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30 李梅君 民族誌 女性主義 不完美的田野(工作者),和她的另類結盟 2023年底謝國雄老師出版了《四位一體的社會學之道》,從最基本的如何提問,到技法、基本議題、認識論、與存在感這四位一體的架構之系統性整理。作為女性主義者、從事數位田野的李梅君老師,在閱讀此書的過程中,不斷思考是否有屬於她的「田野之道」,從此展開一段深刻的自我對話。對她來說,長時間、沉浸式、徹底而全面的田野工作,早已被更具流動性與多樣性的田野實踐取而代之。完美的田野工作者是一種英雄主義式的迷思,真正存在的,是不完美的研究者與不完美的田野,而「不完美」其實是創造連結的起點。
2024-09-25 江芝華 考古 性別 女性主義 書介 《如何考古,怎樣思考》導讀:考古學家如何談性別? 經過系統性的檢視,考古學家們發現,過去的考古研究並非完全沒有談論性別,而是理所當然的把二十世紀對於性別關係的理解直接投射到過去,於是過去社會理所當然就是男狩獵/女採集,男主外/女主內,男性是食物供給、社群保護者,是社會進步的啟動者,是考古研究的重點,也因此,無論是女性考古學家或是我們的女性祖先們,在考古學的世界裡,不是被邊緣化就是被完全噤聲。
2019-05-30 林秀幸 台灣 政治 文化政治 女性主義 如何超越蔡賴,而不只是藍綠 社會現象不是單一原因造成,是一個「體」的多因多果相互震盪所致。表面看到的現象必須被深度地詮釋,必須考量整體的脈絡,必須真的走訪,傾聽。而非「投射」,把好的留給自己,把醜惡的留給別人。你硬要塞一個厭女之名給他們也可以,但是你永遠找不到那塊對的拼圖,也就解不出謎題。
2018-11-19 楊佳羚 性別 女性主義 多元性別:人類學及女性主義怎麼說? 人類學的性別研究告訴我們,相較於二元對立的思考方式,「光譜」可能是理解不同社會中的sex/gender及sexuality更好用的工具,並且讓我們更細緻地看到sex/gender及sexuality如何彼此定義、如何鑲篏在人的關係、社會文化之中,以及社會政治經濟的轉變讓它們出現什麼樣的改變。有太多在二元光譜之間的性別,都在提醒我們:世界並非想當然爾的一男一女、一夫一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