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奴也瘋狂
貓咖啡歷史與空間文化
來去「貓咖啡」?
如何精確地定義「貓咖啡」,一直是令我們頭痛的議題:只要有貓就是貓咖啡嗎?一隻貓也算嗎?一定要賣咖啡嗎?可是有些貓咖啡不賣咖啡耶?在走遍許多貓咖啡後,我們發現不同的地方往往因為文化、社會或對於動物福利概念的差異,培育出特徵迥異的「貓咖啡」。但,仍有幾點特徵彼此相通:
- 經營者於餐飲空間內飼養2隻以上的活體貓;
- 原則上貓可在整體店鋪或店鋪中特定空間自由活動;
- 比起餐點,消費者更受到「與貓同樂」互動的吸引,而前往消費。
而1998年「小貓花園」的開始營運,可說是貓咖啡走向國際化蓬勃發展的轉捩點。由於小貓花園店貓的數量眾多成為奇觀,逐漸在愛貓的消費者中形成口碑,並且在臺北旅遊情報的日本觀光網頁「旅々台北」於2003年製作「台北猫パラダイス(台北貓樂園)」專題 (旅々台北 2003) 的推波助瀾下,吸引許多日本觀光客。雖然「貓文化」深植日人的日常生活,然當時日本尚無「玩賞貓」與「飲食」共存的實體消費空間,促使貓咖啡成為部分愛貓旅人來臺的必遊景點。2004年間,經常前往小貓花園拜訪的觀光客更將貓咖啡的概念帶回日本,結合計時咖啡廳 (如網路咖啡廳或漫畫咖啡廳) 經營模式,在大阪市黑崎町開設第一家日式貓咖啡「猫の時間 (きた本店)」(圖2),此後貓咖啡正式在日本落地生根,引發日本第一波「貓咖啡潮 (猫カフェブーム)」,也成為全球不同城市中「貓咖啡潮」之濫傷。
「不是只放幾隻貓就好了」,好嗎?
「貓咖啡不是只將幾隻貓放在餐廳裡面就好」。經營者的一句話,道盡了一家貓咖啡要在競爭激烈的餐飲市場中異軍突起,不能只靠店貓駐店便成;店內裝潢或故事性必須出奇制勝,才能夠抓緊消費者嘗鮮的心。在我們走過的貓咖啡中,不少經營者透過將與貓相關元素附加到空間中,如店名、裝潢、或餐廳餐點、以及店貓擬人化個性的賦予或生命故事被呈現,使中性的餐飲空間轉為充滿以貓為主題的載體,成為消費者獲得新奇消費經驗的主要來源。以臺灣多數貓咖啡來說,店家在裝潢與空間經營上採取不同的策略,使此一「貓舞台」得以與店內的活體貓相呼應,呈現不同類型的主題化趨勢。而其中,「貓在空間中不同形式的再現」以及「消費者『貢獻』餐廳小角落 (例如贈送與貓相關的紀念品或裝飾品給店家裝點餐廳空間)」等作用下,讓貓咖啡成了「不只是幾隻貓而已」的新奇空間。
當「打卡 (check in)」以標記/炫耀消費類型與消費地的慣習,逐漸成為人們展演日常生活的主要舞台後,經營者在運作其貓咖啡時,也漸採「奇觀化 (spectacularization)」的策略。除了常見的策略,如將貓身體的特定特徵挪用轉為空間元素作為裝飾 (斑紋、貓頭或貓腳印),許多經營者也喜好展示與貓相關的藝術作品,強調經營者對貓文化的喜好、知識或藝術性。常見的素材包含大幅壁畫、繪畫、攝影或各地有關貓的手作藝品等;尤其以出名的動物畫作作為範本進行改繪的壁畫非常熱門,常作為咖啡廳的主要景觀牆 (例如圖3)。有趣的是,這些以貓為題的藝術被呈現時,異國情調的自然景觀通常成為被採取的題材。無論延續原畫所包含的異國元素或試圖創造「感覺起來寬廣一點」的空間感,都刻意將自家店貓悠閒地錯置 (displacing) 在自然中,成為一個「戲仿 (parodic)」的舞台,想像貓展現在自然之間的樣貌與關係,就算呈現的樣貌並非真實。
值得注意的是,貓咖啡中被再現的貓看似錯置或模仿,然「貓」的現身並非毫無理由。文本多以當時店貓或經營者飼養的貓作為描繪對象,然而有些店家則利用裝潢的機會,彰顯對於特定貓隻的「紀念」,讓貓咖啡意外地也成為「紀念性空間」。有些貓咖啡掛上已經去世的貓的畫作或照片,以紀念促使經營者由其他行業轉到寵物或中途事業的重要轉捩點;有一些店家甚至在店中佈置一小角落放置貓的骨灰罈 (如圖4),並在牆上記錄貓與主人相處的故事,不只讓經營者得以時時緬懷自己的愛貓、也讓這隻貓的「粉絲 (fans)」也能夠偶而來店「看看他」。無論以現在或已死去的貓作為貓咖啡內部裝飾的主角,貓咖啡都已不再只是一純粹提供娛樂與消費的貓樂園奇觀,也不再只是打卡聖地;相反的,部分貓咖啡儼然成為紀念性空間,展示與紀念已經逝去的貓。消費者透過觀看以及經營者的解說,從而了解貓的故事或經營者理念。因此選擇展示哪些貓不只展現貓與經營者/飼主間的情感與依附關係,另一方面塑造貓咖啡之「紀念性」,亦展示了特定貓與貓咖啡店主人的連結。
