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地圖分區的框架
台灣/原住民@太平洋藝術節(上)
「台灣不是亞洲嗎?」
第十三屆太平洋文化藝術節(Festival of Pacific Arts & Cultures,簡稱FestPAC)於今年6月在夏威夷舉行,台灣原住民以特邀來賓身分參與。藝術節期間某一天,我遇到一位斐濟的流行音樂歌手,她聽到我從台灣來,說起她原來的疑惑:「台灣不是亞洲嗎?」
的確,在傳統的「太平洋島嶼」區域組織與活動中,台灣出席很奇怪。斐濟歌手的問題在領隊處得到答案:「因為台灣原住民是南島語族,與太平洋島嶼的原住民有關連。」
我不只一次在藝術節期間聽到類似的疑問,而「南島語族」的答案並不直觀,對許多參與者而言十分陌生,甚至是一個嶄新的概念。他們不會立刻被這個「答案」說服,而是透過自己的觀察與接觸,逐漸形成自己的判斷。
我也曾聽到有台灣的年輕原住民參與者,很訝異「南島」在這裡並非常識,台灣的參與被質疑,也讓他們發現彼此的距離比想像中遙遠。其實「南島」一詞在二十一世紀以前,在台灣只是很小圈內使用的學術名詞。在台灣出現各式各樣的「南島」為名的節目、活動、招牌、敘述,年輕一輩從小在教科書學到這個概念,都是很近年的事情了。台灣之外,「南島」進入一般人的語彙及認知,才剛剛起步。
「台灣不是亞洲嗎?」斐濟歌手的疑惑符合全球主流的地理分區認知框架,而「南島」恰好挑戰了這個框架。讓我們從FestPAC的一張地圖談起。
百年的知識框架:太平洋島嶼的三大分區
FestPAC官網(https://www.festpachawaii.org/delegations)列出的代表團(delegations)包括長期參與的27個成員,加上台灣。大會的手冊上印製了一張地圖,列出了參與的「國家」(nations)。
圖一,FestPAC大會手冊中的地圖(photo by Cangalj Taluviljav)
印製的手冊一出,台灣參與者們立刻看到「Taiwan」被誤植標示在菲律賓群島,有些哭笑不得。從大洋洲人類學的觀點,我認為這張圖透漏了幾項訊息值得討論。
首先,這張地圖簡明地呈現了編輯者對太平洋藝術節的區域想像,一如其在地圖旁的文字所述:「FestPAC 透過下列代表密克羅尼西亞、美拉尼西亞與玻里尼西亞的國家參與,慶賀太平洋島嶼原住民(Indigenous Pacific Islanders)文化與遺產。」
我們清楚的看到,FestPAC是以「太平洋島嶼」為成員範圍所舉辦的活動,使用慣用的三大地理分區(密克羅尼西亞、美拉尼西亞與玻里尼西亞),這是以法國地理學家Dumont d’Urville於1833年提出的分區(圖2)為基礎。根據Browen Douglas的研究, 此種分區並非一鎚定調,其實在20世紀後才逐漸成為主流,不過澳洲大陸自成一格,不再納入美拉尼西亞。
圖2(http://nla.gov.au/nla.obj-230622715)
大洋洲的命名、地圖學與分類學,呈載了數百年在太平洋縱橫的歐洲地緣政治勢力與知識的殖民史。這樣的分類雖然有些相近性依據,但漏洞甚多,更有種族主義問題(如以「黑人(mela)島嶼」來命名美拉尼西亞)。然而經過教科書的傳遞、區域組織的運作等,也逐漸成為多數大洋洲島民的認知框架,透過實踐而長出新的意義,也有相對應的區域組織。
更複雜的知識框架:亞洲/大洋洲
第二,d’Urville的分區不只是將太平洋島嶼分類,他也將島嶼東南亞劃歸為「馬來西亞」。這些島嶼後來於地緣政治的種種歷史脈絡之下,與「太平洋島嶼」分開,成為「亞洲」的一部分。亞洲與大洋洲的分隔,彷彿是一種「自然」的分類,然而其同樣並非區域內原住民自己的人群與地方分類,而是外來勢力與知識體系介入的結果。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多數人不再質疑這樣的分區。
