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原住民

2024-08-12 官大偉(泰雅族、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原住性 原住民 人類學反思

《復返》推薦文:我們共同生活的未來,結局未定

詹姆士・克里弗德(James Clifford)的「人類學反思三部曲」第三部《復返:21世紀成為原住民》(2013)中譯本重新出版,已於七月底問世。就三部曲的壓卷之作,也是克里弗德多年觀察原住民族現象與時代變遷的反思,官大偉老師寫了精彩且切身的推薦文,帶我們從當前台灣原住民族之復返實踐,認識《復返》所開啟的可能:對於時間的重新理解、生活願景的重新體認、族群關係的重新思考,和開展一個「結局未定」之共同未來的想像。
2024-07-08 郭佩宜
大洋洲 南島 原住民

超越地圖分區的框架:台灣/原住民@太平洋藝術節(上)

「台灣不是亞洲嗎?」本次台灣參與太平洋藝術節的團隊超過三百人,但在藝術節期間,我不只一次聽到島民有類似的疑問。這困惑的背後,是超過百年的殖民知識建構與地理分區框架,分隔了彼此。台灣原住民的參與,挑戰了前述框架,是一項去殖民的工程,此外處於雙重邊緣(double marginality)的台灣原住民「重返」太平洋大家庭,更是雙向賦權。此外我們也需要新的論述,「南島」不只是「史前的」、溯源的概念──要溯源,全世界的人類都源起非洲,意義不大──南島是具有生命力的文化(living culture),而台灣原住民持續以繽紛多元的方式實踐南島語言和文化,與大洋洲許許多多的島民一樣,很南島,也不只是南島。
2024-06-17 吳明季
原住民 知識建構 location 地方 位置 流動性

原住民的根源與路徑

研究自己家附近的事,訪問自己的鄰居,這是人類學嗎?新型態的「拼布民族誌 (patchwork ethnography)」方法論,近來開始積極反思「家vs.公共」、「我群vs.他群」、「研究者的家vs. 遙遠田野」這些人類學的經典範疇 (Günel & Watanabe 2023 )。屏東大學的吳明季老師,長期在奇美部落與族人共同努力、創造團結經濟,在這篇2019年「路徑」繁中翻譯第一版(桂冠出版社)的導言中,超前部署地站在台灣的角度,回應「拼布民族誌」這幾年才提出的有機民族誌方法論。這篇導讀不僅幫助我們具體的想像一種實踐先行的、合作型的、落地又深具世界主義的原住民研究,可以是什麼樣貌;此篇導讀還闡述了怎麼和鄰居一起做人類學,以奇美部落的經驗,提出當代原住民有機的跨國跨洋聯盟,更回應了James Clifford 在《路徑(Routes)》(1999)與《復返(Returns)》(2013) 兩書中提出的諸多問題。讓我們一起隨著吳明季老師在2019年為第一版翻譯所寫的導讀,回顧這些在20世紀末被提出的重要議題。
2024-06-03 邱韻芳
原住民 原專班 文化學習

當/讓文化成為日常:在暨大原保地和山林逐漸養成的原青技能

暨南大學原專班成立於104學年度。十年來,邱韻芳老師與我們分享了原專班的點滴重要時刻,眼見文化逐漸成為學生的內化技能與美好日常,也從統籌者轉變為陪伴者和說故事的人。今天邱老師為我們講述的是同學搭建獵寮、儲藏室、修繕涼亭、向老人家學習編籐,以及山林小組上山重建獵寮的故事。在這些動人且有力的故事中,同學們自主地、身體力行地進行文化實踐,和土地與長者重新建立連結,讓文化成為自己內在的一部分,以及未來生活的重要力量。
2023-09-05 邱韻芳
原住民 文化復振

