護宜蘭工作坊」等在地實踐團隊,希望用碗筷與鋤頭光復生活主權,打造以農為本、萬物共榮的社群人生。
15
江芝華,考古家, 對於任何穿梭時空的"物"特別有興趣,質疑任何所謂的"自古以來...."的看法,目前任教於台大人類學系
14
家有100吋電視螢幕打電動的考古人類學家,也有100件圖案古怪的T-shirt,出席學生口試時會挑有暗語的穿上身。夜市達人,每天打卡美食照,最近成為貓奴後改鞋歸正,每日進行貓族的人類學觀察。
14
莊雅仲,念機械時只喜歡熱力學,改念人類學則是為了找個更合適工具分析變動的台灣社會,就像熱力學分析物相和能量轉換。目前任教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系。
14
林子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音樂學博士,任職於國立臺北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的助理教授,生趣个聲音理論家,因為研究客家山歌詩的關係,認真地在通識園地當推廣長工,分享好聽的人生音樂風景,寫點山岡、河壩、低湖、茶林之類的鄉愁分析。民族音樂的聲景不只再現了社會地景,他還提供一個嶄新的理論取向理解世界,並與臺灣土地上的動人樂章對話。
14
13
生態人文研究者。生態學(ecology)的字根eco-,其希臘文的原文為「家」的意思。我的學術生涯從研究動物生態學開始,曾在阿里山研究高山鼠類的棲地(家)、屏東霧台鄉的魯凱族聖地小鬼湖研究山羌的活動範圍(家)。後來,因遇到魯凱族的獵人,而對原住民文化視野中的「家」產生興趣,並由此延伸出二十世紀末馬告國家公園爭議中對泰雅族傳統領域(家)的探索。此外,我的博士論文從社會文化的脈絡探討宗教徒在自然中的價值與態度建構,試圖在深層生態學與政治生態學的不同路數中,找到一條可以多元陳「家」的道路。目前,在台北醫學大學的醫學人文研究所任教,嘗試開拓生態醫學的研究新課題。
13
鄭瑋寧,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主攻工作、資本主義、新自由主義以及人觀性別與親屬等課題。最近踏上本體論轉向,思索情感、存在和欲望的意義。
13
荷蘭萊登大學文化人類學暨發展社會學博士,國立屏東大學原住民族健康休閒與文化產業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自從大一暑假參加山地「服務」隊以來,震驚於原住民文化的豐富及其處境,開始轉念人類學,對於基督宗教與原住民所具有的宇宙本體論或知識論的關係非常有興趣,近年來因參加台灣原住民族傳統領域計劃在地理系學地理資訊系統,也探索原住民領域與空間的觀念,博士論文因此處理土地權論述所根據的在地知識,然後,在「土地權」之外也發現許多與土地有所關係的環境智慧,研究串聯於土地之上與之下的原住民知識研究。
12
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助理教授。1998年開始成為台東阿美族都蘭部落年齡組織拉贛駿組的小姐附屬成員,9年前跟隨拉贛駿婦女組進入部落婦女之列。田野工作期間開始吃遍部落各式山珍海味(龍蝦、九孔、生魚片,還有生醃肉siraw和貝類 c’kiw),受盡所有男女老少大小朋友的照顧。研究領域包括儀式、文化範疇與社會關係的轉換、性別、人類學田野工作方法論、環境與社會、原住民傳統生態智慧等課題。自2009年起,於印尼峇里島發展另一有關當地華人社會歷史與族群互動的人類學研究。
11
傅可恩目前是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授課科目為語言人類學與視覺人類學。其研究探討臺灣的語言、意識型態與政治經濟學間的關係。他是Savage Minds人類學部落格的團隊成員。他也是一位民族誌電影工作者。他最新的電影是:《請別打我,長官!》。
11
大學唸的是動物,研究所演化為人類。貓奴一枚,跟貓一樣喜歡看著窗外。研究與教學領域寫在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的教師網站。
10
台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館長、人類學系兼任副教授
10
和柯南在一起總有人死亡,和馬總統握手可能球季報銷,和Captain Scar--little一起出田野也是個壞主意,不但班機會停飛、船會在汪洋中熄火、睡覺時老鼠會爬過脖子...不過靠著上帝她都熬過來了 :-)
9
芭樂園的工友之一,施肥、巡田水、兼撰寫文案。
9
Runningnoseky,正確的拼讀方式為”running-nose-ky”,其中的”running-nose”為詞組,”-ky”是提示詞性的後綴,和潤滑劑完全沒有關係。坊間流傳的「跑跑諾斯基」乃是誤譯,請讀者一定要認清,文章標題附有大叔抱面紙商標的,才是正港的Runningnoseky!
