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2015-11-16 咖啡海
美國

匹茲堡的風水與風水師

風水是華人世界顯著的信仰系統,但在全球化影響下,美國人在美國城市裡是如何理解或使用風水呢?請看這篇以匹茲堡風水師為主題的小型田野研究。
2015-11-11 馬上瘋檳榔
政治 台灣 原住民

都倫還是巴奈?政治人物的命名與符號的逆襲

之前芭樂人類學談了政治人物與食物的關連,這裡則對政治人物的命名政治有更深一層的分析。例如最近總統參選人朱立倫就被給予了一個阿美族名「都倫」,而蔡英文也得到了「巴奈」的稱號。這些被抽離脈絡的符號一方面被定調成單一形象,但另一方面,原住民或鄉民多元靈活的詮釋並不會因此被壓制,反而可以逆襲這些主流論述,甚至讓政治人物反被操弄成笑柄。
2015-11-09 Runningnoseky
田野

權利與錯誤(Rights and Wrongs)

田野就是去過另一種人生,但有些人生比較刺激。如果你被原本住處主人逼走,好不容易找到新的住所,得到入住權利並清掃乾淨後,卻被反鎖在內,還差點失去一片指甲,最後發現這個住所的主人是個通緝犯,你應如何處理?請看這場在蘭嶼的田野的一系列戲劇化事件與反思。
2015-11-02 趙綺芳

《Maataw 浮島》演出前傳

即將在2016年一月於國家戲劇院登場的原住民族樂舞劇《Maataw浮島》,是原舞者繼2013年深獲好評的《Pu’ing.找路》之後,再度獲得原住民族委員會經費補助的製作,企圖將傳統原住民樂舞與現代劇場藝術結合,繼續拓展原住民劇場的創新風格與美學。
2015-10-26 Jérôme Soldani 吳傑弘
運動 原住民

一顆球和兩顆球:南投布農族長老教會間的排球運動

棒球在台灣普遍稱為「國球」,但是對布農族來說,深受族人喜愛的運動則是在二十世紀後半由長老教會傳入的排球。很特別的是布農人採取「雙排球」的形式,成為星期日下午彌撒結束後的教會主要活動。為何會有「雙排球」這樣獨特的安排呢?這是一種對新自由主義規則的反抗嗎?作者認為,這沒有一個單一的答案,與教會的角色、「玩」本身的創造性、與布農族的集體認同都息息相關。
2015-10-23 林老師
書評 情感

《生命中的鹽》,與被誤解的小確幸

最近出版的「結構主義大師李維史陀接班人艾希堤耶」的作品《生命中的鹽》為何英文翻譯會是The Sweetness of Life?甜蜜是什麼滋味?《生命中的鹽》中提到的日常小確幸錯了嗎?吃片芭樂來品嚐一下吧。
2015-10-19 李威宜
教學

自學人類學法的竅門

人類學的芭樂碩果累累,那這麼一顆顆是如何種出來的?除了這些作者對於社會關懷的個人經驗與才華外,很多讀者會很想知道,有沒有什麼學門的基本功夫,可以讓自己也來學一學。或許你沒什麼時間去「抬青椒」上科班,但人類學種芭樂就是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是人類學工作者,所以今天這篇芭樂文,就是要來談一談人類學法的竅門。希望每個人都可以自學人類學的方法,大家都來一起種芭樂。
2015-10-16 malaita
政治 食物

政治人物是什麼,可以吃嗎?

