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iGuava主題專號

[2015民族誌影展 5之3] 文化的雙螺旋

2015-09-25
回應 0

文化其實一直都不是單一的,而是多重糾纏的。本次民族誌影展中許多影片都呈現了這「文化雙螺旋」現象,以下介紹三部影片,分別探討雷鬼頭(印度、牙買加)、摩洛哥(阿拉伯、好萊塢)以及親密關係中的宗教衝突(正統、世俗猶太教)。

 

雷鬼頭,雷鬼魂:《雷鬼頭的故事》

影評 by 趙恩潔

Linda Ainouche / 2014 / 83’ / USA / HD B/W & COLOR / COLOR

http://www.tieff.sinica.edu.tw/ch/2015/dreadlocks.html

預告片:https://vimeo.com/76819259

放映時間:2015/10/5(一)22:10

《雷鬼頭的故事》重新詮釋了拉斯特法里教派信徒的歷史。影片呈現了飽受批評的細髮辮和拉斯特法里教文化源頭背後,和牙買加印度傳統密不可分的宗教歷史。即便為了拉斯特法里教派信徒做了一些調適,他們仍必須面對各式偏見和種族歧視。

自然象徵是一個似非而是的觀念:既然是象徵的,又如何是自然的呢?對結構象徵人類學大師Mary Douglas而言,這正是人類跨文化普同的現象。從生物圖騰到身體美學,「自然」的生物一直作為人類表達與實踐其宇宙觀的核心象徵。而在所有自然象徵中,最終極的象徵就是人的身體。跟隨著Marcel Mauss在habitus觀念中解讀學會走路與游泳的身體,Douglas堅稱身體永遠是社會的意象,並不存在與社會向度無關的自然身體。但同時,物質身體仍有其自然性,而親密關係與社會禁忌總是環繞著有形的身體邊界與模糊的體液而建構。這兩種身體,有時高度重合,有時彼此衝突,建構出人的經驗與意義。換言之,儀式與象徵行為不僅僅是社會控制的手段。她們是創造意義的指標與價值本身。

在人類的眾多美學領域中,有什麼比髮型(包含被頭巾緊緊包覆的髮型)更繽紛地彰顯文化差異的身體象徵、同時也更貼近親密身體的存在與文化精神的呢?清朝人的髮型,現代法官的假髮,龐克頭,嬉皮長髮,女同志頭,和尚剃度,還有無數的例子,我們怎麼能忘記關於頭髮的產品,從洗髮露到髮髻到歷史中各式各樣的梳子,是如此滿坑滿谷?然後也許你聽說過雷鬼頭,也知道雷鬼樂史上最暢銷的唱片,那個全球可以熱銷千萬張的唱片年代。沒錯,我當然是在說Bob Marley,這位在地球不過36年的超級賽雅人,把Reggae從加勒比海變成全球抵抗文化的先知型才子。Marley的生命在drealocks髮型裡頭得到極致展現。凡他走過之地,也將見證他糾結、刻意拉扯成串的頭髮。1945年出生,成長於牙買家貧民窟的他,用歌聲批判殖民歷史,在緩慢而堅毅的節拍中唱出醍醐灌頂的彌賽雅之聲。

究竟為何是Marley,為何是雷鬼頭,又為何在牙買加?

Dreadlocks Story 這部紀錄片就是在探討雷鬼頭在牙買加的起源,驚奇地帶領我們穿越中美洲回到印度。雙雙做為殖民地,牙買加與印度共享的歷史比我們想像中的更多。在印度原鄉,拋棄世俗家庭生活的修行者sadhu們不剪頭髮,而糾結的長髮彰顯他們身體之於世界的無為。導演 Linda Aïnouche’s 透過鏡頭告訴我們,這就是1930年代牙買加Rastafari 運動所模仿的對象原型,一直到七零年代與雷鬼樂結合,人們卻忘記了這段歷史。這是一段混雜、壓迫、抗爭與救贖的故事。她圍繞著印度教、英國文化、非洲文化,在牙買加碰撞而開花結果。

有趣的訪談找來了Rasta文化的實踐者與專家,跨足四個國度,從法國到印度,揭示了牙買加靈魂的堅毅,不因「混血」而稀釋,反而因其而深厚。

 

《卡薩布蘭加我的愛》

影評 by 趙恩潔

John Slattery / 2013 / 78’ / USA / 16mm / COLOR

http://www.tieff.sinica.edu.tw/ch/2015/casablanca.html

放映時間:2015/10/3(六)18:30 (將有導演映後座談)