9
8
芭樂人類學培育的新生代
8
高雄師範大學 台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副教授
7
研究演化論的科學史博士、地理學研究者與人類學愛好者。
7
香港人。加拿大University of Calgary 人類學博士,現為臺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副教授。 專長領域為經濟人類學、環境人類學、飲食文化、農漁業、產業鏈、社區營造、文化觀光等。提倡共學、共作的教育及實踐方法,主張對多元文化及生態的尊重。因為愛吃愛玩,被笑稱為「吃吃喝喝的人類學家」。
7
曾在南方接受醫學訓練,之後一路北漂,在清大與英國杜倫讀人類學,研究文化與醫療相關議題,關心原住民健康。目前在精神科打雜,以醫院為田野。同時在醫學院兼任教師,以帶領學生上山下海為樂。
7
咖啡海(碩士班時的部落格暱稱沿用至今),大學唸宗教學系,後來轉跑道到人類學,回國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中山大學企管系當博士後研究員。之前做的研究都跟「風水」與「物質文化」有關,現在越來越偏向人類學在各領域的應用,也探討經濟現象背後的社會文化意義,順便誤導一下企管系的學生去唸點人類學的書。

目前,一邊教書做研究之外,還一邊不務正業地在經營「百工裡的人類學家」社群,推動人類學的大眾化,也促成跨領域的交流,希望能幫自己,也幫所有的人類學相關系所畢業生找到不一樣的出路,更讓喜歡人類學但沒機會唸的人,有機會一窺其貌。
7
胖虎是胡正恆,美國明尼蘇達大學保育生物學博士,打字慢是他的禪風放鬆法。胖虎是一個平凡的人,當他從研究生態的物特性轉變為研究愛生物的人群時,正跟原住民族穿梭在大魚大山大海大森林間,被當地夥伴稱為Si-aman Vahao,意思是像螞蟻一樣(爬山)的人。這些年思考人生與動植物間的生態迷惑(myth),並奮鬥他的動保人生,在品嚐人生百味間,他喜歡小米、芋頭、與大葉茶的味道 !
