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讓我們一起掉入「陷阱」

niamen a quma──排灣族農事曆

作者:

「你們很會放陷阱!」,這是tjwabal(土坂村)的藍保.卡路風(簡稱藍保哥),在閱讀國立臺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中心(簡稱東大)與啦里吧部落文化健康站(簡稱文健站)一同製作的「niamen a quma(我們的山上)──排灣族農事曆」(簡稱農事曆)後,對我說的話。在Facebook上,他寫到:

這是非常紮實、在地的概念,以月曆說族語、學農事、觀自然。收到這月曆很感動,自己反而被吸引,在用大竹高溪流域慣習,在月曆上寫了很多註解。我彷彿掉入陷阱,在月曆的第一循回年的八月開始,一直沉浸到小米收穫祭的七月。

 

這段話令我感到相當振奮,似乎終於朝向對的方向邁進了一小步。記得,在東大執行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簡稱人社實踐計畫)初期,我總是用一套開放卻模糊的說詞,向大竹高溪的居民們說明著人社實踐計畫的理想:「想跟你們一起做一些你們想做的事」。東大之所以選擇此區域為主要執行場域,是受到該地保有的豐富排灣文化吸引,進而嘗試推動以地方觀點為基礎的社會實踐方案,然而整體運作模式仍是得依照大學內部參與者的專業而定,預設探究的目標與議題。

例如,為認識排灣族視角的照護機制,我被指派到文健站嘗試理解長者們參與活動的日常,思考如何與照顧服務員(簡稱照服員)攜手推動契合文化脈絡的照服模式,並期盼透過與文健站互動的過程中吸取養分,為學術討論提出新的視角,進一步反思當代國際、臺灣及地方社會的種種處境……但是,這些來自遠方的期待,要如何貼近在地居民對於「想跟你們一起做一些你們想做的事」的理解,並且如藍保哥所比喻的陷阱一般,促成具備某種吸引力的行動方案呢?

圖1:啦里吧文健站日常照護的體操活動

相較於嘗試讓在地居民加入人社實踐計畫,東大更積極地深入參與在地日常,試圖從中找尋彼此共鳴的契機。適巧,當時(2020年3月)臺東縣政府在張育銓教授的努力下啟動「原住民傳統醫療保健計畫」(簡稱保健計畫),以「透過在地長者復育原住民族的食農保健文化」為目標,鼓勵地方結合傳統食材與現代料理發想創意食譜,發展保健身體的食農效用,更希望藉由長輩回憶獨特菜餚背後的動人故事延續在地文化,保存部落族人對於健康飲食的觀念及習慣。啦里吧文健站經遴選成為當時縣內86取9站(長光、福文、建和、賓朗、南興、嘉蘭、永康、都蘭、啦里吧)中,為數不多的執行場域之一,作為首波嘗試以食農知識結合文化照護的文健站。

「許多長者的大半輩子都在務農,為何還要來文健站耕作?」是我們(東大與文健站)首要思考的問題。因此,透過捏黏土、繪圖、剪貼,我們一同經歷開墾、播種到料理的過程,並且一步步從紙上談兵到實地務農,憑藉經驗分享、共同耕作的歷程,嘗試以懷舊療法促使長者分享個人故事與農耕知識,並透過影像與文字記錄下文健站於田園中活動的點滴。我們試圖藉由務農的「副產品」,一方面讓農耕實踐有更多元的呈現,二方面使參與的長輩不至於感到無趣。

圖2:捏出你最愛的食物

我們也經由舉辦各類芳香療法、料理工作坊,吸引年長者以外的部落居民參與保健計畫,並在啦里吧青年會的大力協助之下,於田園旁搭建了提供長輩休息的涼亭,更因年輕人的加入,適時地補足了耕耘過程中所需的勞動力。可以發現,以往在文健站安靜畫畫、拼拼圖的長者,到了農田中忽然成為活潑的說故事者。每當文健站的長者坐在涼亭上,便積極地教導晚輩如何整地、疏苗,有條不紊地指揮著田園中的工作,並於休憩時刻暢談他們兒時陪伴長輩務農的記憶,甚至侃侃而談當年出外打拼、光榮返鄉建屋的過去。透過共耕,我們收穫的不僅是關於農業的知識,更感受到一場跨越時空的交流正在發生。

