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另類「爸爸」節

2011-08-08 回應 8
作者:

沒有血緣、姻緣,卻有照顧與陪伴

記得幾年前在花蓮,一個八月天的午後,與一位朋友見面。這位朋友身手俐落、外表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小很多的中年有形T。閒聊了一陣,他忽然提起前幾天,他收到他的伴16歲女兒給他的一張卡片,上面寫著感謝我這位朋友十多年來對她的養育與付出(…)。朋友語氣平靜娓娓道來的事情,原來是一張爸爸節感恩卡的故事。



朋友與他的伴當時已經在一起生活12、13年,那時只有3歲的小女孩已經是青少年了。這個小孩與我的朋友沒有血緣關係也沒有姻親的正式連帶,但因為多年一起生活,有了照顧、養育與陪伴的實質生活互動與關係維繫,形成彼此之間認定的親人關係與建立的家人情感。小小卡片、尋常感恩文字,因為連繫了「不尋常」關係的兩端人而顯得意味深長。

送卡片的女孩將生理性別是女性的T視為「父親」,表達養育之恩,這是互動雙方於社會/性別/角色的相互理解與體認上的主觀生發與相互肯認。這之中有一部分來自於朋友的勞動所得貢獻給這個家(家戶);以及家中成員間情感的相互支持(家)。而朋友他們所建立的家的確與一般的家(庭)稍/或有不同。基本上,她們的家或家戶的形成不是以生殖、繁衍概念為核心而組構起來,並且伴侶(一般稱為「配偶」)雙方並非由一男一女的對立性別組合而來。

朋友他們的「成家之道」一點都不「理所當然」。他們的家是聚合了各種作為與許多努力而獲致的。這些行事作為包括了分擔家務、照顧陪伴家人與小孩、從事生計活動、提供所得、承擔彼此的情緒與情感。這樣一種經由(持續的)體力、情緒、情感勞動,貢獻、服務他人,從中經營、維繫了彼此的關係,並在周圍人的回應與回饋的態度、體認中,形成一種具有「家」的意涵與功能的性別關係。

朋友的家可以說是不斷努力與持續付出的過程中「做」出來的,而朋友「T爸爸」的某種性別樣態是這個「家」所產出/成果的其中一樣。朋友的家看起來或許有些不一樣,但卻也不是最特別。日本文化中的「家」就可以讓完全沒有血親或姻親之人,透過象徵過程成為家的成員,並享有財產繼承的權利。或許,每一個文化或多或少、或隱或顯都有其獨特機制來轉換個人的認同或身分,以建立親屬關係。



有人的「爸爸」是女人?

這句話是挪威一位年輕的紀錄片工作者,對著鏡頭前面他那位年近五十歲有著變裝與變性慾的父親,所發出的強烈質疑與痛苦的嘶喊(請參考《父親的衣櫃》)。的確,現今多數社會「父親」只能是生理男性,男變女(MTF)或是T們應該都不能或不會是「爸爸」。不過,西非有些地方女人很會賺錢,積累了相當的財富,不想嫁為人婦,將勞動辛苦所得奉獻給夫家。於是便帶著一筆聘金去到別人家提親,談成之後將這個家的年輕女兒娶了進來,當自己的「妻子」,自己成為妻子的「丈夫」,享有一定的丈夫權利,成為一位女-丈夫。

不過女-丈夫與妻子如果沒有藉由現代人工生殖技術的輔助,如何能夠有後代,以傳下姓氏、名諱或繼承家產?Edward Evan-Pritchard(1951)的研究就發現了在Nuer人的社會,一個女人如果不能有小孩,可能會去迎娶一個女人當妻子。這個被迎娶的女人與男人發生性關係來懷孕。生下的小孩稱娶妻的那位女人為「父親」,並且通過這位「父親」的父系世系繼承財產。由於小孩通常不能通過女人繼承財產,娶妻的那位女人,因小孩的出生成為社會父親的當下,轉變成「社會男人」,也讓父親到兒子實質的繼承得以進行。

