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共同完成的「潛水日誌」

身體感與海洋觀光

2021-09-20 回應 1
作者:

中秋連假首日綠島湧入3000遊客 富岡漁港人潮擠爆幾無社交距離 (自由時報 2021/9/18 標題)

我們師生以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的「海洋遊憩與文化探索」課程名義登入綠島,是九月初的事。經歷五天後,登出還沒夠兩星期,綠島就「如期」再次成為國旅新一輪爆發的目的地了。2020年暑假,我出入綠島數次,陪伴學生進行農村洄遊學習、專題研究,也遇上「小島也會塞『機』車」的現象,開始思考島嶼觀光的承載力問題。冬天再度到訪感謝學生的報導人,則首次遇上淡季的休養生息時刻;自五月起,COVID-19疫情影響下,綠島觀光產業一度停頓。八月的微解封,讓我得以前進綠島,訪視系上實習學生。在觀光客人數漸漸回復的小島上,USR課程的進行則帶給我們師生二十多人一場充滿身體感的旅程,並一探睡美人(綠島名勝)的暗黑秘境(詳見未來書寫)。

敝校的USR計畫以推動負責任觀光為主軸,與臺東縣的數個社區互相協力,設計深度觀光行程,並以此作為實作場域,師生探討永續發展的方向。過去,該計畫都以臺東縣的南迴、縱谷及東海岸三線為場域;抓住這個夏天的尾巴,我們選擇了綠島進行海洋觀光相關的密集課程。此課程為期十天,由三位老師採部份共時授課方式完成,培訓十五名學生完成水肺潛水基礎訓練,並學習田野調查及數位影片製作。另外,七位學生及一位部落成員以助教團身份加入課程,一邊協助訓練修課學生,一邊接受潛水教練的育成。

團隊潛水訓練(作者攝)

作為人類學背景的教師,我對潛水沒有經驗,數位製作亦非專長,當然就是負責田野調查技巧的訓練。在過去兩年,這種課程已進行三次,我已學會如果「備課」了。簡單而言,就是把理論、概念混進戶外活動中,讓學生親自體驗戶外活動時,進行參與觀察,並在「休息」時與當地居民、利益關係者進行訪談或聊天(實際上身體、腦袋仍然在運作,學生是超人),並拍攝影像,作為最後階段的影片製作素材。

海洋觀光…的什麼?

在準備課程時,計畫助理輕輕放下主題:海洋觀光及漁業,但自去年起進入綠島的零碎經驗,我眉頭一皺,意識到案情並不單純。海洋觀光的什麼,才讓學生有感?是請大家多潛水,多消費嗎?我試圖抓住體育系溫卓謀老師的潛水衣(示範),共同討論如何讓學生進行一次水下田野調查。這到底是怎樣一件事?水下有人可以接受訪談嗎?如何參與觀察?當溫老師給予我兩天的一對一潛水訓練時,我在水下立時想到身體感及人類世兩個關鍵詞:在海洋觀光成為代名詞的綠島(對,很可惜,白色恐怖歷史相關的黑暗觀光並非當地主流),潛水帶來對海洋世界的感官體驗,如何讓我們反思人類經濟活動對海洋帶來各種影響?當課程是以社會責任為題時,我們又應如何串連島上的觀光資源和議題?

帶著這種水下田野想像,我決定放手一搏(省力不備課):在校園教室內,我們並沒有特別把綠島的歷史內容搬到學生面前,而是先上了一堂(老師自以為)很簡單的田野方法課。我請學生準備筆記本及筆,並開始想像起程前往綠島起,每一刻都是田野時刻。對絕大部份沒經過田野訓練的學生來說,光是了解什麼是聊天、訪談、觀察、紀錄,就一頭霧水了。沒關係,老師(自我安慰)說:「此刻不懂並不重要,因為我深信他們一踏足綠島,只要去看、去聽、去嗅、去吃、去摸(合理的情況下),就有機會完成田野任務了」。

我給的作業只有兩個:完成三天結合身體感經驗的潛水日誌,以及小組討論他們的「期末作業」、以「臺東縣的海洋觀光與島嶼觀光」為題的紀錄片腳本。

本文先集中潛水日誌作業,而第二份作業,以及海洋觀光之外,主題何以加上「島嶼觀光」,就請大家未來繼續看下去。

未完成的潛水日誌

作為研究身體感的人類學家,我當然是希望親自潛到水裡,與學生一起學習大海告訴我們的事。事實上,我也被安排在第一天及其他日子的早上與學生一起練習水下潛水,下午在陸上進行田野工作的訓練。但是,我卻在第一天的練習時就扭傷,並成為此次旅程唯一未能完成潛水訓練的課程成員QQ。

