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iGuava主題專號 3-3

我想了解你的明白

作者:

本屆民族誌影展黃金時段,10月6日週六晚上8點40,推出一部不可錯過的好片:「我想了解你的明白 Stori Tumbuna: Ancestors’ Tales」。

乍看這是一部典型的探索頻道類型影片──民族誌工作者Paul Wolffram克服萬難,到與世隔絕的巴布亞新幾內亞蠻荒之地進行田野工作,與當地人(Lak人)共同生活,研究他們的音樂和儀式展演。期間歷經許多困難──六度罹患瘧疾、被山豬追、被蛇咬、更別提各類皮膚病的困擾。 不過他學習當地語言、逐漸被社區接納、被家戶收養,甚至還與一些年齡相仿的男子們結為好友,也融入了當地人獨特的幽默文化中。與世隔絕當然沒有電力供應,他仰賴太陽能版為攝影機充電,記錄田野生活以及當地的音樂、舞蹈與儀式。

Lak人居住在相對而言「化外」的地區,位於巴布亞新幾內亞東北的「大離島」新愛爾蘭(New Ireland)的南部,新愛爾蘭島嶼狹長,行政中心在北部,Lak 沒有公路可達, 遠離政府機構,沒有電力、沒有自來水,與外界的接觸頻繁度低,也因此保存了許多傳統文化。 影片開章敘事清晰明快,讓觀者可以很快進入田野工作現場,也對Lak文化有概括了解,是絕佳的導論課教材。第一人稱的敘事方式,不假裝超然客觀,試圖呈現研究者與在地人的相會與互動,也是近來民族誌影片經常採取的視角。(然而身為人類學家不免犯滴咕:此種敘事也太浪漫化田野工作,將之框架在理想情境中,「越蠻荒越好」的國家地理頻道手法、加上不畏萬難的男主角探險英雄形象,實在有些老套過時。連影片簡介網頁也都是這種行銷文字,感覺有點淺薄哩?)

輕鬆的故事在此忽然轉折。一個村民離奇失蹤,當地人歸因於傳說中住在森林深處、專門擄人食人的巨人Song。他們決定定期獻豬隻給Song,以免再有其他人受害,這是不小的物資負擔,深入林間的路途也不輕鬆,然而人們深信Song的存在。Paul Wolffram慢慢受到Song的傳說故事吸引,內心忍不住懷疑:真的有巨人的存在嗎?那些獻祭的豬,真的被Song吃掉了嗎?面對他的質疑,他的Lak朋友Leni一針見血的評論:「白人就是這樣(This is the way of the white man),要抓到Song才肯相信!」Leni的犀利洞察直指雙方認識論的差異,讓影片進入了不同的層次。(田野中,遇到報導人講出這麼經典的話語,是多麼的寶貴!作者運氣也實在「太好」了,竟然拍到評論的那一刻!)

Paul Wolffram無法遏止自己的好奇心(「我想了解你的明白」阿),也放不下自己「眼見為憑」的西方科學概念,他說服了Leni以及其他幾個朋友,不顧傳統禁忌,偷偷冒險到Song的棲地一探究竟。(此時人類學家腦海中亮起警示燈:這般作為已經在倫理上有踩線的危險了!)他們夜宿險地,Paul Wolffram將配備紅外線的攝影機從崖上垂吊到傳說Song居住的山洞前,試圖捕捉畫面,「有圖有真相」。那麼電力有限的攝影機抓到了什麼?黑暗晃動的鏡頭,模糊的影像,如恐怖片般緊張。沒想到更糟糕的事情發生了,帶頭的田野工作者需要負起責任… 一般觀眾看到的是超自然的驚悚片,但對人類學家來說,這根本就是田野災難驚悚片阿!(田野工作者呈現自己違反研究倫理、在地方引起爭議、質疑、甚至帶來災難,而且面對這種困局還拍得下去、且自己剪輯出來讓大家批判,到底是勇於承擔,還是被攝影機控制無法自拔?)

有些電影結局是關鍵,前面鋪的梗看似平淡無痕,直到震撼性的結局,觀者恍然大悟明白箇中道理。「靈異第六感」就是很好的例子。這部片落在這個類型,結局回答了前述觀影時內心OS的所有質疑,所有線索兜在一起讓人恍然大悟、拍案叫絕──但我卻不能明白的說出我的了解。推薦此類電影難度很高,如何繞過關鍵點寫篇「無雷」文,不能壞了還沒看電影的人觀賞樂趣,又要撩撥讓他們感興趣,實在很憋。(在影展審片過程中,要說服其他沒看過片的評審也遇到一樣的問題,總不能只訴諸「相信我!這片一定要選!」,拿自己稀薄的聲譽出來押吧?大聲疾呼「你們看了就知道!真的!」,也太虛了阿。)