一部從摩洛哥觀點看好萊塢與阿拉伯世界糾纏不清的關係的非傳統公路電影。

《卡薩布蘭加我的愛》是一部現代公路電影,它封裝著電視與戰爭爭奪頭條新聞和佔據想像,在更為複雜與破碎的生活本質中。利用電影作為一張昨日的好萊塢與今日的摩洛哥之間的路線圖,《卡薩布蘭加我的愛》提供了一個好萊塢和阿拉伯/穆斯林世界間長期互相交織在摩洛哥的關係之觀點,也提供較一部枯燥的批判外更多關於媒體文化的影響。然而,這部影片以一個人和其幽默感來看待好萊塢電影對於人們想像力的影響,以及給予摩洛哥的(我們的電影集「臨時演員」)一個頂嘴的機會─用他們聰明、機智且瘋狂的巧妙方法。《卡薩布蘭加我的愛》用電影製作程序的方式轉換「偉大的美國故事」當作主軸,並給好萊塢和美國一個屬於它自己的故事。

結構不清,搞笑,無害,老梗,甚至有點不專業。這部紀錄片有許多的缺點,但我認為它相當值得一看。敘事上,這是一部關於兩位摩洛哥青年在摩洛哥境內做公路旅行,但主題上,這是一部關於好萊塢與阿拉伯世界如何糾纏的故事。兩位摩洛哥青年,Abdel與Hassen,剛好也是兩個好萊塢電影中常出現的恐怖份子名字,在旅遊途中,訪問路人與遠方親戚他們喜歡看什麼電影,以及他們對於好萊塢電影的看法。

卡薩布蘭加是一種典型的殖民雙重意識的存在。她是非洲的阿拉伯,是不折不扣地用西班牙文命名的法國殖民城市,更是西方投射以浪漫關係與危險場所的象徵。而這難道不正是阿拉伯在美國電影裡頭的功能嗎?白人英雄瀟灑地來到野蠻之地,挑戰充滿獨裁者嗜血殺人魔的非洲與好戰狂熱的阿拉伯人(場面通常動用大量無名無姓、只需要挺著大鬍子手拿刀子,亂笑亂喊的臨時演員),拯救無辜落難的白人女性或脆弱受害的阿拉伯女性,最終將戰勝邪惡阿拉伯人。這個梗或許很老,但這部片的形式卻仍然有其新鮮之處,讓我們一窺一般摩洛哥人對好萊塢的印象,以及這與好萊塢如何呈現阿拉伯人之間的關係。導演John Slattery(不是在Mad Men裡頭演Roger Sterling的那位,只是剛好同名同姓)在一則關於本電影的聲明上說:

卡薩布蘭加我的愛處理的或許是我們時代中最重要的社會議題:在阿拉伯/穆斯林與西方社會之間一份特殊關係的歷史,力量與質地。這份關係(介於美國與摩洛哥之間)透過電影的文化視角來檢視。從1896年到2000年有超過一千部含有阿拉伯/穆斯林角色的美國電影。其中,只有12部電影中給予他們正面的角色,52部是一半一半的,而超過900部全都是負面的角色。

他又說:

這部片檢視兩個重要的問題:

一、美國與美國文化是透過什麼工具而被再現於其他國度之上?

二、我們出口了什麼樣的故事?這些故事如何闡述了我們自己,而又闡述了我們是怎麼看待他者的?

這個故事是從好萊塢電影的片段中訴說,也從在路上的材料中促說,從幕後的喜劇片段訴說,從鄉村生活中寧靜的一瞥中訴說。

這一點也不讓人意外。Reel bad Arabs系列(包含專書與紀錄片)已經詳實記載阿拉伯人在好萊塢裏頭的刻板再現。我們很熟悉這個議題。但問題是,我們是否有問過一般的阿拉伯觀眾,他們是如何看待這議題的?他們跟好萊塢電影的關係又是什麼?當他們一再看到美國白人英雄冒險犯難式地阻止世界的災難,在過程中殲滅敵人—阿拉伯人、越南人、印地安人、墨西哥人或其他—此時摩洛哥的觀眾,到底應該跟著劇情鼓掌叫好,還是應該搖頭嘆氣?

