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中秋烤肉萬家香

2010-09-20 回應 5
作者:

最近到大賣場購物的人,很難不看到一字排開的烤肉用具,從最經濟的一兩百元小爐加鐵網,到美式全套大型烤肉設備應有盡有,燒烤方式也有木炭、環保碳、小瓦斯爐、插電等,讓消費者依照荷包狀況與個人喜好選購。DM上更是琳琅滿目的燒烤食材,從肉片、海鮮到素食蔬菜,能烤的都有。跟去購物的小孩興奮不已,一直吵著今年中秋要邀請同學來院子烤肉。這可讓我傷腦筋了──因為烤肉這件事不只是年節休閒活動,更關乎地球存續、國家發展政策、甚至是不同階級文化的鬥爭!

這幾年每逢中秋節,在報章雜誌上都出現論述戰爭。比較強勢的是環保論述,基於節能省碳、空氣污染、飲食健康等理由,反對中秋烤肉;此種論述更受到政府擁抱,陸續劃定許多「禁止烤肉」區,許多政府單位也下令禁止員工秋節活動烤肉。然而這種論述也受到挑戰,例如大家少烤一次肉省下的能源,到底怎樣計算(連結)?中秋烤肉的碳排放量占全台排放量的比例很低,政府一方面禁止烤肉,一方面推銷碳排放量最高的石化業,自相矛盾。也有反對黨(民進黨)立委抗議政府開放肉類進口,又將烤肉污名化,影響農民(尤其是豬農)生計。「馬政府上任後通過的電廠等開發案,所增加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國人中秋節烤肉,要烤兩千三百五十年才會達到 。」(相關連結

真的傷腦筋。我們認同環保價值。因此雖然拒絕在中秋節烤肉到底環保到多少,我有點疑問,還是跟小孩講了一些污染空氣、健康的理由。他反駁──那我們上次為什麼可以去吃日式燒肉?難道不在中秋節燒烤、不在室外燒烤,就沒關係了?我還沒鐵了心主張吃素、也還有點留戀,不肯完全放棄燒烤作為一種烹飪形式(畢竟烤肉真的又香又好吃阿!),那麼中秋節這天烤不烤肉,有那麼嚴重嗎?

身為一個人類學家,計算排碳量和推測白海豚會不會轉彎不在專業範圍內,那麼從社會文化的觀點來看中秋烤肉的現象呢?

中秋烤肉成為(becoming)台灣文化

烤肉在過去幾十年間,已經成為台灣的中秋文化的重要元素。烤肉作為「全民運動」,引發不同的觀點。烤肉在台灣成為中秋節的「文化」發生得很晚,許多「反烤肉」的論述都指出烤肉不是「傳統文化」,其「文化價值」遠不如嫦娥和月餅。對於這個現象,當代人類學家多半會指出,文化是流動的,任何一項習俗(包含「中秋節」這回事)也都有其「創始」的一段時間,人們透過實踐與詮釋,將某些新東西納入「文化」之中(或者拋棄某些習俗),本是文化的常態。「價值高低」沒有絕對,端看誰在詮釋「文化資本」。(插個話:傳說中嫦娥奔月是因為她把長生不死藥全吃了,但有的版本說是她貪心,有的則說她為了抵抗強取的后羿徒弟而情急吞下。兩個版本對女性的刻劃截然不同,大家講哪個給小孩聽呢?我有點好奇是否在不同的歷史脈絡下,不同的版本會流行?)

不過烤肉文化的興起還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如果google「中秋烤肉的由來」,會發現一件驚人的事情──幾乎所有的網頁都大同小異講(抄)同一個故事──烤肉是因為烤肉醬廣告太強大的緣故!「一家烤肉萬家香」,於是大家越烤越旺。這麼高一致性的論述實在太少見了。不知是那位網友開始寫,大家瘋狂抄(多半沒有citation,哈哈),到今天媒體引述,還赫然成為「 文史作家和網友考究」!

