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世界人類學日

我最喜愛的五篇人類學文章

2021-02-18 回應 5
作者:
我相信台灣很少人知道,或覺得有必要知道,今天是「世界人類學日」,但在連雙十一節也變成「社會事實」的今日,多讓一個被刻意創造出來的節日來試圖影響你又何妨呢?只要不要誤會這是潮牌Anthropologie的促銷活動就好。
 

 

 
「世界人類學日」的由來是這樣的:美國人類學學會希望能找一個在學期中但又不會與其他重要節慶活動衝突的日子來慶祝人類學,想來想去,終於決定了每年二月的第三個禮拜四(請記住口訣:二三四)這個微不足道的一天好讓相關課程或社團能推廣人類學,第一個人類學日就這樣在2015年的二月十九日進入節慶宇宙中。我們的友站Savage Minds對此有詳盡的介紹,並且包括了「219」為何是一個很人類學的神秘數字的討論。隔年,如同許多的美國事物像「美式民主」或美國職棒總冠軍賽「世界大賽」,人類學日被認為不應只屬於美國人,而是全世界,「世界人類學日」於焉誕生。
 
在台灣,二三四這天通常是學界人類學家過完年放完寒假獨自一人難得清閒在辦公室中寫東西或修改課程大綱準備開學的時刻,因此無法像北美那樣能夠跟校園中的一群人類一同歡慶。然而沒有學生要顧、課堂要趕、會議要去、田野要跑的此時,倒是能停下來回首檢視自己怎麼來到這個地方。除了Leakey家族外,沒有人是天生的人類學家,我們都是在年長的求學求知過程中受到某種意外的啟發,誤入歧途進入這個通常在大學前很難有機會系統性瞭解的迷人領域。對我而言,大學就讀人類學系並沒有讓我立刻喜歡上人類學,我甚至大學四年中沒有好好讀完一本民族誌。回想起來,是課堂上授課老師安排的一篇篇幾乎總是囫圇吞棗讀完的文章中,有幾篇觸動了心弦,讓我彷彿更進一步地理解了一些原本模糊幽微的概念,甚至能使我發出會心一笑。這些單篇文章帶來的感受累積起來,把我推向了人類學的道路。在這裡我就選出五篇這樣的人類學文章,它們並非曠世鉅作或對人類學理論有深刻的貢獻,而是對我身為一位人類學家的養成有重要的意義,且從現在來看,仍值得一讀,不論你在人類學道路的哪一個階段或方向。
 

 

 
一、 Clifford Geertz 1983〈中樞、帝王與領袖魅力:對於權力象徵的反思〉(Centers, Kings, and Charisma: Reflections on the Symbolics of Power)
 
我不相信有人的top 5人類學文章中不會出現Geertz的作品。〈鬥雞〉、〈深描〉、〈土著觀點〉、〈反反文化相對主義〉〈儀式和社會變遷〉、〈巴剎經濟〉… 他的經典實在太多了,且裡面充滿著人類學文章少見的雋永慧黠詞句與幽默。其高明的文字遊戲往往不是一開始就能掌握的,但日後每次的重讀,都會有新的體悟。以〈鬥雞〉為例,從一開始「突襲」這個標題就定調了這不是一篇單調的學術文章,然後對自己處於「像一陣風一樣」被當地人忽視的狀態的自嘲、鬥雞像一首詩一樣「不會造成任何事情發生」的巧妙比喻、「一則說給自己聽、關於自己的故事」如此一針見血的定位 … 等等,我選的好像不是〈鬥雞〉啊。雖然知名度比不上其面提到的文章,〈中樞、帝王與領袖魅力〉也是Geertz的名作之一,時常在導論課上「政治」主題的週次被安排閱讀,而我也是在這個情境接觸到這篇文章。文章比較了英國伊麗莎白一世的加冕典禮、爪哇華麗的宇宙政體、摩洛哥不斷處於移動中的朝廷,很快地打開我理解「政治權力」為何的眼界。再回頭看當時台灣政壇人物的行動,陳水扁的變裝秀、馬英九的慢跑,通通變成能「解讀」的文本。期中考時,一題帶回家寫的申論題題目是選出一位你認為具有「領袖魅力」的人物並加以分析,我毫不猶豫地選了自己喜愛、幾年前被槍殺的饒舌歌手2Pac,從生命故事、歌詞、專輯封面等符號意象談論其「不死」形象的塑造。我的非典型回答最後被本身即有女王氣場魅力的授課老師林瑋嬪欽點至課堂台前朗誦分享,也將我修習人類學的信心帶至顛峰。謝謝你,Geertz!謝謝妳,瑋嬪老師!
 
