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傷前行
—社運抗爭者的創傷療癒可能〉,特展開幕式策展理念紀錄
今年五月20日,一個嘗試反思社運抗爭創傷及其療癒可能的小展覽,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開幕了。〈帶傷前行——社運抗爭者的創傷療癒可能〉特展由民族所副研究員、精神分析學者彭仁郁策劃,內容取材自2014年318公民運動、尤其是323-324行政院佔領行動參與者的抗爭路徑與創傷敘事。當時,成千上萬的抗爭者選擇了擱置為學業、職涯拼搏的日常,匯聚成堅實的力量,好不容易才成功破解了對岸以經促統的重大政治危機。九年後的今天,正值有政治人物提出重啟服貿的政見,透過這個展覽,回顧當年抗爭者所承受的國家暴力創傷,以及他們對於台灣社會抱持的願景和想望,或許能為今天的我們該如何選擇自己的未來,帶來一些省思。
底下的文本,整理自5月19日特展開幕式上,彭老師針對她策展理念的短講。
──
各位朋友大家好,看到這麼多人權、學界、藝文界的前輩、同儕和年輕夥伴坐在底下,我非常地激動,因為你們是我不同時期認識的非常重要的夥伴跟朋友。剛剛佩宜老師已經先介紹了一些貴賓們,我想特別介紹的是228時,在嘉義車站前,跟畫家陳澄波一起受難的潘木枝醫師的家人,他們今天也在現場,請歡迎潘醫師的四子潘英仁教授及潘夫人,還有潘醫師的七子潘信行教練。潘信行教練是曾擔任我們空手道國家代表隊的總教練。潘英仁教授長年旅日,曾在賴比瑞亞十多年的時間,建立他們的畜牧業跟獸醫體系,潘夫人是動物毒理學專家,曾追隨他到賴比瑞亞,夫人至今仍持續相關研究。今天還有很多的貴賓,包括艾琳達女士,她本來因為家人生病要去美國,今天還是特別前來,真的非常謝謝。未來我們還會有一系列的活動,特別是明年,我們會有318、323、324十週年的紀念活動,到時候也會再次邀請各位來參加。
緣起
會有這次的特展,最大的幕後推手,是兼任民族所博物館主任的郭佩宜老師,她很積極地將博物館從過去以文物陳列為主的館舍,轉型成一個結合教育及研究功能的博物館。當我剛結束促轉會的工作,回到民族所時,佩宜主任便敦促我開始發想,因為民族所博物館之前從來沒有心理學家策展過,而當前這個時機點,恰好遇上台灣社會關鍵的反思時刻,思索著我們的集體共同價值是什麼、這個共同價值應該要建立在什麼樣的歷史經驗上,如何面對過去一路走來的台灣歷史,以及如何建立面向未來的想像共同體等問題。從2014年開始,我一直在做政治暴力創傷療癒相關工作,它看起來似乎不是轉型正義的重要工作,而過去台灣在做轉型正義的二十年中,也沒有正面提到政治暴力創傷療癒的主題,於是佩宜主任希望我能夠來帶動思考這些問題,也就是究竟政治暴力創傷,和社會抗爭與共同體形構之間,到底存在什麼樣的關係。
為什麼挑選318作為展覽主題?
這個特展的主軸,歷經多次砍掉重練。會以現在這個面貌出現,跟我在318或太陽花公民運動過程中的兩個特殊經驗有關。首先,在323到324行政院驅離之後,有一群年輕人跟我聯絡,其中多位是在行政院被打或被拖出來的年輕人,他們身上帶著不同的創傷,有的是親身經歷國家暴力的創傷、有的是目睹他人被毆打的創傷,這群年輕人希望能夠連結在一起,看看能做些什麼。我告訴他們,我不敢說我能夠為他們做療癒工作,但事件發生後,我們還沒有一個時間能夠好好梳理那天晚上的經驗,我們就先組成一個同儕團體吧!