7
筆名得自被念歪的英文名字,僅以此紀念一位早早謝幕的朋友。本名何浩慈,曾在清華大學、杜倫大學、LSE當人類學學徒,現職為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
7
7
曾在卑南族知本部落和太平洋群島的帛琉進行人類學田野調查,對於人類如何在不同的處境中發展出生存智慧感到好奇,因此關注的議題為經濟、物質文化、歷史、全球化對地方的影響等。喜歡自助旅行, 喜歡在不同的國家與文化中感覺人性的溫度,但是往往在結束旅程回到自己的文化時,才體會人性更深層的面向。 希望有機會能將這些不同文化與自身文化的體驗與思考,透過書寫傳達出來。
6
不是在咖啡館就是在博物館的人類學家
6
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在入人類學門之前,曾拿過鋤頭種過蘿蔔,也曾背圖筒熬夜趕模型畫設計圖。在滇緬邊界的僑鄉做田野時愛上了辣椒,從此餐飯無辣不歡。之後田野轉移到昆山與深圳工廠,跟青年農民工一起思索未來與人生方向。對於那些漂泊、居無定所、不停流動、自甘邊緣或被迫邊緣的人群似乎有天生的親近性。目前的研究興趣是關於工業化與社會不平等、社會支持與親屬關係、社會化過程以及後社會主義國家社會變遷。
6
游走在數位、資料、賽伯格間的後/人類學家。
6
中研院民族所助研究員,以酷兒和情動理論的視角,關注種族與性別的交織。旅美半個人生後,重新做一個臺灣人。
6
研究領域為東亞區域比較研究,感興趣的議題包括文化國族主義、食物消費與認同、流行文化等等。喜歡聽故事、喜歡說故事,所以喜歡人類學。覺得要理解人很困難,所以同時也涉獵了社會學以及文化研究等相關領域。目前任教於東吳大學社會系。
6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講師(也是一種移工)。喜歡從性別角色入手,看中國民工和香港的菲律賓籍移工的人生夢想。因為想不透為什麼有些人很傻一直湊錢辦音樂會,近來也宣稱要研究獨立音樂表演的幕後故事。除了教人類學外,還喜歡當媽媽。
6
愛吃納豆和青木瓜沙拉,剛畢業成為社會新鮮人的尼特族。
5
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5
馬卡道族,漢名李建霖,台東新園部落(排灣族)青年會成員。研究興趣:藏學人類學、原民性研究,熱愛後現代。
現職為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5
葉秀燕Joyce,大學教師,大地旅人,半農人,也兼FATS廚娘。吃喝玩樂是我的熱情動力,也是學術專長。做觀光、飲食和文化消費研究,也在北美Spokane蹲點做powwow樂舞的物質文化。辦部落美學巿集,也辦工作假期,推主客責任旅行和可食地景。找社區族人一起倡議良食公社共食會,也帶著學生回到合作伙伴社區「辦桌」,邀請社區逗陣來煮食。2015移住豐裡,努力讓「生活憩習」成為村落環境友善的農安和食安基地。
5
陽明交大文化研究中心/客家學院人社系
5
臺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助理教授
5
結合文化人類學與語言人類學的田野研究方法,關注於文化、語言和階序化間的多重而對立的互動關係,人對階序化關係和語言意識型態的文化實踐過程。研究興趣包含:數位人類學、語言人類學、手機溝通、中國少數民族的遷徙與打工、宗教變遷、南傳佛教的跨國網絡、文化遺產、全球化與在地化、中國研究、緬甸研究。
5
4
林果葶,阿美族名Kuing,但還在成為Kuing的路上。熱衷觀察流行文化,以及人類、新媒體和社會的互動關係。特別喜歡音樂,在乎各種身份認同。目前從事教學和研究,期許自己能成為透過音樂表達的創作者。
4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中心亞太研究中心研究員
研究專長:移民、認同意識、跨境貿易
4
彭榮邦,不安於主流心理學的自我設限,有事沒事就撈過界的心理學家。進大學時主修化學,畢業時卻拿心理學文憑,碩士階段蹲點研究牽亡儀式,隨即踏入臨終照顧場域,最後以後殖民觀點的博士論文在美國杜肯大學取得了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他目前任教於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專長據說是現象學心理學,拉岡式精神分析,以及批判心理學史。
4
一位在太魯閣族叫watan、在布農族叫umas的人類學學徒。經常因為夢到要和博士論文指導教授meeting而驚醒,但這樣的狀況有隨著畢業與年齡增長而逐漸改善(fingers crossed)。現職是在一間天氣晴朗就能看到對岸蘭嶼島的大學當學術長工。喜愛思考與原住民土地財產、水資源管理、金錢或債務相關的研究議題,但更愛在田野喝酒聊天、亂逛、串門子、發呆、唱卡拉ok、與爬山。
4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助理教授
4
吳明仁,生長於屏東、在檀香山完成學位、在新幾內亞做研究。
4
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台灣研究專班主任