對了,在d’Urville的分區圖中,即使「馬來西亞」也不包括台灣。也難怪大洋洲的居民對台灣相對陌生,手冊製圖者匆忙間誤植,正反映了這樣的地理分區認知框架。
台灣參與FestPAC,是在挑戰百年來根深蒂固的「知識」。這件事並不容易。
第三,目前為印尼領土的西巴布亞(West Papua)含括在淺藍色的「美拉尼西亞」之內。
熟悉區域政治的人看到這裡可能會揚起眉毛,不過如果以為編輯是刻意為之、透過地圖來聲援西巴布亞的獨立運動,主張其屬於大洋洲的大家庭,可能就想太多了。因為在d’Urville的劃分中,西巴布亞及周邊島嶼本來就是美拉尼西亞,其語言文化與隔壁的新幾內亞高度相似,只是後來被殖民者(東邊的荷蘭,西邊的英、德)武斷地一分為二,從筆直的「切蛋糕線」即可得見。二次戰後西巴布亞被納入印尼,成為地緣政治的犧牲者,受到許多壓迫(詳見林浩立的芭樂文),一直抗爭至今。
圖3,https://westpapuadiary.com/the-history-of-west-papua-independence/
西巴布亞被歸為印尼,於是成為了「亞洲」──與台灣原住民有些類似,在權力的競逐歷史中,硬生生與文化上更類近的太平洋島民分屬截然不同的「洲」。不過他們重新加入的正當性更為直觀,在藝術節有許多的支持者。近年印尼與西巴布亞解放運動組織均積極想加入美拉尼西亞區域組織,尤其是該區最重要的「美拉尼西亞先鋒組織(Melanesian Spearhead Group)」。2018年的美拉尼西亞藝術節,印尼即派出了團隊短暫參加(名稱是’Melanesian Provinces of Indonesia),為此曾與西巴布亞的支持者有零星衝突。
FestPAC期間,西巴布亞獨立運動的支持者透過多種方式(包括開幕閉幕典禮的看臺),在許多場合透過代表解放西巴布亞的「晨星旗」(Morning Star Flag),提醒大家西巴布亞原住民因為印尼的壓力而無法正式加入區域組織、無法參加FestPAC,其缺席是多麼的荒謬與不正義。
圖4,所羅門群島團隊於主舞台表演時,有來自美拉尼西亞的支持者,帶著區域諸國旗幟(包括所羅門群島、巴布亞紐幾內亞、萬那度國旗,以及新喀里多尼亞的卡那克原住民旗幟、加上晨星旗,在台下共舞,表達「美拉尼西亞」的團結精神。(photo by 郭佩宜)
另兩個「洲」:澳洲與「南美洲」的Rapa Nui
如前述,澳洲不在「太平洋島嶼」範疇內,但他們一直參與太平洋藝術節。這是因為FestPAC背後的組織,澳洲是創始國之一,也曾於1988在Townsville舉辦第五屆活動。二次戰後,大洋洲的六個列強/殖民國與托管國──紐、澳、英、美、法、荷──簽署了《坎培拉協議》,組成了南太平洋委員會(South Pacific Commission,簡稱SPC)。60年代後殖民地與托管地逐漸獨立,新成立的國家陸續加入SPC,荷蘭退出,於是在1997年更名為太平洋共同體,至今共有27個成員國/區域,主要運作靠祕書處(Secretariat of the Pacific Community,繼續沿用SPC的簡稱)。目前主體為太平洋島國,紐澳美英法等逐漸轉以資助、技術支援等角色,2021歐盟加入,成為太平洋共同體首個常駐觀察員。
