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只要一個起點,整個世界就會改變

2024-01-08 回應 0
作者:

最近看到一則廣告,台中有個建案與日本知名建築師隈研吾合作,廣告詞是:「只要一個起點   整個台灣就會改變」。

我忍不住問:確定這不是選舉廣告?XD (尤其想到王定國,被建設公司耽誤的小說家)

讓我們暫時把這句話當成競選廣告好了,不同陣營使用,會套用到很不同的、對台灣未來的想像吧?至少可以拿來催票,號召支持者在113日投下「神聖的一票」。

不過我覺得可以放大格局:「只要一個起點,整個世界就會改變」。

 

視域

我想到的是近期CNN的一篇政論文章:「做好準備,2024的選舉有可能震盪世界」(Brace yourself. The elections of 2024 could shock the world)。

根據經濟學人,2024是全球大選年,總共有著超過全球半數人口的多個國家將要投票!而CNN這篇David A. Andelman的文章更指出其中5場選舉特別關鍵。台灣的總統大選就是第一場!CNN還特別將賴清德、拜登與川普、普丁、印度總理默迪等領袖級人物放在封面。

能在2024「拔得頭籌」,還真的讓世界看見台灣。這場選舉不只是台灣選舉,由於地緣政治的緊張關係,「只要一個起點 整個世界就會改變」。

https://edition.cnn.com/2023/12/18/opinions/big-world-elections-2024-andelman/index.html

圖:https://edition.cnn.com/2023/12/18/opinions/big-world-elections-2024-an…

 

無怪乎我認識好幾個在國外留學的研究生,跟指導教授說雖然開學了,但想在113日投票後再返校,教授都欣然同意──因為大家都知道台灣這場選舉非常關鍵,台灣有面對軍事威脅的風險。

無怪乎近期有許多選舉觀察團、國際智庫紛紛來訪。原本此類參訪都是找政治學者、NGO、政治人物,與人類學家好像沒有太多交集,不過由於近期曾參與一項涉及國際關係的研究計畫,加上工作單位地緣之便,偶爾也受邀出席,與日本澳洲學者交流,選前還有一場大陣仗的美國智庫/教授群。政治學家分析民調與版塊,國際關係學者討論地緣政治,我有點不好意思的回覆邀請的老師,說明恐無高見可貢獻,比較像是個觀察選舉觀察團的人類學家。

不過我還是有在「準備」啦。我看到有政治學者在臉書哀嘆,外國學者問起為何台灣這麼重要的選舉,媒體熱炒的議題卻是違建、論文、Johnnie Walker?很尷尬不知如何回答。

台灣人一直很在意外國人怎麼看台灣,要讓世界看見台灣。外國明星來台,記者會總是會問「對台灣印象如何?」(阿人家飛機才剛落地。。。),Youtube有個流量套路,是外國人拍攝嘗試台灣小吃與零食、覺得台灣最amzing的事情(例如安心把手機留在星巴克桌上之類的)。以前我對「讓世界看見台灣」的心態有些排斥,覺得應該要有自信,不必仰賴外人肯定;然而近年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中國威脅升高的情勢下,心態有了很大的轉變──我們很需要「讓世界看見台灣」,明白台灣的民主自由、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這樣台灣才能得到更多支持,也才更會安全。

但是很矛盾的是,台灣人很在意外國的看法、要讓世界看見台灣,卻在國家級的總統選舉時只往內看、糾結於「小事」──那些外國觀察家滿頭問號的事情,卻疏於從世界的尺度看自己、看這場選舉。

我不是說違建、農地、避稅漲租、或論文引註這些「小事」完全不重要,畢竟關乎人品與誠信,但在選戰中他們蓋過了所有的重要議題,在媒體的聲量遠超過比例原則,民眾的「視域」就限縮了──也就是在視野範圍內可見的區域非常狹窄,看不到從疫情到烏俄戰爭以來的全球通膨、看不到香港流失的人才與民主自由、看不到中國經濟的衰敗、房地產崩盤與青年失業。當然也就無法從世界的視角,檢視這場選舉的真正重量。

烏俄戰爭與中國擴張之後,近期全球都越來越關注地緣政治,經濟更是與之緊扣(「晶片戰爭」即是一例)。東亞的日本出了許多相關書籍,有些已翻譯為中文,我很驚訝地發現,居然有兒童讀物!(反觀我們有高中老師在吵某篇文言文教材)

 

當全球都在關注,台灣人如何在2024年的世界大棋盤下第一步棋,我們的視域若只聚焦在自己的肚臍眼,將不利於做出正確的決定,長久以往,也可能在世界的舞台弱化與邊緣化。

