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音樂

2023-01-06 林老師
音樂 流行文化

60年代的阿哥哥風潮,台灣流行音樂史上被忽略的一章

60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阿哥哥風潮是在一種被默許又監控、實驗但又有幾分經驗、想要解放但又不能縱欲的曖昧情境下進行的,而反映出來的就是一種平直、收斂的節奏感。往後,這將會深刻影響台灣流行音樂發展的走向,也讓我們在70/80年代的迪斯可、90年代的嘻哈有著不同的面貌。
2022-10-25 官元瑜
影展 音樂 聲音 語言

聆聽「華語」的多語性:2022華語音樂影像誌聯展

「華語音樂影像誌聯展」是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數位典藏中心與上海音樂學院賀綠汀中國音樂高等研究院暨亞歐音樂研究中心合辦。除了強調華語語系(本身就是複數存在的語系)的多語性之外,英文名稱也特別以複數的musics來呈現多元音樂文化。因此,在多元與混雜的脈絡下,不管是sinophone(複數聲音)或是musics(複數樂音),都是不斷去中心與再中心、產出具有主體能動性的多元理論工具。另外,「華語」放在「音樂影像誌」的概念中,更強調了「聆聽」之於「對話」交流的重要性。
2021-10-25 林果葶
原住民 音樂

今晚我想來點 ...「原電音」:談創作過程的貼撕標籤行動

新世代原住民音樂人在創作時貼上「文化斷裂」標籤,就是因為理解了原住民族經歷的長久殖民歷史,也明白了這個世代在語言、文化和土地環境的斷裂,既然斷裂產生了,那麼我們就正視因為斷裂而產出的音樂。應該討論的不是夠不夠傳統,或者夠不夠現代,而是當我們活在這個世代,基本上已經是斷裂的,努力的追尋文化很美,但如果音樂中透露出斷裂,那也很美。音樂的特殊性在於能夠建構獨特的理解,因此透過音樂讓生命回到能夠抓住的根源,不論根是什麼,都是一種得以往前邁進的回頭。
2019-12-09 潘美玲
西藏 音樂

印度的西藏地圖第廿張:來唱西藏的歌

藏人是一個愛唱歌的民族,在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高原,雄偉壯闊的天地,傳統的游牧農作生活,牧民們邊放牧唱著牧歌,日常的勞動也是歌,攪拌牛奶製作每天必喝的酥油茶,也有歌,大伙一起協力合作的農作或建屋修牆,總是歌聲帶領著動作,民歌的內容就是生活的日常,透過歌謠的吟唱,將西藏傳統文化傳承下來。藏人崇信藏傳佛教,頌唸經文皆有各自的韻律,唱頌祈願文,是佛教徒每天必要的功課。傳統的民俗歌謠以及藏傳佛教的信仰,藏人的歌聲所在之處就是生活,也是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