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避免今年金像獎頒獎典禮的大烏龍,我們的評審深感十字架般的重擔,採取極為嚴格的程序,不斷的輪轉彼此意見,並交由尚未被認證的會計公司認證,終於選出好吃的檳榔,喔,是 芭樂籽。哈。(評審團主席容邵武的話)
第二屆芭樂籽人類學大賞結果已經公布並刊出,相信大家發現與上一屆有不太一樣的風格。芭樂的特色就是品種多元,各有所好,能鼓勵、引介好作品,是這個獎設立的目的。秉持透明芭樂的原則,照慣例在作品刊出後解密評審過程與意見。
本屆評審團召集人為容邵武,評審為容邵武、莊雅仲與王舒俐。
審查過程採取匿名方式,由小編(郭佩宜)負責收件、確認報名表、文件去識別後,交由評審團匿名討論。待決選名單出爐,再由小編比對報名表,公布得獎名單。
評分方式: 第一名得三分,依此類推得出,計算每篇得分(篇名簡寫)
"移工之路":2+2+2=6
"父子輪轉":0+3+3=6
"公衛護士":3+1+1=5
二篇同分,經三位評審再討論,以共識最高者移工之路為第一名。
為了讓文章的完成度更高,本屆特別讓作者在收到得獎通知以及審查建議後,做微幅修改,再行刊出。因此有些評審意見可能已經回應在刊出版的文章中,然而審查以及給獎依據是依照投稿時的版本決定,特此說明。
「掌握移工生活裡的風險與人情」
金芭樂賞
那條白色十字架鋪滿的移工之路
作者:卓浩右(Texas A&M University 人類學博士候選人)
推薦意見:
"本文細膩且生動地表現出移工生活的複雜性。透過嵌入式的田野工作,作者掌握移工生活裡的風險與人情,從未踏上的「移工之路」成為本文的想像源頭,從中作者鋪陳出移工人生的細微處。"
其他評語:
"本文呈現出作者扎實的田野調查,以移工之路為起點,娓娓道來在墨西哥小工廠裡的勞動者的世界。這些勞動工作者穿梭在美國與墨西哥之間,探討移民、勞工、跨境流動、性別角色、移民政策。本文精彩之處在於作者很巧妙將自己在田野中的角色與困惑與其報導人的生命歷程扣合,敘述在工廠中從事田野的作者自身也如同其報導人一般,面臨證件快到期的焦慮,因此移工之路成為作者與其報導者的茶餘話題,同時藉由對移工之路來反思人類學的「我」在學術旅程中的忐忑。"
"”芭樂”指數也很高,議題也正好搭上Trump反移民的議題,讀者因此可以稍稍體會美墨邊境移民的複雜度。只是幾段中作者的現身有頭無尾,沒有為田野工作者的現場感加分,反而有些不知所云。"
「最近卻也是最遠的生活樣態」
銀芭樂賞
輪轉父子
作者:施景隆 (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2014碩士)
推薦意見:
"本文展現出人類學比較忽略的面向,也就是返家的辯證。最近卻也是最遠的生活樣態是本文重點,因為照顧年邁生病的父親,開啟作者重新認識家與父子關係意義的契機。作者文筆生動細膩,全文充滿張力,描寫深入。"
其他評語:
"本篇”芭樂”指數最高,雖然和”人類學”的相關度不高。他以文本交替的方式,講出難以言明的對家,父親意象,性,自我等等焦慮。即使文字有時略顯晦澀不順(可惜沒有如同期刊審查還可讓作者小修),倒是已經點出當代台灣社會遍存但少被提及的”新”父子關係。”
"此文像是抒情小品文,呈現作者與生病父親的關係,巧妙藉由荷馬史詩與奧德賽的故事,隱喻青少年的作者離家與返家,自我的追尋,子、父親與家庭的關係的細膩探討。這篇文章對於酒醉、以及喝酒之於性別關係有些精彩討論。
本文相當具有文學獎的氣質,可惜沒有芭樂獎的人類學田野研究精神。"
「一連串的反差與矛盾」
紫芭樂賞
嚼檳榔的公衛護士
盧敬文(清華大學社會所2016碩士)
推薦意見:
"這篇芭樂文的題目相當吸睛,讓評審我在一覽所有投稿文章時立刻定格在這篇文章,「嚼檳榔」與「公衛護士」,看似兩組完全反差性的概念,作者巧妙從各種矛盾性中絲絲入扣地帶領讀者進入檳榔在牡丹鄉的社會、文化與地方脈絡、以及嚼/不嚼檳榔的道德性,檳榔(與葉)不僅具有實際用途、能食用檳榔更具有文化上的象徵意義,還能作為地方重要祭典的饌物與作為禮品。那麼在地方服務的公衛護士,過去本身也有過嚼檳榔的習慣,如何在地方上推動檳榔防治政策呢?透過探討檳榔在社會觀感、醫療數據與文化習俗一連串的反差與矛盾中,作者以細緻的田野觀察帶領讀者反思習俗、文化與檳榔的關係,藉此反應台灣社會對於嚼/不嚼檳榔的道德性。儘管關於這樣的討論在論述上還可以再加強,但完全無損此文的風采。
這篇文章無疑呈現相當精彩又成功的民族誌研究,不僅行文鋪排流暢、從各種矛盾性中絲絲入扣的帶領讀者進入牡丹鄉的檳榔世界,作者善用歷史資料梳理日治時期原住民男女習檳榔的風俗,兼具醫學報導與公衛數據以及扎實的田野調查。"
其他評語:
"透過揉雜醫學、文化研究與常民認知,本文複雜化了專業知識與常識的界線。在論說與描述夾雜的文體中,作者引導讀者深入有關檳榔的論述形成,可惜結論仍回到醫學權威的懷抱,徒留對文化傳統的唏噓。"
"本文是標準的”人類學”議題和立場。,寫得非常清楚和深刻。比較奇怪的是,文中與文末放進高醫的碩士論文目錄對於短文而言既顯累贅,又未予討論,顯得突兀將其稻草人化。”
小編的murmur
這屆投稿數量不多,有些稿件也看得出有些急就章、最後一天才動筆的感覺,老實說潑了我們一盆冷水。懇請讀者(以及未來可能投稿的朋友)提出建言──芭樂籽這個獎值得繼續辦嗎?(或者芭樂作者們應該把版稅拿去自己吃大餐算了?)形式上是否需要調整?(截稿日、獎金、獎項、資格限定…)如何才能提高投稿興趣?無論是在部落格或粉絲頁留言、或個別告知芭樂作者都很歡迎,謝謝。
本文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歡迎轉載與引用。
轉載、引用本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
芭樂合作社 數數看有幾顆芭樂籽?:第二屆芭樂籽人類學大賞解密 (引自芭樂人類學 https://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6584 )
* 請注意:留言者名字由發表者自取。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