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林老師
過氣饒舌歌手,假文青,真賣銀。
2024-04-15 林老師
嘻哈 饒舌音樂 書介

《子彈歌謠》推薦序:寫實與虛構、犯罪與藝術之間的鑽頭世界

《子彈歌謠》是都市社會學家史都華(Forrest Stuart)花了五年時間在惡名昭彰的芝加哥南區做田野的成果,他研究新型態幫派青少年如何透過「鑽頭饒舌」(drill)獲取名聲和網絡流量,但卻掉進了自己拼命建立起來的「暴力人設」陷阱之中,難以脫身。這些芝加哥幫派份子/饒舌歌手的處境反映了涉及犯罪事蹟的歌詞是否能作為犯罪證據的刑事法律議題,以及雖然掌握數位資源卻必須承擔更嚴重使用後果的「數位弱勢」現象。
2024-04-08 林老師
嘻哈 饒舌音樂 民族誌

不只是田野夥伴,更是知識夥伴:一本嘻哈民族誌的知識工作

民族音樂學研究者沈梅(Meredith Schweig)所寫的《叛逆之韻》是一本關於臺灣饒舌音樂的民族誌,最近剛在臺灣翻譯出版,譯者之一就是書中的報導人林老師。林老師以譯者、報導人和研究者的多重身分回顧這樣的錯綜關係,並指出書中的核心論點對當今臺灣饒舌社群而言依然重要。
2023-09-25 林浩立
民族誌影展 紀錄片 聲音 音樂

2023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專題介紹:音樂、媒介、和不會消逝的聲音

透過精湛的身體技藝、樂器演奏等媒介展演出來的音樂作品,如何能讓一個抽象的民族精神、一種消逝的生活方式、一系列歡愉的鄉野記憶能成真?就算實體媒介消失了、就算音樂作品無法被一個個音符精確傳承下去,聲音永遠都在,且總是有辦法藉著新的技術、路徑和地方召喚回來,即使是以拼湊、混音和模擬的手法,只要足以「活化」媒介,就能帶來這樣的可能性。
2023-04-11 林浩立
書評 海洋 知識 原住民

終於,我們也有了一本海洋民族誌:評蔡政良《第五道浪之後》

那為什麼斐濟人不在意這件事?他們的身體不一樣嗎?「傳統生態知識」在此又是什麼?這些問題須要的是一部由身體游出、在社會文化中迴盪的「海洋民族誌」來回答(我的博士論文研究沒有做到,因為後來我跑去山上研究芋頭了),而蔡政良的新書《第五道浪之後:阿美族水下獵人的海洋知識與傳統海域的保育與管理》提供了一個漂亮的典範。
2023-01-23 林老師
嘻哈 原住民

從「阿帕契」到「1.35倍」:饒舌美學與族群意識的碰撞與共存

如今饒舌已從一個底層的口語技藝成為高度成功的全球商業事業,其表現的情境也從非裔美國人社群內部轉移到高度流傳的串流平台和萬人矚目的舞台。因此,原本的符號使用美學現在必須面對更嚴肅的當代身份政治,以及更複雜的在地文化價值。
2023-01-06 林老師
音樂 流行文化

60年代的阿哥哥風潮,台灣流行音樂史上被忽略的一章

60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阿哥哥風潮是在一種被默許又監控、實驗但又有幾分經驗、想要解放但又不能縱欲的曖昧情境下進行的,而反映出來的就是一種平直、收斂的節奏感。往後,這將會深刻影響台灣流行音樂發展的走向,也讓我們在70/80年代的迪斯可、90年代的嘻哈有著不同的面貌。
2022-08-22 林老師
流行音樂 流行文化 舞蹈

走進Kiss舞廳與台灣80年代迪斯可風潮的人類學家

臺灣在70、80年代有沒有自己的迪斯可作品?畢竟,嘻哈在音樂形式上與迪斯可、放克、靈魂有著緊密的親源關係,而說不定臺灣的嘻哈音樂也有一個尚未被仔細探究的前身:我們過去有沒有可以比擬摩城(Motown)的黑樂聲響?我們有沒有自己的迪斯可年代?不過在思索這些問題的當下,我們渾然不知一個最重要的線索:臺灣1986年底開始營運的第一間「合法」舞廳,中泰賓館的Kiss Super Disco夜總會,因為SARS疫情衝擊和舞廳型態改變而在同一年收掉了。
2022-04-11 林浩立
烏克蘭 醫療人類學 公共衛生

