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2016-11-30 鄭瑋寧
同志 親屬 婚姻

為什麼護家盟不接受?:同婚、存有危機與當代的家

為何我不以比較人類學的理由,例如,家庭與婚姻的安排具有文化差異,證明同性婚姻定義了另類的婚姻與家,以駁斥護家盟的婚姻與家庭觀?比起這一點,我更想討論的是:承認同性婚姻與否,是檢視台灣社會對人性與人類存在樣態採取何種看法的試金石。
2016-11-28 謝世忠
家屋

「鐵」定安全: 居家自保東西方

住宅不管是東方臺灣還是西方美國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安全依賴要項都是鐵,鐵窗是鐵,槍也是鐵製。焦慮過度的臺灣人擠進森嚴的別墅社區,彷如在超大鐵籠內度日,也是鐵的隱喻。那麼,東西方居家安全似乎都由鐵質來確定,大家跨國分享,或許可以讚一聲「鐵」定安全!
2016-11-23 何翠萍
克欽 戰爭 電影

糾結在趙德胤的《翡翠之城》裏

終於有機會看到趙德胤的《翡翠之城》。很平實、誠懇而穩健的電影,我很喜歡。映後與導演面對面時,我還舉手發言表示我對這部片子的欣賞。但是,同時我心裡卻不斷地糾結在明知緬甸克欽人或跨境雲南的景頗人一定看不下去這部電影的焦慮中。
2016-11-21 Captain Scar-Little
大洋洲 節慶

做人不要太鐵嘴:庫克船長、翻車魚與「新喀里多尼亞紀念日」

九月廿四日是大洋洲新喀里多尼亞群島最重要的節日,慶祝它們於1853年成為法國的殖民地。然而,當地原住民是怎麼紀念這個對他們來說是壓迫的開始的日子呢?透過一則關於庫克船長在1774年來到新喀里多尼亞誤食翻車魚中毒的故事,以及現今以喪禮詩歌「慶祝」的方式,我們可以察覺到那看似平靜的外表下隱藏著在當時無從公開表達的憤怒與哀傷。
2016-11-14 蔬粒王
博物館 公共人類學

論博物館、當代典藏與公共史學

相較於社會記憶經由世代間的口述歷史傳承,文化記憶的傳遞是透過文化媒介如文字、電視、電影、紀念碑、展覽會、博物館等形式。記憶如何中介於、並透過不同的文化媒材,跨越時間與空間而傳遞,透過物質化與具象化的過程形成文化形式,是許多社會學者與人類學者著迷的議題。博物館與展覽空間能在當代社會的文化傳遞過程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
2016-11-07 林老師

芭樂人類學7歲生日快樂!

芭樂人類學於2009年11月2日首次上架,也就是說現在已經滿7歲了。以後這個時節會由寫手創作發表各種形式的芭樂生日快樂歌(或舞)。
2016-10-31 林徐達

失譯招領 Lost and Found in Translation:詹姆斯.克里弗德《復返》出版序

從《書寫文化》、《文化的困境》、《路徑》到《復返》,克里弗德提出以一種「綜合宏觀與微觀的方法,一種總和葛茲的『深描』和詹明信為世界歷史『繪製認知地圖』的方法」,一項稱之為「民族誌-歷史學現實主義」的研究,主張「任何單線發展的假設都應該被懸擱,以給交錯的歷史騰出概念空間」;「我們面對的挑戰乃是去發現部分重疊但又互相參差的諸歷史,它們彼此掙扎,要在既系統又混亂的當代世界找出操作空間」。
2016-10-24 彭榮邦
書評 精神醫學

打開潘朵拉之盒:導讀《精神病大流行》

《精神病大流行》清楚指出,任何一種所謂的「精神疾病」都有疾病診斷道不盡、甚至忽略的主體經驗,而且是由精神醫學參與其中的複雜權力知識關係,和病人日常生活的綿密人際互動所形構。換句話說,「精神疾病」的實體性,其實是一種鑲嵌於特定時空、社會文化的整體部署,牽一髮而全身動。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有如打開精神醫學的潘朵拉盒子,對於台灣目前過度一面倒的精神醫學資訊,這本書的出版絕對可以產生重要的平衡效果。
2016-10-17 林益仁

國慶大典的「阿撒布魯」= 大尾鱸鰻的 #@$%^$^*(#@

為何主流社會總是相當一致地把低級的幽默當有趣,並以此來理解原住民呢?年初的俗民賀歲電影「大尾鱸鰻」如此,如今的國慶大典也如此,不禁讓人沈思這次的「阿撒布魯哥」事件,決非偶然,如果說這是一種歧視,那麼絕非個人或個別團體的過失而已,它恐怕是一種更為系統性的無知與結構性的問題。
2016-10-13 趙綺芳
文化政治

[人類學家@文化部] 親愛的文化,可以請你來一場表演嗎?