雖然受傷,我還是有一探海洋世界(作者攝)

如是者,原定我與學生各自完成的潛水日誌,我就沒辦法自行找到參與觀察水下的人的行為與想法。但是,塞翁失馬,如以下我每天書寫、傳送到課程Line群組的「潛水日誌」節錄,雖然我只能在陸地上完成日誌,但加上學生傳給我的潛水/田野日誌,卻超展開成為一篇師生共筆的共學筆記。

2021/09/03

一直都不喜歡室內密閉空間,尤其是開了冷氣的地方,加上很多的人類在裡面搶氧氣…沒錯 就像是今天的船艙,不到10分鐘,頭腦昏昏痛痛的,胃開始脹氣… 所以,我和學弟們逃到了戶外,吹著海風 聞海的氣味,無止盡的深藍源源不絕流入心底 眼裡,不管浪造成多少船的起伏,只要有大把大把的新鮮流動空氣,身體頓時舒暢,滿足。

老師問我們問題(註:閉上眼睛,回憶一下今天第一次下水時,你身體的各種感覺)時,我帶著迷濛微澀的雙眼,想起今天濁濁的海水…閉上眼睛 感覺身體還像是被海水包裹著,然後輕輕的晃呀晃,但呼吸是舒服平穩平靜的,不像在水裡時時聽得見每一次吸與吐 還得不時的調整亂掉的呼吸節奏……。

同學A

 

今天第一次的深度潛水,感覺起來真的跟游泳池差非常的多,首先第一個就是潛的地方從一般的淡水變成有鹹度的海水,最大的問題就是在游泳池稍微吃到水還好,但是在海裡吃的水就會直接嗆到;再來跟游泳池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它的深度,第一次到這麼深的地方潛水,心理和生理上難免真的是非常的緊張,再加上我的動作沒有到非常熟練,所以又會更加緊張了,但是其實讓我最緊張的地方是,跟著的是很多人的一個團體,我怕我的不熟練拖累了整個團體,這其實是我的壓力所在。其他不習慣的地方大概就是下潛的時候,下潛不了,還有第一次感受到耳壓的感覺,這些都是在游泳池內感受不到的,也是很特別的體驗。今天潛水讓我最放鬆的時候大概就是當我潛水到底部的時候,看見海中的一些生物和生態的時候,那時候是我感受到在水裡自由自在、輕飄飄的、享受整個潛水的感覺,我很喜歡這種感覺,但是我更希望可以增強我的潛水技術,讓我可以用更加輕鬆的心態去觀察海底下的生態。

同學B

 

練習使用裝備及中性浮力(作者攝)

經過接近一個月前的兩天游泳池潛水訓練後,工作一直未有停下來過,難以複習各種動作和技巧。而到達綠島後,又要重新跟潛水裝備交朋友,還因此出現裝備沒有按標準整理好,要身邊各人提醒的狀態,比起要到水下,這些狀況更讓我緊張。

下到水後,逐漸找回浮沉所需的呼吸方式,雖不至於完全掌握,但總算能在水中活動,也拿起GoPro 進行了一點拍攝。這種與學生的共學共作,漸漸成為在這種跨領域課程中的必備安排。與過往的溯溪、剪影片一樣,要潛下水裡面,所需要的技巧和裝備,都是由其他學系的團隊教授。我所分享的則是田野工作上的經驗及知識。之前寫了一篇文章,提及漁民抓魚時「靠腰」的身體感,藉著拉漁網的節奏,齊心協力把魚捕上岸。這次我則是親身示範了提帶裝備時錯誤的動作所引致的受傷,致使人和裝備不能合二為一,因此失去了下水的機會。這種人和物的連繫正在我在研究的「水世界」中奧妙之處。正是由於我體會到裝備在陸地上的重量,我在晚上提出了潛水教練在專業訓練、活動設計等的可能訪談方向。這就是田野工作有趣之處!

看到學生的身體感日誌,走進他們對水下世界的逐步掌握,也認識到他們在課程中對不小心嗆到的海水的鹹的味覺和海底沙石揚起的視覺感受,以及和周遭的人互相碰撞、上下層水域使用的空間感,可見走進這個溫老師說的「內太空」時,個人自我對話的身體呈現。部份學生開始把海底、船上、用餐時聽到、吃到、看到、聞到的人、事、物,與綠島產生更深層的連結,這對大家未來數天的田野工作及感官經驗,將有不少幫助。

