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方萌芽,在南方成長
Buen Vivir美好生活運動
「本體論轉向」、「南方」是這幾年人類學當中相當熱門的關鍵字,這兩個詞彙指向的是一種人類學思考世界的方式發生了改變。從過去以人為中心開展的思考路徑轉而開始注意非人的生物、物質等等其他和人類共存共生於此世存在,並且試著以人類以外的角度、以非西方哲學傳統下所建立起的認識論來理解這個世界。這些理論發展有其生根於各地的思想基礎,而今天要介紹的這個源自拉丁美洲的Buen Vivir—美好生活運動,正是在這個脈絡中影響深遠的一場極具草根性的社會運動。
1. 什麼是美好生活Buen Vivir?
Buen Vivir依照字面的意思來翻是美好生活的意思。這是一個源自於南美洲的社會運動。關於這個運動的起源雖然眾說紛紜,但一般認為美好生活運動是從安地斯原住民語的Sumak Kawsay轉譯來的。美好生活運動強調的是一種在從個人到社群在生活的各種層面上都能夠「好好生活」的思想體系。這裡所謂的好好生活並不僅只是一昧的追求經濟物質發展,而是需要人和人、人和非人、人和地球的和諧共存。
雖然Sumak Kawsay 這種對於人和大地之母(Pachamama)的和諧關係的思考是長期且普遍的存在於安地斯原住民各族群的思考中。同時,在安地斯山的各個原住民族群的傳統觀念中,也沒有線性演化的概念。換言之,人們的社會生活並不是一個不停前進不斷進步的過程;因此,發展並不存在。而發展不存在也就表示發展前的低度發展狀態也不存在。從這樣的思考中,可以看到的安地斯山的各原住民族群對於世界本體論式的理解,其實和西方世界中強調發展、進步、成長等等線性演化概念的世界秩序很是不同。
不過,這種原住民傳統的思考發展成為拉丁美洲重要的社會運動還是有其特定的軌跡。進入21世紀之後,拉丁美洲各國普遍面對的狀況是從發展主義到新自由主義思潮所承諾的經濟發展和富裕都沒有兌現,但是自然資源卻持續的為跨國企業所掠奪。人民的生活水準始終在貧窮線上下掙扎,並沒有因為遵循了先是發展主義,然後是新自由主義的這種來自西方文明的指引的途徑而改善本地人的生活狀態。
同時,隨著拉丁美洲從1990年代以來的原住民運動逐漸改善了原住民的權益以及生活狀況,而具有原住民血統的政治人物也在如玻利維亞等國取得政權而使得拉丁美洲的原住民地位有持續的在改善;也因此,原住民的思考世界的方式在拉丁美洲逐漸受到重視。在不依循西方發展主義思維的指導下,依然可以和自然環境和諧共處同時還能夠永續進行的生計活動也成為原住民的生活模式在拉丁美洲逐漸受到重視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步入21世紀之後越來越嚴重的氣候變遷以及自然環境遭受嚴重破壞的問題,也是使得Buen Vivir運動逐漸興盛的重要原因。亞馬遜雨林在各種名目的開發下遭受嚴重的破壞以及近來全球氣候變遷造成的天災加劇,不僅已經使得拉丁美洲出現了大量因為天災而被迫遷徙的移民潮,同時也迫使拉丁美洲的居民以及各國政府開始思考是否有發展以外的可能。
美好生活運動正是在這樣的脈絡中逐漸流行,這個運動拒絕以人類為中心的觀點來思考世界,強調對於自然的保護與尊重。在這樣的思維中,人類不再是地球上唯一具有生存價值和權力的物種。因此,美好生活並不是強調只有人類自身的生活狀態的改善,而是整個社群都可以處在一種美好狀態下;而這裡所謂的社群,也不僅僅只是人類作為一個集體的社群意義,而是一種包含了動植物、自然環境、非生物的各式存在,也就是安地斯原住民所謂的大地之母(Pachamama)的概念。
換言之,美好生活所提倡的,是一種對於西方藉由不停止的經濟發展和物質水準的改善所勾勒的生活型態的拒絕,不以絕對的數字作為衡量生活好壞的標準而關係性的方式來理解和評斷生活的狀態。因此,美好生活運動可以被視為是一種建基在拉丁美洲原住民的世界觀之上,但又不全然是原住民運動,而是在拉丁美洲的知識份子和原住民的通力合作之下所提出的一種和西方發展主義截然不同的社會、經濟與生態等各種面向的新典範。
2. Buen vivir和西方社會運動思維的差異
步入21世紀之後,不論是反全球化運動、佔領華爾街運動或者是在歐陸出現的數次大型社會運動都在在顯示了在新自由主義在20世紀最後的幾十年成為建構世界秩序的準則之後,人們已經察覺了新自由主義所造成的問題,並且開始質疑在此思維下所設立的各式機構的正當性,其實對於金融與政治領域的質疑更是最為明顯。
放在拉丁美洲這樣的歷史軌跡中來說,美好生活運動也可以說是對於這一系列世界秩序的反省與批判。不過,和西方社會中是由各種不同的團體各自發起對於既有體系與機構的批判不同,美好生活運動相較之下則是一個較為均質統一,且更具有系統性的思想與實踐並存社會藍圖。
