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三十度的仰角

2011-08-29 回應 3
作者:

聽我的父親說,我的曾祖父非常熱情與好客。日治時期,在高雄鄉下老家門口的小屋內,每天都會泡茶請人享用,聊天喝茶之餘順帶兼作不收錢的「民宿」。某次有一對從嘉義北港步行來下港作生意的父女在此暫時停歇,曾祖父很熱心地讓兩位外地人暫居。沒想到這個決定也同時改變了他其中一個兒子的運命。年紀輕輕就隨著父親到處作生意的女兒表現地很勤快,引起當時也很年輕的祖父注意。後來,這個女孩成為我的祖母,那年,她十六歲。

我想說的倒不是這個。四月份在生平首次參加大甲媽祖進香活動的過程中,我就體驗到類似曾祖父對待外人這種熱情好客的在地文化。整天隨著遶境隊伍和陣頭,我從雲林縣元長的瓦瑤村一直走到嘉義新港的奉天宮,全程大約22公里。沿途所經之處大約是臺灣西半部經濟最不發達的地區,居民多從事農業和相關的產業,生活並不富裕。然而,進香路線兩旁,幾乎家家戶戶都會事先準備好似乎永遠吃喝不玩的食物和飲料供人自由取用:例如玉米、麻糬、草粿、菜粽、礦泉水、舒跑、冬瓜茶、仙草、冰品,免費的熱食等等。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食物,也不是飲料,而是那種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藉由媽祖讓彼此認同的共同體感吧!在我附上的相簿裏顯示:陌生人之間可以隨意饋贈與接受;可以隨意進入民宅或警察局借用廁所;走累了可以在民宅內部、廟宇裡面與陌生人席地而眠;在較大的廟宇和城鎮還有義工免費幫香客刮痧按摩…(想一想:這一切如何地不可能發生在某些國家如澳洲,甚至也不可能發生在目前臺灣的其他都會地區)。三月瘋媽祖,年復一年,居民期待媽祖經過他的家門口,可以幫他治癒生理的病痛、事業或學業上的不順利、情感上的不順遂、家人間某些不足為外人道的問題…凡此種種,在地人認為媽祖每年的到來可以解決他這些生活上的疑難雜症。因此,每個人都引頸期待著媽祖每年的遶境,下面這段話就是我在路途上聽到的:

「媽祖要到了嗎?還有多久才會到?」




當我步行至新港時,陣頭前方時有一位七十幾歲的老婦人略帶焦急地詢問我。

暮春下午有一陣一陣的微風吹過,我看著老婦人:白髮梳到頭額後邊,雙唇緊抿,雙手合十,偶而口中念念有詞,倒是額頭和眼睛,永遠呈現三十度角的上揚。這個畫面,為臺灣幾百年來傳承的三月瘋媽祖,作了宗教的、身體的、以及美學的最好詮釋。

本文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歡迎轉載與引用。

轉載、引用本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
劉正元 三十度的仰角 (引自芭樂人類學 https://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1950 )

回應

* 請注意:留言者名字由發表者自取。

1

正元,
昨天署名是媽祖,我納悶很久,心想真是特殊的筆名。
很感人阿。替台灣文化做了一個簡短又有感情的描述,我現在知道為甚麼每年我們同學都有人去參與了。看來我們現在的都會生活真是沒感情、沒信仰、沒有美感,甚至連身體感也所剩無幾了(有些人連家事也不做,腿也不是拿來走路的,是拿來踩油門的)。你們家家風是數十年如一日嘍。上次到高雄領略到你的熱情好客,但是基於保護人身安全,我們都不敢借宿貴舍,免得有人的小孩要去當你家媳婦,哈哈。

2

我很喜歡這篇文章。
我想分享的是我在進香過程中遇到的等待媽祖的阿桑,所求的通常都是為了家人跟子孫,那種不求己身只願一家平安的意念,很令人感動。另外,阿公阿嬤帶著孫子膜拜的傳承畫面也很美麗,。
ps:明年還要再來進香喔!

3

心誠則靈的 善良
寄浮命於上天的 寄託 ......
成事於人的 勇敢 !!

發表新回應

這個欄位的內容會保密,不會公開顯示。

basic comment

  • 自動斷行和分段。
  • 網頁和電子郵件地址自動轉換為連結。
CAPTCHA
回答以下問題幫我們減少機器人的擾亂....
11 + 3 =
計算出這道簡單的算術題並鍵入答案。例如、1+3,就輸入 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