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郭佩宜
研究環繞大洋洲與南島,尤其是歷史的和當代的人與人、人與物的複雜關係。
人類學家面臨的挑戰是理解與再呈現複雜,並於動態的複雜世界中找到安身立命之道。
目前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工作。
2024-07-08 郭佩宜
大洋洲 南島 原住民

超越地圖分區的框架:台灣/原住民@太平洋藝術節(上)

「台灣不是亞洲嗎?」本次台灣參與太平洋藝術節的團隊超過三百人,但在藝術節期間,我不只一次聽到島民有類似的疑問。這困惑的背後,是超過百年的殖民知識建構與地理分區框架,分隔了彼此。台灣原住民的參與,挑戰了前述框架,是一項去殖民的工程,此外處於雙重邊緣(double marginality)的台灣原住民「重返」太平洋大家庭,更是雙向賦權。此外我們也需要新的論述,「南島」不只是「史前的」、溯源的概念──要溯源,全世界的人類都源起非洲,意義不大──南島是具有生命力的文化(living culture),而台灣原住民持續以繽紛多元的方式實踐南島語言和文化,與大洋洲許許多多的島民一樣,很南島,也不只是南島。
2022-03-07 郭佩宜、羅納德
人類學 社會學 歷史學 性別

數字芭樂:台灣人類學界的性別圖像

台灣人類學界的性別比例在過去幾十年有了很大的變化,朋友們多有所感,但缺少實證研究。在國際婦女節(3月8日)前夕,我想嘗試一篇非典型芭樂文,以數字而非文字來呈現近期台灣人類學的性別圖像。此外我們也想問,台灣人類學與其他領域、尤其是相近學科(社會學、歷史學)的圖像是否相同?又與其他國家趨勢有無不同?
2021-11-29 郭佩宜
所羅門群島 大洋洲

火,與希望的光:2021所羅門群島首都失序事件

上週三(11/24)所羅門群島首都發起了示威活動,很不幸地從原本的和平抗議變調,出現為期三日的失序狀態。主流的媒體論述,將此次事件直接連結到2019年9月所羅門政府決定與台灣斷交、與中國建交,在國內引起很大反彈,尤其是人口最多的Malaita島。中國因素的確扮演重要角色,但故事其實更為深遠且複雜。這篇芭樂文將試著從幾個不同於主流媒體論述的斜線,敘述事件為何爆發。
2021-02-01 郭佩宜
COVID-19 博物館

《研究.疫文化》開放博物館線上策展筆記

這是一個斜槓博物館的人類學家的策展筆記。內容是策劃一個有關COVID-19疫情經驗及反思的展覽。短期內要完成、(趨近於零的)低預算、有限人力,要怎麼做?怎樣才能以策展來與這變動的時代對話?
2020-09-14 郭佩宜
COVID-19 大洋洲

當島嶼遇到流行病毒:COVID-19下的大洋洲

當全球COVID-19疫情已經突破2900萬人確診,大洋洲是世界上少數的淨土。截至目前為止,尚有十二個大洋洲島國保持零確診。同樣都有島嶼做為天然屏障, 為何有的國家或地區疫情嚴重,有些輕微,其他則守住了零?疫情對大洋洲的經濟影響為何?
2019-10-04 郭佩宜
民族誌影片 太平洋 氣候變遷

[2019民族誌影展] 全球熱戰中的太平洋島嶼

本屆國際民族誌影展中有兩部關於太平洋島嶼的影片,都需放在全球架構下理解,島國如何受到國際政治的權力競逐深刻影響;而透過民族誌影片細膩的鏡頭敘事,我們不會被大結構冷血掏空,而能看見在地的人群如何在其間承受、擔憂、掙扎、生活以及尋找出路。《來自密克羅尼西亞的美軍》談的是軍事衝突,《艾諾特的方舟》則是氣候變遷。
2019-01-07 郭佩宜、王宏仁
田野工作

不褪色的田野故事:《田野的技藝》再版序

什麼是「田野工作」?人類學家與社會學家做的田野有什麼不同?十多年前,一群學界菜鳥決定以講故事的方式來面對自己,檢視研究的歷程,勇敢地把犯錯、掙扎、焦慮、喜悅與領悟,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書寫出來。《田野的技藝》原於2006年出版,2019年重出江湖,作者群已經「長大」,但田野故事隨著時空變化仍不褪色。原先故事中的人物後來怎麼了?一齒年後重新檢視,這本書在台灣社會科學普及書寫潮流中,其實是芭樂人類學與巷仔口社會學的前浪哩!
2018-09-10 郭佩宜

