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學術雜食者的兩難(下)

作者:

(續上集)(前情提要)

賈德.戴蒙,既是一般讀者最熟知的人類學代言人,也是最受學界非議的科普作者,曾以《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得到普立茲獎。1987年發表的〈農業:人類歷史中最嚴重的錯誤〉(The Worst Mistake in Human History)主張人類社會自從發明農業開始,就走向了疾病頻仍、階級剝削、與爭戰不休的不歸路。這篇文章雖短卻堪稱驚世之作,經好幾本暢銷教科書收錄或引述而成為人類學導論課的常用教材。麥可.波倫任教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新聞學系,他的著作《雜食者的兩難》以調查報導手法,揭露農企業與食品工業所致力掩蓋的食物生產真相,登上紐約時報十大好書榜。這兩本書是人類學導論課程經常使用的讀本。

 

book cover 2

--

book cover 1

 

我還記得在美國課堂中首次閱讀〈農業〉一文時的驚艷,這篇文章篇幅不到三千字,卻融合了取自考古學、歷史學、性別研究、營養學等等橫跨自然與人文領域的學術成果,它挾帶著思想上的基進顚覆,完美符合人類學導論的核心精神:擾亂理所當然的常識概念、刺激讀者進行另類角度的思考。《雜食者的兩難》所涵蓋的知識多樣性更不在話下,而這正是兩位作者的共同長處,他們都是旁徵博引的學術雜食者,有能力吸收龐雜艱澀的專業知識,再消化轉換為生動流暢(但不流俗)的文字,對於不具專業基礎的大學導論課學生,是非常適宜的教材。

然而,學術雜食者的難題之一是,學術界的專業分工由來已久,每一個突破性的研究提問與發現,都衍生或對應於學科獨特的認識論與方法論基礎,但這些隱晦的知識脈絡,通常並非一般公眾最感切身相關的議題。因此如何適切的肯認前人成就又不拘泥於學術格式,不讓過多的註釋與文獻擾亂一般讀者思路、淹沒主要訊息(唸博士班時曾聽過一個笑話:學界人士連寫email都需要註腳),是學術性的通俗書寫需要權衡的。

 

cul anth

 

再者,戴蒙的作品在大學市場中既叫好又叫座,一個重要關鍵是他所陳述的世界觀與西方(人類學之外的)知識界主流讀者所相信的世界觀一致,也就是一種去政治/歷史脈絡的多元文化主義,這種(有人稱之為)自由主義式的多元文化觀,頌揚文化差異但不追究造成文化差異的歷史與結構因素,它能引發預設讀者(通常是受過高等教育的西方讀者)對於區域發展差異適得其份的憐憫與包容,但不會過度批判以至於拆解了主流群眾的生活世界依歸。因此在通俗書籍中,令讀者(尤其是站在主流位置上的讀者)真正不安的深層事實只能點到為止,就像波倫在揭發了食物工業的政商糾結之後,最終只能訴諸個人消費選擇的改變以提出解決之道;戴蒙在《槍炮》一書最開頭提出大哉問:「為什麼西方世界擁有這麼多其他世界沒有的資源?」,但全書不談1500年之後歐洲殖民主義如何掠奪其他區域的原始資源,只討論非政治化的自然地理因素。從此點而言,我認為戴蒙是否省略簡化各個區域的歷史細節,並不是該書最大缺陷(跨文化的通則性比較與個案研究的重點原本不同),更需要嚴格反思的是他的作品所提倡的世界觀,看似替非西方社會的「不發展」翻案,但骨子裡其實重製了早就被文化人類學所解構的文化本質論。

 

indian land loss

 

也是在這一點上,我認為人類學雖然應該積極涉入公共議題,但公共化與大眾化是不同的,人類學的某種核心特質,讓它很難徹底的大眾化(如果大眾化意謂著作品熱賣、粉絲眾多的話)。葛爾茲在卅年前(1984)就說過,讓學生或一般大眾安心是「其他學科的事」,人類學者擅長的是讓這個世界保持失衡,挑戰質疑所有理所當然的常識、擾亂現況。而最危險的擾亂,莫過於讓讀者查覺自己正是權力機制(如階級、性別與種族階序的建置)的共謀者,從而感到世界是「複雜、棘手、及不安的地方」。

http://basementrejects.com/wp-content/uploads/2012/01/community-season-2-anthropology-101.jpg
美國肥皂劇中的人類學家刻板印象──有一堆異文化收藏、瘋狂、有攻擊性
http://basementrejects.com/wp-content/uploads/2012/01/community-season-…
 

 

最後,可再深省的是,人類學界給予戴蒙的批評,就科普作品(而非專業期刊論文)的評量標準而言,是全然公允的嗎?戴蒙的博士學位是生理學,後因興趣多元而橫跨考古學、文化人類學、演化學、與地理學領域,最後定情於人類學,而在這麼多他曾踰越的學科之中,來自文化人類學界的負評也最多,這是否投射了存於學界潛意識中的「專業危機」?一位「外行人」能迅速成為大眾讀者心目中的人類學代言人,正關乎學科定位的模糊,也就是,人類學的專業在哪裡?為何如此容易入門甚至取得代言權?但我的提問立意並不在於主張人類學提高專業門檻(例如採用更多艱澀難懂的理論與術語),反而認為,我們是否可以從不同方向思考:人類學之所以容易入門,首先在於它處理的是「人」的問題,只要是與「人」相關的議題都可能成為人類學研究主題;其次,人類學能夠聯結許多自然與人文社會學科,提供了寬廣的思考視野與多元的基礎知識。由此,我們是否可以考慮解構學科專業性,把人類學當成高等教育必備的基本素養,而非只是一個系所分類?

本文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歡迎轉載與引用。

轉載、引用本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
呂欣怡 學術雜食者的兩難(下) (引自芭樂人類學 https://guavanthropology.tw/index.php/article/4349 )

回應

* 請注意:留言者名字由發表者自取。

1

Omg 原來老師也會看Community

2

'Community'不是呂欣怡看的啦,是我這個配圖的小編發現google 'Anthropology 101'的圖片清一色都是這集肥皂劇哩 XD
你看這張「人類學家」拿七八種民族的工具拼起來的「武器」,「攻擊」影集男主角,不是剛好配上Geertz認為人類學的神聖使名,「危險的擾亂」嗎?

3

呂欣怡老師文筆真的好好耶!

發表新回應

這個欄位的內容會保密,不會公開顯示。

basic comment

  • 自動斷行和分段。
  • 網頁和電子郵件地址自動轉換為連結。
驗證碼
圖片的 CAPTCHA
請輸入圖片上的文字。
回答驗證碼(數字)幫我們減少機器人的擾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