4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4
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4
4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系助理教授
3
3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3
台灣是家人,沖繩是初戀,日本是伴侶。雖然小時候就開始念日文,在日本出田野,但是真的不是哈日族的考古人。同時也是一名從舊石器到歷史時期都愛的花心份子。
3
東海社會系學士|台大社會所碩士|英國羅漢普頓大學人類學博士。曾任《人籟論辨月刊》企畫編輯。現為清華大學產博後計畫博士後研究員、光寶科技研究專員。
3
右手光明勵志,左手暗黑八卦的學界游移份子。
3
國立臺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3
3
3
國立政治大學 土地政策與環境規劃碩士原住民專班專案助理教授
3
Berkelee College of Music 歷史與人類學副教授,阿美語講得很不錯,正在台灣進行Taiwan Soundscapes研究。
個人部落格:http://djhatfield.com
3
民族音樂學者。著迷於音聲現象在本體互動間的相互聆聽、內化與再現的過程。研究興趣涵蓋多個領域,包括跨原住民族音樂合作、性別展演、音聲混雜性、沖繩音樂、臺灣原住民音樂以及太平洋樂舞。
3
林怡潔目前是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授課科目為「傳播與社會」與「跨文化傳播」,以人類學的觀點探討「傳播人」的角色、傳播現象、過程與行動。
3
個人認同流動於新竹客家人與台東阿美人之間,生活方式如同在寫作一般,一連串的逗號、頓號、驚嘆號與問號勾連起他的生命文章。最近的興趣與研究為自由潛水打魚,期望透過親身參與的過程理解阿美族水底獵人的環境意識,目前也持續拍攝紀錄片中。 曾為河左岸劇團成員與科學園區半導體公司訓練副理,後進入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取得博士學位,現於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暨南島文化研究碩士班任教,同時是民族誌影片工作者與民族誌影展策展人,然後也不小心拍了微電影。
3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類學博士
3
3
2
遊走於考古與歷史、科技與人文間。特技是在城市出沒時人模人樣,在考古現場可以把自己搞得很髒。
2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副教授
2
林潤華\n目前任職於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竊以社會與文化地理人自居。我過去的研究關注於都市與建築中的現代性,但進行博士論文書寫時,發現了現代性中的鬼魅議題,進而轉往文化地理學中\n「鬼魅轉向(spectral turn)」探討,試圖以空間的角度了解鬼魅現身的意義。除外,性別為主軸的跨國主義研究也是我關心的議題。近年來因緣際會作為陪伴動物飼主的身份,更使我逐漸關注現代都市中動物與人的關係之互動與改變。\n\n\n遲恒昌\n與兩貓共居於山海之間的花蓮,書寫地理、食物與觀光。\n目前在東華大學觀光暨休閒遊憩學系工作。\n
2
英國里茲大學藝術博士,目前為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助理教授。專長為區塊鏈、混合實境,大數據與新聞探勘。
2
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助理教授
2
高雅寧,澳洲墨爾本大學哲學博士,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從小在科幻與歷史小說的影響下,立志要當考古學家;大學時熱衷體育性服務社團,被戲稱為「輔仁大學宗教學系體育組」的學生;碩士班在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開始接受人類學的訓練,赴中國廣西進行田野調查,跟隨著女巫師串村走寨。在儀式性與學術性交織的旅程中,進入了壯人的花園、穿越了海洋;遇見壯族英雄儂智高;下一站要參加中越邊境台(Tai)語人群祭祀儂智高的廟會活動。目前除了教授民族學相關課程外,正透過「飲食與文化」一門課,試著在校園裡進行校園飲食革命。
2
在北半球的太平洋西岸與南半球的太平洋東岸之間來回擺盪的考古學家。
2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副教授
2
芭樂園中大叔級稀有動物,勤於田野,從基隆搭火車到台東經驗值破百,能使用「國台英美(阿美)卑」五種語言哈啦。目前在中研院民族所工作。
2
飲食文化地理學家,追尋著飲食文化的起源、發展和傳播。