召喚人類學家:一則共作書寫與出版的故事

許多當代人類學家面對長期合作的田野地,不希望只是單向「研究者─被研究者」,而是合作的、互惠的關係。協力有許多形式,其中知識上的反饋或雙向交流,是常見的形式。Birana i Wala: Growing up in Langalanga這本書書寫所羅門群島Langalanga人的傳統文化,以當地語言Wala以及英語雙語寫作,由六名Langalanga文史工作者以及一名台灣人類學家合作完成。

2018-01-15 郭佩宜

在《幸福路上》遇到人類學家

什麼是幸福?

《幸福路上》電影的主角小琪天真地問。她的爸爸笑說這麼小就問這個問題,長大後會是哲學家喔~

如小琪爸爸所說,幸福是一個哲學問題,但心理學、經濟學談的人也不少。人類學在慢了好多拍之後,也開始探討這個問題。幸福人類學提出了什麼不一樣的觀點?
2017-10-05 郭佩宜

[2017民族誌影展] 如何研究手機鈴聲及洗衣機操作?:影像形式的田野筆記與調查報告

本屆影展主題「超越人類」(Beyond the Human)是近年人類學非常夯的題目,挑戰人類中心主義,思考形塑「人」的邊界的關係為何,及其跨越、鬆動的可能性,包括動物、靈的世界,以及物質生活。其中「物質生活」篇有兩部探討科技如何與人互動的影片:《鈴聲》(Ringtone)以及《洗衣人生》(Laundry Lives)。兩片將同場放映,特別適合幾個人約好一起去看,看完之後大家邊喝咖啡邊討論,每一組討論都會因參與者的經驗興趣不同而有不一樣的火花,這樣搭配體驗,才完成這兩部片設計的目標吧。
2017-07-24 郭佩宜
南島 認同 民族誌 田野

為什麼翻譯一本書?《依海之人》譯者後記(芭樂版)

最近我翻譯的《依海之人》(People of the Sea)一書終於出版了。芭樂人類學大可直接轉載譯者導言,但那正經八百了些(畢竟需要送科技部審查阿),還是來一篇芭樂版的譯者後記吧。這篇不會「劇透」過多,希望勾起大家閱讀的欲望──炎炎夏日,這封面看了就很清涼,不帶一本嗎?
2017-05-08 郭佩宜
太平洋 南島 外交

試論「南島外交」:一個大洋洲人類學家的觀點

台灣是南島重鎮,從南島連結來與太平洋外交銜接──亦即南島外交──是最自然的走法。這些年來雖然不同政府重視程度有別,作法尚未系統化,然而也有不少的交流活動,在有些原住民社群中成為新興的議題。「南島」(Austronesians)這個詞也從小眾學術圈的討論,在過去數年間逐漸在大洋洲有了知名度。台灣的大洋洲研究者很早即是南島外交的倡議者,多少也參與了一些相關活動,對此樂觀其成,本文提出一些個人的觀察與發展建議。
2016-10-06 郭佩宜
文化 政策 田野

[人類學家@文化部] 人類學家與文化部應該彼此看見

人類學家號稱研究文化,然而人類學家卻經常在文化行政、文化政策的場域缺席。這真是「暴殄天物」。攸關文化發展的政策擬定與論辯少了具多元文化視野、從地方細緻的田野工作建立知識的文化人類學家參與,是學術資源的閒置。但反過來說,人類學家放過了文化部(及相關文化行政單位)這麼值得研究的「田野」,也很可惜。
2016-05-20 郭佩宜
政治 人類學 總統

如果總統是人類學家

芭樂人類學總是標舉人類學的諸多強項;如果總統是人類學家的話,會有什麼令人耳目一新的地方?我們應該選個人類學家當總統嗎?
2015-10-05 郭佩宜

「芭樂人類學」出書了──好吃,又好思!