二、 Marshall Sahlins 1999〈什麼是人類學的啟蒙?幾個二十世紀的啟示〉(What is Anthropological Enlightenment? Some Lesson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如同Geertz,Marshall Sahlins的經典文章之多,隨意列舉就能超過一隻手:〈美拉尼西亞和玻里尼西亞的政治類型〉、〈分合世系群〉、〈原初富足社會〉、〈向憂鬱的修辭道別〉、〈他者的時間、他者的習俗〉、〈我所知道關於文化的二三事〉、〈外來君王〉、〈資本主義的多重宇宙觀〉、〈甜蜜的悲傷〉、〈親屬是什麼〉… 這些文章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其中的材料大多並非來自Sahlins親身的田野工作,而是其上天下地縱橫古今的旁徵博引。他對民族誌案例、歷史檔案的信手拈來,並且將之天衣無縫地串連起來的能力,每次閱讀其作品都像是在參與一場繽紛燦爛的知識魔術秀,看魔術師不斷從帽子中變出戲法。但這倒不是我喜歡〈什麼是人類學的啟蒙?〉的原因。這篇文章是我在大學越級打怪修林開世老師第一次開設的「人類學的社會科學基礎」時讀到的。我們常因對深入啟蒙時代、反思社會為何的讀本理解狀況不佳而害得老師不斷雙肘放在桌上低頭抓髮(後來知道這是其理清思路的方式而非單純氣餒),但此文卻帶來少數「讀懂」的時刻,因此倍感珍貴,其在世紀之交為文的深意也啟發了我之後的人類學關懷。以下容我引用從D槽翻出、將近二十年前的讀書筆記:
 
西方人將自然世界、宇宙從宗教中解放出來,又將人從自然世界中解放出來,再從人中發現了非西方人的存在。現在,將非西方人從西方的人觀中解放出來的工作,則要靠非西方人自己完成,這是一個人類一步一步發現、認知、理解、馴化他者的過程。然而我們印象中的啟蒙運動往往只停留在西方人發現了非西方人這個階段,卻忽略了非西方人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對待西方人。Sahlins文章最末的一段很有意思,他引了Paul Hountondji的一段話:文化不是一個遺產(heritage),而是一個生存計畫(project)。接著他又引了Abdou Toure的另一段話:大家都忘了文化只是一種生活哲學,是一種對外界的衝擊永不止息的回應。藉由不斷的求知,一個文化可以以自己的方式生存下去,而啟蒙精神也會不斷延續。
 
Sahlins到現在仍不斷在書寫創作,他在最近一次演講中坦承其秘訣是:「長壽」,想到其高徒David Graeber去年的驟然去世,令人不勝唏噓。
 
三、 Renato Rosaldo 1984〈悲痛與獵首者的憤怒:論情緒的文化力量〉(Grief and a Headhunter’s Rage: On the Cultural Force of Emotions)
 
