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疫文化》開放博物館線上策展筆記
這是一個斜槓博物館的人類學家的策展筆記。內容是策劃一個有關COVID-19疫情經驗及反思的展覽。短期內要完成、(趨近於零的)低預算、有限人力,要怎麼做?怎樣才能以策展來與這變動的時代對話?
疫情下的博物館
COVID-19疫情讓全球博物館界籠罩低氣壓。在疫情嚴重的國家,博物館面臨閉館、裁員與財源危機,台灣相對安全,然而也遇到參觀人數銳減,互動裝置停用,入場時也增加了許多麻煩事。十幾間博物館小編們曾在臉書串連起來,共同推出防疫系列,包括拍攝接力的洗手舞,來彼此加油打氣,並增加曝光度。當時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也共同參與。
台灣疫情穩定後,日常生活──包括博物館──逐漸恢復常態,但已經不是原本的樣態,而是新日常(new normal)。除了生命科學、醫療與公衛的研究,人文社會科學學術界也很關心此次大流行以及防疫帶來的各種社會變化與挑戰,論壇、研討會panels、甚至快審的期刊專號紛紛出爐。那麼博物館可以如何回應?隸屬學術機構的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又能有什麼不同的嘗試?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秉持「大家的博物館」的核心理念,在疫情平穩後很快開始號召募集防疫文物,並且在2021年1月初的特展「離島離人」中將從SARS到COVID-19的疫情經驗納入展示單元。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是個小型的博物館,沒有人力、經費與典藏空間來收藏防疫文物或做實體展示,如何以接近「零預算」的方式快速面對挑戰?中研院數位中心開發的開放博物館平台,提供了一個可能的途徑。
全球博物館的數位轉向已經有一段時日,疫情更是加速了數位的腳步,包括線上展示,以及升級讓藏品在線上更開放、更親人。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以此次疫情的人文關懷為主題,運用數位中心開放博物館平台,策劃了《研究.疫文化》,已於2021年初上線。這個展覽將學術人的分析與科普演講轉為數位展示,然而並不只是一檔線上展示,背後其實是疫物件與影像的數位典藏,同時也是研究者以有別於論文的「敘事語彙」,對此次疫情經驗的記錄與描繪。
《研究.疫文化》共分為四個主單元:「疫常態:新生活.新時尚.新台灣」、「異國疫文化」、「這是疫種fu」、「這疫年,我們很虔誠,對科學與宗教皆然」。負責計畫統籌的王韻茿小姐草擬單元標題時,我一方面覺得真有巧思,採用文字諧音的意義轉化手法,是台灣社會近年很流行的方式(e.g.招牌創意)。但博物館展示這樣做,會否過量?會否出現太多「疫」字而令人疲乏?不過選出2020年度字為「疫」後,我覺得單元標題恰到好處──展覽正是以標題字來呼應這種無所不在、讓人有些疲憊厭煩但又無法擺脫、不得不環繞著與其共存的感覺。下標題、書寫展版文字,即是策展的重要實作。我們採用年度字「疫」為核心,刻意以文字──其無所不在的頻率、其轉化了許多語詞──來呼應真實世界的樣貌。
《研究.疫文化》其實有兩個區塊,涉及不同類型的設計與轉譯。以下分別筆記策展的幕後。
當我們防疫在一起
疫情進入穩定期後,我這個剛接博物館主任的新手,開始有了策劃一個小展覽的念頭。上一次的大流行病SARS,留在臺灣人記憶中的是和平封院等慘痛經歷;經過十幾年後,現在回頭看則多了台灣如何從中學習、改進,奠定此次防疫的基礎。那麼這次COVID-19的台灣故事,記憶會濃縮在哪裡?若從人類學研究的視角來看,答案會是日常之中的共同體驗,因此民族所博物館(號稱是「人類學家的博物館」)需要捕捉的,就是那個一起擔憂、一起防疫、一起經歷的過程與感受──也就是「當我們防疫在一起」。而這也是台灣防疫到目前為止頗為成功的關鍵。我覺得民族所博物館若要典藏展示防疫,就需要掌握兩個重點:日常實踐以及共同協力。