 

速度

台灣社會速度很快,「大四的學生已經覺得自己跟大一有世代落差了」。這是林淑雅老師的觀察。去年九合一選舉的隔天,我們在會議中相遇,她談到在大學教書面對的挑戰。沒想到這是我們最後一次碰面,幾個月後她在台中捷運事故中喪生,當時列車離站加速前進,無視前方已經砸落在軌道上的旋臂。

的確,這是一個加速社會,選戰的話題也快速翻轉。幾個月前我開始「備料」要寫選舉芭樂,著手分析「我姓郭,ㄍ窩郭,霸道總裁的傳說」,以及中國介選、查稅富士康被查稅後開始神隱、結束「郭爸爸」的歡樂夜市之旅,然而拖到選前才動筆,連「君悅飯店」、「(藍白合)六點協議」都覺得老了。

速度在這次選舉中達到的顛峰,是選戰中,四位有意參選總統者,有一位趕在連署登記截止前、兩位趕在參選登記截止前最後一刻,才決定副手人選,這麼重要的職位沒有準備就上路。匆匆。

加速社會中,選民遺忘的速度也很快。例如318將滿10年,現在的大學生對此重大事件已然陌生,許多人遺忘了事件的核心是阻擋將台灣鎖進中國,甚至亦不介意追隨因318成名、卻改變立場的政治人物。蛋價炒作、自導自演,好像船過水無痕。甚至,不久前的me too也彷彿雲過風輕,強吻女性被起訴的名嘴朱學恆復出江湖,開直播收donote仍舊賺得荷包滿滿;被法院認證性騷擾定讞的立委陳雪生繼續被政黨提名,很可能連任。

這世界變化快,有些事情還是進行式,卻已經移出了民眾的視域──烏克蘭戰事還在進行、香港以國安法羈押黎智英才首度開庭,甚至加薩走廊都很少報導了。別說世界太遠,20235月發生的中捷事故,台中市政府到現在也沒有被究責,盧市長還曾是副總統候選的熱門人選,多數選民很快就忘記了淑雅的冤魂。

更遑論那些台灣史上的暗黑,二二八、白色恐怖、不當黨產,很多人認為最好是忘記了吧,轉型正義沒有市場,要「向前看」、keep walking,過自己的小日子才「務實」。

我常經過的路上,挑戰的新人先立了看板打知名度:「國際視野,地方實踐」,強調她NGO的經歷與地方關懷;已經連任7屆的立委則整好以暇,藍白合破局後才掛出看板,打著「在地心」的口號,屬於「地方服務」型民代。

然而這位政二代的父親有「黑道」標籤,被判刑後跑去中國滯留不歸,父兄也一直在中國經商,財力雄厚,家族靠的可不只是「在地」──但這背景卻被諸多選民遺忘。狹窄視域與快速遺忘,經常交互加乘。

 

記憶淺層短暫,也不是一天兩天,然而台灣在加速社會中,卻越來越容易忘記,或是不敢想起。這對政治產生極不良的影響,給政客很好的可趁之機。昨日的自己打今日的臉,即使被拆穿,也無所謂,民調只會掉個幾天,因為只要臉皮夠厚、明天提供新的口水,選民很快就翻篇了。

而口水之所以是口水,是因為那些隨口噴噴的話語,充滿了似是而非。

 

虛實

我很怕在鎖定電視新聞台的小吃店用餐,或陪爸媽看電視配飯,實在有礙健康,在聲調及語速催促之下,無論是嘴巴裡的食物還是腦袋裡的資訊,都囫圇吞棗。

業配擺拍、基本套路、實問虛答讓人食之無味就算了,比較傷身的是加料重鹹。例如堵麥時政治人物脫口而出的快問快答,有時夾雜了歧視與失言,卻因有賣點而搏得版面、賺得流量,媒體與政客互蒙其利,於是成為操作公式。對政客來說,失言變成家常便飯,於是失言居然就無妨(因為符合人設阿),烏龍爆料也是賺人氣,助長了信口開河的風氣。而記者只要能掐到吸眼球的一句話就好,原文照錄維持表面的平衡報導就好,無暇也無心查證,搶時限與高產出的結果,讓政治新聞中的資訊真假莫辨,各說各話。從民間組織在政見發表會時做的事實查核,都乏人問津也沒有影響力,即可見病入膏肓。

國際上看,台灣在COVID-19抗疫表現數一數二,除了公衛之外,疫情期間全球經濟大傷,但台灣經濟表現亮眼,成就斐然。然而許多選民似乎已經遺忘,這兩天有政黨還在糾結說高端恐有弊案──即使檢調已經六十幾案都查無不法仍從九合一講到現在,無視全球疫苗合約慣例都有一定期限的保密條款須遵守。

