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1 陳怡萱 太平洋 農業 生態 帛琉女主人(有時與孟加拉男移工)和她的芋頭田: 發展中的研究田野雜記 帛琉的芋頭田真的是個非常迷人的研究題目,芋頭一方面在帛琉的傳統社會生活中佔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任何的社交場合都少不了芋頭。另一方面,芋頭的種植也在當代面對著諸多挑戰,人群的移動(帛琉青年外流)又匯集(全球化下移工的移動)在這個島國上帶來了新的樣貌。殖民歷史的影響也持續銘刻在當代的芋頭田地景上。
2023-11-21 林益仁 書介 生態 《神聖生態學》推薦序 對我而言,《神聖生態學》這本書中文版的產出,真的並非只是一本書帶來的知識價值而已。回顧來看,這本書的內容連結到台灣這二、三十年來關於自然資源管理背後的價值與理念的轉變,這個轉變的關鍵緊緊地與原住民族的文化與知識建構相連。更進一步說,這樣的轉變引導著台灣社會從專家主導的管理模式逐步地朝向原民參與或是更尊重以原民為主體的共管方向,這本書從理論到實際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促進了這個關鍵的轉變。
2022-09-26 鄭肇祺 環境 植物 生態 倒地鈴的意志 人類學「糾纏」正夯,每個人都愛糾纏。我研究過共生和共死,也理解到糾纏不一定是帶來希望,也帶來失望。糾纏的距離也許是一種美學,耕耘還是放手,種植還是野放,都存在拉扯。在小草的營地裡,欣賞過倒地鈴的意志,見識了瓊麻的硬刺,野莧還未滿地生長。台東大學的鄭肇祺老師沒有把小草的營地畫出一條條直線,但學習倒地鈴的蔓延,掌握其意志,每天隨性移動,我又做得到嗎?或許我跟大花咸豐草一樣,只想佔有,而非糾纏。可能這道難題,就是我對一種糾纏的距離的自我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