廣告影響力很大,但是把中秋烤肉歸因於商業廣告的成功,顯然太簡單了,尤其忽略了行動者的主動性。首先,「烤肉」這回事在台灣的文化脈絡裡要有其吸引力,否則怎麼推銷得出去?再者,為何中秋和烤肉的連結能夠形成?(而不是10月10日烤肉時?)

烤肉作為一種烹調形式的特色,在於食物處理的參與感。無論是幫忙搧風點火、塗醬翻面、戳戳看熟了沒、搶吃或禮讓,烤肉要吃得飽,通常得參加個兩小時以上,中間大家一面聊天一面奮戰,而後吹著涼風享受成果。(若是每回都藉口遲到坐享其成,多少會被暗中唾棄──烤肉是觀察人格的絕佳機會!)烤肉現場老闆和員工、或者親友鄰居一起捲起袖子、透過活動的實踐與食物的共享,進行社會關係的(再)建構與維繫。對於社群感的建立,烤肉實在c/p值很高,以相對低廉的代價(比什麼自強活動省錢省時),獲致立即的情感連結。

我當助理時,工作單位的中秋烤肉充滿樂趣,老師學生行政人員共同在門外廣場「做一件事」,技術各有高下,穿梭在幾爐之間觀摩比較、聊天搶食,吃著烤肉、喝個啤酒,配菜則是柚子和月餅,蠻有跨越日常角色的樂趣。後來政府禁止各單位烤肉後,改為中午的自助式餐會,老實說一點Fu都沒有了,一來跟其他自助餐會沒什麼區隔,沒有參與製作只有消費的過程,稍微晚到月餅早就被外帶拿光,大家吃完拍拍屁股就走,現場留下來同樂的沒有幾個人,場面「超冷」。這種活動和月亮當然更沒關連,沒有烤肉的煙燻,誰要去外面吃飯餵蚊子?

中秋節期間許多民眾在自家門口或頂樓烤肉、在社區內封街烤肉、在公園、公司烤肉。很多人為中秋烤肉辯護時,都指出烤肉是非常好的同樂活動。不限於中秋,許多台灣人喜歡一起到河邊烤肉玩水,不過中午太陽太毒辣。中秋佳節天氣涼爽,親友同事聚會一起烤肉,不分世代都能參與,可謂天時地利人和。除了「方便」的因素外,中秋節在台灣作為三大節之一,一直帶有「團圓」的意義,因此烤肉作為一種人群之間的集體性活動,恰好符合文化脈絡。有些縣市改以演唱會之類的方式來取代烤肉活動,相形之下就太個人性,比較難成為「中秋節的新傳統」。

烤肉、階級、意識型態

在「烤肉這種新興流行文化」的現象中,有些人疾呼「改革陋習」,例如將中秋烤肉會改成其他慶祝形式,或主張「回歸」安靜的享用月餅柚子賞月,發思古之幽情。然而此種論述也受到一些反擊,認為其中透露出階級意識:吃(越來越高級昂貴的)月餅賞月是「品味」,庶民流行的烤肉則是「粗鄙野蠻」(或者「很台」);環保與健康理由,常只是此種品味論述的包裝紙罷了。去年中秋台北市政府決定取消烤肉大會,在大佳河濱公園舉辦音樂會;同時間我行經台北市的和平東路某處,看到修車行、檳榔攤的老闆、老闆娘就在門口擺了幾張小凳子和烤肉架,和朋友街坊一面烤肉一面聊天。文化論述戰爭之外,人們繼續用自己選擇的方式度過中秋假期。

台灣的特色似乎就在這裡,多元各自表述、勇於實踐。環保逐漸變成一種潮流,聰明的業者提出新的論述:烤肉可以「低卡高纖愛地球」。這幾天看到不少置入性行銷的報導,民生新聞訪問各大賣場超市,介紹環保烤肉用具、環保碳、以及「低糖、低鹽、低油、高纖」的烤肉食材,「讓烤肉也可以愛地球」。不過想要這麼「政治正確」的烤肉,可是要有一定的資金實力!就像購買有機食物的人多半是中產階級一樣。

同時間,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產業發展協會今年還舉辦了「嫦娥Vegan度中秋」、「2010 Happy Moonnight」活動,推廣賞月、素食。 原住民產業與來自中原文化的嫦娥和某些素食廠商的合體,這是新的中秋文化混搭?台灣的文化真是充滿活力與創意!(不過要認識moonlight、而且還能識別vegan這個字,文化資本真的要夠!)