防疫的核心是共同參與,博物館展示也想呼應這樣的體驗。我的初始計畫,是利用中研院的院區開放日open house(每年10月最後一個週六),也是博物館參觀人潮洶湧的日子,策劃一場快閃的(pop-up)參與式展覽「當我們防疫在一起」,將前來參觀博物館的觀眾需要進行的防疫措施轉化為有趣的過程,且成為展示的主體。展覽的主牆為影音大螢幕投影,將願意參與展示活動的觀眾戴口罩、量體溫、酒精消毒、填寫實聯制的影像即時上傳,形成一個「共同防疫」的意象牆。此外透過事先公告徵集,歡迎觀眾自願戴特殊口罩前來參與,展現自己的口罩美學。定點定時,並有館員帶跳洗手舞,更清晰地呈現防疫的集體性。當這些新日常────戴口罩\量體溫\酒精消毒\實聯制──成為展示的主題,且是只有集體參與才能完成的展示,觀眾就意識到了新日常所代表的意義,以及自己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當日民族所計畫舉辦系列以疫情為主題的科普演講,我也想將同仁精采的內容轉譯,做成數位展示,結合前述參與式展覽,嘗試做一檔線上展。
然而這樣的策展計畫在院方後續決定縮小open house規模、降低人流只以線上演講為主之後,需要大幅修改。經過了一番沈澱摸索,我決定將參與式展覽的部份轉化成為《研究.疫文化》的第一個單元:「疫常態:新生活.新時尚.新台灣」。
在這個單元中,我們定義「疫常態」為相對於過去可能異常,但卻是疫情下的新日常(new normal)。防疫新生活的各個面向──身體的溫度測量、新的打招呼方式、洗手與酒精消毒、隔離檢疫的措施(包括防疫包、防疫旅館送餐、居家關懷簡訊)、口罩、隔板、視訊、防疫公告──這些已然成為習以為常,都是我們蒐集的影像「典藏」。
如果台灣經驗有什麼特別的物,那就是口罩了。口罩是這次台灣防疫重要的篇章,無論是實名制、國家隊的精采故事、粉紅口罩的性平教育,或Taiwan can help的外交,口罩成為日常風景,不但是新生活,更是新時尚。策展團隊的楊雯娟偶然在咖啡廳遇到追口罩、交換口罩社團的聚會,大開眼界,也讓我們一起陷入了「看到特色口罩就想蒐集」的無底洞。那一年,我們一起追的口罩感謝許多朋友、網友的慷慨,豐富了線上口罩典藏。除了時尚,陳力航先生在院開放日短講的日治時代口罩史也增加了口罩時尚的歷史深度。
當我們防疫在一起,無形中也塑造了「新台灣」,防疫有成讓世界看見臺灣,增加了許多國際報導與認識,同時也讓許多台灣人再定位自己的國家,加深對臺灣的認同與凝聚。即使內部有許多爭議,然而整體來說方向很清晰。我們在單元的結尾寫道:
「經此一疫,台灣的內與外都在持續變化中。面對挑戰,我們一起一起。」
學術轉譯的嘗試:從研究到科普演講、到數位展示
中央研究院年度院區開放日(Open House)2020年因疫情考量,採取線上、人數管制的模式進行。民族所以演講系列為主,每場僅限40人報名。 七位講者,四場演講,含括人類學、心理學與歷史學,內容非常精采。民族所博物館是研究機構的博物館,《研究.疫文化》即是展現人文社會科學的學術研究的線上展示,然而這涉及了兩個層次的轉譯:講者先將學術概念與分析轉譯為科普演講,策展團隊再將科普演講轉譯為數位展示。
這可不是現場錄影或直播,將影片掛上網頁就好。也不是整理演講逐字稿那麼簡單。從演講到展示的知識轉譯對我們是新的嘗試,科普演講和文章以文字、語言為主,圖像為輔,但線上展示圖像成為關鍵物件,文字影音為輔。我們立刻遇到講者們投影片中的圖像影音素材幾乎都有授權的問題,策展團隊需要重新尋覓,花費甚多心力(我在短時間內搜尋全球CC圖片功力大增)(也很感謝許多聯繫的圖像作者都慷慨免費授權)。更重要的是,考量線上讀者的閱覽習慣、注意力長度,我們得要重新敘事,且往往需以有別於演講的方式來敘事。如何將25分鐘的演講拆解為幾張「展版」?概念如何配圖?那些段落的演講,讓講者自己來講(也就是演講影片),要比文字來得有說服力?線上展示敘事的呼吸如何搭配的挑戰,感謝有薛常慧導演的拍攝與剪輯。
此外我們也發現線上展示可玩的趣味手法一──同樣一張圖片,可以在不同展示單元重複出現。實體展的空間有限,除非有特殊理由,通常不會在不同單元重複展示物件,但線上展就沒有這樣的考量,反而可以加以運用,作為策展手法。當觀眾發現重複時,回憶在哪邊看過,即有助於連結不同單元主題。
同時間,七位講者們也大方容許、信賴策展團隊的「二創」(容邵武老師的用語),前前後後講解再講解、確認再確認,讓這三個單元能順利完成。「異國疫文化」單元主打謝力登(Derek Sheridan) 老師談東非防疫的大眾傳播文化,有許多精采的影音,另外也佐以這段期間正在民族所訪問的宮岡真央子老師的日本手做口罩文化補充、以及我自己閱讀大洋洲防疫相關文章後認為很有意義的幾個案例。
