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AVA anthropology covers things that are Grotesque, Unabashed, Apostate, Virid, and Auspicious about anthropology!

分類標籤: 性別

阿美族女性不能參與公共事務嗎?

目前大眾對阿美族的社會文化特性的理解,經常將阿美族歸類為母系社會;家族事務由女性負責,財產家業也由女性繼承。部落公共事務則由男性主導,年齡階級只有男子可參與。當代有志投身部落公共事務的阿美族女子們,經常因為「女生不能接觸公共事務」而受挫。今天,由深耕阿美族奇美部落數十年的吳明季博士為我們梳理:當前阿美族女性參與公共事務所受到的限制,乃是經歷了長久的殖民、資本主義化、父權意識形態的的共構而形成。唯有透過細緻且系統性的檢視,才能讓我們更清楚阿美族女性參與公共事務時的歷史脈絡與改變,也看到不斷生成變動中的創意和可能性。

受苦的性別們與性暴力循環:一個抵抗壓迫,同時自我毀滅的內城故事

《尋找尊嚴:關於販毒、種族、貧窮與暴力的民族誌》深入研究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紐約東哈林區波多黎各移民的生存處境,呈現在紐約內城波多黎各移民在貧窮與種族隔離下,所遭受的政治、社會、經濟與文化多重排除。和其他已中譯問世的內城民族誌相比,本書更著力描述邊緣女性的視角、個人受苦的性別化與性暴力循環,以及男子氣概、後殖民父權及厭女的深層心靈結構。趙恩潔老師在這一篇導讀中,特別從性與性別的角度切入,令讀者直視底層社會與厭女文化纏結的棘手議題。

數字芭樂:台灣人類學界的性別圖像

台灣人類學界的性別比例在過去幾十年有了很大的變化,朋友們多有所感,但缺少實證研究。在國際婦女節(3月8日)前夕,我想嘗試一篇非典型芭樂文,以數字而非文字來呈現近期台灣人類學的性別圖像。此外我們也想問,台灣人類學與其他領域、尤其是相近學科(社會學、歷史學)的圖像是否相同?又與其他國家趨勢有無不同?

性別戰爭:奧運競技場上有男女對抗的運動嗎

有沒有奧運的比賽類別是可以看到真正不分性別、男女彼此的正面對決呢?答案是有的,那就是馬術。馬術是目前奧運唯一不分性別的開放賽事,但在過往還有三項運動也是如此:槌球(1900)、帆船(1900-2008)、和射擊(1968-1992)。本文將試著從更多面向討論這些有著男女對抗歷史的運動中複雜的性別關係。

多元性別:人類學及女性主義怎麼說?

人類學的性別研究告訴我們,相較於二元對立的思考方式,「光譜」可能是理解不同社會中的sex/gender及sexuality更好用的工具,並且讓我們更細緻地看到sex/gender及sexuality如何彼此定義、如何鑲篏在人的關係、社會文化之中,以及社會政治經濟的轉變讓它們出現什麼樣的改變。有太多在二元光譜之間的性別,都在提醒我們:世界並非想當然爾的一男一女、一夫一妻。

「自然」的文化意義:同婚辯論中平行的多重「自然」

「自然」時常被過度簡化為某種人類社會圖像的鏡像工具,用來合理化特定文化觀念與社會安排。不過我們對於自然的想像,其實有很多層次,也許未必如本體論轉移那般深層,但我們對自然的想像並非單一的。關於「自然」,總有有很多「事實」的鋪陳。但「事實」不會自動使人們行動、使人們改變想法、使人們彼此尊重。「事實」時常讓人感覺到攻擊,讓人覺得自己錯了,讓人想要逃避,希望事實是假的。但「事實」也可以透過更能促成同理心的方式來呈現。

[iGuava主題專號][2017民族誌影展]《整妝上陣》

梵文經典中紀載著,我們(hijras)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我們坐落於(兩性光譜)的中間某處。古老經文中出現的hijra,總是蘊含著美麗,勇氣以及直率的特質。自古以來hijras自成社群與家戶,傳統生計方式,主要為新生男嬰以及婚禮場合祝禱、祈福。Hijras傳統經歷殖民統治而斷裂破損,處身當今歧視、污名的社會邊緣處境,生活更形艱難。然而hijras社群至今依然清晰可見。

奧運金牌光芒下的斐濟橄欖球

剛奪下奧運橄欖球項目金牌的斐濟,除了是以小島國之姿擊敗前殖民母國英國外,隊員領獎時謙卑的模樣也征服了許多觀眾的心。然而,在媒體報導中他們竟被形容成一支「由獄卒、警察、農民、無業遊民組成的球隊」,忽視斐濟可是長久以來國際橄欖球場上的王者。本文在介紹這支「雜牌軍」真正的面貌之餘,也談在耀眼的奧運金牌光芒下被邊緣化的群體:女性球員和印度裔斐濟人。

About Nisa

Marjorie Shostak(1981)所著的Nisa: The Life and Words of a !Kung Woman一書是以一位年約50歲!Kung女性的生命史為主軸,從她從小到大經歷過的事件,呈現出!Kung女性生活的幾個重要面向與主題。作者的研究緣起為有感於既有的!Kung研究缺乏主觀經驗的面向。1963年哈佛大學研究團隊開始接觸Botswana西北Dobe區的!Kung San人(被稱為!Kung Bushman, !Kung San, 或!Kung, 自稱Zhun/twasi),各種領域的科學家對!Kung的生活進行專業研究。Shostak和先生於1969年加入研究團隊。她想瞭解!Kung人的生活和感受,並對!Kung女人的生活特別感興趣,很好奇在和她截然不同的文化當女人是什麼樣子呢?哪些是普同的?她要認同到什麼程度?

考古學家的社會想像

不同於歷史學者運用文字記錄建構過去的社會,考古學運用的是人類生活所遺留下的物質遺留來論述過去的景況。雖然近年來歷史考古學蓬勃發展,考古學家將研究的時限延伸至當代社會,但是對於文字發明前那段人類社會發展圖像的重建,仍是考古學者工作的重點。 而在這長達數十萬年的現代人發展歷程中,過去考古學者特別著重幾項「重要」的「人類發明」,例如陶「器」的製作、農「業」的產生、社會「階層化」的緣起、國家的出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