跨文化的烤肉人類學

文化人類學者總是要做個跨文化比較,那就當個總結好了。中秋節在亞洲地區的不同習俗是一類比較(參見維基百科),不過我對烤肉文化比較有興趣。如果要來個結構主義分析,第一個想到的當然是李維史陀的「生食與熟食」(不過那已經是很久以前讀的,我就不做文獻回顧啦)。世界許多地方的人都蠻喜歡烤肉的,最明顯的例子是美國。美國人流行在自家院子烤肉,如果來個文化分析,最常被討論的是「飲食與性別」的關係。烤肉是美國男性的「場域」,無論是烤肉器具的尺寸、功能,或是烤肉活動中男性主廚的分工,或者是男性與肉食、男性與火的象徵連結等,都充滿文化況味。台灣的烤肉活動顯然呈現出不太一樣的現象,必須從文化去解釋。這好像是個碩士論文的題目耶,大家不妨一面烤肉(或看別人烤肉)一面思考一下──BBQ is good to eat, and good to think about. (李爺爺,這句話實在太好用了!)

不過跨社會比較也告訴我們,烤肉會變成一種「有樂趣的烹調方式」,多半出現在「日常生活中不採用此烹調方式」的地方──也就是瓦斯爐、電爐普及的地方,烤肉才會那麼好玩。我的田野地朋友每天都要生火煮食,燒烤對他們來說不是什麼新鮮有趣的事情。但他們還是蠻喜歡烤肉的,而且只在feast的時候才施展這項盛宴──不過他們的重點不在「烤」,而是那難得吃到的「肉」阿!

本文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歡迎轉載與引用。

轉載、引用本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
malaita 中秋烤肉萬家香 (引自芭樂人類學 https://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851 )

回應

* 請注意:留言者名字由發表者自取。

1

想請教malaita
文中所提到的「全民運動」
台灣真的滿瘋「全民運動」
除了本文的烤肉現象
先前的FB探討文章
像常見的
「特定商品」搶著開店創業的商業行為
以及模仿為主的廣告模式
到網路上的投票
或人肉搜索等等
不知人類學家們
對此現象有何的看法?
或有相關文章可介紹?

2

寫得讚。今天才在奇摩新聞看到,上班族最怕收到的禮物是-[月餅]。
歐洲人也很愛烤肉,他們經常在森林裡烤,或是鄉下房子的院子。歐洲人還保有很多野趣,烤肉是其中一項。有一次在discovery看到非洲的Bushman,一群人好不容易打到一隻禽,回來之後大家圍在一起烤,分食那隻大鳥,每個人只分到一小塊(包括婦女),但是看他們吃得很高興。烤肉確實引起[分工合作](不是將烹飪工作丟給婦女][分食][圍坐][就地烹就地吃]這些意象/和自然的關係也比較近,不是女人躲在廚房裡做工那樣[受苦的文明]。第一次在台灣聽到烤肉,很訝異,我們地狹人稠怎麼烤阿。阿/原來在亭子腳就可以辦到,真是驚訝台灣人移植文化、因地制宜的能力,也營造出不同的烤肉趣味,一點也不輸森林裡的烤。就是我們那種不需要萬事皆備才與行動的能力,總能在不完美的現況下,營造樂趣的能力。烤肉還有一項非意象的能力,它的味道。我很少烤肉,因為我們家人都很懶,但是每當我聞到左鄰右舍的烤肉味,都有一種總體的幸福感,就像[總體經濟學]引起的遐想那樣(好像可以辦到大家都很幸福的標準的樣子)。因為[休閒]本來就是有錢有閒階級的事,烤肉卻能跨越階級,小攤子老闆或老闆娘可以一面看店一面烤肉,花費不多,一家人可以圍在一起,還可分食左鄰右舍。由於味道的飄散,讓城鎮中的我們有一種[共同]感,我們知道有人在共享分食,我們也被分享了味道,好像只有少女的祈禱有相同的跨越能力。
雖然我不會計算碳排放量,但是誰相信甚麼減碳不烤這種話呢?新竹市不發展大眾交通工具,每天幾萬輛車在那邊塞,拼命排黑煙,還要我們某天不烤肉減碳。
話說中秋,其實台灣的民間而言,中秋並不受重視,但是中華民國政府很重視,相較於中元節,中秋節是冷清的,可是中元節不放假,中秋節卻放假,官方、民間各管各的。大概也是因為這樣,怎麼過中秋可以有各種想像和創造,她本來就是較為中空狀態。有次有位老人家還煞有介事地和我說,[你知道我們向原住民學到甚麼嗎?在我看來有兩樣,一個是編竹的能力,其實烤肉也是]。我不是要推銷他的評論,而是連老人家(聯想到古板)也承認了兩件事[向原住民學習]和[烤肉]。