美好生活運動試圖提出的是一套不同於西方科學典範主導的發展主義思維。和在西方社會發起的這些社會運動不同之處在於;這些西方社會中所出現的運動雖然也是對於既有的資本主義的強力批判,但是大部分的社會運動並沒有提出一套和資本主義徹底決裂的社會制度藍圖。相反地,這些運動多數要求的只是要求要有一個更人性的,財富分配更為合理的資本主義。它們關注的是在資本主義既有體制之內的社會與經濟上的不平等以及在新自由主義的推波助瀾下,對於工作穩定性的破壞。換言之,這些源自西方的社會運動並沒有要求徹底的去改變從殖民主義時期開始的,以歐洲為中心所建構出來的社會秩序。而就這個意義來說,美好生活運動和這些源自歐洲的社會運動就有了本質上的不同。
這其中最重要的差異莫過於是美好生活運動將生態的面向作為核心去思考秩序的安排。和資本主義那種高資本、高能源且無止盡的發展與成長需求不同之處在於。美好生活運動認為人對於自然資源的運用應該節制恰當,因此反對對於石油和礦藏無止盡的開採與利用。而在拉丁美洲曾經盛行許久的新自由主義所提倡的涓滴效應,也就是認為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會有一部分人先富庶起來,等到這些人賺飽了之後,多出來的財富自然會向下流動而使得社會中的其他人都一併富裕起來;不過,拉丁美洲的經驗顯示這種涓滴效應並不會出現。因此,美好生活運動也希望能夠以與生存環境共存的、生態中心思維的前提之下,解決不平等的問題。
在上述對於美好生活的描述中,大致上可以看到在這個社會運動中從對於資本主義的批判到希望提出一套典範轉移的思想和實踐體系,都和當前人類學中所提出的「本體論轉向」的核心思維有非常相近之處。探索一套不同於資本主義的制度嘗試,可以說是美好生活運動的核心目標。
3. 厄瓜多的美好生活提案及其限制
美好生活運動不僅僅是一場發自民間、由下而上的社會運動。2006年時,厄瓜多的政治人物Rafael Correa在競選時及宣稱要揚棄新自由主義並且以美好生活作為替代典範來開啟一場社會革命。而在他就任總統之後,也很快的將美好生活運動的核心概念納入厄瓜多的憲法之中,強調要保障人民的健康、教育、自由、政治參與的權利之外,更重要的是也訂立了要保障大地之母免於破壞的權利。建基在這一系列的權利保障的基礎之上,厄瓜多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的國家發展計畫,試圖達到糧食自給和以生態永續為前提的經濟發展。厄瓜多政府希望以選擇性的發展進口替代工業、使用乾淨的能源取代既有的高污染能源產業、外銷出口的多樣化等等的施政方向來試圖擺脫過去新自由主義經濟措施對於厄瓜多造成的傷害。並且希望藉由這種方式來擺脫過去無止盡的榨取自然資源來換取國家收入的經濟發展模式。
除了厄瓜多之外玻利維亞也在2009年的時後將美好生活運動的概念納入憲法之中。不過,和厄瓜多明訂各種法律上的權力義務不同之處在於,玻利維亞是將美好生活運動的思維以原則的方式納入憲法來指導國家政策的走向,強調的是尊嚴,社會、族群以及性別的平等,以及對於社會正義維護的堅持等等。同時,玻利維亞也制訂了「大地之母法」,強調自然環境不應該受到任何大型基礎建設或者發展計畫影響與破壞;生態體系的平衡以及在地社群的居住權力也不應受到影響。不論是厄瓜多或者是玻利維亞,這樣的立法都說明了這兩個國家試圖從國家的層級開始,擺脫過去那種經濟發展優先於一切的政策與法律制訂思維,並且以一種新的典範來重新界定人與自然、人與人以外的一切的關係樣貌。
一時之間,美好生活運動看似成為拉丁美洲各國在擘劃政治經濟藍圖時的新典範。然而,也必須指出的是,由於過往的政治經濟制度根深蒂固且所牽涉的層面錯綜複雜,這使得兩國在推廣美好生活運動的新政策時都碰到了強大的阻力。一方面,兩個國家的領導者和社會均有共識極欲擺脫榨取自然資源的經濟模式;但是另一方面卻又必須要面對長期的財政困境。這些都使得是否應該維持當前的經濟模式來換取國家的收入推行替代性的經濟措施成為兩國在推行美好生活運動指導下的經濟政策時,首當其衝的難題。而厄瓜多政府原本打算減少開採石油,「將石油留在地底下」避免地上的雨林區遭到破壞的政策規劃也在資金不到位的情況下被迫終止。這也顯示了在當前全球化的經濟體系中,拉丁美洲諸國要以美好生活運動的思維作為新典範來設計政策時必然需要面對來自舊結構的挑戰。
不過,也正如同厄瓜多在美好生活運動中重要的政策設計與執行者Alberto Acosta所言:「只有想像世界的其他可能性時,才有機會改變此在的這個世界。」即便目前看起來國家層級的嘗試並不成功,但是美好生活運動依然提供了一種和西方以個人為中心的資本主義生活型態截然不同的典範。它的存在不僅強力的批判了當前以無止盡的發展作為目標的經濟思維之外,也提供了一個想像不同世界的契機。
本文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歡迎轉載與引用。
轉載、引用本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
給牛油皮耶吼 從南方萌芽,在南方成長:Buen Vivir美好生活運動 (引自芭樂人類學 https://guavanthropology.tw/index.php/article/6967 )
* 請注意:留言者名字由發表者自取。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