「芭樂人類學」出書了!(左岸文化出版社)書中收錄、改寫31顆芭樂,在此附上全書導論,先賭為快。

這本書源自美好的合作,是許多人類學者為了公共的目的無償地甘願做、歡喜做,因此作者群也決議將版稅回歸初衷,除做為芭樂人類學網站後續營運經費,將設立相關獎助,鼓勵新生代加入耕耘大眾人類學的行列。

謹以這本書,獻給我們親愛的夥伴「芭樂貓」。
2015-09-27 郭佩宜

[2015民族誌影展 5之5] 高牆的縫隙: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歷史教育現場的衝突史觀

歷史、教師/學生。課綱、教育部。祖國、殖民/佔領。戰爭、大屠殺。

這些是台灣這幾個月的關鍵字,也是這部「誰的歷史?(This is my land)」紀錄片的關鍵字。影片的背景不在東亞,而在中東,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史觀的對立比台灣還激烈的地方。本片將在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播映,來得正是時候,導演也將來台與觀眾交流,機會難得。
2015-03-17 郭佩宜
政治 社會運動

318的未完成式 (318週年系列5之2)

318是未完成式(imperfect tense)。源自拉丁文的perfectus(完成),imperfect指的是過去未完成的行動;然而imperfect也有不完美的意思。人類學家不善運動策略分析,也不善論述政治機會,這篇芭樂文是片段民族誌的嘗試,讓我們先回到一年前環繞318的時空,才能重新思考並創造其意義。
2014-08-18 郭佩宜
台北 政治 經濟 貨幣 選舉

悠遊卡購買的小確幸?

最近台北市長選舉出現一則花絮,網路上流傳一片競選微電影,拍攝小資女上班族的一日,勾勒悠遊卡與其生活的緊密連結,片尾將悠遊卡的妙用歸功於曾任悠遊卡公司董事長的連勝文的「努力」。星巴克110元咖啡的小確幸早餐在許多網民眼中過於不食人間煙火,負面批評不斷。該影片傳達的訊息主要有兩點:一、悠遊卡能應用於日常生活許多層面是一種「進步」;二、「促成此進步」的是連勝文,因此連勝文會是好的市長。這篇芭樂主要討論第一點:為何悠遊卡取代了小額現金是一種「進步」?
2013-09-23 郭佩宜
大洋洲 影展 新幾內亞 民族誌影片 田野工作

我想了解你的明白

本屆民族誌影展黃金時段,10月6日週六晚上8點40,推出一部不可錯過的好片:「我想了解你的明白 Stori Tumbuna: Ancestors’ Tales」。有些電影結局是關鍵,前面鋪的梗看似平淡無痕,直到震撼性的結局,觀者恍然大悟明白箇中道理。「靈異第六感」就是很好的例子。這部片落在這個類型,結局回答了前述觀影時內心OS的所有質疑,所有線索兜在一起讓人恍然大悟、拍案叫絕──但我卻不能明白的說出我的了解。
2012-11-05 郭佩宜
反思人類學 大眾人類學 芭樂 公共人類學

大眾人類學的美麗與哀愁

2012年10月「台灣人類學年會」上,幾個朋友籌組了「跟人類學談戀愛:大眾人類學圓桌論壇」,得到很熱烈的迴響。接下來幾週我們將以論壇的引言稿和現場討論為底,推出「i級芭樂」(iGuava)第二期,以「大眾人類學」為主題,推出5篇芭樂系列。
2012-08-06 郭佩宜
大洋洲 田野反思 田野工作 節慶

煙火式田野?太平洋人類學家@太平洋藝術節

適逢倫敦奧運,芭樂人類學特派員還在英國持續參與觀察,讓我先分享參加另一場節慶的幾點想法吧。

四年一度的太平洋藝術節(Festival of Pacific Arts)在我的田野地舉辦,怎能錯過?早早訂好機票,今年7月於所羅門群島首都Honiara參與這場盛宴。

與長期浸淫在社群文化中,透過日常生活實踐學習當地文化的傳統田野模式大相逕庭,藝術節匯聚了數萬人潮、二十多國團隊,是快速流動、文化濃縮的節慶,人類學家如何在這兩週內「做田野」,而非走馬看花,或只是跟著事件快速擷取的媒體?四年前協同原民台「看見南島」節目,參加於美屬薩摩亞首府Pogo Pogo舉辦的藝術節,此番在熟悉的土地上「重逢」,是否有不一樣的視野?此類藝術節的特質,對於人類學田野與知識建構提供怎樣的刺激?在「煙火式的田野」情境下,這些都是嚴肅的研究者需要不斷思考的挑戰。
2011-12-12 郭佩宜
原住民 歷史 電影

