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梅窩》書評
在發展與保育之間,香港何去何從?
書評:龍子維、黃山、陳寧生、費越,《再現梅窩:從香港離島農業社區史看鄉郊復育新未來,探索超越城鄉對立的地方營造》(香港:手民出版社,2024)
原文刊登於手民出版社(https://typesetter.hk/2024/12/24/1628/)
DOI:https://doi.org/10.70783/notebook/bdlx1628
「以前梅窩種咗好多菠蘿!係當地重要嘅農產品。」
十五年前,前菜聯社(全稱新界蔬菜產銷合作社有限責任聯合總社)經理與我分享這句話。當時初出香港農業研究茅廬的我,僅僅認識新界農業歷史的皮毛,猶幸從農夫們、產業鏈各單位人士口中,逐漸拼湊出一段我沒有經歷過、文字資料短缺的農業內容。在香港農業社區慢慢成為研究議題的二十年多年間,我們這一代青年研究者、社區參與者利用各種機會、資源,透過口述歷史、繪本插畫、研究出版,慢慢把新界的農業圖像描繪得更完整。
儘管如此,我們對新界內的離島農業,所知仍然甚少。筆者與本書作者群有着同一觀點:離島農業並未消失,而是我們在這些年間,對它視而不見。或許我們都會坐船到梅窩、大澳作假日觀光,或是在長洲宿營,身邊總會看見綠油油的農田,也能在貝澳看見水牛,這些都是當地耕作活動的見證。甚至,都市化後東涌的新市鎮邊緣,農田景緻仍然存在。坐上巴士,駛進大嶼山,一邊閱讀此書,香港讀者們應會一邊想起昔日漫步在阡陌之間的往事,非香港讀者則可認識到與想像不一樣的香港。
本書題目為「再現」,正是利用文字提醒我們,縱然幅員正在減少,離島農業仍然活躍。本書更提出一個重要論點:一度位於大嶼山交通樞紐(hub)的梅窩社區,因其地區位置及社會形態,具備一種包容移居者的開放性。因此,自二戰後至現在,從討生計到尋找生活多樣性的移居者均能在梅窩找到適合自己的社會角色,使離島農業樣貌豐富,漸受消費者、社會實踐者注目。正因位於區域交通要塞、社區開放予尋找機會者之獨特性,梅窩近年成為以深耕土地作為教育內涵、以有機農業作為安身立命的人群所參與營造的地方。而從「地方觀點」出發,本書在香港農業、社區營造、生活想像等議題上的貢獻,並不止於村落尺度,而是足以作為全球學者、社區行動者作參考、比較。
本書為集體完成的作品,作者包括長期推動社區的行動者、學者、到梅窩尋找生活方式的居民。這個作者組合近年來與梅窩建立社會及個人關係;作者與書裡記載的地方居民有着深刻的日常互動,從閒話家常到深度訪談,利用第一手資料整理出梅窩的大小事;第四章「梅窩農業親歷者的故事」尤為絲絲入扣地呈現在地人參與農業的方式──從農業組織、渡海銷售、留守果園到永續生活實踐。作者們及其夥伴以生命故事方式,結合學術研究的產出,讓讀者從口述內容走入大社會的描述及分析,印證梅窩及大嶼山並非香港發展邊緣的孤島,而是時刻應對農業―社會轉型、長期處於動態變化的樞紐(hubbing,hub的動詞)。作者群本身就是這個hubbing的參與者、紀錄者、故事分享者;他們走進梅窩,也讓梅窩走進讀者的視野,「再現」着並非消失殆盡的農業社區。
本書另一個意圖希望打破「城鄉對立」的論述。梅窩是香港都市與大嶼山(作為大眾想像中城鄉光譜裡鄉郊端的極端)的水陸「接口」,一度是生薑、菠蘿等作物的重要產地,也是離島與地市農產品運銷的結點。當農業不如往昔,梅窩作為香港的鄉村,實是城市搬來的「新住民」尋找成本較低又較為自然簡樸的生活的理想目的地,同時也是實踐社區支持農業之理想的行動者立足之所。承如本書第一至三章從鉅觀到微觀的觀察,作者們希望說明梅窩非單供人到此一遊的假日好去處,而是一個值得深入了解、投入的好地方。
圖片來源: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
回到本文的核心思考:被規劃的離島、轉變中的農業體系及鄉郊地方營造三者之間的糾纏。在發展與保育之間,香港何去何從?當今世界各地,包括香港,大都由政府主導地方發展,沒有掌握施政權力的居民,往往看似只有「被規劃」的份。然而,近年地方營造工作亮眼的梅窩,如同本書第五、六章所描述,正是從農業出發,提供一個由地方思考規劃的可能。梅窩的生命力來自五湖四海的移居者,以及開放包容的「在地居民」,政府的角色長年為半主動的基礎建設供應者,如此促使此鄉郊社區富有人情味。如今政府強勢規劃,把大嶼山視為「香港最後可以開發的土地」,換之以都市化土地,把人、情都放在都市化之後。本書提及的「關係人口」,為近年地方創生的重要概念──即地方的永續發展,除了提升居住人口外,也需要與此地方有緊密連結的人往返、向心、認同。梅窩及大嶼山的關係人口來自對嚮往鄉郊生活、對農業實踐有感,以及重視社區關係的人。如果香港到處都是「都市」,人群就會失去與地方的關係、連結,只會感到心無所屬。如果人生總是「被規劃」,那麼人群的命運又怎樣能跟這片土地、海洋緊密扣連?
閱讀《再現梅窩》,除了彌補筆者及一眾研究者過往缺少了的一塊「香港拼圖」,也使讀者重新認識這個似熟非熟的社區,也為香港賣少見少的地方營造案例留下完整紀錄。更重要的是,本書帶給我們新的香港研究及社區實踐視角:城、鄉之間往往是流動、多元的生活、生計、生命故事,抓住它們的價值,或許比犧牲它們來得合情、合理,更能讓香港從「被規劃」得以渡向「共同規劃」。聽見居民聲音的地方營造,才是再現香港價值的可行的、也是實踐中的hubbing。
書籍簡介:
《再現梅窩:從香港離島農業社區史看鄉郊復育新未來,探索超越城鄉對立的地方營造》
「好老土」研究團隊結合在地經驗與歷史鉤沉,發掘「旅遊勝地」和「偏遠海島」以外的梅窩面貌──一個在五十至八十年代生機盎然的「農業樞紐」,一個千禧年後因緣際會形成的「離島多元社區」。書中既有稻、菜、果種植如何形塑海島的農業鄉郊文化景觀的細緻描繪,亦有「好老土」在梅窩介入社區網絡、搭建關係人口圈的務實經驗;既有鉅細靡遺的「考古」,亦有高瞻遠矚的「考今」。在發展主義與保育議題並駕齊驅的當下,研究團隊藉梅窩農業的今昔風貌,致力打破「自然」和「人為」的保育觀念壁壘,提出鄉村社區營造的新方向。
本文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歡迎轉載與引用。
轉載、引用本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
鄭肇祺 《再現梅窩》書評:在發展與保育之間,香港何去何從? (引自芭樂人類學 https://guavanthropology.tw/index.php/article/7069 )
* 請注意:留言者名字由發表者自取。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