如果我礙手礙腳講不清什麼道理的推薦還不夠份量,請先看兩則重量級的推薦。

「我沒看過比此更成功、別出心裁的影片,能將觀者帶入另一個生活世界,而同時忠於該世界的傳統敘事要旨,且尊重其對話對象的生活經驗。」

上面這段話是 Michael Jackson說的──不是那個搖滾明星,這位MJ是哈佛大學教授,超難讀的知名的存在主義人類學家。(內行的人類學家看到他的讚譽應該對此片的深度刮目相看吧,難怪作者把這段話貼在影片簡介明顯處,也廣為其他推文引用。)

美國人類學會的旗艦刊物American Anthropologist方出爐一篇影評(2013, 115(1):142-144),作者是任教於巴布亞新幾內亞Goroka大學的Mark Edy:

「… 也可以說,Paul Wolffram創造了自成一格的『類型』(genre)…本片核心是西方與美拉尼西亞對神話認知的差異,Paul Wolffram採取了極端非正統的方式,與他計畫要『記錄』的社群共同合作來探討這個議題。」

為了不揭露結局,且讓我借用上面這兩段評論來打擦邊球。這些讚譽共同點是指出本片在敘事的方式上創新、突破,而非我們一開始看時以為的老套。他們也都隱隱指出Paul Wolffram與在地社群合作的模式──顯然不只是「取得被拍攝社群的同意」那麼基本,或是影片收入一半回饋在地社群那麼直接,亦非「原住民自己拍片」,而是發展出更具對話性、更實驗性的模式。(以下200字為了防雷,暫時消音。先看片再說。)

這部影片主標’Stori Tumbuna’是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洋津濱,stori源於英文的story,tumbuna則是南島語中「祖先」的意思,’stori tumbuna’翻譯成英文也就是副標’ancestors’ tales’ 。全片主軸(內容與哲學性議題)也環繞於此,對於Lak文化的其他面向──例如Lak最知名、涉及秘密社會、稱為tubuan的大型面具出現的儀式,在片中沒有太多著墨。原因是作者同步發行了另一部姊妹作Rubber’s Kastom,內容詳細記錄了該地喪禮儀式、音樂、與舞蹈展演。根據Jamon Alex Halvaksz II在視覺人類學標竿刊物Visual Anthropology的敘述(2012, 25(5):452-454),此片又分為幾部分:主片Rubber’s Kastom以一位Lak人旁白、平鋪直述在地一名bigman(Rubber)不尋常的為自己舉辦喪禮、以展現自己在儀式和政治上的權力與權威的過程。前述影片的濃縮版I’ll Complete Myself,無旁白,只有Rubber的訪談。A Terrible Beauty畫面與Rubber’s Kastom相同,旁白換成Paul Wolffram,加入較多脈絡說明與詮釋,也可超連結跳出去看完整的舞蹈影片。短片Visual Metaphor and Sonic Reason比較學術性的探討tubuan展演的象徵面向。此種多重形式的影片適用於多重目的,有的可作為Lak社群內部文化記錄、有的可在課堂讓學生有較大詮釋空間,有的則適合一般放映。加上Stori Tumbuna,此系列影片開創新典範的企圖心與格局非常值得關注與探討。

由於Paul Wolffram  出身、任教於紐西蘭,2012年紐西蘭人類學會就挑了Stori Tumbuna舉辦特映和座談。此外這部片還得了美國視覺人類學會2012年的大獎,這可是以紀錄片名導Jean Rouch為名設立的獎項喔!(如果你不知道Rouch是何大咖,民族誌影展10年前曾以Rouch為主題導演,還有一本書「搞電影的歌俚謳:尚.胡許的民族誌」搭配哩。)

有這麼多人類學家掛保證的話題片,還有什麼錯過的理由?有幽默、有美景、有儀式、 有田野工作、有戲劇效果、有民族誌(影片)反思、有實驗形式、還有最近人類學界最夯的本體論!(也是本屆台灣人類學年會開場panel  ‘In and out of realities’探討的課題。)待影展過後,我將貼出為了防雷而暫時「沒有畫面」的分析段落(涉及類型實驗、幽默和本體論),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回來網站,探索說什麼了解講什麼明白到底在賣什麼膏藥。

(本文同步刊載於影展好文推薦網頁

本文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歡迎轉載與引用。

轉載、引用本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
郭佩宜 我想了解你的明白 (引自芭樂人類學 https://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5386 )

* 請注意:留言者名字由發表者自取。

發表新回應

這個欄位的內容會保密,不會公開顯示。

basic comment

  • 自動斷行和分段。
  • 網頁和電子郵件地址自動轉換為連結。
CAPTCHA
回答以下問題幫我們減少機器人的擾亂....
5 + 8 =
計算出這道簡單的算術題並鍵入答案。例如、1+3,就輸入 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