2
人文地理學家,目前在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任教。研究興趣為文化遺產政治、文化地景、都市政治經濟學、地方認同。
2
芭樂園農機修理工
2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2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學者
2
多種草本植物,一批橫跨地域旅行的染料,一種串起歷史和未來的顏色。
2
「光合細菌 (Photosynthetic bacteria,簡稱PSB) 是廣泛分布於水田、河川、海洋和土壤中的一大類細菌,為革蘭氏陰性細菌。在厭氣環境下可利用光能進行光合作用,以H2S和有機物作為供氫體,以CO2或有機物作為碳源。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也可能有多樣的異營功能 (固氮、脫氮、固碳、氧化硫化物等),在自淨過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水產試驗所 2011;https://www.tfrin.gov.tw/News_Content.aspx?n=310&sms=9036&s=34748)
2
長時間與一群奇美部落阿美族夥伴組成團隊,投注在文化復振與部落產業等實踐工作。今年剛拿到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博士學位,在一場演講中,被本版的林老師激勵到,開始投入芭樂人類學的公共書寫。
2
缺乏方向感、經常迷失在自己想像的世界當中,但對於當考古學者這件事卻很篤定,彷彿終於找到可以包容自己多變的性格與興趣,並且持續探索、碰撞的所在。目前從事中國西南地區史前社會的研究,對於混亂失序、自我組織的議題最感興趣。
2
要說村上春樹的名言在台灣,大概「小確幸」穩居第一,但我仍然想用這個筆名為他的另一句(可以成為)名言的佳句打下廣告:「跳舞啊。繼續跳舞啊。不可以想為什麼要跳什麼舞。不可以去想什麼意義。」高度資本主義的社會正如是。舞舞舞,不管失婚失戀失敗失業,在其中我們仍然繼續尋求人生的奇幻之旅。
2
中研院民族所助研究員
2
擁有美國與阿美雙重美籍的偽阿美人,在石堆中過蛋蛋的人生。
1
1
生長在台灣鄉村,從小即對各種鄉野奇譚和宗教科儀感到好奇。大學唸了地理學,卻在畢業後跑到社會學,但又不能忘情人類學。
1
1
藍姆路.卡造。台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博士。現任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助理教授。
1
目前任職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助理教授。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研究興趣為社會學理論、政治哲學、政治社會學。2007年,在閱讀完柯旗化的《台灣監獄島》之時,受到極大的衝擊,開始到處收集與閱讀50年代與之後的各種政治犯口述史、自傳或回憶錄等等。近幾年,另外一個令我深深著迷的是關於東方盆栽藝術的研究與實作。
1
1
中研院政治所副研究員
1
服務於中山大學社會系。關於我,請從我所做的事來認識我。
1
地理學家,寫影評向大家推薦好看,而且發人深省的影像創作。
1
1
關於作者名字的來源,請見:
http://bbstop.amassly.com/post/Gossiping_1KiKFEkw
1
1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所博士
1
1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1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1
政大創新國際學院助理教授,在跨領域、國際學院工作的文化人類學工作者,長期關注中國的城鄉和遷移議題,近期開展東南亞移工在台灣的研究。教學理念著重學思與社會實踐並進,將課程與「創新國際連結USR計畫」相結合。
1
台東大學南島所助理教授
1
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助理教授
1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
1
熱衷於族群關係與環境議題的地理學學徒,受蘭嶼及尖石的養分滋養成長,喜愛在田野中聆聽故事,40歲以後開始練習成為說故事的人。
1
1
從大學時期開始於傳播、音樂與人文社會科學領域間游移摸索。碩士班階段一度想成為紀錄片導演,卻在歐洲當交換學生時,決定投身音樂文化與聲音的研究。赴美攻讀民族音樂學學位,畢業後卻又陰錯陽差地回到傳播與人文社會科學的世界。相信是自己內心的渴望與過往生命的 軌跡,讓自己始終行於跨域的入世路徑。
1
1
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1