台灣到底需要甚麼樣的表演藝術補助政策? 走過二十五年頭的「演藝團隊發展扶植計畫」,代表的無非是國家對於文化的一種持續期待,但是分門別類的專業評鑑、以及過於偏向「藝術」的判斷基準,有的時候只是更加鞏固鑑賞者與菁英視點的「文化」。我的想法是:若是運用得當,以補助推行政策並不是甚麼壞事。畢竟我們都知道,在資本主義盛行的世界裡,好東西都是需要成本的。我們還是期待,親愛的文化,最終你可以給我們一場好看的表演。
2016-10-10 林老師
文化政治

[人類學家@文化部] 當文化變成國力:以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嘻哈為例

文化為國家服務當然不是什麼新鮮事,臺灣長時間便是處於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旗幟下,藉此與對岸的文化大革命做壁壘分明的對抗。然而即使在今日尊重多元文化的氛圍中,這種想法其實依舊存在,只是用更隱晦的方式表現出來罷了,而文化部對「文化國力」的重視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文化在此成為一種可以用以測量一個國家進步程度的標竿。
2016-10-06 郭佩宜
文化 政策 田野

[人類學家@文化部] 人類學家與文化部應該彼此看見

人類學家號稱研究文化,然而人類學家卻經常在文化行政、文化政策的場域缺席。這真是「暴殄天物」。攸關文化發展的政策擬定與論辯少了具多元文化視野、從地方細緻的田野工作建立知識的文化人類學家參與,是學術資源的閒置。但反過來說,人類學家放過了文化部(及相關文化行政單位)這麼值得研究的「田野」,也很可惜。
2016-10-03 傅可恩(Kerim Friedman)
文化政治

[人類學家@文化部] 當國家看見文化

在今年的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年會中,臺灣人類學共筆部落格芭樂人類學主辦了一場「閃電秀」,邀請幾位寫手針對臺灣的文化政策各給五分鐘的演講。這個主題主要針對的是五月時甫就任文化部部長的鄭麗君宣布召開全國會議擬訂「文化基本法」的計畫。講者們反思了政府如何形塑文化政策、以及人類學者如何參與這個過程。以下便是身為講者之一的我的講稿。
2016-09-29 容邵武
文化政治

[人類學家@文化部]「文化基本法」讓國家、法律看見文化?

文化部推動「文化基本法」的立法原意,簡單說是要看見文化,但由於法律非常注重「解決問題型的典範」,使得它必須不斷定義文化的問題,以及政府可以多做些甚麼預防這些問題。又,當問題發生後,該如何解決問題?如何賠償損失?賠給誰?賠多少?國家、法律此刻看見文化了,我更覺得其實在「問題化」文化。
2016-09-26 林開世
文化政治

[人類學家@文化部] 文化不是個東西:不要相信指標、評估及報告

我不知道甚麼是妳心目中的文化,人類學自認為自己就是研究文化的學科,而且花了一個多世紀想要弄清楚那是甚麼,也許我們可以告訴你一點經驗。「文化」概念在人類學史上的驚奇歷險告訴我們,別指望人們對甚麼是文化會有共識,也不要想建立一套普遍性標準來評估文化。我們試過了,但越想要定義,就會有引起更多爭議。
2016-09-19 羅素玫 Alik Nikar
阿美族 展覽

記一個頗有芭樂氣息的展覽:Kamaro'an i 'Atolan—阿美族都蘭部落的土地故事與生命敘事 10/1~11/15

10月1號開始,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與都蘭部落聯展即將展開為期一個半月的展覽,標題為Kamaro'an i 'Atolan,意思是「在都蘭的居所」。展品以部落參與成員提出代表性物件或照片為主,來講述他/她對於都蘭部落土地與家園的故事,希望透過自我故事的陳述將參展者年齡與世代的社會意義,共同重現集體記憶或希望強調的個人生命故事的交集。然而這個非典型的展覽在策展過程中會遇到什麼故事背後的故事呢?且聽Alik Nikar娓娓道來。
2016-09-13 陳毅峰
非洲

東非高原印象之旅:烏干達與肯亞的拉雜紀行(下)

這是一個生平第一次踏上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陸的學者/遊客的旅遊紀行,敘述這片以前教科書中帶有一點歧視稱呼的「黑暗大陸」上,在城市、校園、部落、山區、草原等多樣的角落中,有什麼有趣的觀察與故事。
2016-09-12 陳毅峰
非洲

東非高原印象之旅:烏干達與肯亞的拉雜紀行(上)

這是一個生平第一次踏上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陸的學者/遊客的旅遊紀行,敘述這片以前教科書中帶有一點歧視稱呼的「黑暗大陸」上,在城市、校園、部落、山區、草原等多樣的角落中,有什麼有趣的觀察與故事。
2016-09-05 林浩立
體育 性別 族群

奧運金牌光芒下的斐濟橄欖球

剛奪下奧運橄欖球項目金牌的斐濟,除了是以小島國之姿擊敗前殖民母國英國外,隊員領獎時謙卑的模樣也征服了許多觀眾的心。然而,在媒體報導中他們竟被形容成一支「由獄卒、警察、農民、無業遊民組成的球隊」,忽視斐濟可是長久以來國際橄欖球場上的王者。本文在介紹這支「雜牌軍」真正的面貌之餘,也談在耀眼的奧運金牌光芒下被邊緣化的群體:女性球員和印度裔斐濟人。
2016-08-29 林子晴
音樂 韓國

我的星星,你的音樂? 《來自星星的你》音樂系譜

韓劇《來自星星的你》電視劇配樂無論在音階、曲式及節奏上都讓人驚艷。劇情緊扣情緒節奏,在純音樂的配樂上也擷取流行的西方古典曲目進行戲劇性的錘鍊,彷彿真能拉近不同人群間的心理距離。且讓我們穿梭於艱澀的譜例記音與影音,想像一下這些華麗動機的交織身後,阿君.阿帕度萊(Arjun Appadurai)在《消失的現代性》所談當代藝術形式,如何演示了這些小型的失所(displaced)社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