跟著Ciang和Bukun走近布農

對布農族人而言,中文所稱的「狩獵」,在使用族語時需要低調、隱喻地以 ‘ mudadan (走走)’ 代稱。而在傳統文化中,老人家經常說在山上「要有好的‘bahi’才拿得到東西」。但 ‘bahi’ 指的不是中文的「運氣」,而是當事者需透過與所有相關人、事、物以及環境之互動過程去細細感受的身心靈(尤其是夢)狀態時,我們如何學習傳統布農族人說話時須蜿蜒敘述而非直接破題的文化慣習,學習山林智慧?邱韻芳老師透過布農族詩人學者Bukun及從暨南大學原專班畢業的Ciang在「Malanngaus tu Pust-Bunun tu palisnuluas taiklas tu Bunun(首屆後布農人的布農人知識論壇)的分享,跟我們訴說她與眾人每次相遇時,所能增加之不同角度的理解。
2023-07-10 吳易澄
博物館 殖民 原住民

從「打破三個碗」到「摧毀博物館」:文化解殖的異數與藝術

2022年,故宮博物館發生打破三個碗的意外事件,招致立法委員嚴厲的批評。臺灣社會對「國寶」的保存,僅存於「如何」的提問,卻少有「為何」的反思。位於墨西哥市的安帕羅博物館(Amparo Museum),展出墨西哥藝術家埃度阿多·阿巴羅亞(Eduardo Abaroa)策畫的「徹底摧毀博物館」展覽,以批判過去看似保護文物的博物館收藏,乃是墨西哥政府侵佔原住民文化的體現。曾參觀該展覽的吳易澄博士比較墨西哥和臺灣的情況後認為,臺灣在歷經不同時期的殖民與外來政權的統治之後,必須將不同族群的文化並列在適切的位置上並強調其價值,本身就需要細膩的訴說方式。博物館的「專業」並非僅止於保存文物的技術,更必須落實在如何詮釋這些文物的思辨之中。
2023-04-26 陳怡萱
原住民 文化影響評估

原住民規劃、文化影響評估與發展:紐西蘭南島移地研究紀實

台灣近年原鄉地區開發爭議屢見不鮮,雖說台灣現行的環評法中有提及環評要包含「對環境包括生活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及經濟、文化、生態等可能影響之程度及範圍」的評估,但是究竟要如何評估對文化的影響呢?陳怡萱老師分享她於今年二月時去紐西蘭南島進行「文化影響評估」移地研究的見聞,並且也跟讀者們分享在紐西蘭由毛利人所進行的環境規劃的經驗。
2023-04-17 邱韻芳
原住民 漢人 劇場

劇場內外的跨文化相遇:漢人如何瞭解原住民?

要瞭解一個和自己背景不同的人都不容易,更何況是一個和自身文化不同的族群(不,不是一個,而是同屬南島語群的很多族)。因此直到現在,我仍然非常珍惜每次能和原住民/部落相遇,進而互動交流的機會,不管它是一場演講、一個計畫評鑑、一次部落小旅行,或是一齣演出,並且很努力地用我手上所有的資源,創造更多不同形式的原漢相遇機會。
2023-04-11 林浩立
書評 海洋 知識 原住民

終於,我們也有了一本海洋民族誌:評蔡政良《第五道浪之後》

那為什麼斐濟人不在意這件事?他們的身體不一樣嗎?「傳統生態知識」在此又是什麼?這些問題須要的是一部由身體游出、在社會文化中迴盪的「海洋民族誌」來回答(我的博士論文研究沒有做到,因為後來我跑去山上研究芋頭了),而蔡政良的新書《第五道浪之後:阿美族水下獵人的海洋知識與傳統海域的保育與管理》提供了一個漂亮的典範。
2023-01-23 林老師
嘻哈 原住民

從「阿帕契」到「1.35倍」:饒舌美學與族群意識的碰撞與共存

如今饒舌已從一個底層的口語技藝成為高度成功的全球商業事業,其表現的情境也從非裔美國人社群內部轉移到高度流傳的串流平台和萬人矚目的舞台。因此,原本的符號使用美學現在必須面對更嚴肅的當代身份政治,以及更複雜的在地文化價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