戰爭的框架:烏克蘭戰爭中「毒癮」的主權隱喻

巴特勒的《戰爭的框架》這樣說到:「他們要求國家保護他們,但使其必須尋求保護的,正是這個國家。讓民族國家保護而免受暴力侵犯,就如同暴露於民族國家所掌控的暴力之下。因此,奢望民族國家保護他們免於暴力,正是交換了兩種潛在的暴力。」烏克蘭的鴉片類藥物成癮者在戰爭開始前已處於這樣的困境中,在戰爭中更是如此,這是隱蔽於各種戰爭傷亡流離數據之下最深沈無奈的悲歌。
2022-02-17 林浩立
人類學史 田野

田野中的名字

人類學家進入田野時,隨著各種關係的建立,往往能獲得新的身份,而立即伴隨這個身份而來的會是一個新的名字,不論是基於擬親關係而來的稱謂、能融入社會文化體系中的語彙、或只是田野情境中的親暱日常綽號。有時候甚至是相反的狀況,在一次重大事件之後被賦予了新的名號,從而破冰產生新的關係。我們或許能控制這個名字(請叫我某某某),但大部分時間這是當地人給我們貼的標籤、試圖理解我們是誰、來做什麼的方式。無論如何,人類學家田野中的名字都有自己的生命,以及相伴的情感、責任與故事。
2021-11-09 林浩立
南島 博物館 主權

南島的主權慾望,泛‧南‧島的拆解技術:高美館《泛‧南‧島藝術祭》展評

從地理大發現時期開始西方各國展開了在太平洋的競逐,現今在南島語系分布的範圍中又有了對起源地詮釋的爭奪,這些行動反映了主權的慾望總是潛伏在地理、血緣、語言等框架中伺機而動。但這並非無法撼動的力量,藝術創作與展覽具有拆解這套結構的技術,並且能重新牽連出不受霸權管束的多重關係。
2021-10-19 林老師
太平洋 印尼 嘻哈

嘻哈美拉尼西亞:印尼巴布亞的地緣政治與音樂想像

結合「美拉尼西亞」、「巴布亞」、「嘻哈」這幾個線索,本文要探索的是當代嘻哈音樂文化在印尼如何跨越邊界、聯繫上美拉尼西亞認同、產生新的地理想像。但在進行這樣的討論前,我們必須先瞭解這裡地緣政治的複雜性,也就是Jecko的故鄉「西巴布亞」依舊熾熱的獨立運動,以及印尼憑藉著美拉尼西亞的連結打入太平洋島國社群的企圖。
2021-09-08 林浩立
民族誌影片

[2021民族誌影展]尋找當代的聲音

排灣吉他演奏家保卜‧巴督路有一次跟我說,他一直在尋找排灣族的聲音是什麼,我問是鼻笛嗎?不是,他說他要找的不是傳統的聲音。然而在2021民族誌影展「音樂:傳承與創新」單元中,從納瓦荷樂團「我不從眾」重金屬式嘶吼的「侵略性」、壯族山歌在微信通訊中「難以識別」的歌詞、到排灣族歌手包曉娟返鄉後嗓音中的「沙啞」,這些說不定就是保卜在尋找的聲音。
2021-08-02 林浩立
運動 體育 性別 奧運

性別戰爭:奧運競技場上有男女對抗的運動嗎

有沒有奧運的比賽類別是可以看到真正不分性別、男女彼此的正面對決呢?答案是有的,那就是馬術。馬術是目前奧運唯一不分性別的開放賽事,但在過往還有三項運動也是如此:槌球(1900)、帆船(1900-2008)、和射擊(1968-1992)。本文將試著從更多面向討論這些有著男女對抗歷史的運動中複雜的性別關係。
2021-03-29 林浩立
民族誌 垃圾 田野

找出「街頭隱形人」:人類學家為何要關心垃圾和清潔隊?