除了來自經營者規劃的建成環境外,消費者與貓的長時期互動,也參與了貓咖啡空間主題之形成過程。部分貓咖啡中,與貓相關的展示品不只來自經營者的蒐集,也來自老客戶的餽贈,包含消費者為店貓隨筆繪製的圖片、與店貓的合照,或旅行中帶來贈與店家的紀念物(紀念品或明信片)。關於客人與貓之間的情感,最令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某貓咖啡店裡的兩隻純白店貓,「饅頭」與「包子」。「饅頭」與「包子」不但長得白富美,而且又很懂得收伏人類的撒嬌術,因此很受貓咖啡顧客們的喜愛。事實上,每天到了下午,身為「饅頭」與「包子」最忠實粉絲的一位中年大叔,就鐵定會準時報到,只為了能夠與這兩隻貓咪共度安靜的時光。
不過,看似很受歡迎的「饅頭」與「包子」,但卻有一個有點悲哀的身世。原來,饅頭與包子是被原本的飼主假藉住宿之名而拋棄的家貓。這家貓咖啡店家當時除了咖啡店之外也同時經營貓旅館,發現這幾隻被丟包的貓時,注意到牠們全身髒透、貓指甲因為太長而彎曲內勾,身體也有著皮膚病,顯然許多並未受到好的照料。接著,原本的飼主避不出面,使得貓咖啡店長一方便必須花心力讓這幾隻「病貓」恢復健康,另一方面為了不讓牠們被通報棄養而送到環境不佳的收容所,而不須與拋棄貓的原飼主再三聯繫與協商,以獲得接手照顧這兩隻貓的權力。
貓咖啡店家會拿包子與饅頭的故事分享與顧客們,不僅是因為他們的超人氣讓大家對包子饅頭充滿好奇,也是因為透過分享每隻店貓的「秘辛」,讓人貓的關係更為緊密,同時也有機會教育顧客與他們的家人,尤其是每一個家裡有陪伴動物的消費者。雖然後來因為旅館業務繁忙,貓咖啡主人只得結束貓咖啡的業務,全心經營貓旅館,但是透過店貓進行生命教育的機會卻沒有因此而消失,包子饅頭的故事仍然在貓旅館的客人中流傳。
貓咖啡的消費者個人與貓互動的敘事與物質,參與了店家空間主題化營造的過程,而經營者對展示品以及餽贈者的故事也如數家珍,顯示這些物質不只是餽贈、也是貓咖啡中社會關係的建立與交換,不同消費者在貓咖啡中消費的記憶、與貓互動的記憶得以透過講述物質的故事時而傳遞,串起經營者與消費者、甚至消費者間的連結。我便曾送給熟識的店家一張「布拉格的貓」的插畫圖,店家隨後並將圖片張貼在牆上,偶而向其他顧客說著我、我個人的貓與店家的故事。貓咖啡空間主題便透過店主人的經營、消費者的積極貢獻、貓的展演,層層交織累積,最終讓消費者能積極且密集地參與空間內的「人與貓互動」以及「人與人互動」,創造新奇的消費經驗,也使得每一個貓咖啡發展出異於其他店家的特質與故事,創造市場區隔,讓貓咖啡空間以及消費經驗更具獨特性。
貓咖啡:不只是玩貓或打卡聖地…
本文試圖指出貓咖啡是一個由多重「社會—空間過程」的空間,充滿著人與動物的關係,也充滿不同的人在此空間中的各種鑿痕與記憶。貓咖啡固然是一展示貓與展演貓的「貓舞台」,但每個「貓舞台」並非單調或標準化的配置;透過「貓」此一元素在貓咖啡中藝術性與紀念性的塑造,以及消費者參與空間生成的過程,皆使得貓咖啡不只是一提供「觀看貓」與「消費貓」等新奇消費經驗的空間。各貓咖啡內被賦予獨特個性與故事的「貓」,也成為完整貓咖啡主題的一塊拼圖;每一隻店貓獨特的個性以及獨一無二的生命故事,在經營者以及消費者間交換,造就每間貓咖啡獨特的存在,成為一可被觀看、被展示以及交換各種關係與敘事的文化與社會地景。而下一篇中,我們將把關注焦點從空間轉至貓咖啡內頻繁的人貓互動,了解人與貓如何共同交織與完成溫馨又療癒的「貓舞台」。
本文修改自 林潤華、遲恒昌。2018。臺灣貓咖啡的演進與空間創造。《地理學報》(91):59-82。
本文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歡迎轉載與引用。
轉載、引用本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
林潤華、遲恒昌 貓奴也瘋狂:貓咖啡歷史與空間文化 (引自芭樂人類學 https://guavanthropology.tw/index.php/article/6703 )
回應
* 請注意:留言者名字由發表者自取。
當好稱職貓奴 先重新定義家裡空間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408/1414720.htm?feature=todaysforum&t…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