《傷心人類學》的作者Ruth Behar曾說過,當她在讀Rosaldo這篇文章時不自覺地摒住呼吸一頁一頁翻下去,深受震撼,原因不只是因為他將個人的創傷經驗和悲痛情緒赤裸地流露,更是他將這樣的情緒提升到人類學認識論的層次,使人類學家與其研究的「他者」之間的鴻溝有了能流通的可能。我也有類似的閱讀經驗。這篇文章應該是在童元昭老師「人類學史」中「後現代」那週所讀,在一片「片段真實」、「換位知識」的拆解聲中,Rosaldo此文雖然也是從類似的立場出發,但卻「真實」許多,讀完的感覺不只是「讀懂」而已,而是動容。文章的結構是我最喜愛的安排手法:以一則田野故事開場,帶出一個看似簡單實則深刻的問題,最後一步一步從別的田野材料和理論取徑來回答。他遇到的問題是這樣的:以往有獵首習俗的菲律賓Ilongot長者告訴他,獵首的原因很直白:「來自悲痛的憤怒」,但當時受到結構、交換理論訓練的他卻不相信單純情緒的力量能夠驅動一套複雜的儀式行動,直到其同樣優秀的人類學家妻子Michelle在田野中墜崖身亡後,他才徹底同理明瞭。相信許多修習人類學理論的學生接觸到「後現代挑戰」思潮時,會有「那我到底讀人類學做什麼?」的崩潰感,即使「書寫文化」那套從修辭下手的解決方式也無法令人滿意,而不斷自我位置的揭露也容易流於自戀式的陳述。「獵首」這篇文章成功地昭示人類學能夠大步走下去,至少當時的我有受到如此的鼓舞。
 
四、 Lila Abu-Lughod 2002〈穆斯林女性真的需要被拯救嗎?人類學對文化相對主義和他者的反思〉(Do Muslim Women Really Need Saving? Anthropological Reflections on Cultural Relativism and Its Others)
 
至今,Abu-Lughod這篇文章仍是我用來回答人類學「文化相對主義兩難」的利器。沒有錯,Geertz的〈反反文化相對主義〉固然是經典,但寫在九一一事件之後美國「反恐戰爭」啟動之際的〈穆斯林女性真的需要被拯救嗎〉有著女性主義更犀利的批判,在身處當代臺灣的多元社會情境中讀起來更是擲地有聲。專注於穆斯林女性的頭巾罩袍如何在反恐戰爭論述中被視為需要被解放的野蠻落後傳統,Abu-Lughod以清晰的立論一方面解釋了頭巾罩袍在此論述中被單一化的多元性,以及可能彰顯出來的現代性,另一方面點出所謂「他者文化」其實早已深受歷史上的區域交流、殖民帝國主義侵略、以及更廣大沒有清楚面目的結構暴力的影響,而看似良善的「拯救」行動,其實往往重複了西方對非西方征服教化的慾望。並不是塔利班神學士政權不能被批評、穆斯林世界不能討論人權,而是這些批評討論背後隱含了傲慢的文化霸權,且忽視了另一邊文化自發改變的力量,例如阿富汗早在1977年即有阿富汗婦女革命協會(RAWA)的成立,從當地穆斯林婦女的立場推動改革。簡單來說,穆斯林女性可以被「拯救」,但絕對不是從單一且往往來自西方的人權語彙下手。許多民族誌案例告訴我們她們並非同質、面對同樣問題的群體,而能夠用以多元、有創意的方式回應她們的處境。這篇文章之後發展成於2013年出版的《穆斯林女性需要被拯救嗎?》專書,若對人類學文化相對主義和道德相對主義的爭辯有興趣,這是必讀的經典。
 
五、Laura Bohannan 1966〈叢林中的莎士比亞〉(Shakespeare in the Bush)
 
有別於上面幾篇學術性質仍重的文章,〈叢林中的莎士比亞〉是篇可愛精巧的大眾小品,與Richard Borshay Lee 1969年〈在喀拉哈里吃聖誕〉一文並列最常在通識性人類學導論課上安排閱讀的入門讀物。若當時有類似「芭樂文」的想法,成品大概就像這樣子。Bohannan分享了一個很吸引人的田野故事:如果跟西非的Tiv人講哈姆雷特的故事,他們會如何理解?果然,他們質疑其中許多情節如王位繼承、系譜、婚姻、甚至鬼魂,而在下意識辯解的過程中,Bohannan逐漸明白這些針對劇情的討論觸及當地對巫術和親屬的看法,且甚至反倒能解釋哈姆雷特劇中沒有闡述的盲點。故事的高潮在於Tiv長者本著地方知識告訴她「不用講下去了,我來預測故事的走向和結局。」在成功點破後,他得意地宣布「妳應該多說一些妳家鄉的故事,我們會教導妳其中真正的含意為何。」我喜歡這篇文章的原因在於它以輕鬆的對話展現人類學家研究者位置調換的處境,而在我真正進行田野調查後,也親身體會當地人對研究者同樣感興趣、也想聽故事、也樂意吸收新知並加以評論。
 
