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2023-08-07 吳易澄
精神分析

當一座城市成為治療室——《聆聽的類屬》的自由聯想

西班牙語與葡萄牙語系的人類學家Dr Xochitl Marsilli-Vargas最新出版的著作,Genre of Listening: An Ethnography of Psychoanalysis in Buenos Aires是一本相當特別的語言/醫療人類學作品,它不像是探究傳統儀式的民俗醫療,也不只是批判醫療人類學中對政治經濟大聲疾呼,而是探討一個可以說是一種在擁抱現代性的前提下,在近代都市社會所發展出來的治療文化。吳易澄老師與作者進行線上對談,並藉著兩次線上討論進行一次整理與改寫,從書出發重新想像精神分析與人類學的關聯,並且思索特定治療的大眾化與其歷史脈絡的關係。
2023-07-31 吳明仁
浩鷗法

穿越時空,跟著浩鷗法去麥基爾

浩鷗法(Epeli Hauʻofa)從社會人類學家,再成為小說家、思想家。在求學過程中,他可能在在加拿大的麥基爾校園見證了動盪反戰、學校民主化運動,他可能見證了不斷的施工工程,以及人們對宗教失去過去的熱忱。他可能遇到系內社會學家與人類學即將分裂、個自成家的討論。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的吳明仁老師,正著手書寫回顧浩鷗法青、壯年的生命經驗、所處環境與想法。今天,他分享隨著浩鷗法豐富的生命經歷,初步回顧浩鷗法的故事(text)中,慢慢探究背後更多的故事(context)。
2023-07-25 Ira Bashkow, Justin Shaffner(作者), bricoleur(中譯)
巴布亞紐幾內亞 文化創造性 本體論轉向 對稱性人類學

人類學家 Roy Wagner (1938-2018)

著名人類學家Roy Wagner,以研究巴布亞新幾內亞的親屬、神話、思維、文化創造性而聞名,並啟發了人類學的存有論轉向(ontological turn,也稱為本體論轉向),在2018年十月過世。國內南島民族研究者所熟知的「碎形人觀」概念,就是來自Wagner。今年五月,Wagner的同事Ira Bashkow和學生Justin Shaffner共同撰寫訃聞,刊登於美國人類學期刊American Anthropologist,詳述這位重要人類學家的生平,並深入淺出地介紹Wagner晦澀的理論語言。Bricoleur將這篇紀念文字翻譯出來,向中文讀者介紹這位獨特(且難以摘要)的人類學者。
2023-07-21 李梅君
賽伯格 後人類

混種、賽伯格、後人類:從他者出發的政治倫理

當日常生活、戰爭、醫療事件等都顯示了人和自然不可二分、虛擬和現實並不對立時,進的利益與權力在當中被維護?哪些他者又被犧牲?人與機器要如何共擔責任?生命與死亡的重量又該如何估量?對後人類主義議題進行研究的李梅君老師認為國際學者提出的「賽伯格混種」、「後人類」是對父權資本主義、軍事主義、種族與性別主義所製造的危機與困境的挑戰。在反抗整齊的分類、純正的血統、不容他者的秩序和道貌岸然的正義時,政治倫理仍然重要,並敦促我們去思考在各種充斥人、生物與機器等混然而成的衝突現場,創造世界的未來。

2023-07-10 吳易澄
博物館 殖民 原住民

從「打破三個碗」到「摧毀博物館」:文化解殖的異數與藝術

2022年,故宮博物館發生打破三個碗的意外事件,招致立法委員嚴厲的批評。臺灣社會對「國寶」的保存,僅存於「如何」的提問,卻少有「為何」的反思。位於墨西哥市的安帕羅博物館(Amparo Museum),展出墨西哥藝術家埃度阿多·阿巴羅亞(Eduardo Abaroa)策畫的「徹底摧毀博物館」展覽,以批判過去看似保護文物的博物館收藏,乃是墨西哥政府侵佔原住民文化的體現。曾參觀該展覽的吳易澄博士比較墨西哥和臺灣的情況後認為,臺灣在歷經不同時期的殖民與外來政權的統治之後,必須將不同族群的文化並列在適切的位置上並強調其價值,本身就需要細膩的訴說方式。博物館的「專業」並非僅止於保存文物的技術,更必須落實在如何詮釋這些文物的思辨之中。
2023-07-03 彭仁郁
318 創傷療癒 社會運動

