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AVA anthropology covers things that are Grotesque, Unabashed, Apostate, Virid, and Auspicious about anthropology!

專欄: 芭樂電台

[芭樂電台]2020芭樂精選聖誕歌

聖誕歌可以用來反戰,用來翻轉保存文化傳統(是「翻存」而不是「封存」),也可以用來政治諷刺。可以用來抒發失戀,也可以用來表達失業。或是,用來一邊嘻哈,一邊反思。

[芭樂電台]瘟疫蔓延時:香港與台灣的故事

當衛福部部長不得不成為指揮官,武漢包機被某些人形容成「木馬屠城」,眾多醫護人員不眠不休地在前線奮鬥,防疫作為戰爭的譬喻與真實早已影響了所有人的生活。「小明之亂」讓幾十年志同道合的知識份子產生少見的矛盾對立。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呢?敵人該如何適當命名,稱為「武漢肺炎」有什麼不對嗎?「武漢」對不同人群,有什麼不同意義?香港與台灣,有什麼異同?一起來反思。

[芭樂電台]芭樂精選podcast:用聽的知識良伴

台灣近視人口比例全球第一,根據統計每10人就有9人近視。即便如此,人們還是狂用手機,狂看youtube影片。其實,我們用聽的也可以得到很多奇妙的資訊與知識,順便練習英文聽力。到底有哪些精彩的podcast呢?為您私房推薦。

[芭樂電台]科幻小說作為異文化的練習

聽說左拉的好朋友鯨老師在文化人類學導論課要求學生寫科幻小說,這實在讓人覺得有點神奇。又聽說為了出這份作業,鯨老師還自己寫了一篇小小說來當作示範。本次芭樂電台邀請到鯨老師,一起討論蓋亞星球與地球人的離奇故事。我們嘗試思索:科幻世界如何是異文化訓練的捷徑,而書寫科幻小說又如何是人類學所強調之「全貌觀」的一種極佳另類練習。

[芭樂電台]超譯Line謠言,同理老人心

今天是台灣的大日子──同婚合法登記的第一天。此案明顯有世代鴻溝,許多年輕人看到line群組裡面的長輩圖謠言都覺得反智不可思議,然而為何那些謠言會盛行?芭樂電台邀請兩位人類學家鯨博士和鰭博士,從同理心的角度來分析這些謠言背後的文化邏輯,而長輩們相信謠言,其實反映了他們內心的焦慮與恐懼。

[芭樂電台]如何填志願卡:選擇冷門科系的愛與勇氣

哇,芭樂電台竟然派我來出外景,真是太開心了!而且啊,還是來到這個神秘的島國—娜威夷亞特(Nawiat,以下簡稱娜國)!這是另外一個全世界只有人類學家知道在哪的地方,正如同Nacirema族人的神秘居住地一般。 說來也是個巧合,多年來我默默地長期關注娜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感受到這個島國的與眾不同,尤其是他們教育孩子的方式。

[芭樂電台]靠北追奶

各位農友,又到了我們歡樂的芭樂電台的時間~ 芭樂電台很久沒有開張,因為主持人去做人了~~嘿咻嘿咻真的很辛苦(嘿咻本身沒那麼辛苦,嘿咻中獎以後就超辛苦)。做人成功以後,發現社會建構的各種「母職」真的超累!母職多如牛毛,今天讓我們先來X譙「追奶」這個概念。

[芭樂電台]小確幸是一桶餿水

不是林鳳營牛奶的黃麴毒素好香好濃,也不是頂新味全的餿水廢油也好香好濃,而是甘甜啊甘甜的本土芭樂。食安事件頻繁,人心惶惶,「沒有證據說明會致癌,但也沒有證據說明不會致癌」是什麼可悲的邏輯?我們的社會文化出了什麼問題,搞得人民要當二等機器人,只喝低劣的工業廢油過活?原來小確幸不是只是吃好吃的忘掉憂愁,而是讓大財團把毒品當成食品餵,人民還說「再來一碗」。這其中牽涉的政治經濟圖像是什麼?根本的解決之道又是什麼?請看芭樂農工與人類學者,共同討論大廠商的「黑心文化」。

[芭樂電台]小確幸會害死台灣

我們的媒體時常歌頌政商菁英,把他們當成偶像來追星,把獨霸市場建構成是創造就業機會,把階級嚴明的大公司當成溫暖的大家庭。大學剛畢業完的人因為薪水只有22K又只想買名牌,穿了名牌就沒有人看得出來自已其實是無產階級,然後,還會當無產階級四十年。這裡有很深的結構問題,但是大家只怪自己不會賺錢。 以前是平凡也是一種小幸福,現在難道被剝削也變成一種小確幸?菲律賓海巡隊三十年來掃射我們漁船,我們到底在幹嘛?最底層的漁民嘛,就是勞工階層沒人管死活啊。大家都已經去宿霧島玩回來了!反正旅遊業的廣告就再拱出下一個地點就好啊!巴厘島變貴了、觀光化了、我們就轉移陣地再去蹂躪下一個貧窮國家的小島啊享受自然風情啊,這跟資本家的工廠尋找廉價勞工、勞工一旦開始爭取權利,資本家就全部移走換到下一個可以被蹂躪的地方有什麼不同,新自由主義嘛。我們小確幸久了,等到人家欺負我們時,人家也不覺得你這小確幸可以玩出什麼花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