我邀請大家進行一個為期六次的小團體。於是,我和這些有共同經驗的年輕人坐下來,開始整理那一晚的經歷,一起細細地梳理那天晚上被警察拖出或打出行政院,驚慌失措逃回家,晚上睡不著等等的經歷。在那之後,我才發現,這些年輕人不只是身上帶著傷而已,他們其實對於台灣共同體應該長成什麼樣子是有願景的。我們不只是分享當天的傷,也分享了對於台灣社會的願景,以及他們認為台灣共同的核心價值應該是什麼。在過程中,這些年輕人自己提到了台灣過去228 跟白色恐怖的歷史經驗,他們在省思的不只是自己身上的創傷經驗,而是我們集體到底要往哪邊走,此時此刻的台灣要怎麼跟過去的歷史連結在一起。
被這群年輕人啟發後,我開始投入研究,邀請318、特別是323-324那天晚上進行政院、受到衝擊的年輕人參加我的研究計畫。這個計畫後來因為我進入促轉會而擱置,所以在展場中呈現出的這些年輕人的口述經驗,其實是來自一個夭折的研究計畫。主任邀請我策展後,我決定,與其處理大到我難以駕馭的國家轉型正義框架下的政治暴力創傷療癒主題,不如回到我在訪談過程中直接聽到的話語,一定要想辦法,透過這次策展的機會,讓大家看見這些年輕人的豐富經驗。
第二個讓我想要把台灣過去歷史的政治暴力創傷,跟318、323/324連結在一起的契機是,這場運動中曾出現令我最難忘的一幕。大家或許還記得,在323 324之後,330那一天有50萬人上街頭,然而,差不多在同一個時間,有好幾位台灣50、60年代白色恐怖的政治受難者,他們進到立法院議場鼓勵年輕人。我看到這些前輩的身影,不禁想著,他們在50、60年代也曾經是十幾、二十歲的年輕人,這些抱持著美好願景與理想的年輕人,也曾思考著什麼是共同體的理想樣貌?如何讓台灣社會裡的人們有一個更好的集體生活?當這些前輩在2014年與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擁抱。我看到了不同世代的年輕人,他們對台灣政治理想的願景,在那個當下發生交匯。
傷跟抗爭、抗爭跟傷,其實存在著辯證關係。聆聽323、324 警察暴力或國家暴力帶來衝擊的傷,我始終覺得這個傷裡面有兩面性。所以我慢慢開始思考,過去是不是太容易進把暴力的受害者,看成是被動的、消極的、值得同情的、可憐的形象?或者我們會走到另一個極端,把社運抗爭者當成是英雄,彷彿參加社運,你就應該要「打落牙齒和血吞」,一定要是英雄才有資格繼續站在社運的場合高聲吶喊。透過口述訪談與同儕團體的經驗分享,我發現我們個人的情緒、願景、欲望,跟我們對集體美好的想像其實是融合在一起的。
所以對於這個展覽,如果我有一點小小的野心的話,是我希望透過318、323/324參與者——這些對於台灣的想像共同體有著美好願景的年輕人——跟國家對撞時產生的思考,去探問,這些用身體直接承受國家暴力打壓的經驗,能夠激發出哪些我們對於當下,以及對於過去歷史的省思?我希望能夠藉由這個機會,連結不同時空的抗爭史、創傷史,這是我透過這個小小的展想要呈現的。
此前,我完全沒有策展的經驗,如果今天這個展覽有一點可看性,其實是過程中很多參與策展的年輕朋友,還有館主任以及博物館同仁們給我的鞭策。雖然展覽內容有很多字,因為我是一個只會寫字的人,但是它其實已經被刪掉90%之多,本來的文字量幾乎是現在的10倍。負責展場設計的工作團隊,不斷質問我生產的學術文字,尤其是艱澀的精神分析詞彙底下,到底想表達什麼,她們逼迫我用最簡單的白話文講,讓我可以藉這個機會做了一個很重要的「精神分析白話文運動」的練習,我盡量把晦澀的精神分析詞彙減到最低,讓抗爭者跟受創者們自己的口述經驗,可以在展場中獲得最大的呈現。
由於不是所有的朋友都有時間留下來參加待會的導覽,我先初步介紹一下展區配置。進到館內,會先經過劉璧榛老師策劃的原住民運動展,沿著長道就進到特展室。一進門左邊是展覽的總論述,接著是第一展區「創傷密碼」,在後面牆上將看到非常多組數字,如果不是特別關心各國民主人權運動,可能這些數字不會有太大意義,也不會引發聯想。但是,如果自己親身經歷過這些數字代表的日子,或者是很在意那天發生的事件的話,便可以看出它們指涉著不同國家,台灣、中國(我們也很關心中國的民主化運動)、香港以及南韓,人民與國家對抗的紀念日,上面甚至有的數字重疊,代表著其實同一天、在不同的年代、發生過不同的抗爭或鎮壓事件,我們試著去描述這些創傷數字對參與者本人的意義是什麼。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763191242265742&set=a.581386513779550