作者

上述第一天的潛水日誌節錄,反映了學生前往綠島所乘坐的船、練習潛水的港口水域,已轉化成海洋觀光身體感的田野。從學校的游泳池出發,坐上在海上移動的交通工具,到達相對平靜的港口,在三米深的水中練習水肺潛水器材、肢體動作及呼吸調整形成的中性浮力,學生獲得參與課程的儀式感,成為了觀光客/大學生/潛水學生的混合身份。有學生形容過,過去來綠島體驗的是浮潛,看著深水區的潛客自「游」自在,如今身份轉換,跟海洋、水下生物的關係更見密切。不過,作為傷員的我感覺有所不同,雖然在水下感受到身體的「輕」,但上岸後立即深刻體會到裝備的「重」,不能彎腰收拾裝備,就如未完成的潛水訓練。

2021/09/04

今天是第二天潛水,一共潛了兩次,早上的時候還是不太熟悉浮力的控制,導致一直往海面上浮,跟昨天的狀況反而相反😅但不知道是不是較不會怕海了,下午就比較順利了!除了控制浮力還能有餘力可以觀察海下的風景,發現海下的世界真的很不一樣,隨著自身的呼吸上浮下沉,慢節奏的移動,有時還能看到海底生物從眼前游過。

同學C

潛伴(作者攝)

第二次和第三次潛水,明顯的比第一次潛水還要進步許多,主要是沒有像第一次一樣那麼驚慌失措,雖然緊張感還是讓我某些技能忘記做、某些技能做的很差,像是安全停留、上升時的浮力控制⋯之類的。但除了擔心自己之外,在過程中我也漸漸能夠放輕鬆去享受海底世界的美麗,下到將近十一米深的地方,生態真的跟前一天看到的十分不同,更壯觀、更豐富,讓我在浮不起來的時候會想著再怎麼樣都不能碰到他們,然後就浮起來了!也覺得身體好像更放鬆,好像不再因為全身用力而痠痛,這些都要感謝教練和助教們的幫忙。

同學D

早上爬不起來,原來肌肉發不上力的感覺是相當無助,叫也叫不出來,連站起來也需要用盡勇氣來忍痛,也要利用吸一大口氣而成的力氣去試著支撐身體。連跪帶爬進了浴室,感覺我大概懂了一個無障礙空間的各種設施需求。好不寄易走進潛水中心(因為連機車的中柱都拉不下來),交替地坐著、站著,送走去潛水的學生後,就麻煩了潛水中心的教練把我載到衛生所,途中問到同類的傷患,教練說多半是要打肌肉鬆弛針,加速復原。結果在衛生所醫護人員的防疫詢問後,獲得了一支打進手臂的針藥,然後癱在椅子上繼續使不上力一段時間,藥再慢慢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後,就請教練把我載回民宿。上、下車和樓梯,我感覺到主要是右邊大腿到腰間的肌肉痛楚,有點像踢足球射門用錯力度而拉傷而成的肌肉傷患。潛水是運動,稍有不慎會造成身體受損,這也是成長一部分。在練習時,溫老師也多次提醒我動作要慢,這其實與我的工作節奏不配,身體太自然地急就章,結果昨天揹上裝備時就讓身體受罪了。

作者

對學生潛水日誌的綜合回應:

第二天的身體感日誌中,大家都會提到耳壓、緊張、浮沉、更美麗的水下景觀、教練;第三天的日誌,可以留意看看,你的身體感和生物-生態-社會的關係。身體感除了是個人感覺,也和社會條件有關:什麼樣的社會(包括觀光、學校等)條件讓你能在綠島這裡有層次地學習潛水?你和潛水教練的互動,跟社會大環境及當地島嶼、海洋環境的關係為何?你的種種身體感,有沒有是從電視影像到現場親探的轉變中,有所延續或變化?為什麼?

我在回應是建基於坐在一旁觀察學生和助教們的互動,同時因為需要在潛水中心逗留,稍為留意了該中心教練和其他客人的對談,才意識到我正身處於一個全球化的潛水體驗及訓練系統中。這個意外的收穫,使我從在水下共學者的角色,轉化為陸上共學者,藉著學生私訊給我的日誌內容,協助他們整合「內太空-海洋觀光-綠島-全球潛水專業化」的身體感思考內容。而我身體上的痛楚,除了把我帶進非預期的田野點(i.e.衛生所)外,也讓我以潛水中心作為未來幾天參與觀察地點。

2021/09/05

今天潛了兩次,早上的石朗(潛點)讓我印象太深刻了,因為是第一次從浪區下到海裡,還走了一段有潮池的路,真的非常難走,還沒下水前就花了一大半的力氣,接著一下到海裡就看到一隻非常大的魚環繞在我們當中,當下超級興奮,因為它竟然不怕人!甚至在我們做技能的時候還不斷的來打擾,真是幸福的困擾呀!接著在巡航的時候終於看到海龜本人,真的興奮不已,甚至親眼目睹海龜上去換氣的完整流程,看完之後直接就愛上海龜,因為實在太可愛了;早上的石朗潛水過程可說是相當順利。