資訊查核需要時間,需要功夫,研議政策需要專業諮詢,在高速社會不受歡迎。虛虛實實,美其名「心直口快」,快就好,那麼心直?其實是缺乏(甚至拒絕)深刻思考。

許多議題都很複雜,也需要多方行動者的協商,更需要時間與階段性步驟,口號式的批評slogan,打高空的華麗煙火,往往經不起檢驗、也缺乏現實可能。例如能源轉型,要從全球視域思考,包括氣候變遷的急迫性、綠能建置的規劃,過渡時期天然氣的角色。有政黨依舊拿核能來當成不缺電的解方,彷彿這是萬靈丹。多數民眾根本不知道核能其實在台灣目前發電量中只佔約8%,已被再生能源超越,而核電廠的儲存槽滿載,核廢料根本找不到地方願意收,擁核政策並無法解決任何問題。

交通路權問題也是,長照、農業、房價、環境、教育、移民、文化、司改、原民政策,每個子項目都沒有簡單解方(俗話說「問題如果簡單,早就解決了」),更別提外交與國防,再再需要價值選擇、優先排序的論辯。在選舉的催速之下,更難認真討論重要的課題。

民眾習於快思,而不慢想,因為快思很省力,慢想比較累。但重要的事情,需要慢想,沒有捷徑。

 

在加速度與虛實混沌的年代,無怪乎抖音等短影片盛行,而其盛行又更是加速度惰辨虛實。虛實混沌之間,有兩件事要特別留意。一是近年陸續出現一些沒聽過的偽媒體,有些還發佈假民調,魚目混珠,蒙混不辨消息來源的民眾。例如自稱「壹傳媒」者,根本不是大家以為的原來黎智英壹週刊的「壹傳媒」,資金來源與編輯台全然不同。二是從九合一選舉期間利用攝影視角、局部截圖的烏龍爆料,近期已然進到了「深偽」(deep fake)的深水區,出現了高度疑似造假的聲音及影像爆料,企圖介選。這對選民判斷力與媒體良心,是更大的考驗。

台灣已經連續10年名列全球「境外假訊息」影響的榜首,未來恐怕更嚴峻。

 

在選舉的激情過後

這篇芭樂文,好像跟我的芭樂人設不太合阿?我不是寫「政治人物是什麼可以吃嗎?」、或是「親愛的芭樂人類學家」系列,總是帶著對行動肯定、對未來樂觀嗎?

這篇選前的芭樂文,從三個軸線──視域、速度、虛實──來觀察選舉現象,但更是觀察台灣社會。可以說選舉是照妖鏡,讓我們更清晰看到台灣社會的隱憂,但選舉同時也是催化劑,讓社會更朝向狹窄視域、快速遺忘、與惰辨虛實,三者在選舉中交互加乘,形構了急短淺的不健康環境。

針貶自己的國家,不是妄自菲薄,內心十分沈重。面對國外智庫與選舉觀察團,我大概也羞於啟口。這些問題也不是台灣獨有,只是在台灣特殊的地緣政治處境中,我們要守護民主與國家安全,就不能不積極面對,這些會是未來「民防」的挑戰。

台灣已經有許多人在努力,例如關注民防、事實查核、轉型正義、烏克蘭、延續318核心議題的民間組織。也有許多朋友相挺,例如一群在台香港青年與台灣青年組成團隊,環台宣講勿忘香港教訓、勿信中國謊言的「台港同行」(Hong Kong Walk With Taiwan)行動。

寫在選前,想的是選後。無論結果如何,在選舉的激情過後,都是一個新的起點,我們未來的路,還有許多可能,如何能有更寬廣的視野、不被過快的速度推著走、以耐心與智慧看清虛實?這篇芭樂文還是下個浪漫的結語吧:「只要一個起點,整個世界就會改變」。

圖: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22117824268130694&set=pb.6155392083834…

 

本文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歡迎轉載與引用。

轉載、引用本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
malaita 只要一個起點,整個世界就會改變 (引自芭樂人類學 https://guavanthropology.tw/node/7022 )

* 請注意:留言者名字由發表者自取。

發表新回應

這個欄位的內容會保密,不會公開顯示。

basic comment

  • 自動斷行和分段。
  • 網頁和電子郵件地址自動轉換為連結。
CAPTCHA
回答以下問題幫我們減少機器人的擾亂....
2 + 1 =
計算出這道簡單的算術題並鍵入答案。例如、1+3,就輸入 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