〈帶傷前行——社運抗爭者的創傷療癒可能〉,特展開幕式策展理念紀錄

今年五月20日,一個嘗試反思社運抗爭創傷及其療癒可能的小展覽,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開幕了。〈帶傷前行——社運抗爭者的創傷療癒可能〉特展由民族所副研究員、精神分析學者彭仁郁策劃,內容取材自2014年318公民運動、尤其是323-324行政院佔領行動參與者的抗爭路徑與創傷敘事。當時,成千上萬的抗爭者選擇了擱置為學業、職涯拼搏的日常,匯聚成堅實的力量,好不容易才成功破解了對岸以經促統的重大政治危機。九年後的今天,正值有政治人物提出重啟服貿的政見,透過這個展覽,回顧當年抗爭者所承受的國家暴力創傷,以及他們對於台灣社會抱持的願景和想望,或許能為今天的我們該如何選擇自己的未來,帶來一些省思。底下的文本,整理自5月19日特展開幕式上,彭老師針對她策展理念的短講。
2023-06-26 五十間
老年、都市

七十後的日子怎麼過? 理想中的共老生活

在都市共老,是怎樣的一回事?高齡人口設計的生活空間、長者的移動、二次就業機會,可以如何事先設想和準備。今天,最近常常上健身房的五十間老師,帶我們從都市中小小的健身空間出發,思考長、短期的共老網絡。
2023-06-22 鄭肇祺
能源、漁業

「共生」成為威脅?當養殖漁業遇上光電政策

「我們都老了,今年已60歲,年青的不願意接的話,沒有人養,就愈來愈多地方變成鋪光電[的場所]。」自從國家與業者以漁電共生之名共同推動光電,在臺灣南部、東部鄉鎮的地景中,太陽能板已成為陌生又默默成為眼前熟識的人造物,彷彿光電政策已經「成功」。政策是以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比例為目的,成功與否尚未可知。是大家踏入高齡不想養,而光電「剛好」出現,養殖漁業在「適當」的時間遭遇到可再生能源政策大張旗鼓,因而養殖漁業可以踏入產業「增值」的大路嗎?台東大學的鄭肇祺老師認為,漁村裡的多元聲音鮮有在鋪設太陽能板前獲得重視;養殖現場的各種人與非人的團絡(meshwork)以及產業鏈裡的網絡(network),應是此項政策裡的執行者及利害關係人最為關注,但在國家力量極速擴散到四周時,反而備受忽略。永續發展強調的是全面審視各個面向,平衡各方的利益、權利和責任。魚塭(或農田)對糧食、飲食文化、鄉鎮經濟、居民的美好生活等有多元價值的功能和意義,是否適合作大規模、缺乏體認多元在地觀點的光電發展,應有更多有效的討論過程,並修正已發生的錯誤政策判斷。
2023-06-13 潘美玲
印度、藏人、COVID-19

印度的西藏地圖 第23張 疫見流亡西藏:無常後的如常

新冠疫情使跨境田野變困難重重。邊境開放前後,匆匆離開、久別重逄,看似是田野工作常發生的事,但又因為看似無了期的疫情,更突顯了生命的無常。重返印度的流亡西藏的潘美玲老師,帶我們再次走進疫情發生後的流亡藏人社群,了解宗教力量、西方/傳統醫療、國際貿易、族群政治等,如何影響了當地人群的疫情經驗。或許,如達賴喇嘛所說「祈禱是不夠的,要用慈悲心來對抗新冠病毒」,人類學的全貌觀及文化相對觀點,有助我們理解另一種與疾病相遇的過程。
2023-06-07 雪裡紅
幸福感

