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2023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專題介紹

音樂、媒介、和不會消逝的聲音

作者:

今年年初過世的德國藝術史和媒體理論家Hans Belting在經典著作《意象人類學:圖像、媒介、身體》(2011)中探索了「意象」(image)的本質到底是什麼。他首先區分了意象和「圖像」(picture)的不同,認為後者有可觸摸的形體,如藝術品般能被歸類、定年和展示;然而前者更為複雜,同時擁有內向性與外顯性,一方面以感官經驗、想像、甚至夢境的形式存在於我們的身體(包括腦海)之中,另一方面又能顯現於一開始提到的實體圖像、或雕刻、照片、印刷品之上。因此,圖像其實就是有媒介的意象。但這不是簡單的感知組合,而須要觀看者「活化」(animate)媒介,使之成為某種虛擬的身體,賦予意象生命力。我們自身的身體在此也是另一個媒介,將意象轉化為感官經驗、成為身體的一部分。Belting舉了幾個例子說明這個過程的意義:聖像毀壞行動只破壞了圖像的實體媒介,而無法真正摧毀人們所經驗的意象;或是魔術,其實就是在給予媒介力量,讓意象成真;最後,在葬禮上,缺席的逝者能夠透過各種媒介(包括身體)成為在場的意象,不只是讓親友緬懷、而是真的體現出來。

 

雖然身為中世紀專家的Belting沒有提到聲音,但他的意象論似乎也能拿來理解透過精湛的身體技藝、樂器演奏等媒介展演出來的音樂作品,如何能讓一個抽象的民族精神、一種消逝的生活方式、一系列歡愉的鄉野記憶能成真。而就算實體媒介消失了、就算音樂作品無法被一個個音符精確傳承下去,聲音永遠都在,且總是有辦法藉著新的技術、路徑和地方召喚回來,即使是以拼湊、混音和模擬的手法,只要足以「活化」媒介,就能帶來這樣的可能性。也就是說,如同Belting的公式:音樂就是有媒介的聲音。在民族誌影展「歌舞的傳統媒介:保存與創新II」單元的三部影片《離散藍調:希臘》、《北極之聲》和《客家說唱一甲子》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媒介在音樂與傳統之間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離散藍調:希臘》的澳洲導演Mary Zournazi從一個特別的聲音線索出發來追尋自己的身世。這個聲音來自Rembetika,一種興起於二十世紀初希臘城市「貧民窟」的歌舞吟唱風格,在2017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無形文化資產清單中。Rembetika雖然與希臘緊密聯繫,但它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離散綜攝音樂,有希臘大陸與島嶼本身的民俗音樂元素、拜占庭音樂傳統中的希臘正教吟誦、中亞阿拉伯地區的藝術音樂調式、以及鄂圖曼帝國小亞細亞一帶港口城市的咖啡廳演奏風格。事實上,初期Rembetika最早盛行的地方就是今日土耳其愛琴海畔的伊茲密爾(İzmir),舊稱士每拿(Smyrna),也是Zournazi外婆生長的地方。隨著一次大戰後希土戰爭的爆發(1919-1922),士每拿被無情戰火燒毀,再加上之後主要根據宗教信仰的「希土人口互換」,Zournazi外婆跟著大批難民來到希臘,卻也促成了Rembetika在1930年代於希臘的興起。在此過程中最關鍵的莫過於一個隨著人口流動來到這裡的樂器:Bouzouki琴。作為媒介,這把弦樂器連結起銘刻於身體中、以聲音為形式在流動的多重身分與地方。因此就算親人已逝去、記憶已模糊,它還是能藉由新的媒介技術如電影、流行音樂將離散的聲音和生命重新拼湊出來。這可以是希臘Rembetika大師Stelios Vamvakaris和美國鼓手Jim Sclavunos的片刻交流、電影《希臘左巴》和《黑色追緝令》的主題曲、希臘加納裔嘻哈歌手Negros Tou Moria的饒舌、還有和Zournazi一樣來自澳洲、同時有著希臘和澳洲原住民系譜的歌手Lady Lash的歌聲。

 

《北極之聲》由三段故事組成,講述俄羅斯聯邦位處極地凍原的自治區中少數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歌舞展演。第一個是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第二個是涅涅茨自治區,兩者皆是以涅涅茨人(Netes)為主體;第三個則是楚科奇自治區,但主角是區域中的極少數的尤卡吉爾人(Yukaghir)。然而,上述的介紹方式會讓人誤以本片是博物館標本式的分類說明,但記錄片一開場錄音室中精細的混音設備器材畫面、以及三段故事的開頭皆是一捲「混音帶」,立即提醒我們這個北極之「聲」將有更細緻的處理方式,也點明媒介和科技在此的重要性。第一捲「混音帶」的標題叫做「成雙成對」,從一對在傳統歌唱競賽上相識的涅涅茨夫妻的家庭生活說起;第二捲是「紅雪」,名稱較為詩意,講的是一位涅涅茨女性如何從她祖父傳承了薩滿的能力;第三捲標題則是直白的「原住民」,由一位致力復振尤卡吉爾語言文化的藝術家的敘事推動。三個故事的主題都不是傳統歌舞,但其聲響瀰漫四處,將雪地、圓錐帳棚、麋鹿、親屬互動、城鄉往返的意象編織在一起。若要說有什麼顯著的媒介貫串全片,那大概就是鹿皮鼓的咚咚聲。鼓擁有薩滿的力量,或像那位涅涅茨女性所說的,「就像是我們的手掌」,是身體的一部分。更有趣的是每當故事開展到中間時,都會有一位前來極地「採集」傳統音樂的俄國DJ Denis Simachev默默進入他們的生活中,進行簡單的對話、交流、當然還有錄音。全片結尾是所有的傳統聲響(呼麥、口簧琴、鹿皮鼓等等)與電子合成節奏混音在一起,搭配在雪地中行駛的雪車上紅色霓紅燈管裝飾的DJ台影像,象徵著新的媒介延續又創造了新的「極地之聲」。

 

最後是敘事最為平鋪直述的《客家說唱一甲子》,完全聚焦於在2020年去世的客家說唱國寶大師徐木珍身上。他這個人就是客家文化和包括八音、小調、山歌、採茶歌、客家大戲的客庄聲響環境的徹底體現,是Belting所謂「在世的媒介」(living medium),而客語、二弦(以及其他樂器)、他因自幼眼盲而鍛鍊出的敏銳聽力,都是其中的一環。他的去世自然是無比的損失,但美樂、鈴鈴、南國、愛華等唱片公司在60年代找他錄製的許多專輯、以及他的說唱藝術所啟發、感染的樂手、學生、孩童,也都能構成強大的媒介網絡。但這不是靜態的存在,而如同Belting提醒的須要時時被活化、賦予力量。這是一個充滿創意與流動的旅程,是在創造音樂,也是在找回聲音。

本文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歡迎轉載與引用。

轉載、引用本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
林浩立 2023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專題介紹:音樂、媒介、和不會消逝的聲音 (引自芭樂人類學 https://guavanthropology.tw/index.php/article/7008 )

* 請注意:留言者名字由發表者自取。

發表新回應

這個欄位的內容會保密,不會公開顯示。

basic comment

  • 自動斷行和分段。
  • 網頁和電子郵件地址自動轉換為連結。
驗證碼
圖片的 CAPTCHA
請輸入圖片上的文字。
回答驗證碼(數字)幫我們減少機器人的擾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