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泡沫紅茶的符號學

2014-10-27
回應 1
book cover
book cover

(本文譯自筆者在Savage Minds部落格的英文文章。原本是寫給不認識泡沫紅茶的讀者,芭樂人類學部落格十分熟悉泡沫紅茶的看倌們,請原諒這部分過多說明。)

比起直接對保羅.曼尼(Paul Manning,去年薩皮爾獎得主)這本很棒的書《飲料與飲用的符號學》(The Semiotics of Drink and Drinking)寫一篇文獻回顧,我想不如藉由努力地應用保羅的想法與分析技巧到我熟悉的脈絡中:台灣的當代茶文化,這會比起他書中描寫後蘇聯時期的喬治亞共國要好理解得多。

先對那些不清楚的人解釋一下,泡沫紅茶是一種甜的奶茶,經常是冰的,加滿了有嚼勁的珍珠(譯者按:也稱粉圓),用超大的吸管來喝。它首先於1980年代在台灣被發明,然後廣為全球所知。現在甚至在德國麥當勞的McCafé就可以買得到。

McCafé廣告內容對我很震撼、甚至有點不舒服,但是這凸顯了台灣式奶茶的全球擴散。我想這也反映出飲料與異國情調的亞洲(後)現代性之間的連結。然而,在此我意圖聚焦在台灣脈絡下的奶茶符號學;運用奶茶,觀察獨特的台灣式現代性形式發展的嘗試。

在那之前,我們首先來點符號學。保羅的皮爾斯學派取向的符號學中,有趣的一點就是嚴肅地看待「符碼的物質性」(materiality of the sign)。這是說,符號的物理外觀,不只是一種象徵地呈現。

皮爾斯舉出一個例子是「man」這個字被寫在不同材質上:從「符號學」的觀點,我們只對「man」透過不同書寫形式所傳達的可能性範圍感興趣,但不太會去注意到這個字是被用墨水寫在紙上、用粉筆寫在板子、標記在牆上、用刀刻在桌子上。但是從一個試圖清理教室的打掃人員眼中看來,或者從一個管理者試圖決定這個刻痕究竟是一種教室的適當使用或者是一種破壞,這些符號物質的實體化差異決定了不同的處理方式。而這些不同的「物質」差異後續會有其自己的物質和符號生命。

如果不同的物質差異可以呈現出自己的符號生命,那麼如紅茶和烏龍茶這類的差別,需要被更嚴肅地討論其飲料的符號意義。不只是味道,也包括了生產和消費中的技藝與勞動。在烏龍茶與紅茶之間一個最主要的差異就是發酵的時間長短,發酵越久製造出來的茶會更有苦味與咖啡因。傳統烏龍茶是用單一產地的整片茶葉所製作,而不是像英式紅茶那樣剁碎和彎折。

teaset
teaset

在台灣,烏龍茶的飲用同時是戀物化(fetishized)與非正式場合的。當你拜訪某人時,你將會被用最快的速度與有效率的行動在茶具組前奉上茶,茶具組包括熱水壺、茶壺、茶海和幾個喝茶用的小杯子。在更正式的情況下,可能會包括特殊的聞香杯,茶首先被倒入聞香杯,然後移到一般茶杯,聞香杯中則會留下茶葉獨特的香氣。這過程中有相當多的專業知識,例如要去知道如何沖泡茶葉、泡一次要多久時間與泡幾次之後要更換茶葉等等。

泡沫奶茶的生產沒有太多差異。在台灣,有座位的咖啡店很少賣奶茶。泡沫奶茶一開始是在街頭販售,是用塑膠膜密封紙杯裝著。封口機器是現代性的奇蹟,它一小時可以密封好幾百杯。

吸管有一端是削尖的,讓你可以刺破密封的膜而不會弄的一團糟。可以說,這種奶茶的飲用方式不像是咖啡或傳統中國茶(後面會再談到一些)做為社交的飲料,而是設計來給工作或購物時的人們快速地帶走。

