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她系主任!情境劇的社會結構觀點與高等教育人類學觀察
Netflix影集平台近來成為觀察不同文化轉變為「劇本人生」的重要媒介,最有名的莫過於風靡世界的《魷魚遊戲》:作為韓國資本主義與M型社會的隱喻故事,魷魚遊戲影集透過「殘酷遊戲」反映高度資本操作下,人們如何試圖透過恐怖平衡競爭狀態,而試圖改變自身處境的情境。不過,今天的芭樂並不是要討論這部紅透的烤魷魚,而是要從另一部影片《叫她系主任》(The Chair)談起。這部影片故事主軸以韓裔演員吳珊卓(Sandra Oh)所飾演的金智允博士(Dr. Ji-Yoon Kim)為主角,描述她剛當上私立名校彭布魯克(Pembroke)大學的英文系系主任,在校方行政,系所未來,學術同事,學生反應,以及家庭需求等多方面的平衡中,努力適應新職務。因為身為第一位系所中的女性行政主管,以及學校裡少數的非白人教職員,身份面臨種種挑戰,也需要一一回應克服。
(以下有劇透,請小心服用!)
影片雖然是喜劇影集,但情節設計頗為寫實,真切反映了許多在大學行政體系中常見的狀況,幾乎可以當作是Sitcome(情境喜劇)的類別來看待。劇情設計裡所見美國大學文科裡會碰到的特殊情境問題,都可以當作「危機處理」與「高教現實」的案例說明。例如在金允智任教的英美文學系當中,有三位最資深的「男性」教授享有最高的薪水與寬敞辦公室空間,但三位教授平均的選課人數卻只有五名學生。而為英美文學系帶來活水的非裔女性新銳助理教授,卻面對自己的升等被資深男教授掌握,但系主任為了挽救這位男教授的學生選課不佳狀況,安排她與該教授共授;卻發生資深教授把該名女教師當作助教使喚的狀況,而新銳教師把艾略特的文學課變成嘻哈創作形式,也讓老教授無法接受。資深女教授的辦公室無緣無故被排到完全沒有網路訊號的地下室,主任同意為她伸張,但卻也發現該前輩教授從八零年代末期開始就完全不看教學評鑑。除了課堂行政安排的問題之外,學院院長不斷要求系主任尋找可以吸引學生的講座,原來金主任屬意前面提到的新銳教師做為「年度講座」(雖然這點子看來有點大膽),但學院院長竟然「要求」直接邀請飾演X檔案男主角的演員杜考夫尼(David Duchovny)本人,因為他的資歷有耶魯大學英文系博士肄業(這倒是事實),應該可以吸引許多粉絲!金主任只能帶著一整疊資料到杜考夫尼的豪宅洽談,最後卻發現杜考夫尼想要利用這次的講座機會請該系教員為他的講稿當槍手,甚至變成他未完成的博論!
「叫她系主任」裡面只有教職員之間的衝突嗎?當然不止!該系上有一位創作型的同事,正好是系主任的前男友。該男同事有許多女學生粉絲,常常不經意有些曖昧之舉;他自己也在許多情緒問題下飲酒而上課遲到。某次課堂為了說明文學不該是意識形態的打手,放浪不羈的網紅教師模仿了納粹的敬禮手勢作為「反諷」;卻被台下學生拍下並且把影像放到推特等社交平台上。這下引起校內各類少數族群學生團體的群起抗議卻又在說明會上引發衝突,最後只能逼得學校對該教師申請禁制令,系主任不得不嚴令禁止這位關心她的前男友同事回到學校。系主任在找不到保母的情境下安排該教師為她帶領養的女兒,反而被學生和同事看到這個似乎有違行政倫理的「家庭畫面」。
前面所舉的各種「劇情」看來頗為尷尬巧合,卻在不同環節裡面看得出是編劇創作者在不同高教領域裡所觀察或者聽聞到的「常見內幕」。以人物設計來看,該劇選擇韓裔女演員吳珊卓就是個有意思的設計。吳珊卓自己在訪談中提到,作為韓裔移民家庭後代,她是家中唯一沒有「碩士以上」學歷的成員。而在英美文學這種傳統學科在大學裡力求轉型的科系,第三世界觀點的比較文學從八〇年代以來已經成為英美文學的重要路線。學術圈一直是「模範少數族群」(model minority)的重要發展領域。在認同政治與學術發展的路線上,亞裔女性在人社學圈更會發現到特殊的機會與門檻同時存在。在與杜考夫尼的講座討論裡,金允智主任發現他其實對英美文學理論停留在二三十年前,並且許多發音用了英國腔調而不是美語常用的說法。被糾正之後杜考夫尼反諷說,「喔?我以為我們是在講『英文』,可能你選錯了科系,也許你應該去念「歌學」(還故意發音為“schiences”)?喔,我並非因為你是亞裔而這麼說。」金主任(還有作為觀眾的我)瞪大眼睛,對於明目張膽的語言種族歧視不敢置信。但在這種「微」歧視裡面,她也只能笑笑當作沒聽到。文化的衝突也在金主任的男友同事到韓國家族聚會參與小孩滿歲抓周活動:滿週歲的韓國幼兒原來想要去抓取毛筆,卻被大人「鼓勵」「誘導」拿了美金;男同事在當場憤恨不平地說「這是作弊!」讓現場的眾人一陣錯愕。鏡頭回到系所資深教師的討論,金主任雖然百般想要安排好各種環節,但卻讓眾人越來越不滿為何沒有代表他們而發聲,系上教師正在計劃一場「政變」。。。
