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音樂、音樂胎教化?
先前有男性朋友打電話來劈頭就問,「有沒有一些胎教音樂的有聲資料可以推薦呀?」我也不加思索地回應,「Thai 教?哪種宗教呀?泰國人的宗教音樂不就是南傳佛教的梵唄嗎?」他大笑並連忙解釋,「不是Thai religion,是給我老婆聽的『胎教』音樂啦!」事後回想我不禁莞爾,不過仔細推想,胎教 (prenatal education),不也像是一種宗教嗎?許多準爸媽 (parents-to-be) 在女方孕期的十個月裡,遵循著一套建立在胎教這個知識系統下的「教義」,在相信胎兒有能力感受到外在刺激的前提下,選定某種程度上具有神聖性 (sacredness) 的場合與時段,透過音樂胎教 (樂音)、言語胎教 (敘說)、或觸摸胎教 (身體) 等「儀式活動」,以及視胎兒的積極胎動為一種回應,如此這一類的「象徵行為」,是期望能夠刺激腹中胎兒的腦部神經,使其智力在零歲前就能得到正向發展。
我能體會準爸媽們對孩子有著「絕對不能輸在起跑點上」的焦急心情。我作上述的詮釋,目的也不在批評胎教是一種迷思、或偽科學。畢竟,胎教這個概念不是空穴來風,它早已存在於中韓兩國古代的儒家思想;而布農族文化中也有類似的觀念,對於孕婦的言語與儀態上有所規範,也存在著有關啓發胎兒的民間傳説。儘管,這些古胎教思想對於孕婦的「懷胎教育」,多偏重在約束孕婦的道德與行為,與我上述所談及的「胎兒教育」,主要倡導於胎兒腦力正向發展,有著不同的文化脈絡,但,這些跡象都顯示著,胎教觀念是既存已久的思想。
我的重點是放在胎教音樂。寶寶在母體內約四個月大時被證實已有聽覺反應,可以聽到母體外的聲音。只是,是否聽特定音樂具有某種胎教效能 (efficacy)?若有,可以聽什麼?又該怎麼聽?都需要更多研究來證明。在這一篇短文中,我想從音樂學的角度,淺談台灣的胎教音樂所具備的共通音樂特質,並藉以探討特定音樂如何反應爸媽們對於胎教音樂的認知與效能期待,最後提出如此音樂胎教化可能忽視的問題為何。
必須先澄清,胎教音樂不僅是利用音樂,從外部對胎兒施加的一種刺激力量,預期能讓胎兒獲得智力或腦力的激發,其實還包括了對於母體進行身心調養的母教式音樂胎教。許多胎教音樂因此專門針對這兩個目的來設計音樂,強調孕婦們聽了不但可以放鬆心情、心跳規律安穩、血流速度與收縮功能正常,還能直接幫助胎兒開發腦部潛能,發展健全人格、穩定性情,媽媽產後聽了更能增加哺乳量,讓寶寶健康成長。類似這樣的論述,可常見於音樂商品廣告辭與婦幼醫療網站,內容難免流於浮誇,而且就算有部份的效用受到科學檢驗,再加上醫療人員、心理學專家、音樂學者等專家話語的掛保證,但這套被科學實證與專家權威雙邊加持的知識建構,難道就沒有問題了嗎?
舉大家較為熟悉的例子來說,上世紀九○年代中期之後開始有許多人相信,孕婦與孩童都該聽莫札特!這樣的「莫札特效應」 (Mozart effect),馬上在許多國家的學界、胎教音樂工業及婦產醫療論述中掀起一陣迴響。究其原因,是由於1993年加州大學的三位學者在Nature期刊上,發表了一篇有關聆聽莫札特音樂有助於空間推理能力 (spatial reasoning) 的提升,其後被稱為「莫札特效應」的研究報告。有趣的是,此風一吹進台灣,就被「信徒們」奉為教條,開始遵行。信奉者除了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準爸媽們,還包括了許多夢想能夠創造經濟奇蹟的畜牧業者與花農。近年來他們積極地將莫札特音樂應用在乳牛與花卉的養殖上,強調莫札特音樂可以激發他們的生長激素。然而,西方日後有關「莫札特效應」的爭議與原由卻較少在台灣被提出,例如:檢測結果日後被發現,被實驗者的智力提升僅為暫時性,並沒有持久的效果。若以音樂學者的角度來檢視這個實驗,我們會強調被實驗的對象 (亦即一些大學生) 的個別音樂背景,包括個人聆聽音樂的慣習、參與音樂 (musicking) 的經驗,以及性別、年齡與當下聆聽音樂的情緒等,因為這些因素確實是影響這個實驗的變因。比如說,有沒有可能習慣聆聽西方古典音樂的人,一聽到莫札特音樂之後可能較能專注,因此測驗其空間推理的能力時,其結果表現較不具聆聽古典音樂能力的人來得好?再者,這些以大學生作為實驗對象所得出的研究成果,為何能應用在孩童或胎兒的身上?