同學E

牛港鰺與潛水者(溫卓謀攝)

踢著蛙鞋往前,我們先下潛到沙地練習基本技巧,那時來了一隻大大的牛港鰺,他完全不怕人,還到處巡視,感覺很認真地在查看我們的動作。起初覺得他看起來很大有點可怕,但後來發現他只是在旁邊游過而已,就不覺得害怕了。練習完技巧,可以開始巡航了。魚類多好多,也靠得我們好近,還有軟珊瑚隨著海流搖擺,小丑魚也在裡面悠遊,好美的畫面。這次沒有像以往載浮載沉了,也能照應我的潛伴,雖然有時候頭一轉,潛伴就跑到我頭上了,我甚至拉不到她。

同學F

起床身體好很多,是可以自由行動(雖然腰和大腿還有點僵硬)的程度。我跟著第一組到石朗,觀察教練及學生下水前的裝備組裝、上裝備、指引下水後動作訓練的過程。在課程學生練習的時候,潛水教練們也在複習「如何教」。這種混合師徒制及專業證照考取的訓練方式,相信是溫老師歷經多年教學後調整出的模式。從氣瓶、器材管理,到教學風格的培養,都是環環相扣的團隊分工及個人能力培養成長。

作者

回到潛水中心,我一邊觀察中心教練和客人的互動。一位花蓮來、從體型上看來水上活動豐富的客人希望多來綠島,教練立即補充說交通時間不長,要多多來,在分別時也說道「自己人不用太客氣」。教練和客人是一有一種朋友兼生意往來的關係,往往是一個上午,也可能是重覆往返下產生更大比例的朋友關係。學生們回來時都會雀躍分享出海看到牛港鰺的心情,我查看後確定是曾聽說的「大」魚,在台灣也有因觀光而馴化、親人甚至因而被釣起來的故事。一位潛水中心的教練也在和他的同事聊天時,說自己的辮子被牛港鰺追咬,這是劇耍還是覓食?學生的眼睛,成為我的眼睛;我則成為找出二手資料(戴昌鳳:浪子變「寵物」 牛港鰺釣出潛客餵魚亂象) 的助理,分享閱讀資料,加強後來田野課的討論基礎。

報導魚牛港鰺的亂入

水下有人可以接受訪談嗎?如何參與觀察?這是我一開始以身體感作為主要概念,設計田野課程時的出發點,也要希望回應的問題。答案就如其他田野工作一樣,在超展開的情況下出現。雖然我跟學生打趣說「溫老師早上有付錢,牛港鰺才會一直在你們潛水的位置裡做演員。」(笑)但事實上,我們很難知道牠在那裡是為了休憩、覓食,還是觀察這些要以裝備協助呼吸、浮沉的人類。

海洋觀光化的綠島(作者攝)

我雖然只能從學生拍的照片、影片中接觸牛港鰺,也未能直正進行「訪談」,但是牠的出現,正是對人類進行海洋觀光的一種回應:你們在觀賞我們時,我們也可以來觀察你們。這讓我得以延伸一個討論:旅客與海洋只有觀光關係,還是可以藉著與水下生物的互動,了解觀光對海洋造成的影響?在倡議不碰觸、不破壞珊瑚、魚類等的同時,海洋觀光又如何找出平衡感官經驗、觀光想像及環境保護的路徑?這一門以潛水運動作為出發的課程,在投入身體感的田野調查方式後,師生產生了一段又一段的共學對話,透過文字、聊天及影像整理,我們對海洋多了一份感情,也開始對在綠島的經驗產生疑惑。未來有關「綠島睡美人背後的觀光兩難」的討論,正是建基在我們的身體感之旅上。

本文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歡迎轉載與引用。

轉載、引用本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
鄭肇祺 共同完成的「潛水日誌」:身體感與海洋觀光 (引自芭樂人類學 https://guavanthropology.tw/index.php/article/6894 )

回應

* 請注意:留言者名字由發表者自取。

1

老師提共了非常詳細的內容,藉由這篇文章,我們更深入了解負責任觀光的價值與重要性,雖然我是教育系的學生,可能對於觀光與經濟產業較為不熟悉,但我希望藉由這樣的課程,未來我可以將教學融入SDGs相關環保議題,帶領更多學生思考並實施行動。

發表新回應

這個欄位的內容會保密,不會公開顯示。

basic comment

  • 自動斷行和分段。
  • 網頁和電子郵件地址自動轉換為連結。
驗證碼
圖片的 CAPTCHA
請輸入圖片上的文字。
回答驗證碼(數字)幫我們減少機器人的擾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