看賽德克‧巴萊評論的七個問題

賽德克‧巴萊的討論至少牽涉到7 個問題──這些問題不是我對影片內容的疑惑,不是要去問導演的(雖然如果有機會交流也很不錯),而是問自己的。每一個問題都沒有簡單的答案,也未必有清楚的對錯,而是立場的選擇──在這些價值觀裡面,在這些思考範式中,評論者站在哪裡?而我又選擇要站在哪裡?
2011-09-12 郭佩宜
八卦 田野工作

芭樂解密(Guavaleaks)

最近維基解密在台灣沸騰洋洋,芭樂人類學湊個熱鬧,來個「芭樂解密」(guavaleaks)。

到目前為止媒體揭露的諸多leaks,從台灣人的觀點來看,老實說沒太多秘密性可言。從人類學家的觀點來看,最神奇的是發現AIT官員也要寫類似「田野日誌」的東西,記錄和誰吃飯聊天,以及餐桌上的八卦內容,分析評論一下,還得把它傳給上級(「指導教授」?)。咦,這和人類學家做田野有一點類似耶──八卦不只是用來聽,用來講,還要筆記與分析。
2011-03-21 郭佩宜
災難

災難是一面照妖鏡

災難是一面照妖鏡,照出社會結構的緊張與不平等,彰顯不同文化的模式,也反景出歷史的記憶與層疊的連帶。身為一個人類學家,由於自認對日本文化的了解只是間接而片段,對災後社會景況也沒有一手的觀察,如果說要寫篇典型的文化人類學分析,討論日本文化對災難反應的影響,我著實不敢下筆。然而總覺得芭樂人類學在這個當下需要寫點什麼,幸好人類學還至少有兩項特色:全貌觀以及比較觀點,因此這篇文章,我想試著從這個角度初步的談一些目前的觀察與想法。請先容我從一段(不全貌也沒比較的)記憶談起。
2010-06-21 郭佩宜
儀式 國族主義 多元文化 資本主義 非洲 音樂

人類學家看足球:被vuvuzela搶註的2010世界盃

世界盃開幕戰由地主南非出戰法國。開賽5分鐘後,我迷惑的問:「現場有什麼蝗蟲還是蜜蜂在飛嗎?」原來這是個全球性的問題,不久後,全世界都認識了一個新的「樂器」──vuvuzela ,中文翻譯五花八門( 巫巫茲拉、嗚嗚祖啦、嗚嗚讚啦)都翻得很貼切,因為看了就知道這個東西很「吵」。Vuvuzela是一種塑膠製的長管喇叭,據說音貝超過120,比裁判的笛聲還響,全場一群人一起吹,熱鬧可見一斑。Vuvuzela的由來有幾種版本,媒體抄來轉去,大致不是原來召集開會用,就是噪音的意思,甚至是拿來嚇走狒狒的。十幾年前因為不能攜帶金屬進場看球,開始出現塑膠製品,五顏六色成為南非的特殊足球景觀,這次世界盃一躍成為前幾天的全球焦點。很快的,許多球員、教練、球迷和轉播員都恨透了vuvuzela,要求國際足總禁這種「噪音」。有些球迷抗議:「都聽不到各國球迷場邊的歌聲了!」國際足總想了一陣子,決定接受南非主辦單位的說法:「這是南非文化,必需尊重。」這是「政治正確」的決定,但身為擁戴多元文化的人類學家,還是忍不住感動了一下──世界還是有在進步的!
2010-02-08 郭佩宜

你芭樂了嗎?

芭樂人類學第一季結案。下週春節暫停營業,2月22日(一)將重新開張,推出第二季好吃的芭樂,歡迎舊雨新知繼續光臨指教。

你芭樂了嗎?如果還沒有,這篇「芭樂人類學懶人包」可以幫你快速進入狀況。如果你吃過芭樂,也可以趁機重新咀嚼這些美味。如果你還沒寫過芭樂,讀一下這篇期中報告,心動的話請馬上行動,第二季寫手持續招募中。
2009-11-16 郭佩宜
田野工作 網路

Facebook上的臉孔和嘴巴(一個人類學分析beta版)

兩個月前聽說我的指導老師也用facebook。蝦米?我受到很大的刺激,也開了一個帳號。我只是低度使用者,對玩game也沒興趣,不過身為一個有職業病的人類學家,無處不是田野,玩facebook沒寫田野筆記,也稱不上什麼「將facebook作為book的文本分析」,只是有點「參與觀察」的經驗拿來分享 。這種沒把握(i.e.不負責任)的文字在研究論文叫做「初探」,網路行話叫beta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