「垃圾」可以說是看似穩定運作的體系的破口,而且必須透過文化上的認知行動安放其位置、形成新的連結,或由社會上的制度加以填補排除、甚至增值再利用,然而其物質上頑固雜亂的本質又使之無法輕易地被安穩處理。正是「垃圾」這種能在混亂現象中看到背後秩序,以及在井井有條的管理下看到其中衝突的特性,近幾年來出版了多本針對此一主題的民族誌,包括這本《街頭隱形人》。
2021-02-18 林浩立
人類學家養成

世界人類學日:我最喜愛的五篇人類學文章

在這裡我選出五篇我喜愛的人類學文章,它們並非曠世鉅作或對人類學理論有深刻的貢獻,而是對我身為一位人類學家的養成有重要的意義,且從現在來看,仍值得一讀,不論你在人類學道路的哪一個階段或方向。
2021-01-04 林浩立
原住民 漫畫 再現

從歷史寫實到政治批判:淺談台灣原住民主題漫畫

台灣原住民漫畫「歷史寫實主義」的色彩相當鮮明,重視創作過程中資料蒐集的環節,並強調所描繪群體的文化「原真性」。然而原住民漫畫也有相當豐沛的批判能量,能夠從畫冊中的另類現實擾動殖民體制帶來的刻板形象,並重新想像其文化主權和身分認同。其實不論是歷史寫實主義還是政治批判的風格,都無法輕易框限漫畫豐富多元的例子,因為漫畫的精神不就是不斷想像、超越和挑戰。
2020-09-01 林老師
全球化 展演 種族

黑臉文

最近威斯康辛州非裔美國人Jacob Blake在與警方發生衝突後,返回車上的瞬間被射擊七槍的事件,讓從五月以來抗議George Floyd因警方壓制致死的「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以下簡稱BLM)運動火焰又再度燃起。獲得全球響應的BLM在亞洲也有聲援的行動,但因不同的地緣政治和族群歷史背景,力道強烈不起來。特別是在台灣,雖然也有自身的種族主義問題要處理,但「黑」(Blackness)往往不被認為是該檢視反思的範疇。
2020-07-13 林老師
嘻哈 博物館 文化資產

一座嘻哈博物館的可能性

如果你是嘻哈文化與歷史的愛好者,2023是一定要註記下來的一年。在這年嘻哈將慶祝其50週年的誕生,而更重要的是,全世界第一間嘻哈博物館也將在哈林河畔紐約布朗克斯區的所在地正式開幕。然而,當「來自街頭」的嘻哈文化走進博物館殿堂成為展示品時,能夠如何處理?在本文中我將先從嘻哈起源敘事談起,再分析一場Universal Hip Hop Museum的展覽策略,並以一個名為Hush Hip Hop Tours的城市導覽活動為例,探索嘻哈作為文化資產的新的可能性。
2020-04-20 林浩立
戰爭 倫理

戰爭與人類學知識:談越戰中的人類學家身影

剛開學的一個週五晚上,我服務系所的退休美國老教授約吃飯談事情,酒酣耳熱之際,我突然脫口一問:「這也許聽起來是個天外飛來一筆的問題‧‧‧越戰的時候,你在哪裡?」愣了一下,認可這確實是天外飛來的一筆,他表示自己當時在大學唸書,沒有被徵召,但認識很多參戰的朋友,其中不少就這樣死在異鄉。如同當時許許多多的年輕人,他非常痛恨這場戰爭,也參加了反戰遊行。
2020-01-27 林浩立
科幻 選舉

科幻小說家勒瑰恩的政治預言

在最近上映的傳記紀錄片《娥蘇拉的世界》(The Worlds of Ursula)一開頭科幻小說家勒瑰恩這樣說道:「科幻小說能訓練人們感知到有另一套做事情的方式、另一種生命存在的樣貌。我們的文明不是唯一的,也不總是美好,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照這樣的方式進行。」但願我們不要輕易滿足於當下,並且在任何情況,都能持續擁有這樣的想像力。
2019-11-11 林浩立
電影 資本主義

「閃亮的金屬外殼」:蝙蝠俠、小丑和科層體制中的「英雄」

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說,基督新教「強調固定職業的禁欲意義為近代的專業化勞動提供了道德依據,」也使得西歐的資本主義能夠穩健發展。然而,當資本主義巨輪滾動成龐大的近代經濟秩序後,原本關乎信仰的禁欲主義和職業精神,逐漸變為重視分工、效率與產能的科層組織,裡頭充滿著「沒有靈性的專家」,困在機械化的「鐵籠」之中。但這種「鐵籠」的意象是正確的嗎?
2019-09-30 林浩立
民族誌影片 原住民

