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一片芭樂

都倫還是巴奈?

政治人物的命名與符號的逆襲

2015-11-11 回應 2

週末馬英九「先生」(之沒有總統)到新加坡參加中國習近平「先生」(大家都知道是主席)的邀約見面(造成死亡效果之)握手兼飲酒聊天趴之前,台灣社會的政治評論活動主要還在「朱逐主柱」的選舉換將風波裡。在「騽會」之前,柱柱姐一直受到所謂國民黨「那些大男人」的排斥,並認為她的「一中同表」沒有顧及台灣主權,過於傾向主動邀請統一的立場。因此演了一場世紀大戲,「拱朱」上陣並且偷梁「換柱」。結果馬先生到了新加坡,卻同樣宣達九二共識與一中,各表沒聽到,中華民國的存在事實沒感覺。身為台灣選民觀眾們除了看到一場國民黨政治算計後主動被中國限縮的框架,以及各種黨內利益交換的光怪陸離之外,坐實對該黨上下「作戲空,看戲憨」的疏離感。

不過「朱上柱下」的過程中,朱立倫試著讓自己從「準在野黨」的角度出發,開始拜會許多原來不熟悉的團體如荒野保育協會。朱主席也到了花蓮,宣示要「從地方出發」。在花蓮縣的原住民文化會館,在地國民黨員造勢宣告團結,並且由幾位原住民頭目長老代表為朱主席祈福。花蓮太巴塱頗有名望的王成發頭目,在台上為朱先生祝禱,並且「捏耳」命名「都倫」。自由時報新聞描述:「原住民送他(朱立倫)一個原住民名字『都倫』,全場笑翻天,原來阿美族的『麻糬』叫做「都倫」,他雖然笑的尷尬,但花蓮縣長傅崐萁腦筋轉得快,笑稱『都倫黏黏的,就是團結的意思啦』…」

這個新聞看起來溫馨可愛,朱主席的名字也正好可以搭配都倫,成了「茱莉.都倫」(還真有點原住民名字的味道)。咦,為什麼朱主席的假想原住民名字變成了有點女性化的「茱莉.都倫」?還請大家看看上面這張當天活動的照片。朱主席很開心地得到原住民頭目給的名字之後,穿戴上「原住民服飾」與縣長以及頭目代表共舞。比較熟悉阿美族服飾與活動場合的朋友,都覺得這個照片裡朱主席的頭飾有點狀況。並不是因為他的帽子沒有旁邊正牌的部落頭目來的大,或者羽毛比較少;而是看起來傳統與創新複合的帽子上,除了男性長老會有的雉雞羽冠,竟然還有漂亮的小棉絮帽花!哇大,這看起來真有點怪異。雖然原住民服飾有很多改良,但是帽花的性別種類區分還蠻清楚的(如下圖)。

對比一下朱主席的小棉絮帽花,就不難發現,他當時戴的頭飾,同時結合了「男性」成分(山羌角頭骨,雉雞尾羽或其他低海拔地區可見的鷹鷲羽冠)以及「女性」成分(圓形棉絮帽花,進口的孔雀目型尾羽,以及綠色項鍊)。要說這是一種「性別平等」的創新,可能過度想像需要重新商榷(正確表達的文化內涵難道不是這個時候的重點?)。從人類學觀眾的角度來看,我覺得這是「創新原住民服飾」氾濫後倒打政治表演一耙的畫面,以及被過度政治動員的原住民以名稱戲弄的警示。

網路上許多不同類型的影片,都可以看到在國外的台灣文化活動喜歡用原住民服飾符號做代表。立意良好(如果這裡面有讓國外朋友認識到台灣原住民的真實處境的話),但常常出錯。比如才剛度過的光輝十月,加拿大蒙特婁地區的海外同鄉會,就以台灣原住民「土風舞」作為台灣特色的表演活動。從影片中可以看到,海外青少年沒辦法取得「正確」原住民服飾配件的情況下,隨意搭配,同時還跳出了原住民最無法理解與接受的「叉叉舞」(兩手交叉在前牽手跳舞),而不是最自然直接的兩手向兩側伸出牽住兩側鄰人之前或之後那位共舞者的手(這裡的臉書網頁還留有影片存檔,請大家參考)。

原表演影片檔已經下架,圖片取自自由時報新聞網頁

「有那麼嚴重嗎?」當然有,當原住民服飾與舞蹈的元件被任意擺放解釋的時候,就成了原住民族心中永遠的痛與不解。文化傳播與創新當然是好的,但在這之前,一定要遵守的原則就是「尊嚴」與「對等」,同時要在足夠的文化脈絡下理解而非自行認定。另一個把原住民符碼任意使用的例子是「中華民國國際民俗舞蹈協會」,在塞爾維亞的民俗舞蹈節,以馬太鞍的服飾跳太巴塱的舞蹈(咦?這兩個部落不是很接近嗎?有什麼不同?),並且把「海洋之心」當作阿美族傳統舞蹈範例在國際舞台上表演。當他們對於舞蹈代表性場合的錯誤認識被阿美族青年們在網路上質疑時,還曾經以「原住民青年們就在豐年祭場合跳這種現代舞蹈啊,如果你們有意見應該先從部落內部的革命開始」的說法為回應。理直氣壯卻不曾思考自身問題的說法,不只是原住民看了都傻眼。