本文是新出爐的[一片芭樂系列]的第一盤,旨在生產讓人在吃完一片芭樂的時間內能讀完的文章,爽口、隨意、好消化。就像上述芭樂的隱喻一樣,不知為什麼,臺灣政治人物特別能與食物扯上關係,如小辣椒、空心菜、送楚魚等等,以及選舉時在市場拜票、拿粽子、吃便當等活動,其中的道理是什麼?讓我們切片芭樂來讀讀吧。
2015-10-12 林浩立
社會運動

流動、復振、變通:烏克麗麗與夏威夷原住民運動

嬌小宛如玩具吉他的烏克麗麗(ukulele),其實與夏威夷原住民被剝奪的主權與傳統,以及其後的文化復振運動息息相關,更是太平洋島民身份認同的重要象徵。然而這並不代表太平洋「擁有」烏克麗麗。事實上,烏克麗麗本身就是來自他方,而它精小的體型使之易於流動、與世界接觸的特性,也與太平洋的精神相合。如今這個曾被打冷宮、不直一哂的小樂器,又再次大受歡迎。或許這是原住民運動的另一出路:以流動、變通來復振身份與傳統。
2015-10-05 郭佩宜

「芭樂人類學」出書了──好吃,又好思!

「芭樂人類學」出書了!(左岸文化出版社)書中收錄、改寫31顆芭樂,在此附上全書導論,先賭為快。

這本書源自美好的合作,是許多人類學者為了公共的目的無償地甘願做、歡喜做,因此作者群也決議將版稅回歸初衷,除做為芭樂人類學網站後續營運經費,將設立相關獎助,鼓勵新生代加入耕耘大眾人類學的行列。

謹以這本書,獻給我們親愛的夥伴「芭樂貓」。
2015-09-28 林靖修、Wuhua Paqaliyus(巫化.巴阿立佑司)

新園養雞場抗議事件與公共人類學實踐:一個「肉腳」人類學者的視野

今年上半台東市新園里抗議設置養雞場的環境運動,最後以縣議會通過「台東縣新設置畜牧場管理自治條例」圓滿收場。過程中,卡拉魯然部落原漢居民與鄰近的台東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師生攜手合作。然而事後調查與檢討時,有位原住民長者認為台東大學進入得「太慢了」──這正是人類學家投入公共事務時的困境,一方面希望以公共人類學精神參與,另方面又擔心對事情全貌所知不足、不宜貿然行動。林靖修老師反思自己是個「肉腳」的人類學家,該如何找到自己的戰鬥位置並形成行動方案與策略?
2015-09-27 郭佩宜

[2015民族誌影展 5之5] 高牆的縫隙: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歷史教育現場的衝突史觀

歷史、教師/學生。課綱、教育部。祖國、殖民/佔領。戰爭、大屠殺。

這些是台灣這幾個月的關鍵字,也是這部「誰的歷史?(This is my land)」紀錄片的關鍵字。影片的背景不在東亞,而在中東,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史觀的對立比台灣還激烈的地方。本片將在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播映,來得正是時候,導演也將來台與觀眾交流,機會難得。
2015-09-26 張雯勤、薛常慧

[2015民族誌影展5之4] 非洲之心

非洲大地上無盡訴說著故事,本屆影展中有多部影片刻劃其中的苦難、掙扎、創意、和解與未知。影展首度入選肯亞新秀的作品《垃圾堆中的夢想》,導演如同人類學家每日進出自己長大的地方、如同巨型貧民窟的垃圾場,聆聽、記錄其中的情誼、階序、背叛與暴力。盧安達大屠殺二十年之後,在這《愛恨交織之地》,倖存者與殺戮者比鄰而居,如何在復仇與寬恕之間、在種族仇恨與跨族愛情之間遊移?
2015-09-25 趙恩潔、滿田彌生

[2015民族誌影展 5之3] 文化的雙螺旋

文化其實一直都不是單一的,而是多重糾纏的。本次民族誌影展中許多影片都呈現了這「文化雙螺旋」現象,以下介紹三部影片,分別探討雷鬼頭的起源(印度、牙買加)、摩洛哥的公路電影(阿拉伯、好萊塢)以及親密關係中的宗教衝突(正統、世俗猶太教)。
2015-09-24 邱韻芳、何翠萍

[2015民族誌影展 5之2] 傳統延續中的個人與群體

在當代社會中,傳統如何延續?個人的意願與故事,還有群體的組織與傳承,如何協商?本屆民族誌影展中,許多影片都觸及這個議題。其中一片是描述台灣東港迎王/燒王船的《魯笠》,另一部則是中國雲南花腰傣社區的《難產的社頭》。
2015-09-23 蔡政良