「環境人類學」與「幸福感」研究可能的接合點

個體究竟能否掌控幸福感,抑或受外在權力框架限制的問題?近年開始受到注目的幸福感(happiness)研究,和在發展研究中的「福祉」(well-being)有什麼關係?又有什麼異同?雪裡紅老師認為,人類學觀點下的「幸福感」研究,有助於探究個體於結構中之動能。除了能做什麼、想做什麼,也在探索做不了什麼。在同時探究內在、外在世界通達之可能性與複雜性,我們在世界上的存在可能是由一段又一段追尋、獲得、失落、和解、再出發的旅程拼接起來。
2023-05-01 陳雨君
閾限 跨學科

跨越時空的交會——英國學術交流跨領域經驗一隅

"Your train is arriving. Please mind the gap.”「您的列車正在進站中,請注意縫隙。」倫敦的月台地上和地鐵銜接之處往往印有斗大的”Mind the Gap”字樣,一如地鐵進站的時候,廣播會重複著上面的提醒。陳雨君老師認為新書Betwixt and Between Liminality and Marginality: Mind the Gap就如月台廣播一樣,與人類學經典概念的閾限(Liminality)相互呼應,亦和傳統分析視角有所差別,一位領導者之所以能成為領導者必須先有第一位追隨者,後者的角色是閾限的、中介的、邊緣易被忽略的,但至關重要。「閾限」所啟發我們對世界理解,在書中成為跨學科觀點對話的重要概念。
2023-04-26 陳怡萱
原住民 文化影響評估

原住民規劃、文化影響評估與發展:紐西蘭南島移地研究紀實

台灣近年原鄉地區開發爭議屢見不鮮,雖說台灣現行的環評法中有提及環評要包含「對環境包括生活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及經濟、文化、生態等可能影響之程度及範圍」的評估,但是究竟要如何評估對文化的影響呢?陳怡萱老師分享她於今年二月時去紐西蘭南島進行「文化影響評估」移地研究的見聞,並且也跟讀者們分享在紐西蘭由毛利人所進行的環境規劃的經驗。
2023-04-17 邱韻芳
原住民 漢人 劇場

劇場內外的跨文化相遇:漢人如何瞭解原住民?

要瞭解一個和自己背景不同的人都不容易,更何況是一個和自身文化不同的族群(不,不是一個,而是同屬南島語群的很多族)。因此直到現在,我仍然非常珍惜每次能和原住民/部落相遇,進而互動交流的機會,不管它是一場演講、一個計畫評鑑、一次部落小旅行,或是一齣演出,並且很努力地用我手上所有的資源,創造更多不同形式的原漢相遇機會。
2023-04-11 林浩立
書評 海洋 知識 原住民

終於,我們也有了一本海洋民族誌:評蔡政良《第五道浪之後》

那為什麼斐濟人不在意這件事?他們的身體不一樣嗎?「傳統生態知識」在此又是什麼?這些問題須要的是一部由身體游出、在社會文化中迴盪的「海洋民族誌」來回答(我的博士論文研究沒有做到,因為後來我跑去山上研究芋頭了),而蔡政良的新書《第五道浪之後:阿美族水下獵人的海洋知識與傳統海域的保育與管理》提供了一個漂亮的典範。
2023-04-03 盧柔君
公共考古學 台灣考古學 日本考古學 考古學推廣教育

在考古現場傾聽故事(下):台灣與日本,不同的旋律

剛開學時,盧柔君老師帶領我們造訪出土長型蛇行劍與盾型銅鏡,轟動日本社會的奈良富雄丸山古墳。這場2023年初舉辦的遺址限定導覽,僅僅為期兩日,參觀人數已達4503人!現場只能用人山人海來形容。事實上,台灣也曾經有過風靡全台的發掘計畫。遺址萬頭鑽動的場景,以及主持單位既興奮又苦惱的感受,想必考古界的前輩們都還記憶猶新。今天由柔君老師帶我們回到台灣,從台灣與日本導覽風格上的差異,一探兩地的社會背景、歷史背景,以及社會大眾和考古發掘現場的不同關係。
2023-03-28 鄭肇祺
教育 社會實踐

