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2019-08-19 邱韻芳
原住民 儀式 土地

重返山林:找回生活中的原住民知識

許多人只知七八月有花東阿美族豐年祭,卻不知屏東、台東排灣族部落盛大的小米收穫祭(masalut)。近些年來,因為青年會的蓬勃發展和對祭儀的積極參與,讓排灣族收穫祭增加了不少年輕的美感與活力。以屏東春日鄉為例,鄉裡各部落都會在收穫祭期間辦理「部落遊學」,讓平日在外求學暑假才回到部落的青年,得以透過這些課程向長輩學習排灣族文化。「部落遊學」學什麼?學殺豬分食、學作小米糕和灌血腸、學狩獵、家屋和童玩相關知識、學種芋頭的種植。 在這波青年齊力促使排灣族收穫祭更「文化」、更具「傳承」意義的潮流中,有項青春熱血的文化實踐特別吸引我目光:送情柴。
2019-08-12 褚縈瑩
秘魯 飲食 歷史

以食療癒內戰傷痕?從祕魯近年的餐飲業榮景(Food Boom)談起

本篇芭樂文就要從祕魯歷史的角度,來解讀祕魯最負盛名的主廚加斯頓‧阿庫里歐(Gastón Acurio)帶動的餐飲業榮景,為什麼能敲進祕魯普羅大眾的心坎裡?他又如何試圖回應秘魯在光明之路(El Sendero Luminoso)游擊隊所引發的內戰後,社會嚴重分裂的情形?


2019-08-05 劉正元
語言

三百二十萬、馬太鞍和語言相對論

Sapir-Whorf 語言相對論假說(Sapir-Whorf hypothesis)大約形成於上個世紀的1930年代左右,兩位語言學家的基本論點宣稱一個人日常使用的語言會形塑其思考方式及世界觀,換言之,不同的語言使用者會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及世界觀。當阿美族人將一個地景的聲音——強大水流撞擊溪石所發出的如雷聲kereng般巨大聲響——融入地名Makereng 中,這樣的地名不只表達出一種人與自然的緊密關係,也顯示出聲景在不同語言中有著截然不同的地位。
2019-07-29 盧柔君
日本 考古 文化遺產

日本皇國史觀與考古學的戰爭:世界遺產百舌鳥・古市古墳群

今年對於日本是重要的一年,新天皇即位,年號更迭,被當作天皇陵墓的古墳也被指定為世界遺產,簡直是皇國史觀大鳴大放的一年。然而,只有這樣嗎?百家爭鳴的時代,在古墳議題中,可以看到日本社會不同觀點正在競合。
2019-07-22 羅永清
田野

菲比尋常:原專班學生菲律賓田野初體驗

你這裡看到的鳥會因為陌生而被你質疑到底是不是鳥的話,你找到了質疑自己的方法,尤其質疑你到底為什麼是原住民,這就是一種解殖的方法,如果你的一切都是透過鏡子反射來的,而鏡子反射來的都是他者之時,你如何確定自己是自己.所以你會受苦,當你無法用英語或在地語解釋或介紹自己的時候,你會發現田野調查其實是在描述他者,你最好臣服於這個他者,巴丹島的全部,仔細描述這裡的一切,一旦你找到有一種理解不是自己的理解產生的而是完全由他者告訴你的,你就會知道自己與他者的關係。
2019-07-15 Captain Scar-Little
太平洋 考古 飲食

Kava食譜與大洋洲的下酒菜

想當年船長還是個小毛頭的時候,第一回踏入大洋洲,利用出田野轉機的時間去了一趟斐濟的文化中心。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位英俊的武士,笑嘻嘻地拿著三叉夾說,這是當年酋長們用來吃人眼的工具。這是船長第一次從當地人的口中聽到食人這個概念,而她訝異這年輕人提起這種事情的時候所顯現出來的自豪。當車子過了時間還沒有來接她的時候,文化中心的工作人員已經搬出了木製的kava盆,用椰子殼舀了一碗,熱情的邀她與他們一起慶祝下班。她喝了一碗,學會喝前飲後要拍掌,然後被差一點忘記要來接她的遊覽車司機拎上車,昏昏沉沉的回到住處。
2019-07-08 洪廣冀
人類世 科學史 書評