[2015民族誌影展5之1] 生命的風景,無所不在

2015年的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今年已經邁入第八屆,本影展同時也是亞洲歷史最悠久,聚焦在民族誌影片最大的影展。本屆影展以「生命的風景」作為主題,經過三個多月的徵片期,從世界各地報名的影片,首度有超過700多部影片報名參展(過去大約為300-400部影片),最後在影展委員會的十多名學術與實務界的委員評選下,國內外共有35部影片入選,都是一時之選,從區域、題材或者表現的手法上,相當多元,展現了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一貫的人類學關懷與多元面向,期望能將國內外的精采民族誌影片,介紹給臺灣的觀眾。
2015-09-21 彭榮邦

歷史作為一種敘事:誰的心理學?為何如此歷史?

這一陣子以來,「歷史」以一種非常搶眼的方式,浮上了台灣原本就已經喧囂不已的話語空間。不管「反高中課綱微調運動」,前總統李登輝「曾經作為一個『日本人』,為了祖國而戰」的言論,或是最近國民黨前主席連戰到北京參與「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週年」系列活動,「歷史的書寫和詮釋」都是這些事件中的關鍵議題。然而,談論「歷史」在台灣從來就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我選擇不加入當前在政治場域的熱辯,而是從一個相對冷門的角落,心理學的場域,來談談「歷史」的相關問題。或許這樣的迂迴,對當前的歷史爭辯可以提供一些啟發。
2015-09-14 潘美玲

印度的西藏地圖第十張:身/生為難民半世紀

很多人對於收容難民的疑慮在於認定難民會帶來的負擔,認定他們從此必須靠著援助寄生。此外,因為宗教、文化或外觀實際的差異而被標示的「外人」身份,經常會出現「種族化」、「問題化」的現象,而造成與在地社會族群間的緊張,產生了寄人籬下的「雙重弱勢」。然而,一旦有機會,他們也會如你我一樣自食其力過著有尊嚴生活,甚至可以對當地社會有所貢獻。但這如何可能?當初我會進入流亡藏人的生存與生計的研究時,也有同樣的疑問。
2015-08-31 林子晴,胡正恆

聽見歷史:義民節聽見客家唸詩

這一個月來,2015年不尋常的冷冷八月終於走到了尾聲。在中元普渡的嘩啦拉大雨聲景中,如果沒能走訪客家家鄉義民節慶的朋友,還是可以透過客家電視台的實況轉播,看到北臺灣客家「桃竹十五聯庄」的祭典廟會,特別是桃園市政府官方參與、今年輪到觀音鄉爐主舉辦的「義民祭典文化晚會」。我們會在磅礡大雨中聽到現代客家知名歌手謝宇威演唱的「千秋義民」,副歌呼喊著:「你介忠義,永留天地;你介魂魄,化作光明。生為英雄,死為神靈;萬代敬仰,千秋義民。」從這看似小小的詩歌裡,猛然提點著客家山脈裡的多元歷史行動者,匯流成像義民爺般的形體,並廣泛地影響現代情境,就好像嗩吶那般沙啞卻有力。
2015-08-24 邱韻芳

蜻蜓、故事牆與部落會議: 嘎色鬧的「活力部落」之路

近年來許多原民部落都著重於營造入口意象、花台、故事牆,而內容也大同小異。這些「觀光客的凝視」(tourist gaze)已經內化成許多族人們對於自己部落應是什麼模樣的標準想像,而「我們這裡看起來不像原住民的部落」也成為族人對自己部落常見的負面評語。因此當桃園的嘎色鬧(Ksunu)部落決定要以蜻蜓作為部落意象、並在入口處設置故事牆時,我做為「陪伴顧問」,不禁打了個問號。然而後續事情的開展卻出乎意料,且展現了真正的部落活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