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飲食教育的省思

2012-10-01 回應 6
作者:

六月底趁著學期結束,想去探望國中時代的老師,因為國中老師加入參加台中市區某五星級飯店的會員,因此就依照他的建議到該飯店用自助餐晚餐。隔天,我腹瀉了整整兩日無法工作,還好腹中胎兒無恙。後來同事、學生聽聞以後,也紛紛分享近日到不同「吃到飽」式自助餐後腹瀉的經驗,原來這是很普遍的情況。天氣炎熱固然容易使得食物腐壞、造成食物中毒,但從新聞得知有不少肇禍的海鮮更是遠渡重洋從國外進口來台,花了不少食物里程,還留下長長的碳足跡。我非常後悔自己沒有堅持到非吃到飽的餐廳用餐的原則。

我不到「吃到飽」餐廳用餐,因為這些「吃到飽」的餐廳經常製造了大量廚餘,根據環保署統計,台灣人每天廚餘回收量兩千公噸,占總垃圾量28.58%。從環保署台灣的一年家戶廚餘量推估,就可讓23萬個中低收入戶的學童享用20餘年的營養午餐,讓550萬個海地饑民吃上一整年。根據聯合國農糧組織(FAO) 2010年研究報告指出,當今全世界有近10億人處於饑餓邊緣,索馬利亞、肯亞、奈及利亞、南蘇丹、海地等國人民,沒有足夠的糧食可以食用。

 

 

然而,許多商業電視台的新聞頻道不但不關注這些議題,卻總是穿插著各式各類的「美食報導」,也引起非飲食餐飲科系學生間的模仿和討論,像是大胃王比賽的舉辦等。有一個大三的學生跟我分享他在台中各地品嚐美食的個人部落格,其中不乏一擲千金的法國料理餐廳。我的國中老師經常和台灣飲食文化協會創立人作家焦桐到處品嚐美食,他的結論是:「要當美食家,真是太花錢了。」

我一位智利人類學家朋友Nicolas Sternsdorff曾經花了一個月時間在東京的酒吧參與觀察品酒知識,他從日本品酒專家得到的結論是,其實所謂的高檔紅酒和一般紅酒並無絕對好壞,一切是個人主觀口味差別而已。然而這些品酒師、美食家的興起,也反映了一種社會風氣的向下沈淪:以價格、珍饈、相關知識的主觀敘事交換進行社會階級區分(distinction)或一種炫富行為。

從中興大學大門口走出去,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炸雞排店和飲料店,也成了學生口中大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為影響課堂學習使有些老師頭痛的問題。令人憂心的是,塑化劑風波事過境遷後,無人關心飲料店裡的原料和檢測資料是否有更新(多半是沒有),學生也不知道炸雞排是否在重複使用中,會產生致癌物質?禽流感疫情不定之際,這些炸雞排的雞肉來源從哪裡來?可樂的焦糖色素可能會致癌,速食店的薯條使用氫化加工的固態植物油含有反式脂肪,會造成心血管發病機率。

當我在通識課「消費文化」中跟學生談到食品添加物、蔬菜硝酸鹽殘留、反式脂肪、食物里程等問題時,許多學生一臉茫然。有一位在美國受中學教育的大學生比較有概念,但是他卻誤信一種觀念,認為碳水化合物對人體只有增加血糖、造成疾病,因此他在生活中避免吃任何碳水化合物,也認為我們沒有理由支持國產米。另外一位在加拿大受中學教育的同學試吃了我帶到班上的本土小麥製作無添加劑的杏仁餅乾,告訴我「這樣一包一百塊錢太貴了」,下課後我卻看到他走進速食店點將近百元的早餐,那家速食店副總曾經在一次談話中,告訴我他們認為回收油來炸薯條沒有關係,只要添加濾油粉符合規定就好了。還有,速食店的包裝紙、紙盒上的防油材料是否安全?

價格親民的夜市是否就是比較好的飲食文化呢?當交通部觀光局每年熱鬧舉辦台灣特色夜市選拔時,卻未選拔「最環保」的夜市,檢視夜市中多數的攤販是否將廢油直接倒入下水道,造成環境污染?網路上也經常可見報導討論電子工程師大談轉行賣雞排收入因為免稅又有市場不減反增,是否政府也有責任,提倡乾淨安全環保的小吃文化並加以管理,以免其過度盛行,造成食品安全界線外的許多漏洞?

每年年底興大會舉行跨年晚會,邀請攤販到校擺設美食攤位,一位腦性麻痺的學生每年都會到晚會去做環保志工,教導民眾和其他同學如何做分類,她跟我說:「光是回收的竹籤就有三大桶垃圾桶之多。」今年興大第一次舉行了國際蔬食廚藝大賽,有不少校內教職員、外籍生參加,我才知校內真是臥虎藏龍,而蔬食也能多元又有創意。後來我以一篇介紹這三年師生推廣低碳飲食活動文章,參加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舉辦的國際研討會,現在我則與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合作,進行低碳餐廳業者的訪談,希望能對相關議題、政策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探討。包括主婦聯盟、慈濟基金會推廣綠食育的經驗,以及目前台灣人類學界已有不少人推動支持本土農業的運動,這些民間和學界力量都默默發揮了可貴的精神和力量。

四月間在主婦聯盟舉辦的活動中見到新聞上下游市集的馮小非,她說相信更多人一起書寫台灣農業,就會有更多人的力量來關心、支持本土農業,新聞上下游提供了一個平台整合許多相關的力量,相信也是很好的教材來源。在此也感謝長期關心書寫農業與飲食的台灣社會學界、人類學界學者對我研究和教材蒐集的幫助,希望更多人一起推動蔬食減碳助環保,協助地球降溫的工作。

本文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歡迎轉載與引用。

轉載、引用本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
林怡潔 飲食教育的省思 (引自芭樂人類學 https://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3340 )

回應

* 請注意:留言者名字由發表者自取。

1

抱歉,請問一個與本文內容無關的問題:在下已自大學畢業近二十年,大學所讀亦非人類學系,只是近來閱讀人類學者所著之科普書,對人類學產生了好奇心,也想參加一些與人類學相關之研習活動,但是上網蒐尋一些營隊資料,發現若非參與對象為高中生,便是資格限制為人類學門相關人士,想請問是否有哪些研習活動可開放予一般社會人士參與?可否指點一、二,感恩!

2

大學等機構以「人類學」為名主辦的營隊多半是針對學生
可以留意文化中心、博物館等舉辦的活動,以及民族誌影展等,雖然名稱未必直接叫人類學,其實也會有人類學家的演講
這些活動開放的對象是一般大眾

3

謝謝!

4

可以用法國飲食教育的例子借鑒一下,請見敝人的部落格(公然不知恥地廣告),內有網址(作者是美國人,所以圖片說明是英文)。

6

感謝左拉!

發表新回應

這個欄位的內容會保密,不會公開顯示。

basic comment

  • 自動斷行和分段。
  • 網頁和電子郵件地址自動轉換為連結。
CAPTCHA
回答以下問題幫我們減少機器人的擾亂....
5 + 3 =
計算出這道簡單的算術題並鍵入答案。例如、1+3,就輸入 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