SPC致力於區域的永續發展,經常主導區域策略規劃,例如「2050 Strategy for the Blue Pacific Continent」,工作領域包括環境、公衛、教育、經濟資源、人權與社會發展等,主要是透過二年一度的部長層級會議,並與區域內相關組織合作。藝術節是SPC組織下的文化工作項目,始於1972年,一開始稱為「南太平洋藝術節」(South Pacific Festival of Arts),後來赤道以北的夏威夷、美國托管的密克羅尼西亞加入後,改為「太平洋藝術節」(Festival of Pacific Arts, FOPA),2016後更名為(Festival of Pacific Arts & Cultures, FestPAC)。
台灣想加入SPC有難度,因此自從20年前開始參加太平洋藝術節,都是以特別來賓的名義,由當屆主辦國同意邀請,包括第9屆/帛琉(2004)、第10屆/美屬薩摩亞(2008)、第11屆/所羅門群島(2012,當時為邦交國)、第12屆/關島(2016)、第13屆/夏威夷(2024)。未來如果遇到較為親中的國家主辦,有可能拿不到外卡。不過如果細看,會發現Rapa Nui(復活節島)或智利並非SPC的成員,卻長期參加並廣受歡迎,沒有被質疑屬於「南美洲」而非大洋洲,可見SPC會員並非必要條件。Rapa Nui被廣為認知為玻里尼西亞最東邊的一員,文化與大溪地、庫克群島等的親近性明顯可見,加上奔放的展演甚受歡迎,才是其參與的正當性的來源。
圖5,Rapa Nui團隊與夏威夷學生交流傳統花繩(photo by 郭佩宜)
原住民限定?
回到最開始那張手冊中的地圖,旁邊的說明,「FestPAC 透過下列代表密克羅尼西亞、美拉尼西亞與玻里尼西亞的國家參與,慶賀太平洋島嶼原住民(Indigenous Pacific Islanders)文化與遺產。」
除了區域是「太平洋島嶼」之外,另一個關鍵字是「原住民」。藝術節的初始動機是許多太平洋領袖在60年代有鑑於文化受到西方化影響快速流失、或被不當呈現,希望能透過舉辦區域內的藝術節,喚起大家正視太平洋傳統文化之美、多樣性與重要性。由於第一屆的成功,成為每四年一度的文化盛宴,有助於提昇文化自信、凝聚區域文化認同、展現文化創意。
然而並非所有參與者展演的都很容易被歸類為「原住民」文化。例如諾佛克島(Norfolk Island),代表團外表乍看如「白人」,原因是歐裔血緣佔比甚高,甚至現在也是澳洲的境外領地,他們是「太平洋島嶼原住民」嗎?幾乎每一屆都需要重新敘述其特殊的歷史,在FestPAC開幕式時,團長特別強調該島「本被當成英國監獄,如今轉變為美麗之島」。從他們持續參與藝術節、對大溪地女性祖先的追溯與重新連結的努力,以實踐朝向太平洋島嶼原住民的認同,頗令人感動。
圖6,Norfolk團隊在FestPAC開幕典禮的演出(photo by 郭佩宜)
第五屆藝術節(1988)在澳洲Townsville舉辦時,斐濟派出的團隊混雜了斐濟原住民、文化差異較大的Banaba、Routuma島民、印度裔斐濟人、甚至華裔移民。當時斐濟政府的用意是要呈現該國族群共榮的景象,不過回應毀譽參半,批評者認為與藝術節原宗旨不符,之後就不再出現印度裔與華裔的展演了。
當FestPAC以「國家」(nations & territories)為單位組成代表團,乍看很直觀,但也會遇到誰是可以納入代表團的「原住民」的問題。例如澳洲代表團向來以Aborigines & Torres Strait Islanders為主體,其中澳洲原住民的物質文化與藝術展演,與大洋洲多數國家大相逕庭,別具特色。然而澳洲也有許多大洋洲移民,尤其是來自鄰近美拉尼西亞的後裔──他們是否應納入澳洲代表團?這些澳洲公民難道不是「太平洋島嶼原住民」?例如2012年太平洋藝術節於所羅門群島舉行時,即有家庭背景為所羅門群島的澳洲紀錄片導演跟我聊到,她返鄉到所羅門群島參加藝術節、播放關於所羅門群島海平面上升問題的紀錄片,卻遇到是否有「資格」入選澳洲代表團的問題,頗為無奈。
很南島,與不只是南島
回到最初始的問題,「台灣不是亞洲嗎?」為何參加FestPAC?我覺得可以從幾個方向論述。