(劇透結束,回歸分析)
這部影集雖然短,卻展現出令人喜愛的節奏和感同身受的問題。這是「情境喜劇」讓觀眾喜愛的基本原則:一方面透過情境的設定讓觀眾馬上進入角色認同,另一方面透過劇情設定看到常見問題的「問題」,觀眾跟著編劇與角色一起在裡面尋找回應解決的答案。看了「主任」情境劇之後有趣的是,我發現台灣(或者普遍的東亞)戲劇裡面有情境喜劇,但多半是以家庭親族(例如「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我家是戰國」,「安室愛美惠」,「母雞帶小鴨」),或是街坊鄰居(例如「親戚不計較」,「我們一家都是人」,「住左邊住右邊」,「鳥來伯與十三姨」);另一類還有的情境劇,則是校園或軍旅等互動關係(例如「麻辣鮮師」,「女兵日記」,「報告班長」)。對比「主任」你是否發現這裡面有一點不同?那就是台灣的情境劇主題通常圍繞著家庭關係,婚姻/婆媳問題,鄰舍互動等等以親族關係圈為設定的環境,預設了最能夠引發觀眾迴響的情境,來自於家庭與親戚街坊之間的糾纏互動。而如同「主任」戲劇這樣能夠描寫甚至反思「社會階層」與「行政結構」的戲劇,最多是以「軍旅」形態的情境劇為主。但是讀者觀眾馬上可以發現,軍中生活型態的情境喜劇,帶出來的想像不是對於結構當中行政操作的反思,而是處在特定結構當中無法改變的無限循環任務。於是我們看到的台式情境劇,把軍旅劇當作家庭關係劇來演,能夠無限延伸,所以會有報告班長「系列」的出現。在軍旅當中總會有機車班長,像媽媽的排長,像爸爸的連長,或者是從天而降祖宗般的旅長將軍。看起來在台式劇情裡看到的行政關係,並沒有真實行政層級再現的想像,而是家庭結構的延伸。這些關係在台式情境劇中,不只作為無限延伸的超穩定結構,同時還會把情境設定在某一特定時空當中:於是軍旅的經驗總是以任務的折磨和打茫回應著戰後台灣無法跳脫的戒嚴狀態,「標語軍人」與「死老百姓」的對比也停留在特定時間的觀點裡面不斷重複。
這樣的結構是否在東亞情境裡都相同呢?對於韓國現代性進行研究的美國人類學者Nancy Abelmann就提出,韓國在戰後資本主義過程中,職業婦女的角色受到許多電視戲劇的再現與描述,而這種描述通常也會作為韓國婦女認知自身角色變化與主體性出現的驗證。於是在電視劇的情境當中,韓國職業婦女看到自己日常生活裡的掙扎,也在劇情當中對照「事實」與「虛構」的差異。透過戲劇與真實生活中對於家庭結構,職場生涯,以及男女婚姻觀點的對比,韓國女性參與資本主義轉型在電視劇裡面壓縮,一方面被還沒有達到都市化的鄉間婦女期待,另一方面也被都會區的婦女作為證明的範本來成就自我實現。Abelmann稱為「流動性的情境劇」(The melodrama of mobility),反映了當代韓國女性不一樣的處境。同樣是在冷戰型態下出現的韓國社會結構,軍旅戲劇也出現在許多情境設定裡;但與台灣的軍旅情境劇不同的是,韓國的軍教片對於「任務」完成的描述比較清楚,也因此能夠反思在任務執行過程的結構因素是否成為問題來源。Netflix平台最近也有一部韓國軍旅影集《DP:逃兵追緝令》,非常寫實地描繪韓國在仍然維持「徵兵制」的背景下,軍中霸凌現象與個人社會家庭處境,如何以逃兵問題表現為為結構性的情節。當情境劇真實到令人起雞皮疙瘩,就應證了所謂「人生模仿戲劇,而非戲劇模仿人生」這個說法。台灣情境劇裡面「以人物設定」引導劇情,或者是以「靜態時空」投射場景想像的情境,就呈現出情境劇多半為無從/無需改變的家庭結構,以及由家庭結構推展出來的教室,公司,軍旅關係,可見一班。
從情境劇分析離開,我們回頭來看《主任》所反映出來的高教人類學觀察與高教問題反思。傳統上人類學一直都以異文化觀察研究為職志,在這個前提下,對學院研究者出身的高等教育(或者大學校園)環境進行人類學研究,似乎非常缺乏人類學意義?但實則不然。人類學在脫離了殖民主義過度浪漫化的文化相對性角色之後,對於研究者自我出身的社會情境也有許多研究與反思。而高等教育環境也在其中之列。在涉入人類學之前,我受到的是心理學背景訓練,但當時對於心理學研究中最常見的場景,就令我感到疑惑:心理系常見的場景就是請選修普通心理學的大學生來做心理學研究的受試者。但奇妙的是,不管是認知測驗,人格發展,情緒研究,人際關係等等可以情境操作或問卷模式做研究的題材,幾乎都沒有質疑過以大學生作為受試者的「有效性」。這樣的知識生產從人類學研究來回想,反而成為特定的思維習慣與社會網絡的設定。把高教現場作為人類學情境的想法並不獨有,美國應用人類學會就有「高等教育人類學主題研究團體」(Anthropology of Higher Education Topical Interest Group),裡面的主題多半是以在高等教育中如何學習與發展人類學觀點為主,包括設計課綱,提出配合高教需求的問題思維,如何在課堂裡面涵納文化多樣性學生的需求等等。在〈課堂如田野:以導論課程作為公共人類學實踐場域〉一文裡,呂欣怡也針對美國,香港與台灣三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類學課堂中,課程如何教導、學生如何理解文化多樣性,作為小規模公共人類學實踐可能進行說明。
