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呂欣怡
大學唸的是動物,研究所演化為人類。貓奴一枚,跟貓一樣喜歡看著窗外。研究與教學領域寫在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的教師網站。
2022-08-11 呂欣怡
池上 地方 社區營造

《成為池上:地方的可能性》書評

位於花東縱谷北段的台東縣池上鄉,可能是台灣最著名、自我經營最成功的鄉鎮。除了遠近馳名的伯朗大道、金城武樹、無敵稻景,「池上米」與「秋收稻穗藝術節」更是將當地主要產業及歲時活動成功打造為品牌並成功行銷推廣的知名案例。黃宣衛老師於今年四月出版的《成為池上:地方的可能性》,是一本從人類學田野調查出發,卻能跳脫過去人類學研究區分原住民與漢人的傳統框架,結合微觀社區研究與巨觀新自由主義經濟體制和國家治理政策的紮實著作。此書探討池上近三十年來的變化,提問「池上如何成為池上」。今天的芭樂人類學,由呂欣怡老師為我們介紹這本對於社會實踐、社區營造、地方創生、合作經濟、區域歷史與公共人類學都深具啟發的新書。
2021-04-26 呂欣怡
環境 植物

隙縫中的生機:煉油廠旁的盆栽與人

後勁曾是臺灣草根環境運動的重要地標,超過25年的「堅持」,終能換得政府履行關廠承諾,讓煉油廠內的所有生產設備於2015年11月底如期停工。目前後勁共有四間當地人稱「樹仔園」的盆栽園,都位於聚落邊緣與煉油廠圍牆之間。這裡充滿了各種使用方式,如回收場、土石堆積、工程車停放、菜園,或是雜草荒地。夾雜其中的樹仔園外觀與周圍的混雜地景相當調合,都是由勞工階級居民利用零碎建材自行打造的空間,與蘊育盆栽傳統的中國園林美學大異其趣。
2020-08-17 呂欣怡
環境 抗爭 能源

記錄一場正在發生的海域抗爭

歷史總是一再重覆。繼2015年5月竹南龍鳳漁港30艘漁民自救會漁船出海抗議海洋風電示範風場、2015年7月彰化區漁會帶頭組織80餘艘漁船 圍堵 福海風場的觀測平台施工之後,近日在雲林縣的四湖與口湖鄉沿海,也有一波漁民對抗離岸風場的行動正在進行。
2015-01-26 呂欣怡
海洋 環境 能源

誰能擁有海洋?

台灣的風能發展先以陸上風機為主,2004年至今十年之間,中部以北的西海岸沿線已是風車林立,新增空間有限,廣大無涯的海洋,成了再生能源開發的下一個疆域,而且就像過往對於航權與漁權的爭奪,海洋做為能源工廠,正快速成為各國展現國力與進步性的新競賽項目。
台灣從2001年提出《海洋白皮書》,自我定位為「海洋國家」,當然得努力跟進這一波的海上能源競賽,於是,2012年7月經濟部能源局頒布「風力發電離岸系統示範獎勵辦法」,除了提高離岸風電的躉購電價,並以經費補助方式鼓勵民間企業投資風場。
2013-03-04 呂欣怡
公共人類學 大眾人類學 教學

學術雜食者的兩難(下)

學術雜食者的難題之一是,學術界的專業分工由來已久,每一個突破性的研究提問與發現,都衍生或對應於學科獨特的認識論與方法論基礎,但這些隱晦的知識脈絡,通常並非一般公眾最感切身相關的議題。因此如何適切的肯認前人成就又不拘泥於學術格式,不讓過多的註釋與文獻擾亂一般讀者思路、淹沒主要訊息),是學術性的通俗書寫需要權衡的。
2013-02-25 呂欣怡
公共人類學 大眾人類學 教學

學術雜食者的兩難(上)

《雜食者的兩難:速食、有機和野生食物的自然史》與《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是經常用於人類學導論課程的讀本。這兩本書的作者分別為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與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兩人專長各異但具有幾項共同點:首先,兩人既身為學者,又能成功橫跨通俗書籍市場;其次,這兩本書並非教科書,但卻成為許多大學的課程教材或新生共同讀物(common reads);第三,兩位作者的作品熱賣同時卻都爭議不斷,大眾讀者與學術同僚對於他們著作的評價存在著極大落差。從公共人類學視角觀之,這些爭議實涉及了專業知識在大眾化與通俗化時必須面臨的挑戰,或可做為我們思索學科公共化途徑時的參照觀點。
2011-06-20 呂欣怡
人類學反思 教學