[2019民族誌影展] 焦點導演+開幕片《梅拉塔:母親的解殖電影》

Mita在受訪時表示:「當你有小孩時,你就等於投資了未來。所以你會再次挺身對抗不公不義。」她對孩子的愛,讓他們在顛簸的童年中仍支持著母親,甚至日後拍攝紀錄片來紀念她。她對孩子的愛,讓她能勇敢地挑戰毛利人在紐西蘭社會中諸多未被深刻討論的問題。她對孩子的愛,讓她成為世界各地的原住民影像工作者的母親角色,不斷啟發他們。切‧格瓦拉說過:「真正的革命是由深刻的愛意所引導的。」而這種愛,時常是來自母親。
2019-05-27 林浩立
大洋洲 馬林諾斯基

一個書名惹的禍:重返《野蠻人的性生活》

上禮拜看到風傳媒一篇歸類為「兩性新知」的文章,標題則是典型的腥羶農場風格:〈揭秘大洋洲「輪姦之島」!女生想上誰就上誰,男生被榨乾還要付錢‧‧‧如果不從會有這可怕後果〉。其實不用點進去看,就可以知道這個位於大洋洲的島嶼就是因人類學家馬林諾斯基關於庫拉圈交易研究而聲名大噪的初布蘭群島(Trobriand Islands)。
2018-12-31 林浩立
太平洋 歷史 電影

太平洋未來主義:翻動歷史洪流的《追尋金星[感染]》

毛利藝術家Lisa Reihana的作品《追尋金星[感染]》是在重新思索太平洋的過去。這個「過去」早已不再只屬於島民,而是長久以來西方藝術再現、歷史記憶、殖民統治的一環。唯有透過未來主義式的超現實手法,才能將這個結構徹底翻動,讓島民的聲音身影從細縫角落中浮現。
2018-10-15 林浩立
田野工作

是田野險惡,還是人心:談人類學研究生Henrietta Schmerler(1908-1931)的死亡與污名

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研究生Henrietta Schmerler於1931年六月底進入白山印第安人保留區做了將近四個禮拜的研究後,於七月底被發現陳屍於山溝中,遺體上有明顯他殺與性侵的跡象。十一月,一位當地阿帕契青年Golney Seymour認罪,之後在法院被裁定一級謀殺罪成立,處以無期徒刑。然而這個鐵證如山的案件,為什麼還會需要Schmerler的後人花將近三十年的時間蒐集檔案資料,為她洗刷污名?
2018-08-13 林浩立
書評 多物種 環境

漫遊在末日松茸森林中的三種方式

我相信不同學科背景的人讀《末日松茸》,都可以找出與眾不同的「走法」。在這裡我想分享自己三進三出松茸森林後所摸索出的三種獨特的漫遊方式,我不會對《末日松茸》中安清精闢的全球化、商品鍊、多物種理論有太多的分析。我在此提供的是歷程,而非藍圖。我更希望隨著《末日松茸》中文版的發行,更多讀者能走出自己的路徑。
2018-07-17 林浩立
書評 田野 田野反思

我好像在哪裡看過這齣:人類學家評《全員在逃》

今年五月剛由衛城出版的《全員在逃:一部關於美國黑人城市逃亡生活的民族誌》在台灣宣傳的策略非常明確:儘管有著非常高的評價,這本書同時也極具爭議性。而美國知名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的《薩摩亞人的成年》所掀起的爭辯,其實也很相似。兩本民族誌都是系出名門的年輕學者的初試啼聲之作、其資料都來自二十出頭的年紀時所開啟的田野工作。兩本書都奠定了作者在學科內的地位,也都有為大眾書寫的企圖,而之後面臨的批評也都牽涉到報導人敘事的真實性與對異民族文化描寫的公正性的問題
2018-01-22 林浩立
遊戲 人類學