混搭的服飾舞蹈或者名稱什麼時候變成了原住民思維的逆襲?回到朱立倫先生被賦予的名字來看。被叫做「都倫」的「糯米糕」在阿美族生活裡非常重要,但是檳榔小弟問遍花東沿海,沒有任何人的正式名字是叫做「都倫」。頭目在當場捏耳朵命名,的確是一種耳提面命的效果,但是更常見的是在阿美族結婚宴客時,由妻舅長輩對新郎(也可以說是新人共有)所取的新綽號。這種綽號不同於正式名字,可以非常戲謔,通常也會反映新人互動時的趣味事蹟。如同我在吉安參加過的大小婚禮,有被取名做Bia’s(拉肚子)的長輩:因為婚禮前天贈送的食品出狀況,害得親友拉肚子;同時也反映這位長輩喜歡吹牛大話,生冷不忌的個性。另一位男性長輩被取為Aciaw(強力膠):因為很照顧新婚妻子卻也過於黏膩,在婚禮喜宴時以兩人共吃一口黏滋滋的豬肉讓大家當場笑鬧一番;同時也反映他很照顧家庭的個性。這些暱稱都是以生活的實際內容來賦予的鮮活影像。朱主席在活動現場獲贈「都倫」一名,感覺頗似結婚時所給的新綽號:「花蓮王」傅縣長給的解釋當然也可以,不過台下的原住民代表們一陣笑翻,我想王成發頭目要表達的意義一定還包括:「我們原住民才是這裡的主人,要記得!」

都倫的特色也在於它在阿美族生活中無所不在。一方面是大家在生活中都受到「都倫」的照顧,也知道這個食物的重要性。不過「都倫」也有特殊的物理性格:需要不斷「捶打」才能夠成為有嚼勁夠韌得糯米糕,也包括一旦黏住甩都甩不掉的感覺,以及過不久就硬邦邦無法食用的實際問題。剛打起來的杜侖熱騰騰的需要淋上沙拉油防止它重新黏回去,但是冷了之後必須要放在鐵板上烤到裡面軟了才好食用;都倫就是在這種極端的熱和冷之間,讓人摸不著什麼時候才是吃它不會燙口,放久又不會過硬的黏自第一高手。說起來,這種形象跟朱主席最近剛完成的第一個競選廣告的感覺還有點像。影片裡一段蒼白的畫面之後,第一句朱先生就說:「對不起,我知道,我來晚了。」咦?不是早早要你領表,早早表態來個正大光明的競爭?幹嘛就要等到柱柱姐都已經怒了,等到都倫都冷了,讓大家在那裡覺得咬起來黏牙又僵硬,揣在手裡沈甸甸卻一點溫度也沒有呢?更何況,這是六四天安門事件之後,趙紫陽對學生講的話耶!剛見過共產黨的國民黨使用這句名言到底是歷史共業,還是性相近習相遠呢?


(朱立倫首支競選廣告:「One Taiwan,一定要來得及」)

各方對朱先生名字的解釋很多種,不過花蓮部落大學校長Sifo Lakaw所做的解釋更為傳神。對比於都倫先生在頭目的「加持」下所受到的「欠捶」暗示,Sifo 想起才幾個月前柱柱姐的造勢活動也有類似橋段:「幾個月以前花蓮國民黨的阿美族黨員扛木柱迎接柱柱姐,這情景現在看起來格外諷刺,但也很有趣。諷刺的是,這橋段猶如夏威夷原住民把庫克船長的登陸視為神出沒來膜拜,沒有驚覺到他是殖民者。有趣的是,這些阿美族看來早已預期要用木柱來打造Toron,真的是神靈感。」這個神奇的因緣解釋和都倫主席失誤的女性化帽花有類似的效果:表達原住民觀點的逆襲。除了看到選舉造勢場合裡候選人不斷換場的前後關聯,同時也對柱柱與都倫「相生相剋」的關係巧妙地點名。就在這個「重要」的儀式場合,命名與服飾混搭的多義解釋,成了另一種理解政治現實的巧門。

圖片取自Sifo Lakaw個人臉書網頁

另一位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在不久前也由同一位頭目命名為「巴奈」(Banay)。巴奈是糯米,對比於稱為「笛布斯」(Dibus)的在來米,通常比較喜愛拿來給外來的女性做名字用。原因有幾種,原住民朋友們暱稱巴奈的女性,臉型較圓之外,通常也都是具有政治背景的女性領導人。巴奈糯稻在日本時代受到農改單位的特別重視,因此大量栽培,成為原住民「特色食物」。這樣的特色除了變成在地人被迫受外來者定義的特色,也無法避免地成為權力關係的一種記憶。身為Banay的政治人物,可能要注意自己是不是重複了這樣的政治想像。

政治人物乃至總統候選人,不管走入政治舞台造勢場或者到某地去參加世紀會談,都有歷史背景與形象標示的思考,需要沈穩地聆聽與對話。如果不好好認識,可能就會如同我們剛去參加握手會的總統先生一般,明明成了人形立牌,卻注意自己和對方幕僚都同屬「虎」這種「巧合」,而做脫離脈絡沾沾自喜的發言。果不其然,名字在此又有了新的詮釋:

『「騽」。讀因同習,因馬在習旁不發聲,故讀習。』

 

 

 

 

本文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歡迎轉載與引用。

轉載、引用本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
馬上瘋檳榔 都倫還是巴奈?政治人物的命名與符號的逆襲 (引自芭樂人類學 https://guavanthropology.tw/index.php/article/6477 )

回應

* 請注意:留言者名字由發表者自取。

1

很有趣!也真正希望,原住民的聲音能夠真正被聽見、被落實。

2

朱立倫帽子旁的兩朵羽毛,應該是仿南勢,跟女性花帽無關

發表新回應

這個欄位的內容會保密,不會公開顯示。

basic comment

  • 自動斷行和分段。
  • 網頁和電子郵件地址自動轉換為連結。
驗證碼
圖片的 CAPTCHA
請輸入圖片上的文字。
回答驗證碼(數字)幫我們減少機器人的擾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