末日風潮下之人類學教學隨想

2011年才過了一半,我們就已經歷了兩個末日。先有台灣王老師的511大地震預言,緊接著是「美國王老師」坎平(Harold Camping)神算出的521末日審判,當然事後都證實只是虛驚一場,但末世烏雲依然罩頂,明年還有流傳已久的2012人類末劫說等在前頭。末日預言出現的歷史幾乎就跟人類文明史一樣長久,有關世界盡頭的警示,一方面反映了面對現況的批判省思,另方面則具現了「毀滅重生」的集體期盼,意涵其實是相當積極的。
在所有學科之中,人類學擁有傳統最為悠久的末日論述。
2010-10-25 呂欣怡
政治 環境 社會運動

橘色夜空下的社運記事

1987年7月初,台灣戒嚴體制進入最後尾聲。在後勁街頭出現幾個年輕人帶著小孩子散發傳單(據L說,那年頭敢出來遊行的成年人不多,只好拉「不知死活的猴囝仔們」充數),反對剛宣布建廠計畫的第五輕油裂解場,順便對「社裡」那些為黨營事業歌功頌德的頭人嗆聲,就此開啟了長達三年的抗爭傳奇。1990年9月五輕在行政院長、經濟部長、以及鎮暴部隊的護航之下開工,但後勁人三年抗爭並非全無收穫,除了十五億回饋基金之外,更重要的是換取到中油高廠廿五年遷廠的承諾。關於這段台灣環保運動中經典的抗爭歷史,已經有非常豐富的文獻探討,本文無意重述。關心後台真實的人類學家或許更好奇的是,在集體抗爭的嘉年華會落幕之後,台下的尋常生活怎麼繼續?
2010-04-20 擠奶工

墮入凡間的烏托邦

最近有機會讀到村上龍的《希望之國》與大江健三郎《燃燒的綠樹》,兩本作品雖然關懷點各有不同,但湊巧地都以某種「理念共同體」(intentional community,也可譯為「理念村」)做為主題,閱讀之餘也讓我不免回想TMS農場的經驗。小說中的志願結村是年輕人與成人世界之間的決裂宣告(希望之國),或是在舊有信念及體制崩解之際的受苦靈魂對於新救世主的集體追尋(燃燒的綠樹),而現實世界裡的理念社群則有多種類型與淵源,有的歷史悠久,像新英格蘭地區的Shakers,有的聲名狼籍,如大衛教派之類的末日教會;不過大多數歐美的理念共同體出現於1960年代之後,結合成員的通常是一股反資本體制的強烈信念,但並不都是出於宗教狂熱,有許多是基於共同的環保生態或人權理念而結合。有些理念社群選擇與主流社會隔絕,過著「遠離供電網(off-the-grid)」的生活,但更多的群體其實相當世俗化,成員除了共享居住空間與部份財產之外,工作生活與一般人無異。或許這些社群唯一共通處是它們都帶著某種小眾理想,在集體生活之中共同試驗體制以外的另類出路。
2010-01-18 林文玲、呂欣怡
原住民 紀錄片

兩個千年的對話

2006年7月,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出資,委託吾鄉工作室拍攝一部關於泰雅族遷徙故事與傳統生態知識的影片,即為後來在幾個國際影展嶄露頭角,頗受好評的《泰雅千年》(該片贏得41屆休士頓影展民族與文化白金獎)。這部約卅分鐘長度的劇情片場景設定在年代未知的遠古(當所有泰雅人都穿著類同現今文物館展示的「傳統」泰雅服飾及頭飾的時代),一個「典型的」泰雅部落為了尋找新的獵場而向外遷徙,片中情節包括泰雅族狩獵規則、知名的gaga、男女性別分工等等,翠綠的山林取景加上泰雅古調的背景音樂,的確是部很悅目的片子。
很特別的是,在《泰雅千年》拍攝工作進行當中,泰雅族導演比令亞布全程側拍漢人團隊與部落居民的合作過程,這部記錄片即為《走過千年》,後被選為2009年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的閉幕片。不同於《泰雅千年》所營造的浪漫化情懷,《走過千年》所呈現的,是一群滿懷理想但對部落現實無知的漢人誤闖政治叢林(包括原漢族裔政治與部落派系政治)的曲折歷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