Global Futures:人類學家設計的說故事桌遊

在這充滿手機抓寶、連線電競、虛擬實境的數位遊戲時代中,需要兩個以上的血肉之軀圍著一張桌子觸摸著紙牌、紙板等低科技物件的「桌遊」為何銷售量會持續攀升,一直是市場分析的一個很有意思的案例。近年來人類學課堂上的授課老師也發現,桌遊是一個能讓學生立即體驗並理解複雜社會現象的有用教學工具。
2017-11-27 林浩立
大洋洲 原住民 電影

談《雷神索爾3 諸神黃昏》的那位毛利導演與隱藏的大洋洲文化元素

《雷神索爾3 諸神黃昏》的導演Taika Waititi是何方神聖,會讓漫威工作室願意把這樣重要的商業片交付給他?特別是他之前的作品都是獨立色彩濃厚、以紐西蘭當地邊緣小人物為主題的低成本作品。身為一個研究大洋洲社會文化的學者,我在這裡想聊的是Waititi紐西蘭毛利人原住民的身份,以及他如何在一部以北歐神話和英雄漫畫為主題的片子中,獨具匠心地埋下帶有大洋洲文化意涵的線索,並且以開闊、有創意的視野來看待自己的文化。
2017-09-25 林浩立
民族誌影片 宗教 儀式

[2017民族誌影展]乩童‧薩滿‧祭師‧風水師:多重世(視)界的中介者

一個來自基督教家庭、卻半路加入部落中逐漸凋零的女祭師團的阿美族學者;一名擁有自己的工作家庭,但本著一顆幫助他人之心,繼承父業成為乩童的男子;一位滿腹土地人生哲學的福建客家風水師;一場在剛果搞錯死者身份的荒謬喪禮;一群在社會中依然扮演重要角色的尼泊爾塔芒族祭師;一尊高舉骨盆、騎在貘上,從委內瑞拉傳到西班牙巴塞隆納的女神像,構成了第九屆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中〈超越人類:靈的視界〉這個主題。
2017-07-10 林浩立
檔案 大洋洲

檔案也可以田野嗎?談檔案館裡的人類學家

為什麼學界會有「檔案田野」(archival fieldwork)這樣看似相互矛盾的說法?會如此稱呼的原因大概是因為人類學家帶進檔案館的問題,往往是由田野而來,也就是說檔案館與田野基本上是一個連續體。另外方面,檔案跟田野一樣,不是只有目錄和文件,而終究還是由人所構成。因此在檔案館中,研究者也需要跟館員打交道、跟一同出入檔案館的訪客建立關係、也會有情緒、也會有盲點。
2017-05-14 林浩立
人類學家 母親

母親節快樂!人類學家媽媽們

在博士論文致謝詞中,我把論文獻給在研究與寫作過程中扮演舉足輕重角色的四位母親:田野地的斐濟媽媽、我自己的老木、岳母、以及和我一起合力照顧小孩的老婆。若是沒有她們在不同階段的幫助,這本論文一定不可能順利生產出來。多年前,一位自己身為人母的人類學家則是把論文獻給自己的小孩。在短短一句話內,對孩子的虧欠、欣慰、驕傲等複雜心情塞滿其中。
2017-04-21 林浩立
大洋洲

「毛利國王沒有用」?:談不為人知的大洋洲皇室

民進黨立委陳瑩今質詢時爆料,外交部亞太司副司長林恩真,去年在晚宴上竟當著紐西蘭外賓的面,直稱當地原住民毛利人國王「沒有用」,相當失禮。本文順著火熱的「毛利國王無用論」話題,來談毛利國王成立的歷史背景,以及大洋洲其他較不為人知的皇室的故事。
2017-03-20 林浩立
日本 動物

重返《血色海灣》:日本太地町有獵豚「文化」嗎?

剛於三月進入尾聲的日本太地町獵豚季,因為《血色海灣》這部動保紀錄片而成為大眾撻伐的對象,之後相關的報導與分析也多不勝數。本文著重在太地町獵豚「傳統」是否存在的論述上,討論若限制於狹隘的「狩獵文化」或「文化相對主義」的框架,將簡化牽連到的複雜歷史經濟生物等面向,對此議題的進展不會有太多幫助。
2017-02-06 林浩立
太平洋 電影