如果我們把高等教育當作一個研究題材,也可以設計「高等教育人類學」特定課程,以高教作為「討論題材」。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人類學系教師Karla Davis-Salazar就在2019年春季開設了Anthropology and Higher Education這門課。議題包括「高教的歷史演變」:比如美國州立大學產生的歷史背景,或是台灣的一縣市一大學的歷史分析。「高教中的儀式與行為」:最有名的莫過於台灣有翻譯的《當教授變學生》,如何以人類學者的田野觀察角度看待大學生在校園中的一切生活模式,也透過學生的眼睛體驗官僚和經濟壓力。「學習,身份與社會參與」:這類高教情境現在也成了台灣高等教育的日常。最常見的就是對比「企業社會責任」出現的「大學社會責任」(USR),在許多高教的合作計畫裡,與社區共做並且共同改變,讓大學擔負起影響社會的責任。「高教資本化與新自由主義」:包括高等教育目前越來越趨向的M型化問題;如同高教工會所觀察的現象,當大學變成人人可以念的時候,大學的結構問題不再是入學門檻,而是入學後充滿資本化的剝削情境,學費飛漲,建教合作,流浪教師,以及高教評鑑等等為了配合KPI,排名,補助分配等等可能的資源爭奪現象。但另外一方面,我們也發現學術變成了「審計文化」(audit culture)的對象,回頭看待人類學從高教文化裡長出來的論述,以各種評量與經濟模組的計算,或者公共事務的可責性表現。都成為這個觀察的路徑。最後,主題還包括「教職員與行政體系」的觀察討論:這部分回歸到《主任》這部戲劇的主要觀察點,高等教育的人際關係,學術表現審查,以及行政體系的資源分配,是否都具有自主性,回應學術與社會需求,並且能夠獨立運作,也就是台灣所說的「大學自治」?
我在念博士班的時候,就曾經聽說大約二十年前這個科系有位博士畢業生,論文就是以對於該人類學系的參與觀察作為田野所寫成。我從來沒機會閱讀過這本論文,後來終於聽說了這本書的書名,叫做《學術村落:一個人類學系的民族誌》(An Academic Village: The Ethnography of Anthropology Department),作者是Melvin Williams。作者後來在密西根大學退休,而在執教生涯中也特別針對自己的非裔身份推動高教中的少數族裔權益論述。很可惜我沒有機會看到這本書,現在也無法再Amazon上面買到(當初作者好像是自費出版的)。但現在,當我以非原住民身份,在國內以原住民教育和學生族群為主的學院任教。日常系主任生活中除了前面所提到的高教情境之外,也注意到在學校的行政會議裡由理工學系的教授主導(因為資源模式的設計),以及在校內女性行政主管的稀有。也觀察到許多原漢對比的學院教育觀點,學生學習內容與社會(尤其是族群文化)期望之間的連結,以及各種高教系統下對於原住民教育資源的競爭等等。有一天,我也該寫一本台灣版本的「學術村落」。
在那之前,下一季的《叫她系主任》能否看到更多學院裡的結構問題的情境反思?我已經在Netflix上面設定追劇的通知了。
本文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歡迎轉載與引用。
轉載、引用本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
馬上瘋檳榔 叫她系主任!情境劇的社會結構觀點與高等教育人類學觀察 (引自芭樂人類學 https://guavanthropology.tw/index.php/article/6902 )
回應
* 請注意:留言者名字由發表者自取。
George Stocking 博士論文要寫芝加哥人類學從社會系 分裂出來的歷史 結果畢業不了 只好從頭來過 因為他發現學理的分歧都緣自私人恩怨 是後來才發展出來的!!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