補充(2/19):
 
這篇芭樂文發佈的當晚,幾位芭樂寫手們開了一間clubhouse與世界各地對人類學有著同樣興趣與苦惱的朋友們交流,以下為在過程中提到的文本讀物:

文章:
浩鷗法 2019[1994]〈我們的群島之洋〉
Sherry Ortner 1984 “Theory in Anthropology since the Sixties”
Igor Kopytoff 1986 “The Cultural Biography of Things: Commoditization as Process”
Lila Abu-Lughod 1990 “Shifting Politics in Bedouin Love Poetry”
James Ferguson 1985 “The bovine mystique: power, property and livestock in rural Lesotho”
Emily Martin 1996 “Egg and Wperm: A Scientific Fairy Tale”
Laura Bear 2013 “This Body is Our Body: Viswakarma Puja, the Social Debts of Kinship, and Theologies of Materiality in a Neo-liberal Shipyard”
林開世2016〈什麼是[人類學的田野工作]?知識情境與倫理立場的反省〉
郭佩宜2019[2006]〈 [我不是白人]:一個人類學家的難題〉
呂欣怡2019〈多重倫理交織下的能源困局:穿梭於綠電叢林的田野經驗〉

芭樂文:
芭樂貓〈耶誕芭樂頌:Z縣的聖誕節〉
林浩立〈庫克船長、食人族、金凳、美軍人類學家:「文化」能夠解釋跨文化衝突嗎?〉
林老師〈黑臉文〉
陳如珍〈「我不是你的家人」香港菲律賓籍家務傭工吃飯的學問〉

專書:
David Valentine 2007 Imagining Transgender: An Ethnography of a Category
Lila Abu-Lughod 2008 Dramas of Nationhood: The Politics of Television in Egypt
Michelle Rosaldo 1980 Knolwedge and Passion
Saba Mahmood 2015 Religious Difference in a Secular Age: A Minority Report
Margery Wolf 1972 Women and the Family in Rural Taiwan
Eliza Lee 2011 Gender and Change in Hong Kong
Michael Taussig 2010 What Color is the Sacred?
焦大衛2012《神‧ 鬼‧ 祖先:一個台灣鄉村的民間信仰》
麥高登2013《世界中心的貧民窟:香港重慶大廈》
奇邁可2015《成為黃種人:一部東亞人由白變黃的歷史》

本文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歡迎轉載與引用。

轉載、引用本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
林浩立 世界人類學日:我最喜愛的五篇人類學文章 (引自芭樂人類學 https://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6858 )

回應

* 請注意:留言者名字由發表者自取。

1

為什麼沒有經常代表台灣向大陸內地發聲的劉紹華的作品? 黃應貴的呢?考古學的也沒有... 來來去去一堆英美的,種族自卑嗎?

2

樓上你可以自己寫一篇你的top5啊,寫完記得投稿就是了

3

二樓的那位 你也不是不知道這芭樂只讓特定圈子的博士投稿而已。

4

內你媽的 , 那是中國。
讓自己有用點,念好書再來投稿

5

林老師的top5又不是你的top5…

發表新回應

這個欄位的內容會保密,不會公開顯示。

basic comment

  • 自動斷行和分段。
  • 網頁和電子郵件地址自動轉換為連結。
CAPTCHA
回答以下問題幫我們減少機器人的擾亂....
1 + 5 =
計算出這道簡單的算術題並鍵入答案。例如、1+3,就輸入 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