3

有機草莓,

你加的幾個梗都好有趣!烤肉的野趣、烤肉最重要的是感官的刺激──萬家香的傳播威力。

很好奇為什麼政府比民間重視中秋?

下次誰來寫一篇數字化的日常生活?碳排放「重量」已經從水費、電費帳單和媒體的各種計算,成為現代生活的新元素了?

safuro,

你要問的是「一窩蜂」現象?我的猜測是人類有從眾的傾向(算是一種演化的結果?)台灣相對於其他國家是否更為「一窩蜂」,那我就不知道了。

倒是順便補充忘記寫到的一個點。中秋烤肉作為台灣的流行文化已經幾十年了,比蛋塔之類長壽許多。顯然除了一窩蜂現象外,這個活動恰好接合了台灣社會文化的某些點。這是此篇芭樂文的起點。

4

很喜歡這篇文章的寫法,談的是一個應景又通俗的現象但很有分析的深度,又能顯現人類學家的特性,所以剛剛在我課堂上的部落格裡推薦同學閱讀了

5

我覺得台灣人的烤肉和外國人的烤肉截然不同。我去過的地方,美國和澳洲是烤肉最盛行的地方了吧,這應該跟本地的畜牧業大宗有關。但他們的BBQ多簡單,牛排或羊排(偶爾有其他肉類),香腸,然後切一些洋蔥炒一炒,華麗一點的烤一些玉米、蕃茄、節瓜,就這樣,最後夾進麵包淋上蕃茄醬或BBQ醬就結束了,大部分確實只是把生食轉熟食的動作,他們也似乎把其視為另一種簡單豪邁的烹調的方式而已,也無怪乎是男性的天下。他們家中多半都有烤肉台(很多都是電瓦斯的,一開就行方便極了),大多公園露營地都有烤肉台的設置,而我也絕少在其他地方看見人們烤肉。肉食其實不是重點,烤肉的過程頂多半小結就會結束,重點是之後配著啤酒聊天。

相對的台灣人的烤肉是很草根性的,上山下海,任何地方搭起小烤肉台架上網子放進木炭就可以烤起肉來,而烤肉台的設置也相對簡陋,感覺每次升火搧風都搞得煙霧瀰漫好像打一場戰。而中國人對食材的講究就完全不同層次,肉要先醃過,否則要層層刷上烤肉醬,香腸雞腿雞翅牛肉豬肉大蝦,我們甚至不厭其煩地還要用錫箔紙包蛤蠣,金針菇,玉米刷上奶油,青椒菇類絲瓜筊白筍,我倒覺得這樣的大陣仗顯得較複雜也不那麼純陽剛性質,講究團隊合作,而也非得要一大群人才有準備忙碌的價值,也因此才有文中所說那樣凝聚社群的概念吧。

文章很精采,受益良多,也開始很想念台灣的烤肉啊:~

發表新回應

這個欄位的內容會保密,不會公開顯示。

basic comment

  • 自動斷行和分段。
  • 網頁和電子郵件地址自動轉換為連結。
CAPTCHA
回答以下問題幫我們減少機器人的擾亂....
12 + 8 =
計算出這道簡單的算術題並鍵入答案。例如、1+3,就輸入 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