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教授
1
國立臺北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1
想探尋文化/生態/產業的平衡架構,結果跨的有點大... 沒關係,慢慢收斂,積沙成塔,一棒接一棒,可以的^_^
1
簡介
1
胡子哥(Gabriele de Seta)是香港理工大學社會學博士、中研院民族所博士後研究員。他的研究以多地點田野為主,主題包括數位媒體實踐、中國網路使用者的日常創意展演。目前的研究計畫則包括東亞的實驗音樂與都會生活,以及中國線上平台的新媒體美學與數位民俗展演。他自己也在進行連結媒體人類學與藝術的實驗性展示品。更多資訊請見其個人網站 http://paranom.asia。
1
政大台文所助理教授
1
1
1
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暨族群與文化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1
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人類學博士
中研院台史所博士後研究
專長為運動人類學,曾追隨兄弟象數年,進行台灣棒球的研究
1
芝加哥大學比較人類發展學博士;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1
海綿寶寶關心環境變遷被歸因之科學傳播過程、與公民認知保育的未來論述。他常藉由動物生態現象想像社會集體的未來,例如,臺灣土地上鹿與狸都飽含了在地知識,除了服貼於本土物種上的常民情感外,這份過去動物參照也使我們成為現代人的意義。
1
馬來西亞國民大學馬來西亞與國際研究所研究員。他的研究項目包括馬來西亞和印尼的華人穆斯林、中國回族、伊斯蘭政治,還有穆斯林中產階級的都市文化和社交媒體。
1
喜歡到處找尋不同民族的神話與傳說,親自去見聞與體驗各種不同的民俗文化,並且探究其中蘊含的各種知識以及思維。求學階段在花蓮居住十年,將花蓮視為第二個故鄉。國立東華大學中文系民間文學研究所博士畢業,曾任國立東華大學兼任講師。現在於中研院民族所擔任博士後研究員。
1
橫跨歷史學與人類學的研究者
1
1
「莫默」,女兒的小名,意喻著「莫沈默」,與吶喊。也是諧音「饃饃」,青藏高原以青稞小麥混合烤製的日常生活主食。
1
中研院史語所助研究員
1
1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1
1
1
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
1
1
長庚大學醫學系人文及社會醫學科
1
彭保羅(Paul Jobin)來自法國,是巴黎大學中文系和日文系學士、日本慶應大學企業管理碩士和法國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經濟社會學博士,目前是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環境社會學、社會運動與STS,田野研究特別跟台灣和日本各種工業污染有關,包括日本的水俁病、福島核災、台灣RCA、台塑六輕。最近的論文有〈Our ‘good neighbor’ Formosa Plastics: petrochemical damage(s) and the meanings of money〉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Extractivism in the Critical Zone〉 (in Critical Zones. The Science and Politics of Landing on Earth, MIT Press, edited by Bruno Latour and Peter Weibel),跟殷志偉〈台塑去越南「打鐵」?公害輸出南向及跨國倡議聯盟〉(《南方的社會,學──行動作為理論(下)》左岸,趙恩潔編)。\n\n
1
謝力登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研究地緣政治想像、中國-非洲關係、移民和全球不平等的倫理/政治。目前正在寫作第一本專著,討論中國移民者和當地坦桑尼亞人如何在不平等的全球政治經濟中相依為命。謝力登發表的著作可參見這裡:https://reurl.cc/91jMrx
1
無尾熊與貓頭鷹的合體。本性宅,好奇心重。從宗教學出走到人類學,再輾轉邁入漢學。嗜讀小說。最期待自己成為J. R. R Tolkien這樣的學者兼文學家。
1
1
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
1
王冠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徐苡庭(英國劍橋大學考古學研究所)
1
五十肩/間的murmur
1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