學生如何動起來?社會實踐的練習曲

楊弘任在《社區如何動起來》一書中利用很大篇幅來描繪不同單位、人群如何利用傳統與創新能量,讓社區居民動員起來時,大學進行社會責任實踐,如何提供誘因讓學生參與?學生參與課程,代表他們動起來,還是但求作業過關、拿到學分?當社會實踐是大學對地方的承諾,師生該如何信守社會承諾,而非為拿到計畫KPI、學分而做計畫?學生動起來了,教師就全動而退了嗎?在課程結構與學習動能之間,師生如何一起完成社會實踐的練習曲?今天,臺東大學的鄭肇祺老師跟讀者分享他的經驗。
2023-03-20 邱筱喬
金門 婚姻 人觀

金門「落番」時代下的婚姻地景

「落番」(luò fān)為閩南語詞彙,是金門人用來描述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初期,大批島上年輕男子前往東南亞(當時所謂的「南洋」)工作賺錢的現象。對於金門島民來說,東南亞為「番地」,是文明未開的地區,亦是陌生危險的土地。金門所屬的福建省及鄰近的廣東省皆是大量男性勞力移出的地區,由於許多移工最後在海外成家定居,成為「華僑」。在清廷被推翻及中華民國建立這個劇變過程,大量男性放手一博,從鄰近的廈門上船,一路前往東南亞的新加坡、馬來西亞與印尼等地,成為「番客」。金門島民與番客有了新的婚姻願景,既有的婚姻習俗也被附上了新的意義,落番的高度風險與「嫁番客」的風潮交織下導致了許多終身守節的留鄉婦女,她們或許在社會壓力下並沒有什麼選擇空間,但她們不僅僅是「矢志」或「甘心」遵從社會期待,而是含有五味雜陳的情緒。新想法與舊制度交會下產生了這時金門特殊的婚姻地景。今天,邱筱喬博士帶我們認識這段有關跨國移工、現代性、僑匯、傳統漢人親屬與倫理之間的交會互動歷史。
2023-03-12 蔡書瑋
親職勞動 學術勞動 母職

學術媽媽的多重勞動

今天的芭樂人類學,談學術媽媽可能會涉及到的學術勞動、育兒勞動,以及其中的困境。文化地理學者蔡書瑋老師和芭樂讀者們聊聊她從小孩出生至今,她如何從一個博班學生、候選人、疫情期間畢業的失業博士、博士後研究員,到現在的助理教授,在不同階段的學術勞動與親職勞動所經歷的心路歷程。書瑋以冷靜的筆調書寫夾處在學術勞動和親職勞動之間的血淚,反省自己想同時做個好學者與好媽媽,卻怎麼做都不對的雙重陷阱,也邀請學術場域中的好媽媽們,一同想想這二種勞動中的偏誤。
2023-03-06 劉文
戰爭 公民運動 心理

民防作為一場公民運動:將「心防」視為備戰關鍵

2022年2月24日俄國侵略烏克蘭震驚全球,台灣當日也成為推特上熱搜的焦點。烏俄戰爭一週年後,世界見證維持日常生活生計並同時抵抗武力攻擊的事實,而當「戰時」與「和平」時刻逐漸成為無法被二元分割的時空,而是並行前進的狀態,台灣如何面對民防的「每日的準備」?又如何建立民防的社會建構框架,而非一昧地避免談論戰爭?公民社會又如何獲得發語權和動員動機?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的劉文老師認為,在備戰的準備上,社會需要跳脫出單純技術性的風險計算,並逐漸帶入人民做為備戰的重要主體,而非單純等待被軍方救援的被動客體。強調整體社會動員的練習並且建立社群心理韌性的重要性,即為「心防」之術。
2023-02-28 李梅君
AI 階級 環境

我和 ChatGPT 合寫了一篇 AI 警世文

當紅的 ChatGPT 來了,你跟它聊過天了嗎?不論你喜歡或不喜歡,AI 大眾化的時代已經揭開序幕。但是,我們有理解過AI帶來新的產業革命之餘,對勞工、環境的剝削嗎?對網路上資料主權、被遺忘權的影響又是什麼?正是在 ChatGPT議題大發酵的這個時刻,總是要把數位文化想得複雜一點的人類學家李梅君老師,今天聯手 ChatGPT提出幾個警語,讓我們一起來面對 AI 時代的倫理政治。

最新文章