在台灣,莫札特音樂通常成為準爸媽們對胎教音樂的首選。其實不只如此,台灣坊間多數的胎教音樂商品,就是一個以調性音樂 (tonal music) 與西方和聲為基礎的交響樂、或純鋼琴曲的世界。簡單來說,就是以西方古典音樂作為主流聲響的一套音樂工業生產。事實上,全球音樂現象中,同樣被西方交響樂化的音樂種類不少, 它們的音樂織體 (texture)、節奏、配器、力度上被巧妙地安排,而能生成不同的音樂效能。舉一個比較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國歌 (national anthem):全世界大多數的國歌風格,其實已經發展成一種具高度辨識度之「國歌似的」(anthemic) 特質。其交響樂編曲與多部合唱的和聲織體,主要用來製造一種集體演出時的龐大聲響效果,正如班尼迪克特.安德森 (Benedict Anderson) 所提及的,國家人民在合唱時所產生的共時性經驗 (experience of simultaneity) 與和諧性 (unisonality)。國歌的聆聽或演出,目的就在透過國歌這個神聖般的媒介 (quasi-sacred vehicles) 以產生如此經驗與效果,藉此歌頌國家與提振愛國情操。法國國歌「馬賽進行曲」(La Marseillaise)與我們的「三民主義」 都是很好的例子。
反觀胎教音樂,它們不像國歌在聽覺上備有具辨識度的風格特質,這個名稱只是因應音樂工業的商業考量而生,實質上它不足以成為一個音樂類型。檢視這些胎教專輯的樂曲清單後不難發現,這些專輯多半是由既有的樂曲或其翻版 (cover version) 所組成,有時則混搭了不同商業樂種下的樂曲風格,唯一在胎教音樂被強調的,即必須是富含輕柔、恬美、明朗的音樂色彩,且節奏和母體的心跳旋律接近,因為消費者相信,這樣的音樂特質才能達到同時安撫孕婦與胎兒的目的。這些胎教音樂商品其中又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知名歐洲古典樂曲,音樂專輯的首選,包括有蕭邦降E大調夜曲 與莫札特鋼琴協奏曲第21號C大調第二樂章;另一類則是強調能舒壓的輕音樂,或所謂的心靈療癒音樂,有趣的是在這一類音樂中,無論是在大自然樂音療癒的概念下所製作的胎教唱片 (流水聲、海豚音),或者是收錄多國童謠與民謠的胎教專輯,抑或是以「無壓療癒系」為主要賣點的水晶音樂胎教法 (主要以MIDI中被稱作crystal的音色作為取樣),這些音樂無疑的都是第一類的翻版,若不是純鋼琴曲,就是西方交響樂化後的管弦輕音樂。
暫且不去質疑胎教音樂與優美音響及舒緩節奏之間的絕對關連性,這裡試問,胎教音樂為什麼要全盤被西方交響樂化、或純鋼琴音樂化?同樣具備柔美與舒緩特質的歌曲或其他樂種,譬如深得人心的華語流行歌曲 (江蕙的「家後」、周杰倫的「青花瓷」等)、原住民歌手對大自然的詠嘆、或宗教的禮讚,抑或是在我個人感知上,特別覺得柔美的北印度竹笛音樂 (Hindustani bansuri *特別是緩板 alaap 段落) 或印度教奉獻曲 bhajan,這些樂曲為何不被當代具多元音樂經驗的台灣「音樂胎教徒」所信賴呢?實際上,這樣的偏執必須放入台灣人對於西方音樂的認知脈絡來瞭解。許多台灣的準爸媽們對於這種交響樂化的胎教音樂寄與厚望,一來,不但將它作為「如同神聖般的媒介」,期盼能達到令人舒緩的療癒效能外,也同時潛在著一種希望胎兒能在母體中,就能開始接受具高度修養 (cultured) 的西方音樂文化熏陶的意圖,以用來啓發胎兒的文化素養。
再者,聆聽古典音樂風格的胎教音樂,不僅可以幫助這些人將寶寶與歐洲上流階級,以及一個「好」的品味文化作連結外,其實也反映了一種他們對聆聽純西方古典音樂慣習的認知與投射。聆聽慣習 (habitus of listening) 突顯了聆聽者 1. 對音樂的感知經驗、2. 對情緒喚起的預期、及 3. 對所在環境互動行為這三者之間的相互關聯性。舉例來說,對台灣聽眾而言,聆聽流行音樂或爵士樂的慣習裡,身體時常會不自覺地隨著節奏舞動,或跟著哼唱起來,情緒也或許會跟著歌詞內容上下起伏。然而,聆聽純古典音樂的慣習卻不同,它意謂著一種在音樂廳內身體不作回應的靜止,強調心思專注且屬於個人內在感知與情緒投射的經驗。這正符合胎教音樂的理想聆聽慣習—當沈浸在優美恬靜的古典音樂時,媽咪們不需對音樂作任何回應,而是身體放鬆的,在那種似宗教儀式的時空中,期待一種幸福感、祥和感等情緒的觸發。另外在意識底層,他們也相信,唯有在這樣專注、神聖的情境下,才能達致胎兒腦力開發的效力。