《面對蓋婭》導讀:人類世的憂鬱與療癒

當群學邀我為拉圖這本新書寫序時,我覺得受寵若驚,也陷入了憂鬱。我的憂鬱讓我想到了杜勒的《憂鬱》,謝天謝地,《面對蓋雅》沒把《憂鬱》當成分析對象,讓我在拉圖讓人喘不過氣的博學中,看到一絲希望。噢,還有,身為一個動漫愛好者,我想我有更直接的方式說明《面對蓋婭》的主旨。這裡的拉圖就相當於《JOJO冒險野郎》的喬魯諾・喬巴拿,其替身「黃金體驗」的能力便是透過重擊物質,賦予物質生命,讓生物的生命超載。黃金體驗讓物質不只是 “matter of fact” (即「事實」)。追根究底,matter matters。
2019-07-01 莊雅仲
都市 環境 發展

當交大保持沉默,城市開始思考

科學城裡眾聲喧嘩且思考各異的行動者,重組了科學城。最近的都市組裝理論讓我們看到原本隱而不見的關係與連結,城市因此是一個多重物件(multiple object),是「偶發、特定、局部與異質」的結果 。我們必須透過這些新關係來探索這一個全新的都市世界,文(圖)中的多重物件與物種提供了方便的窗口,讓我們得以瞥見科學城實際與可能的過去/現在/未來。
2019-06-24 納豆青木瓜沙拉
泰國 東南亞 歷史 書評

《從暹羅到泰國:失落的土地與被操弄的歷史》書評

過去總認為在西方殖民下,泰國因為英明王室以及竹子外交,成為歷史中唯一獨立的東南亞國家,但這本書帶給我們許多暹羅/泰國的別樣風貌。一來歷史中泰國並非只是抵抗英法殖民,可能與西方國家同樣扮演侵略角色。另外失土國恥論所造成的排外論述,呈現泰國歷史中另一揮散不去的幽靈。這也讓我們反省自身情境,許多當代面對的歷史解讀與論述,很可能都是服膺於特定政治脈絡而出現的詮釋,因而我們需要更抽絲剝繭批判性地來理解。
2019-06-17 謝艾倫
考古 陶瓷 歷史

那些年,我遇見的陶瓷還有人

陶瓷之所以是海洋考古最重要的遺物之一,除了保存度遠勝其他遺物之外,隨著技術的演進、風格的轉移,每一個時段都有代表性的器物跟窯口。藉由探究近代陶瓷器的生產、流通、與消費,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全球各地在捲入全球化經濟的過程中在貿易網絡的角色甚或各地文化轉變的微言大意。
2019-06-12 鄭肇祺
政治 社會運動 香港

今天,We are Hong Kong。來生,再做香港人。

大概沒有多少人仆街會被世人記住。但英國首相跌倒的一刻,香港的命運彷彿就被決定了。
八十後一出生,命運就決定仆街了。
我們同時是祖國的子孫,也是香港的市民,互相依靠,而北面的叫「阿爺」,我們喝他的東江水,吃他的農產品,前途放在崛起的大國,在「內地」工作,會是多美好的事情。
但「祖國」離我們愈來愈遠。
人類學的訓練,讓這世界多了幾個懷疑自己是誰的人。
但我現在知道,來世,我還要做香港人。

2019-06-10 何撒娜
中國 田野 韓國

二個中國:那看得見的、與那看不見的二個世界

剛過去的這個星期日,在台灣的我們,藉由網路參與了香港人民「反送中」的憤怒、悲傷、與恐懼。我們看到白晝裡結集成長流的浩蕩人群,看到難得大規模集體出現的律師群體,看到入夜後對平民百姓施加的國家暴力,更看到了掌權者入夜後宣示不顧民意的一意孤行。那個夜晚,我徹夜難眠,想起了過去我與香港、與中國之間的淵源,想起了香港人所面對的,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霸權。
2019-06-06 林開世
人類學家養成

做一個會遲疑的聆聽者

我想要期許人類學系應屆同學的事:要有能力突破社會僵化的思考模式與自己慵懶的思維模式,就是要能試著成為開放的聆聽者以及謙虛的學徒;但同時弔詭的是,不要以為只要你有耐性、有同理心,就能達到溝通與理解,也不要以為知識一定可以透過翻譯來傳承。
2019-06-03 容邵武
災難 歷史記憶

