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madi
吳明仁,生長於屏東、在檀香山完成學位、在新幾內亞做研究。
2023-10-02 Madi
語言人類學 太平洋

語言多樣性、田野與新幾內亞—推介A Death in the Rainforest

為何巴布亞新幾內亞會有一千種語言?那是地理隔絕的結果嗎?還是社會文化所造成?語言是如何消失的?語言的消失,會是文化的滅亡嗎? Don Kulick的新幾內亞田野回顧與自傳給了一位語言學家的答案。今天,由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的吳明仁老師為我們介紹Kulick 2019年的著作A Death in the Rainforest及他的田野回顧。語言的消失是一種流逝的過程,漸漸地對於某些語言的小細節沒有辦法正確使用時,或者就是語言「死亡」的時候,
2023-07-31 吳明仁
浩鷗法

穿越時空,跟著浩鷗法去麥基爾

浩鷗法(Epeli Hauʻofa)從社會人類學家,再成為小說家、思想家。在求學過程中,他可能在在加拿大的麥基爾校園見證了動盪反戰、學校民主化運動,他可能見證了不斷的施工工程,以及人們對宗教失去過去的熱忱。他可能遇到系內社會學家與人類學即將分裂、個自成家的討論。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的吳明仁老師,正著手書寫回顧浩鷗法青、壯年的生命經驗、所處環境與想法。今天,他分享隨著浩鷗法豐富的生命經歷,初步回顧浩鷗法的故事(text)中,慢慢探究背後更多的故事(context)。
2022-10-17 吳明仁
LGBTQ Papua New Guinea 紀錄片

誰是Moshanty?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同志社群

下週 (10月29日) 就是第20屆臺灣同志遊行。今天的芭樂人類學,由專長巴布亞紐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民族誌的吳明仁博士,為大家介紹兩部關於同志社群在巴紐的影片,讓觀眾理解同志社群在巴紐遭受的歧視與暴力困境,以及他們被接受與關愛的可能。如果你喜歡《天堂性向:男生變女生》;那你也會喜歡《I'm Monasha》。如果你喜愛薩摩亞的fa’afafine解構性別二元論述;那麼,你也會喜歡巴布亞紐幾內亞的Moshanty的活力、韌性與愛。
2022-03-30 madi
新幾內亞 經濟發展 礦業

「塵埃落定」The endgame?

採礦總是在還沒有開採之前就開始,在結束之後還沒有結束。這不是繞口令,而是對於時間性的思考,也是實際採礦區的生活經驗。Emilia Skrzypek(2020)的新書Revealing the Invisible Mine即在討論礦還沒有被開採前,各方(stakeholders)已激烈動員,讓「礦區」(the mine)該有的狀態樣貌漸漸浮現,成為我們所熟知的樣子;Jamon Halvaksz(2008)的早期文章“Whose Closure?”則討論礦場在關閉之後,公司走了,人對於發展的慾望卻還激盪著,並將過去的經驗,投資在下一個開採機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