非洲單元主打的烏干達名歌手Bobi Wine的防疫歌曲,多種版本聽了很多次,都魔音穿腦了。順帶一提,展覽上線後才得知Bobi Wine正在選總統,對抗獨裁34年的總統,雖然是呼聲最高的反對派候選人,備受年輕選民喜愛,但還是沒辦法翻盤。他挾明星名氣,2年前選上國會議員,之後就多次被捕入獄還被毒打,保鏢助理也被殺,依然無懼。展覽中剪輯了他的歌曲片段,也推薦他號召群星合唱、合拍的MV,此時更具時代意義。
「這是疫種fu」結合了張仁和、劉文兩位心理學家以及人類學者容邵武(以上有兩位芭樂寫手喔),從非常有趣的一些題目,探討人心的焦慮不安,包括記憶力與防疫力、社會關係流動性與疫情風險的關係、疫情中的陰謀論,以及衛生紙搶購風潮,可以如何解讀。策展團隊發現這單元敘事相對直接,都花力氣在找梗圖迷因圖!真是充滿惡趣味的一集。
壓軸的「這疫年,我們很虔誠,對科學與宗教皆然」原本是演講系列的開場場次,然而我們覺得張珣所長從媽祖進香的案例談宗教與科學的對話,以及黃淑莉老師較為嚴肅的末日病毒反思,適合作為沈澱的結尾。以上內容請進入單元閱覽,就不多劇透了。
活的典藏與展覽
《研究.疫文化》選擇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的開放博物館平台,有幾個理由。首先是免費又好用。我們的預算趨近於零,而開放博物館已經有很通用、好用、有美感的模版組,不需要外包去寫網站(然後沒錢維護...)。
其次,開放博物館平台方便「提取」展品,同一個概念,我們可以選擇多項物件來表現,較無空間限制問題。例如前面提過,展示物件的圖像可重複在不同單元出現──有別於實體展,但線上展特性可以透過重複出現(同一物件從資料庫中可重複提取),展現其多重意義,跨單元連結更能形成交織、網狀的意象。
三,開放博物館是數位展示平台,也是數位典藏資料庫。本身即是類似某些實體博物館採用的、開放式的典藏「庫房」展覽(如知名的UBC Anthropology Museum)。《研究.疫文化》記錄了台灣防疫經驗,資料可以不斷擴充,選擇整合進展示之中。有別於實體展示──較不易更換展品、或擴充物件有空間限制,連增加一張照片都可能有印刷輸出的問題──開放博物館可以簡易地更換、增補展件。疫情不斷流轉,開放博物館給予足夠空間(免費!),未來能持續更新,增加內容,甚至策劃新單元,成為活的展覽。此外此種可成長的、庶民的展示,也吻合參與式博物館的精神,我們在展覽上線後,計畫持續募集相關線上物件──「你也是口罩玩家嗎?歡迎分享你的口罩收藏以及心情記事,加入本展覽的口罩資料庫。」
四,展示架構有一套學術概念來結構,但線上以圖像(而非文字)為主體的展覽給予讀者更多想像與詮釋空間。我們將此次展示「物件」(影像)上傳,標示權利關係後,即進入開博資料庫,可以開放讓大眾使用,且可自行再創為另外的展覽。例如對口罩集錦重新以不同概念來分類、詮釋、敘事;甚至也可以從完全不同的視角切入,運用開放博物館資料庫的物件以及自行新增的資料,做不同的策展與論述。
《研究.疫文化》的實驗,是希望每個人在裡面可以看到(防疫的)自己,以及一起一起的眾人。歡迎大家來看展、參展。
策展: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策展團隊▕ 郭佩宜 王韻茿 楊雯娟
專案統籌▕ 王韻茿
影片拍攝剪輯▕ 薛常慧
Open House演講規劃▕ 余舜德
學術演講▕
單元一 陳力航
單元二 謝力登(Derek Sheridan)
單元三 張仁和 劉文 容邵武
單元四 張珣 黃淑莉
演講記錄▕ 許凱淳 黃名旑 邱才嘉
行政協力▕ 陶曉萱
特別感謝▕ 影像授權之單位與個人(詳見各單元致謝名單)
本文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歡迎轉載與引用。
轉載、引用本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
郭佩宜 《研究.疫文化》開放博物館線上策展筆記 (引自芭樂人類學 https://guavanthropology.tw/index.php/article/6855 )
* 請注意:留言者名字由發表者自取。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