縣府推動的保健計畫,促使文健站照服活動由室內空間延伸至田地,開啟長照機構與在地空間、社群的更多互動。然而,相對於其他執行保健計畫的文健站分別發展出在地特有的堆肥、風味餐以及有機飼料,我們僅在「務農的過程」中徜徉似乎稍嫌失色,因此並未獲選第二年保健計畫參與資格。確實,我們面臨田園農耕人力有限且人員皆為兼差的情境下,造成作物時常處於乾枯邊緣而沒有良好的收成。然而,當聽見長輩們說:「現在的孩子很可憐,我們(長輩)如果不在就什麼都不會了」、「這樣很好,你們教我們(捏黏土、畫畫),我們也教你們(耕作與料理的知識)」,我們便期盼經由共耕串起社群連結、翻轉長者被賦予的受照護者角色,並突顯長輩們如何於傳授農耕知識的過程中肩負起照護提供者之一角,讓大家(東大、文健站、青年會)持續一起做些什麼。

圖3:共同耕作的點滴

姑且不論東大是否藉由保健計畫探尋到了文化照顧的多元可能,但在攜手耕作的過程中,各方的反饋勢必讓彼此有了不同的成長。然而,在沒有獲得第二計畫經費支持、耕作人力總是不足(長者身體不便、青年出外求學與就職,以及被教學、研究與行政所綁架的東大團隊),甚至田園即將被地主收回的情況下,我們要如何讓共學共作的情境延續、進一步擴散出去,讓更多人一起做些什麼呢?

對此,我回憶起在Timur部落(三地村),長輩總會指著家裡陳列的陶壺、刀子,或是身上配戴的琉璃珠項鍊,訴說著過往種種經歷,因而促使我透過Alfred Gell(1998)所提出的abduction of agency視角,來理解這些(陶壺、刀子、璃珠項鍊)Gell定義下的藝術品,如何凝結過去的時空,讓排灣族人推論、感知發生於藝術品周遭的社會關係,並使藝術品成為進一步觸發未來互動的行動者(agent)。因此,除了透過書寫計畫報告、期刊論文告訴大家這裡發生些什麼事之外,我試著思考能否透過更多元的管道,讓發生在田園中的共學共作得以持續延伸?

某次機緣巧合下,我們帶著長輩到田園中與盛開但即將被剷除的油菜花海拍照,並製作成小桌曆讓大家留作紀念。看著大家欣喜地將桌曆擺在桌上、帶回家獻寶,或是留戀於專屬自己(印刷著個人照片)的月份,討論著下次有機會要再去哪裡拍照。桌曆,似乎不僅體現了時間,刻印的照片更成為品味過往互動的媒介。製作月曆,逐漸成為我們的行動主軸。

圖4:啦里吧文健站小桌曆

開始務農後,我深刻感知在田園中的節奏得隨著時間跑,太早、太晚都不行,必須要在「適當」的時間撒下合適的種子。每當我們要整理田地(採收與播新種),都要請教長輩們該如何行動,也因此發現雖然眾人對於作物種植的地點與方式有共識,但卻對最「適當」的種植與採收時機有著不同見解。

因此,我們統整了長輩所訴說的農耕知識,嘗試製作蘊含在地智慧的月曆,同時讓使用者可透過貼紙標示自己在何時種植、採集與收成了什麼,期盼保留並瞭解個人對於自己田園的經營模式。我們依據共耕經驗搭配長者口述的每月農事重點,分別於十二個月份以照片與簡短的文字描述釀(小米)酒、種紅藜、採樹豆以及抓蝸牛等知識,並請照服員以排灣族語朗讀將其製成音檔,只要掃描月曆上的QR Code,便可連接雲端播放,試圖讓身在遠處但心繫家園的族人透過數位媒介與其成長的土壤有所連結,並進一步感知我們務農收穫的果實

