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台灣進行曲 (318週年系列5之3)
回想一年前,全台灣的大學幾乎都捲入了這場運動。但是和印象中學運的桀傲不馴不同的是,這個運動似乎更像是一部令人心動的「台灣進行曲」,一個啟動台灣老、中、青不同世代協力的進行曲。就像聆聽郭芝苑老師的台灣頌或是古樂幻想曲一般,台灣的樂素,在西方音樂的結構裡展現,比傳統的鼓樂更令人心弛。
當時一群年輕人因為黑箱通過對中服貿協議,而越過一般人沒有想過的政治紅線,衝進了全國最高的議事殿堂。這個看似不可能的舉動立刻鼓舞了40歲以上的中年大叔、阿姨甚至姑婆、叔公們。如同一位任職資工的同事講的,過去幾年每次被請去公聽會,進行有關國家資訊安全的聽證,苦口婆心的專家言論,最終都是存檔「紀念」,狗吠火車。但是身為學者你能夠作什麼呢?一籌莫展。因此當同學們帶著肢體的衝勁,丟開章法的限制,放開被制度馴化的身體,為了這個已經快要送進加護病房的國家,用最直接的生命動力去展現人民意志時,她觸動了每個世代、階級不同的情感、經驗和憧憬,但是在當時都指向一個共同的對象─國家。
從那天開始,台灣各地,尤其新竹以北,一群一群的同學,拿起背包就往立法院周邊跑,並且開始紮營。中年大叔阿姨們也毫不遲疑,天天報到。有人自動守護立院門口,有人送物資,有人提供各種服務包括按摩、或諮商。天啊,各行各業都到位了。60歲以上難以擠身人潮的,則每天守著電視機看新聞和政論節目。中南部的同學、鄉親則是輪週末班,也開始在地紮營。大家同心禀氣凝神,擔心著下一步,這….真的比好萊塢電影還要懸疑,還要離奇。也是全世界獨裁國家除外的「學運」難得的景觀。為何如此心照不宣、全民動員呢?而且各有各的情愫,卻又好像互相可以理解。
如果我們把自己當成一個外星人來看這場運動,猶如陷入一種奇特的場景。想像一下卡通造型的台灣人,自動分成兩群人,其中一群,身上懷著某種訊號密碼,318當晚同步被啟動,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當然另一群人的密碼想來是不同組合),他們自動自發,分工合作,沒有遲疑,沒有抱怨….。
23天之後,裡面的人出來了,大家似乎又回到各自的職業位置,繼續日常生活。但是難道那組序列密碼自動消失嗎?當然不,那些密碼(不只一組)持續以各種方式繼續運作,顯性或影性地。有一些事情改變了,一些事情繼續在進行。
因此在這一年之後,我們或許會想要作一件事,嘗試解讀那組密碼,decipher the 318 code,雖然永遠不可能窮盡,而我們自己是當事人。為何想要解碼?解碼可說是一個政治行動,企圖讓伏流躍出海平面,進行政治地景的重組。當這股力量踢開立法院大門時,隱藏的伏流政治行動化之後,宣告的已經不是台灣有沒有動力,而是這股力量已經正式躋身到政治地景之上,他進入一個新的進程,我們的解碼也必須同步進行。
我們會說,這組密碼不竟然人人相同。有些是後四碼,有些是後3碼或2碼相同…..甚至1、3相同,2、4不同….。當然,恰恰是這樣的多樣的組合,她才如此迷人而形塑了她自我的動力。
我回想起運動期間我最忙的工作:每晚在電腦前面,Facebook主頁面, 裡面的各種社團和email之間來來回回作溝通的工作。因為這3種頁面正好是不同的群組或世代的溝通空間,而我正好跨越其中幾個。老人家憂心著,年輕人亢奮著,中年人注視著….我就不在此洩漏他們各自的程式語言的細節了。要強調的是,他們雖然各有其感情的結構,但是仍舊在去年此時一起合作並締造了23天的奇蹟,有誰可以說,他們沒有共同工作的可能?????而我曾用心的溝通經驗,讓我更有信心要這樣說。這就像郭芝苑老師的台灣頌,雖然裡面有各種樂器,不同的音調、音質,但是他們配成一首交響曲,在一個音樂結構裡,而你聽了是如此感動….。
當時立法院周邊的空間也許是台灣有史以來最民主最多元的agora,每一種人都拿起麥克風,都參與了議事審議,都學了街頭議事規則,都嚐試作政治表達….。而這樣的經驗更加埋下了這個島不同的人、世代、階級、性別…願意互相理解的經驗。
這麼一個臨時起義的號角,到底喚起人們什麼?這就像個歷史的謎。有如我們猜測法國大革命的催化劑一般,台灣人民意念與情感的追尋圖。而3/14─15台教會主辦的「重構台灣─太陽花的振幅與縱深」恰恰是作了第一個示範,我們如何解讀,作為我們如何前進的序曲….., 一首台灣進行曲……。(研討會論文將進一步深化並集結成書,請大家拭目以待)
本文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歡迎轉載與引用。
轉載、引用本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
林秀幸 一首台灣進行曲 (318週年系列5之3) (引自芭樂人類學 https://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6425 )
* 請注意:留言者名字由發表者自取。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