雖然,不少人類學者對非洲女-丈夫、女-爸爸的現象進行研究,並提出解釋說那兩位當事(女)人之間的關係,只是一種社會角色扮演而不是一種實質社會關係(OS: 這些人類學怎麼知道人家在房間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女-丈夫」、「女-父親」這樣一種相當歧出於我們對性別二分與對立互補的秩序(想望)與社會佈署,有途徑能夠去理解?John A. Barnes在新幾內亞的研究,透過系譜分辨出「父親」的不同含意,一為「社會文化所認定名義上的父親」(pater),二為「文化所認定生殖上的父親」(genitor)以及三為「生物學意義上的生殖父親」(genetic father)的區辨,或許讓我們能夠掙脫自身文化給予的限制,稍微明白非洲女丈夫所蘊含的社會文化邏輯。



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二分的男女所構築的婚姻、親屬、家庭與性(實行)彼此關連的自然化「觀看」視角,提供了當下個人與社會,想像、認同與對人生(幸福)的規劃。這樣一種「觀看」的情緒/情感及其效應,一方面容易落入與權力的規範實施取得共謀,再一方面也讓近年來不斷浮出的婚姻、家庭與親屬關係的「另類」實踐,無法從中得到足夠的關注與理解。尤其在全球化的語境之下,不為國家或大型國際組織認可的其他社會關係,因而遭到壓制、不被納入考慮。但需要細心留意的是,這些「其他」的社會關係常常用來抵制人間的種種痛苦,提供婚姻或家庭以外的其他情誼與實質關照。

本文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歡迎轉載與引用。

轉載、引用本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
林文玲 另類「爸爸」節 (引自芭樂人類學 https://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1859 )

回應

* 請注意:留言者名字由發表者自取。

1

林老師您好
我是東華族群所專班的畢業生,好高興在這裡看到您!您好嗎?

2

提供一下相關的文化現象,也是Geertz的comment,我覺得很好玩.他說同樣是性徵無法明確地分類到兩種性別類別的人的出現,在不同的文化中引起不同的反應.好玩的是美國人通常很驚訝,然後問說[要不要被徵兵],[可以結婚嗎?][出生證明怎麼寫?][把他(or她)手術到可以是他or她嗎?].但是其他地方的人,有些反應是對這種人給予高度尊敬,認為是神的降幅.有些地方的人認為那就是[神的失誤吧],[因為不能帶來聘金,不管用]沒啥好大驚小怪(不太在乎的樣子).我不是在此表現我的前進,而是Geertz的comment非常好玩,他說美國人表現出來的就是,不能有曖昧,落在兩者之間的,就是黑暗,是對理性的挑釁,所以要想辦法讓他或她歸類.看到這,就想到美國人要為每種尺度的土司製作烤麵包機一樣,對人的歸類也是要這麼樣地[精準].我只是覺得對於[不同]或[其他]的反應,每個文化真是差很大阿.

3

同學您好
多謝問候 雖然不知您是哪位
你常逛芭樂網選水果嗎

有ㄐ一草莓
妳跟Geertz看來很熟識 常常相互對話 彼此映證 算是一輩子的好朋友吧

4

綠老師您好
我是很閉俗的那個學生
我這陣子較少來這裡
昨天一來就看到您的作品
心裡覺得親切
所以出聲跟您打招呼

5

林老師寫這篇,我有些感觸。
我自己的妹妹也跟她的伴組織像這樣的家庭,她們有兩個孩子,兩個孩子的同母異父(媽媽也就是我妹妹的伴),我老妹是這個家的經濟支柱,是個拼命工作的勞工.....這麼努力,旦才國小五年級的兒子竟然在學校自殺(幸好未遂),說:「我好想念我爸爸。」
老妹像機器人一樣認真工作,在外型上跟男人一樣,說有給她們一個家,小孩得這句話卻深深傷害了她。
謝謝老師的分享,我都不知道該怎麼樣可以更理解我妹妹,只覺得這路怎麼這麼難走。

6

小綠老人
這年頭[裝熟]是網路上十大罪名之一,我就不要冒險了.

7

小綠老師,去年不遠千里去交大修習你的課讓我獲益良多。讓我打開原有對於性別的想像,這篇文章我覺得更適合提供給不熟系相關議題的大眾閱讀,作為一種「獵奇」的窺探吧。

8

老大寫得太好了!!

發表新回應

這個欄位的內容會保密,不會公開顯示。

basic comment

  • 自動斷行和分段。
  • 網頁和電子郵件地址自動轉換為連結。
CAPTCHA
回答以下問題幫我們減少機器人的擾亂....
3 + 9 =
計算出這道簡單的算術題並鍵入答案。例如、1+3,就輸入 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