圖5:豐收的果實──小米與農事曆

意料之外的,農事曆的發行引起了不少迴響,許多人不斷詢問如何取得、購買;某些教育與觀光機構甚至將其作為教學與導覽的素材,並有相關部門表示有意代為印製、發送。要理解本文開頭將農事曆類比為陷阱的說法,循著迴響的果實往根源摸,也許能為我們提供一些線索。首先,若要將農事曆與陷阱放在同一個範疇下討論,我們得先從概念藝術(concept art)的角度切入,思考二者如何同為能動性的載體。

Gell(1999)對於人類學家Susan Vogel將非洲Zande民族的陷阱──獵網(hunting net)展示於美術館的討論中指出,觀念藝術是相對於強調美感的傳統藝術表現形式,也不同於著重交易與展演的藝術體制理論,此種藝術形式不僅滿足藝術史的分析架構,亦如同Damien Hirst的《生者對死者無動於衷》系列作品以創作背後的思維吸引了藝評家、交易者,以及觀賞者的注目,擴大了當代藝術的界線。

圖6:Damien Hirst的鯊魚 (照片出處

Gell(ibid.)進一步指出,由於面對作品如同面對作者,陷阱可視為藝術品,不僅承載了獵人對於自然環境的知識,更因其有著量身打造的本質,體現了目標的特徵與習性,且對其產生某種吸引力。同時,即便獵人已離去,陷阱仍然保有了獵人的動能,具有實踐狩獵的能力。確實,陷阱隨著季節換位、目標變形,獵人並透過判斷足跡大小、計算目標重量,進而設置而成為觸發機制。排灣族cinunan(獵人)將長期觀察、鑽研自然堆疊而成的智慧,體現於陷阱之中。

倘若農事曆如藍保哥所言具有陷阱的特質,對設計者而言,除了是希望藉著月曆會被懸掛在家中的特性,向更多人展現我們經由務農學到了什麼的同時,更期待家中孩子透過月曆的觸發提出疑問,透過長輩分享歲月積累的經驗,讓共學共作的動能延伸至各個生活角落。此外,就大竹高溪流域的使用者視角而論,也許是因農事曆中所展示的耕作智慧,以及以族語書寫的呈現方式,為在地知識提供了可被閱讀、傳遞的管道,使得此月曆在強調文化傳承的情境中獲得肯定。農事曆好比是Gell(ibid.)筆下非洲Zande民族的獵網,又或者如他所類比的雕塑家Vera Jacqueline Winsor的bound square,三者都因其所承載的思維,促使觀眾於「駐足」、注視的過程中,被創作者捕獵了。

在獲得各界鼓勵的同時,我們也聽到了許多對農事曆指教的聲音。例如,月曆中的部分農事節奏似乎沒有符合(針對大竹高溪流域)實際的耕作慣習?以及,在地對時序(temporality)的認知能否於月曆的框架中展現?實際上,即便我們在整理資料的過程中不斷與長者確認,但務農經驗不足和不流利的排灣族語,似乎使我們無法提出適當的問題、記下足夠多樣的農耕知識。然而,即使這門陷阱並不完美,但它所激起、延伸的動能已讓我們感到期待,並持續沿用月曆作為平台,與在地居民進一步以植物為主軸,共同描繪自然與人的互動節奏所刻劃出來的在地時序,並期盼即將完工的新陷阱,再次散發引人入勝的吸引力!

 

Reference

GELL, A. 1998. Art and Agency: An Anthropological The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The Art of Anthropology: Essays and Diagrams. U.K.: Routledge.

本文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歡迎轉載與引用。

轉載、引用本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
蕭鄉唯 讓我們一起掉入「陷阱」:niamen a quma──排灣族農事曆 (引自芭樂人類學 https://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6935 )

* 請注意:留言者名字由發表者自取。

發表新回應

這個欄位的內容會保密,不會公開顯示。

basic comment

  • 自動斷行和分段。
  • 網頁和電子郵件地址自動轉換為連結。
CAPTCHA
回答以下問題幫我們減少機器人的擾亂....
1 + 3 =
計算出這道簡單的算術題並鍵入答案。例如、1+3,就輸入 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