卡薩布蘭加我的愛處理這個問題的方式,或許不新穎,也不深入。她太俏皮,太輕挑,太蜻蜓點水,卻不足以四兩撥千斤。但她仍然問了一個重要的問題,一個值得被一問再問、且讓不同階層的當事人—本土的、鄉村的、不加思索的—來回答的問題。從那裡,更多糾結惱人的自我否定的深層結構,才慢慢被揭露開來。

 

在信仰與愛情之間

影評 by 滿田彌生

David Ofek, Neta Shoshani, Helit Levy / 2013 / 55’/ Israel / HD / COLOR

http://www.tieff.sinica.edu.tw/ch/2015/between.html

預告片:https://vimeo.com/139377306

放映時間:2015/10/6(二)20:20(閉幕片二)(將有導演映後座談)

達娜和阿米特在他們25歲時相遇、結婚、育有二子。在第二個孩子出生之後,阿米特成為了哈迪姆猶太教徒,而達娜則維持世俗猶太文化。他們依然深愛彼此,然而,他們之間的愛是否可以超越兩個信仰之間的鴻溝呢?

這部紀錄片一開始男主角走進來時,從他的特殊髮型,就能看出他是極端正統猶太教(ultra-Orthodox)的信徒。這是部描繪男主角Amit與他的妻子Dana的生活和他們之間衝突的影片。

按照Dana的說法,不像別人漸進式的接受新的宗教,Amit幾乎是一瞬之間就成為極端正統派信徒。而且還是猶太教最保守的一支。因為Amit需要保持「乾淨」(purity),所以當Amit成為信徒之後,Dana經常被檢視生活中的每一個小細節;他們用的詞彙、穿著、或房間佈置等都需要符合Amit所要求的標準。Dana有時候拿一些Amit堅持的事物開玩笑,試圖讓氣氛不那麼緊張,也與Amit教友們和樂融融的聊天,看得出來已經盡力配合。不過,為了Amit的信仰,他們還是得搬到「較宗教」的社區,小孩也要轉到教派的學校,Dana的耐心似乎已到極限了。

和「他者」生活在一起,本來就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很多人在婚姻生活上就會遇到生活習慣、價值觀等的衝突,更何況宗教信仰上存在著如此巨大的差別。極端正統派的教義較特殊,鮮少人可以接受。對Dana而言,現在的Amit與她當初愛上的男人簡直是判若兩人。不難想像Dana所感到的痛苦。如她所說的,「Amit有他自己的世界,那不是我的世界」。

雖然整部片的焦點較多放在女主角身上,但導演也沒有忽略Amit的感受。其實,現在兩個人生活差異如此懸殊,看到Dana很痛苦,Amit也不好過。有趣的是,Amit經常去找他的拉比討論他們夫妻間的問題,或在冥想中向神求救;仍然試圖在他的信仰模式中找到解決方法。

看這部影片一直讓我思考,如果你最親密的人有跟你完全迥異的朋友圈、懸殊的價值觀與不同的生活習慣時,這個人等於活在不同的世界裡,你跟他/她還能在一起嗎?觀眾也許會覺得「他們兩個的生活總是那麼衝突、緊張,乾脆離婚算了吧!」。Amit與Dana也有考慮分開,但他們兩個還是相愛的,選擇放棄愛,談何容易?

最後,這部影片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大自然風光之美。也許是極端正統派的教義反對現代科學文化的關係,Amit想要冥想時,都選在森林、池塘、或海邊等地方。我不想揭露結局,但影片最後的片段很感人:在大自然中,雙方的情緒獲得某種解放。無論雙方有沒有辦法一起走下去,畫面讓人感受到他們是被祝福的。

 

2015第八屆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生命的風景

影展時間| 2015年10月2日(五)~ 10月6日(二)

放映地點| 台北真善美劇院(02)2331-2270 (台北市萬華區漢中街116號7樓)

官網:www.tieff.sinica.edu.tw

本文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歡迎轉載與引用。

轉載、引用本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
趙恩潔、滿田彌生 [2015民族誌影展 5之3] 文化的雙螺旋 (引自芭樂人類學 https://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6465 )

* 請注意:留言者名字由發表者自取。

發表新回應

這個欄位的內容會保密,不會公開顯示。

basic comment

  • 自動斷行和分段。
  • 網頁和電子郵件地址自動轉換為連結。
CAPTCHA
回答以下問題幫我們減少機器人的擾亂....
18 + 2 =
計算出這道簡單的算術題並鍵入答案。例如、1+3,就輸入 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