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服貿ing
幾則經濟人類學筆記(上)
This Side of Paradise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性質即是以解除資本、勞力與知識/技術之管制來強化自由貿易,自然是進階的新自由主義化過程──同時涉及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再結構」、「自由貿易、民主運作與政治主權間的張力」、以及必然伴隨而來的「整體社會文化生活的重新形構」這三個層次。有關第二個部分,目前網路上有很多研究者與針對服貿所涉及資本與國家性質及其互動的可能後果(例如這篇)、以及跨海峽政商集團如何主導臺、中關係(例如這篇);至於第三部份關涉產業結構的重整、洗牌、後果分析的專業版與懶人包在網路上流傳。
至於第三部分則以一種出人意表的方式出現:在立法院現場聽到學生在說他們反對服貿的原因之一,是不希望以後在路上遇到的都是「陸」人,自從開放中國人自由行與觀光,已經受夠了「陸」人在各類公共場合的誇張行徑(請恕我將過激的言論消音);更有部落格格主描述其所認識的中國菁英大讚臺灣好,直指移民臺灣的CP值遠高於其他島國,更有香港朋友以簽署CEPA後香港社會樣貌的改變來提醒施行服貿的可能後果。如果覺得需要藍軍的論點才稱得上平衡報導的人請看這裡。
目前反服貿的聲音中,捍衛民主與國族主義的論述各自主導、偶有交會;但是關於經濟結構重整的問題則出現歧異,鄭力軒老師在臉書上敏銳地指出了目前解讀服貿協議有四種不同立場:1. 支持服貿有利於台灣未來經濟,無法認同國民黨的粗暴手段(例如這篇);2.認為服貿對台灣經濟上有利,但對台灣民主發展社會生活有害(例如這篇);3. 協議內容對臺灣不利(例如這篇);4.質疑自由貿易(例如這篇)。這些觀點當然有進一步對話、分析的必要,筆戰說不定一觸即發,不過,讓我從另一個角度來討論服貿中的經濟、政治經濟、非經濟等層次的意涵。
服貿是國民黨在這個世紀創造出來的第二個TINA,There Is No Alternative,但是ECFA的泡沫剛破,服貿這枚泡沫更大、顏色更多彩:因為資本、人力與技術的流動更加自由,而且對方市場大我們市場小,據說那是比WTO更優渥的條件,根本就是一樁穩轉不賠的交易。姑且不論交易對象是誰,資本主義交換的基本邏輯叫做對等交換,且只有具備交換價值的商品才有資格流通。如果不能透過商品流通實現利潤,資本要如何繁衍?資本主義生產模式要如何延續?這個道理一點也不稀奇,即使沒讀過資本論第一章,有能力去買便當的臺灣人都知道賠錢生意沒人做──除非遇到慈善家,或是對方另有所圖。
你質疑Kaka這個經濟人類學家為什麼沒有針對服貿協議內容逐一理性討論、分析當中的利弊來論述,感覺上這也只是眾多聲音的一種、甚至了無新意?我認為,了解不同解讀協議內容版本與立論所持的經濟前提,通常就蘊含了解讀者對政治體制的想像,以及對於執政者能否有效進行經濟治理的期望,或者說,政府或國家的性質。而前面列舉的3(服貿是不對等交換)與4(進一步解除資本管制且創造有利大資本壟斷)這兩個立場,從現實主義與關注社會中99%的角度分析了服貿的實質內容與後果,但我認為,服貿作為新自由資本主義的衍生物,依然是從有利於資本及其階級特權的經濟預設出發,若前提不變,所謂修正的手段不可能讓高度發展的資本主義及其孿生的階級特權一夕轉性,而認為只要符合合法審查程序即可以繼續享有自由貿易以及其所承諾的個人自由的實現的想法,根本小看了大型(或外國)資本繁衍、流動有其不可化約的驅力和影響力,關於這點請參閱Kaka「說好的幸福呢?」一文。
你又說,那些論點只是基進政治經濟學/左翼的分析概念造成解釋上的偏差,好,讓我們看看經濟部長怎麼說:服貿能帶我們經濟成長率提升0.034%。當初發消費卷所能提升的經濟成長率起碼還預估到0.64%。這種不顧國際談判慣例(翻譯:貨物貿易談判先於服務貿易談判,因服務貿易牽涉、影響太廣)且完全是不符合/違反資本主義運作邏輯慣例而讓服務貿易先行的經濟協議,究竟所謂何來?
沒有納入進行交換雙方的歷史整體脈絡、互動關係以及雙方文化思維的經濟思維,怎麼能正確辨識出服貿的影響後果與所及範圍?若將前述脈絡納入考量後,隱藏在經濟論述與包裝背後的臺、中政治角力以及權力極端不對稱關係就成為不可迴避的事實(江教授,這才叫國際現實主義)。「先經濟、後政治」是執政者對於臺灣與中國互動的定調與步驟。這個定調的前提是:經濟與政治是自成一格的領域,而現實生活中多數人一直接受這些社會範疇的分化,就像宗教被認為不能干預政治決策,親屬道德不應涉入政治與官僚體系運作,而經濟邏輯當然不能蔓延到親屬生活與道德。所有範疇各自為政,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天下自然太平。
然而,在智識上認為經濟與政治應該分屬兩個領域,在現實上,我們很清楚知道資本若沒有政治助力是無法在社會中取得有利位置,例如,財團要地,政府出面幫你圈地,警察派怪手幫建商拆除釘子戶,美其名是國家發展、公共利益。更根本的,將經濟從社會生活的整體切割出來獨立討論、分析,真的是符合我們此刻所生存的實在嗎?即使智識上我們承認經濟是獨立的,問題在人的實踐中,經濟邏輯的運作真的會終止在現代性劃分/希望的邊界上,或是築起防火牆阻擋了其他邏輯的滲入。這是當代生活與人觀更形分化、但界線更容易被穿越、更彈性卻也更易彼此糾結的現狀。人類學家就是看穿這些體現了現代性各種範疇邊界乃是外力形塑,觀察到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穿越這些範疇的界線,在某種意義上,一如Bruno Latour所稱「從未現代過」。從未現代過,才是人類歷史發展會呈現多重軌跡、樣貌的實在,才是我們生存在當代的實在。
你覺得人類學總是故弄玄虛,故意將事情講得很複雜。這個問題若有容易的答案,你、我不會在此坐困愁城。我關心的問題是:如果服貿是一股隱約正在形成中的牽涉到妳、我與臺灣社會將變成怎樣的社會的結構性力量,那麼,經濟人類學要面對的是這股結構性力量究竟會如何牽扯了怎樣的社會形構?未來的臺灣社會將變成怎樣的面貌?當這些提問在心中浮現時,意味著:既有的社會秩序與價值正在崩解,但是在上位者不一定可以意識到這個社會中的99%過怎樣的日子、關心什麼問題,「一個同質性非常高的社會若是價值觀長期缺少變化的話,就會發生閉塞化的現象。於是就會產生這個社會將會永遠維持下去的安逸錯覺。」(村上龍,《希望之國》),安逸的上位者只能想出超乎常識的無效政策來維繫搖搖欲墜的秩序和權威。
本文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歡迎轉載與引用。
轉載、引用本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
暴民kaka 反/服貿ing:幾則經濟人類學筆記(上) (引自芭樂人類學 https://guavanthropology.tw/index.php/article/5782 )
* 請注意:留言者名字由發表者自取。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