我的重點在於說明,音樂的效能會因人、也因文化而異。也就是與個人的音樂文化慣習、甚至是個人的聆聽慣習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如此一來,那到底聽西方古典音樂是不是真能讓孕婦放鬆心情?其實,對不具如此聆聽慣習的媽咪們,有時只會適得其反。有些孕婦低聲承認,古典音樂對他們而言只會產生必然的催眠效應,不僅是胎兒的娘、連胎兒的爹也在催眠儀式中,以為確實達到了心情放鬆的目的,其實卻是養成了嗜睡的習慣,反而減低母體應有的運動量。對另一些人來說,則是在這個胎教的神聖儀式中,因為專注聆聽一種自己不熟悉的音樂,反而在聽覺感知上產生不安與焦慮。我會説,孩子的爹娘,就放平時自己慣習聆聽、並會讓自己放鬆與舒適的音樂吧!不須要過度依循坊間的胎教音樂教義,也不要陷入西方古典音樂效能的思想桎梏,當你們自然保持心情愉悅時,寶寶也就會健康地成長。至於有關寶寶智能的啓發,就等他 (她) 出生之後再來煩惱吧!
本文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歡迎轉載與引用。
轉載、引用本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
達紹 胎教音樂、音樂胎教化? (引自芭樂人類學 https://guavanthropology.tw/index.php/article/774 )
回應
* 請注意:留言者名字由發表者自取。
很有意思。我一直納悶西方音樂的複雜度(想想那些複雜得可怕的樂譜)應該和整個西方社會的政治經濟型態的歷史發展息息相關(譬如宮廷、工業化、城市化…),為何要一個小朋友小小年紀就具有那麼複雜的情緒結構呢?這篇文章給了我解答。我家小朋友前陣子迷海角七號,最近猛哼一個我不知道的歌,我也隨他去。不過,後來想到Levi─Strauss鋼琴彈得很好,想想音樂感受力搞不好有助於頭腦體操。以致於最近他自己要求要學某西方樂器我也答應了。
您好,我是藝文費斯簿( http://bit.ly/b8UpnJ )的小編,我將這篇文章轉貼到藝文費斯簿與更多人分享囉。如果您因其他考量不願意讓這篇文章刊登在藝文費斯簿上,歡迎寫信通知,我會將您的文章連結刪除。謝謝您!
感謝主
在11月份中旬左右,小家庭的第一個寶寶就要來到這世界上。
胎教音樂的問題,也是一知道老婆懷孕後,就一直我老婆在討論的事。
要聽什麼音樂?
什麼時侯聽才有用?
放出來的音質好不好?
會不會造成反效果?
翻了些相關介紹的書籍與雜誌,也在網路上找到一大堆資料,
只可惜還來不及先看到這篇文章。
一堆專業的名稱,及要注意媽媽的情緒反應,小朋友的生理發育階段等等,
真的覺得滿累人的,只好放棄"刻意強迫老婆"去聽音樂。
現在到最後的段階,內心緊張到顧不得其他事,
只知道讓老婆心情愉快為首要目的,但又不能讓老婆感受到我緊張的情緒。
最近有些媽媽寶寶的雜誌也有提到,胎教音樂不見得一定要聽西方古典音樂,只要是孕婦可以接受,或是孕婦本身有喜歡的音樂都可以,萬一有些音樂不是孕婦的喜好,或者孕婦沒有明顯的聽音樂習慣,這都會適得其反喔。
其實音樂種那麼多,只是我們剛好受西方古典音樂影響較深,所以都只知道歐洲音樂,其實除了歐洲音樂外,印度、緬甸、中東、大陸等世界各地,也都屬於自己的音樂一,只是我們不了解而已。光大陸,就有很多音樂種類之分,像戲曲、說唱、民歌等音樂。
所以胎教音樂,就看孕婦的音樂習慣,否則不就造成鴨子聽雷,對牛彈琴了!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