奶茶的現代性與保羅討論琴酒(gin)的章節中所談到的馬丁尼(martini)在許多地方是相同的。當然不是完全契合,但在兩者之間有三個相似點。首先,奶茶的生產過程很像琴酒,「涉及逐漸地排除掉那些所謂的『自然的』感覺質符(sensuous qualisigns)。」這是說,烏龍茶的飲用強調原初的茶葉,還有巧妙的沖泡手藝技巧與各種茶的特殊氛味質感,而奶茶追求的是隱藏更多紅茶的質感,隱藏在「大量牛奶、奶油與糖漿的調和」中(套用保羅在this Markman Ellis piece中討論星巴克咖啡的說法)。

再者,保羅討論到馬丁尼用的玻璃杯如何召喚出其美感的現代性。然而在此有些微的差異:可丟棄的塑膠奶茶杯與其打印的標籤,讓我聯想到的比較是後現代而非現代性。保羅視馬丁尼調製為重要的技術(「馬丁尼」的調製是一種行家的演出,焦點在混調過程的儀式…「馬丁尼儀式」),而奶茶的調製則全然地機械化。以下的影片顯示出奶茶調製的過程。雖然奶茶是用傳統的雞尾酒調酒杯搖製,但機器做了真正的搖晃:

第三點,保羅討論了原本在正式用餐時喝馬丁尼,改到雞尾酒宴會喝時,「強調參與者是無關性別與婚姻狀態的獨立個體。」相同地,可以看到烏龍茶與奶茶的比較,一個是在客廳由男性家長執壺沖泡讓他人飲用,另外一個則是在街上由匿名(經常是年輕人與女性)工作人員來提供。這種奶茶的個人主義甚至已經產生出對環境衝擊的想法。最近,我在電視上看到一擇新聞報導了辦公室中應該縮減環境和經濟的浪費,這些浪費是因為辦公室提供大量不同口味的茶給工作人員喝。而其中一位被訪問的人指出要符合每個人的口味是非常困難的。

但是,近年台灣人對於奶茶的想法是持緩慢變化的發展。奶茶曾一開始被認定為現代、西化、產品---我記得有間茶飲料店在以前的資料庫中只剩下無效的聯結而沒有名稱---現在有一種再傳統化的想法取代之。許多茶攤現在提供烏龍奶茶。接近我辦公室有間茶飲料店,其旗艦產品是「鐵觀音拿鐵」,是一種用強烈、高度發酵的烏龍茶與新鮮牛奶(相對於奶茶中使用奶精粉)的飲品,且沒有加珍珠。其進行的「再傳統化」不限於茶本身。這間飲料店的網站首頁顯示了他們典型的店面,充滿了紅色的中國燈籠,木板凳和其他傳統懷舊的符號。

skitch
skitch

相同的嘗試,品牌化建立在歷史懷舊之上的台灣現代性,帶點爵士年代的味道,可以在電影「大稻埕」(某種台灣版的「回到未來」)中看到。

某種程度上,這源自國族主義者想以與中國有異的方式定義台灣現代性(和過去),但其同時也反映了對於現代生活中機械化的個人主義的不滿足。而它也真的蠻好喝的。

翻譯:劉孝宏&芭樂小編

本文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歡迎轉載與引用。

轉載、引用本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
傅可恩(Kerim Friedman) 泡沫紅茶的符號學 (引自芭樂人類學 https://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6186 )

回應

* 請注意:留言者名字由發表者自取。

1

bubble tea就是珍珠奶茶了, 不是泡沫紅茶.
作者自己超連結的維基條目也說了, "bubble"是取自中文"波霸".

發表新回應

這個欄位的內容會保密,不會公開顯示。

basic comment

  • 自動斷行和分段。
  • 網頁和電子郵件地址自動轉換為連結。
驗證碼
圖片的 CAPTCHA
請輸入圖片上的文字。
回答驗證碼(數字)幫我們減少機器人的擾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