一是「解構殖民知識建構」,這是原住民去殖民的重要工作,因此重新看見台灣原住民與大洋洲原住民的關連,正是從地理分區(亞洲/大洋洲)框架的束縛中掙脫,提出另一種原民視角、原民主體的框架(借用夏威夷大學Tarcisius Kabutaulaka教授文章的標題,Alter-Natives)。
不過在這麼做的同時,我們也需要認知到,原來d’Urville的那套分類已經深入人心、且在大洋洲有了新的意義,亦即其多多少少已經「在地化」了。因此當我們想要加入那個大家庭時,也需要尊重、理解其歷史層疊。
此外,台灣原住民與大洋洲許多人群與文化,不只是「南島」關係,無論從深層歷史、殖民經驗或當代銜接,都有許多相似與可對話之處。Lewis Mayo 提出將台灣視為「最外緣的大洋洲(Outermost Oceania)」,值得我們參考。
圖8,法屬玻里尼西亞藝術家Rangitea Bourgeois的作品,Te Ao Oteania—the Oceanian Continent。透過將地圖南北倒反,並將海洋/陸地習慣的藍綠顏色對調,挑戰我們習以為常的世界想像(FestPAC視覺藝術展示,photo by 郭佩宜)
其次,借用Awi Mona的話,台灣原住民處於雙重邊緣(double marginality)──在台灣,原住民面對主流文化的壓力,而台灣在國際上又經常礙於中國壓力而被排擠。因此台灣原住民加入或說是「重返」太平洋大家庭,無論在心理、認同、韌性、甚至實質力量,都是雙向賦權,值得太平洋島嶼社群支持。
最後,台灣參與FestPAC一直都是打「南島牌」,但在論述上需要更謹慎。一方面,大洋洲不是只有南島語族,也有許多非南島語的文化(尤其是澳洲原住民、巴紐內陸),如何避免「南島中心主義」需要留意(請參見我在上屆關島FestPAC之後寫的芭樂文)。
另一方面,原民會似乎頗偏愛「台灣是南島原鄉」的論述,但這有其危險性。人群流動很複雜,並非單次、單向,「單一原鄉」的想像落入單線史觀。近年中國福建平潭積極營造自己是南島原鄉,學術上是否站得住腳大有疑問,但如果談到「台灣原住民從何而來」,以單線史觀來思考,「台灣原鄉論」很容易被中國收割。
此外,「原鄉」在有些南島文化中其實具有象徵階序關係。中國的南島原鄉論,透過習近平及中國外交人士等在外交場合的敘述,已經引起一些大洋洲原住民的反感,覺得「大國宣稱是我們的祖先」,又是另一種以上位自居(patronizing)的展現。台灣雖不若中國是霸權而容易挑動敏感神經,但也最好慎之戒之。
我認為最好的方式,是重新論述「南島」不是「史前的」、溯源的概念──要溯源,全世界的人類都源起非洲,意義不大──南島是具有生命力的文化(living culture),而台灣原住民持續以繽紛多元的方式實踐南島語言和文化,與大洋洲許許多多的島民一樣,很南島,也不只是南島。
(關於台灣/原住民@太平洋藝術節,還有很多可以談。不過已經超過四千字,有機會再續寫中、下集吧)
圖9,台灣原住民青年與太平洋島民一起學習舞蹈動作(photo by 郭佩宜)
本文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歡迎轉載與引用。
轉載、引用本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
郭佩宜 超越地圖分區的框架:台灣/原住民@太平洋藝術節(上) (引自芭樂人類學 https://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7048 )
* 請注意:留言者名字由發表者自取。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