是尊重還是剝削?:「海洋奇緣」中太平洋文化的爭議與重生

迪士尼最新動畫作品「海洋奇緣」在上映之初遭遇許多關於文化智慧財產權以及缺乏文化敏感度的質疑。究竟這些批判是有其道理的,還是只是在雞蛋裡挑骨頭?「海洋奇緣」做錯了什麼事情?哪些對太平洋文化的詮釋又值得嘉許?本文從一位在斐濟做過田野的太平洋研究者的角度出發,來分析關於這部動畫種種的爭議,以及它如何能讓仍相當程度受到西方殖民、且傳統知識逐漸凋零的太平洋文化,在國際舞台上重生。
2016-12-05 林浩立
文化 戰爭

庫克船長、食人族、金凳、美軍人類學家:「文化」能夠解釋跨文化衝突嗎?

當不同的文化在接觸後產生了各種大小衝突,「文化」往往順理成章地成為解釋這些衝突的原因,例如對某種禁忌的違反、對習俗的不尊重、對事物看法的劇烈差距等等。然而,我們若過度依賴文化來解釋衝突,所涉及的對象往往變成表面言行舉止的差異,並且僵化了兩邊文化的內涵,使之成為只有一套原則在操作、按錯一個按鈕就引爆的機械系統,而忽略了文化內部的深度、彈性、包容力,或是外部不平等的權力關係等等。
2016-11-07 林老師

芭樂人類學7歲生日快樂!

芭樂人類學於2009年11月2日首次上架,也就是說現在已經滿7歲了。以後這個時節會由寫手創作發表各種形式的芭樂生日快樂歌(或舞)。
2016-10-10 林老師
文化政治

[人類學家@文化部] 當文化變成國力:以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嘻哈為例

文化為國家服務當然不是什麼新鮮事,臺灣長時間便是處於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旗幟下,藉此與對岸的文化大革命做壁壘分明的對抗。然而即使在今日尊重多元文化的氛圍中,這種想法其實依舊存在,只是用更隱晦的方式表現出來罷了,而文化部對「文化國力」的重視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文化在此成為一種可以用以測量一個國家進步程度的標竿。
2016-09-05 林浩立
體育 性別 族群

奧運金牌光芒下的斐濟橄欖球

剛奪下奧運橄欖球項目金牌的斐濟,除了是以小島國之姿擊敗前殖民母國英國外,隊員領獎時謙卑的模樣也征服了許多觀眾的心。然而,在媒體報導中他們竟被形容成一支「由獄卒、警察、農民、無業遊民組成的球隊」,忽視斐濟可是長久以來國際橄欖球場上的王者。本文在介紹這支「雜牌軍」真正的面貌之餘,也談在耀眼的奧運金牌光芒下被邊緣化的群體:女性球員和印度裔斐濟人。
2016-05-30 林老師

插花、誤聽與疊合:嘻哈音樂如何可以像現代文學一樣被閱讀?

嘻哈音樂與自莎士比亞、塞萬提斯以降的現代文學有什麼相通之處?莎士比亞充滿各式象徵譬喻的十四行詩固然與許多饒舌歌詞的創作美感暗合,但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或許提供了更重要的線索:一種多層次的文本「開放性」。這種開放性使得作品與作品間得以有對話互動的空間,而嘻哈音樂則將這種開放性能帶來的可能性展現地淋漓盡致。本文以「插花」、「誤聽」與「疊合」三種手法來討論嘻哈音樂如何可以像現代文學一樣被「閱讀」。
2016-05-21 林浩立
政治 人類學 總統

如果總統是人類學家II

若人類學者當上總統這個能力深受科層體制限制、出來亮相致詞的機會卻極多的職位,或許最大的建樹會是本著人類學全貌包容的訓練,扮演好連結不同階層、族群的「橋樑」角色,即便象徵意義大於實質功用。
2016-04-18 林浩立
田野工作 南美

田野是危險的工作嗎:談美國人類學家Buell Quain(1912-1939)的死亡之謎

在於斐濟的田野結束後,美國人類學之父Franz Boas門下的年輕弟子Buell Quain曾是30年代人類學界最耀眼的新星之一,卻在之後於巴西雨林的田野中自殺身亡。本文在追憶這位已被當代遺忘的學者的成就之外,並試圖拼湊出他自殺的原因。在宛如羅生門般的敘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如何逐步被田野的孤寂所吞噬。所以,讀完文章後,請多關心在出田野的朋友!
2016-01-18 林浩立