哥吉拉‧921‧一個紀念不了的紀念

哥吉拉從海底深處竄出,每隔一段時間;而每隔一個五年、十年,有關921大地震(1999年)的種種也會從台灣人的記憶裡竄出。是的,今年(2019)將是921大地震20周年。朋友問我這個曾因博士論文田野調查而遭遇到921大地震的人,甚麼是台灣921大地震的哥吉拉?為何台灣921大地震的「集體創傷」沒有產生哥吉拉?這個「集體創傷」找到甚麼樣的出口呢?
2019-05-30 林秀幸
台灣 政治 文化政治 女性主義

如何超越蔡賴,而不只是藍綠

社會現象不是單一原因造成,是一個「體」的多因多果相互震盪所致。表面看到的現象必須被深度地詮釋,必須考量整體的脈絡,必須真的走訪,傾聽。而非「投射」,把好的留給自己,把醜惡的留給別人。你硬要塞一個厭女之名給他們也可以,但是你永遠找不到那塊對的拼圖,也就解不出謎題。
2019-05-27 林浩立
大洋洲 馬林諾斯基

一個書名惹的禍:重返《野蠻人的性生活》

上禮拜看到風傳媒一篇歸類為「兩性新知」的文章,標題則是典型的腥羶農場風格:〈揭秘大洋洲「輪姦之島」!女生想上誰就上誰,男生被榨乾還要付錢‧‧‧如果不從會有這可怕後果〉。其實不用點進去看,就可以知道這個位於大洋洲的島嶼就是因人類學家馬林諾斯基關於庫拉圈交易研究而聲名大噪的初布蘭群島(Trobriand Islands)。
2019-05-24 左拉
性別 同志 親屬 婚姻

超譯Line謠言,同理老人心

今天是台灣的大日子──同婚合法登記的第一天。此案明顯有世代鴻溝,許多年輕人看到line群組裡面的長輩圖謠言都覺得反智不可思議,然而為何那些謠言會盛行?芭樂電台邀請兩位人類學家鯨博士和鰭博士,從同理心的角度來分析這些謠言背後的文化邏輯,而長輩們相信謠言,其實反映了他們內心的焦慮與恐懼。
2019-05-20 潘美玲
西藏 中國

印度的西藏地圖第十九張:從「當鐵鳥在天空飛翔」到「抵達湖邊的天鵝」

有關對於西藏議題的爭鋒,從1959年以來就持續呈現一個西藏問題卻各自表述的狀態,例如中共解放軍進入西藏,就有「武力鎮壓」相對於「和平解放」,以及「翻身亂世」相對於「翻身解放」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雖然沒有鐵鳥、鐵馬般的重裝備武力,多年以來,各式透過傳統宣傳媒體宣傳戰交鋒所砰發的煙硝味,以及企圖所造成的影響,卻不容小覻。
2019-05-16 malaita

韓極混、辣台派和果凍:政治人物是什麼,可以吃嗎?(2019進化版)

記得四年前,我曾寫過一篇芭樂文,談鄉民喜歡將政治人物給「食物化」(小辣椒、空心菜、送楚魚)的現象。那篇芭樂文收尾在小英把自己變成熟食(英派),然後台灣人就吃下去了。沒想到過了快四年,英派進化成「辣台派」,而且還有新的熟食出現了──果凍!另外還加入一種非生食也非熟食的新東西──韓極混,看來得再寫一片芭樂分析一番。
2019-05-13 鄭肇祺
飲食 台灣 多物種

我想吃掉你的腸臟:「多物種台灣研究在北美」的可能性

當北美研究社群在利用民調、選舉材料、媒體、歷史及訪談資料理解台灣的主體性時,我認為人類學者及其他夥伴們仍然能進行田野研究及進行民族誌式的書寫,呈現出全面以及多物種的思考方式,與夥伴們一起開拓台灣研究更多可能性。藉此,我們也能把「為台灣為國家」及「人為中心」的舊框框打破。這不就是人文學者、自然學者及社會科學者應該自身任命的學術責任嗎?NATSA作為跨學科的學會,更應推廣這種研究取向,加強台灣研究的多元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