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科技

2024-04-22 陳雨君
科技 數位 應用人類學 UX(使用者體驗)

科技公司中的人類學家——Genevieve Bell

人類學與科技公司會碰撞出什麼火花?最近成為澳洲國立大學首任女校長的Genevieve Bell,其實是一位畢業於美國史丹佛大學的文化人類學家。她出生於雪梨,任職於英特爾(Intel)公司長達十八年,近年來則回到澳洲,和國家科學機構合作成立了3A Institute,研究領域橫跨AI、資料、與技術管理。讓我們來聽陳雨君博士介紹她的故事。
2021-03-08 李梅君
COVID-19 科技 照護

『這樣也很好』:照護與科技防疫的共舞

「歡迎來到台灣。」「此連結為您的旅客居家檢疫申報憑證。」台灣疫情指揮中心的一個簡訊,除了防疫,也充滿關懷與照護的人與科技的協作的開始。自從 Covid-19 全球大流行開始,數位遠距成為許多國家日常生活的新常態,以「零接觸、零病毒」(contact free, virus free) 的方式中介著人與人的社交互動。研究數位的人類學家李梅君博士,分享她們一家人貓五口從美國舉家搬回台灣的經驗,從STS及照護交織的角度,塌解在關心數位人權的同時,如何看把照護的關係放回看似冷冰冰的科技中。
2021-02-15 莊雅仲
科技 環境

竹科:人類學的觀點

竹科成立於1980年,園區一開始的基地大致坐落於坡地上,盡力避開徵收水田地區,工業徵用坡地旱田,水稻良田則繼續耕作生產優質米。大概自1980年代中期開始,然後經過整個1990年代,水田意象終於不敵矽島想像。晶片工業觸發了都市紋理的擴張,新世紀至今我們看到代表矽佔領的都會化過程,最終燒向竹科所在科學城的各個角落。竹科作為宇宙政治,見證了從量子世界到都會空間的纏繞糾結,以及其餘世界裡行動者的掙扎求生。
2020-12-14 王冠文、徐苡庭
考古 科技 實驗室

來去實驗室出田野

科技考古學做為一門學科分支,有其獨特的領域發展脈絡,實驗室技能的掌握、資料數據的處理、實驗室之間的溝通合作、以及考古與科學知識的整合,是科技考古學以實驗室做為「田野」的重要實踐過程。實驗室做為科技考古學主要的研究活動場域,比起單一學科的實驗室,更強調合作、溝通、以及相互理解的重要性,這是科技考古學「田野」的重頭戲,也是其不亞於傳統考古田野的挑戰之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