文化史、精神分析與社會語言學:再論FBI、媒體與金恩的婚外情醜聞

今天是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恩紀念日,這裡來談一個老八卦:金恩的婚外情醜聞,以及為何掌握這個情報、意圖摧毀金恩的FBI無法透過報社媒體散佈這則消息。有別於主流的「媒體自律說」,本文提出另外三個視角:文化史、精神分析與社會語言學來提供更多面向的解釋。
2015-11-25 林老師
人類學 音樂

10位與人類學相關的歌手或音樂家

台大人類學系的同學應該都知道有一位齊豫學姐,但除了她之外,還有哪些歌手或音樂家具有人類學的背景,或是其作品能與人類學扯上關係呢?吃片芭樂,看看這份清單吧。
2015-10-23 林老師
書評 情感

《生命中的鹽》,與被誤解的小確幸

最近出版的「結構主義大師李維史陀接班人艾希堤耶」的作品《生命中的鹽》為何英文翻譯會是The Sweetness of Life?甜蜜是什麼滋味?《生命中的鹽》中提到的日常小確幸錯了嗎?吃片芭樂來品嚐一下吧。
2015-10-12 林浩立
社會運動

流動、復振、變通:烏克麗麗與夏威夷原住民運動

嬌小宛如玩具吉他的烏克麗麗(ukulele),其實與夏威夷原住民被剝奪的主權與傳統,以及其後的文化復振運動息息相關,更是太平洋島民身份認同的重要象徵。然而這並不代表太平洋「擁有」烏克麗麗。事實上,烏克麗麗本身就是來自他方,而它精小的體型使之易於流動、與世界接觸的特性,也與太平洋的精神相合。如今這個曾被打冷宮、不直一哂的小樂器,又再次大受歡迎。或許這是原住民運動的另一出路:以流動、變通來復振身份與傳統。
2015-08-17 林浩立
台灣 印尼 歷史

論糾纏:西巴布亞脫離印尼的獨立運動,能給台灣歷史課綱什麼啟發?

西巴布亞(West Papua)現屬於印尼,但其人民自50年代起即不斷地在為獨立奮鬥。藉由一本關於其獨立運動的民族誌,我們可以看到西巴布亞與印尼並非簡單的二分。一個更適宜的理解方式是其運動中不同的份子與印尼政府、軍隊、跨國企業、國際政治組織之間有著錯綜糾纏的抗爭、合作關係。此糾纏會使運動深陷泥淖,但卻也充滿契機。同樣地,台灣歷史課綱也有機會呈現台灣歷史糾纏的一面:不同的行動者在這島嶼上進出、共生、互競。我們應避免將此糾纏梳理成任何單一的國族框架,切斷糾纏能帶給學生的啟發與可能性。
2015-07-13 林老師
民族誌

音樂與社會實踐系列(一):我唸《唸歌者》:評一本台灣饒舌樂的音樂民族誌

音樂與社會實踐系列要探討的是音樂如何從它諸多的形式框架中爬出,參與反映社會的各種大小議題。本系列首篇也是另一種「爬出」:一個田野報導人從一本關於台灣饒舌樂的音樂民族誌論文中爬出,與作者(哈佛民族音樂學博士)對話,並兼論台灣饒舌樂的發展。此題為《唸歌者》的論文,精彩地呈現台灣饒舌多元的樣貌,並指出看似輕浮瑣碎的饒舌歌詞,是台灣年輕人想像國族、理解社會變遷的日常政治手段。
2015-03-30 林老師
社會運動 伊斯蘭

饒舌、革命與伊斯蘭

每一場革命都有它專屬的原聲帶。美國60年代的民權運動有以Bob Dylan、Peter Seeger為首的空心吉他與口琴吟唱,同時期拉丁美洲的左翼運動有智利Violeta Parra一家人帶領的新民謠運動,英國70年代無所不反的青年反叛浪潮則有龐克音樂文化助焰,而當我們回想起318太陽花學運時,〈島嶼天光〉這首歌一定會不自覺在耳邊響起。但若提到2010年底攪動阿拉伯世界專制政權一池春水的「阿拉伯之春」,你大概不會知道饒舌音樂和一場場在北非、中東發動的草根民主運動,有著密切的關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