第二展區,是反叛的想像共同體。這一區嘗試探問:社運參與者為什麼會越過反叛的臨界點?我們在家裡說、我們在鍵盤前面說,「啊你這個政府就是不公不義啊」,這跟真的要上街頭去佔領一個地方,睡20幾個晚上,甚至承受警察暴力的狀態是不一樣的。為什麼有人會願意進到那個狀態裡面去?為什麼要參加抗爭?在抗爭當中承受的傷是什麼?這個展區有7個展台,分別呈現7位抗爭者的樣貌,7個三角錐的每個立面,摘錄了這7位抗爭者的話語,訴說她/他為什麼要抗爭?她/他的傷的樣態是什麼?以及離開現場回家之後怎麼延續她/他的抗爭行動?我們各用一個代表性物件,來引出7位抗爭者在運動過程中最難忘的場景,或最深刻的疑惑。但實際上,我們在展覽裡面寫的數字是7加N,也就是說,真正的創傷樣貌是7加N,每一個人在抗爭現場承受不一樣的經驗,這不一樣的經驗跟個人生命的整個歷程連結,而展現出不同的創傷的樣貌。我希望大家可以看到抗爭與傷的多元樣貌。
七位抗爭者簡介(皆為化名)/Photo credit: 彭仁郁
第三展區,展場中間的圓圈圈,叫做療遇時光機,遇是相遇的遇。我根據自己20年的暴力創傷臨床田野工作經驗,寫了一個聆聽前自我準備的「彭十二點」,讓大家體驗一下,如何預備自己去聆聽。展區外部備有創傷後壓力症PTSD量表,這是現在主流精神醫學評價創傷樣態的主要工具,我希望大家進到展場做個練習,按照量表上描述的症狀,看看有沒有辦法幫助你在實際聆聽這些受創者的經驗時,貼近他們在療癒現場說的話?療遇時光機裡有長約73分鐘的錄音帶,是從10多個小時的同儕團體對話中濃縮、改寫過的對話版本,但主要內容保留了當事人的說法。為了不讓當事人身份透過聲音被辨認,我們找了兩男兩女、四位優秀演員,重現團體現場對話的狀態。我演我自己,其餘七位團體成員的故事,則重新編排成四個角色,盡可能呈現不同成員家庭背景、原本政治立場和運動現場經驗的差異。建議想要完整看展的朋友,至少預留兩個半小時的觀展時間。
策展人接受法國世界報特派記者訪問。Photo Credit: Paul Jobin
最後,第四區是觀眾回饋區,是一個讓大家在看、聽完展覽後可以稍微沉澱的地方,如果有一些參與經驗記憶被喚醒,或有感想心得想要留給參展人和來觀展的大家,可以寫在摺頁裡面附的那張卡片上,如果你願意可以直接貼在牆上,也可以投入信箱,我們會在明年323-324十週年特別活動的場合,找到適合呈現的方式,讓大家的留言成為共同創作的新展品。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755550026363197&set=pcb.755390429712490
***
欲了解更多策展理念及幕後花絮,可觀賞彭仁郁及郭佩宜兩位老師的策展線上對談影片
【特展資訊】
展覽日期∣2023.05.20-2024.08.31
展覽地點∣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 128 號,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內,近胡適公園站)
最新消息,請追蹤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FB粉絲專頁
本文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歡迎轉載與引用。
轉載、引用本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
彭仁郁 〈帶傷前行——社運抗爭者的創傷療癒可能〉,特展開幕式策展理念紀錄 (引自芭樂人類學 https://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6997 )
* 請注意:留言者名字由發表者自取。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